07. 诞生自“轴心时代”

07. 诞生自“轴心时代”

00:00
17:31


本期关键词  

1、轴心时代:公元前500年前后,或者说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之间,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文化突破现象。(由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提出


2、轮回:在《奥义书》里逐渐形成。在佛陀前后,大量出现轮回这个概念,轮回这个概念的流行,也正好是在佛陀的时代。


3、业报:人类的行为,要有果报,有后果,会反诸己身。佛教后来把它形成“业的因果律”。


4、沙门:人们好像认为他就是指佛教的僧人,但实际上不是。沙门在印度源远流长,它的前身就叫牟尼。我们所讲的“释迦牟尼”,牟尼就是指沙门。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钱文忠!


今天我为大家讲第七讲。第七讲要讲什么内容呢?,我想为大家讲的是佛陀与与轴心时代。这是个什么意思呢?我想传达给大家的意思是,佛陀所生活的时代,当然也就是佛教产生的时代,它是属于整个人类的轴心时代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仅仅把佛陀的时代,看作是佛陀生活的佛教产生的那段历史时期,那么等于没说,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展现出这个时代的特殊意义。如果我们把佛陀生活的,以及佛教所创立的这个时代,视作是轴心时代的一部分。那么这个时代的特殊意义和特殊的重要性,就完全彰显出来。


这样问题就来了。很多朋友也许会问,那什么叫轴心时代呢?轴心时代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概念。他是由德国的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提出来的。卡尔·雅斯贝斯出生于1883年,寿命很长,到1969年才去世。雅斯贝斯在其他学者的一些基础上,比如在马克斯·韦伯,比如在著名的法国汉学家雷慕莎的基础上,在他的一本书里面,这本书的名字叫《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明确地提出了一个跨文化研究的概念,叫轴心时代。也就是说,在这样一个时代里,这个时代是公元前500年前后,或者说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之间,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文化突破现象。


他把这样的一个时代,也就是公元前的800年到公元前的200年,其中公元前500年前后是最重要的,这样一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这样一个时间里,我们知道当时在印度、中国、以色列出现了一大群伟大的人物,他们对历史、宗教、政治、知识体系等等,展现出一种批判性的,创新性的,反省的能力。这股文化的生命力和当时的政治经济结构的重新整合,同时发生。


这些伟大人物是谁呢?我举出他们的名字,都是人类历史上最光辉的明,不仅仅是“如雷贯耳”这四个我们用的很多很熟很烂的字眼所能形容的。在印度有佛陀、大雄,我们前面提到过的耆那教的创始人;在中国,有孔子、老子;在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以色列,有诸位先知。


这样一个非凡的时代,他给我们人类后人所带来的恩惠无穷无尽,至今让我们受益无穷。怎么样用最简单的方式来描写这个时代呢?我和很多听众朋友们一样,我猜想我们都很喜欢一位奥地利的作家,叫茨威格。他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他说天才啊都是成群结队的来的,都扎堆。天才不会孤零零一个人来的,天才需要一个时代,天才需要扎堆。轴心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天才扎堆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我们知道各种文化经历了根本的变化,以至于对人类的文化、经济、政治的发展,都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轴心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人类在这个时刻中重新定义自己,进一步改变过去习以为常的宿命。


大家想,这个时代有多么重要。也就是说轴心时代这些伟大人物,他的遗产一直遗留到今天,决定了我们是谁,我们是什么人,我们归属于哪种文化和哪种信仰?这一切都是拜轴心时代之赐。有人说得非常好,轴心时代就是这样一个时代,在它之前的人朝着它无限地趋近,走进它;在它之后的人不停的回味那个时代,去想念它。


佛陀的时代,就是印度的轴心时代,佛陀的名字与大雄、孔子、老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先知一起,都属于这个时代。那么在印度的轴心时代,它是怎样的为佛陀这个了不起的人物,为佛教这样一个伟大的宗教,准备了条件呢?


我们在前面一讲,曾经讲到过当时印度的六派学说,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从这些印度最有代表性的学派来看,佛陀时代稍前一点点,也就比佛陀时代稍微早一点点的,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呢?无非就这几个问题,道德行为有没有果报,它纯粹是业,就是人的行为。它的果报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如果是有业,也就是人类的行为的系缚,因为人类的行为有后果,它对我们产生一种束缚,一种牵绊,那么怎么能够断除这种牵绊,而使人的心自由?


这些又和轮回有关。轮回,这个词在《吠陀》里没有,是在《奥义书》里逐渐形成。正是在佛陀前后,大量出现轮回这个概念,所以轮回这个概念的流行,也正好是在佛陀的时代。一旦有了轮回的概念,那么是什么叫轮回?是谁在轮回?这样的问题就会进入大家的视野。业的思想,在佛陀之前就有。但业报,也就是人类的行为,要有果报,有后果,会反诸己身,这样的一个观念还没有形成。这是佛教后来把它形成的,业的因果律。


这样的这些问题都摆在佛教之前,摆在佛陀之前。对于当时的许多学说,比如偶然论,也就是偶然的,比如说宿命论,就人无可作为的,都定的,还有自在神话作论,也就是一切都是有个神创造的,跟人没什么关系。对这三种学说,佛教统统反对,认为这些都否定了人的自由意志和努力的结果。所以佛教创造缘起说,佛教讲缘起,这个当然就高明多了。所以佛教出现的时代,佛陀出现的时代,正好是一个吠陀的宗教,也就是婆罗门教光辉不在,新宗教尚未确定,许多思想者都尝试着从内心发现真理,在黑暗中艰难地摸索前行的这个阶段。


在当时出现了一种思潮,我们前面也提到过,就是和后来的佛教最有渊源的沙门思潮。沙门,现在我们好像认为它就是指佛教的僧人,但实际上不是这样,沙门在印度源远流长,它的前身叫什么?就叫牟尼。迦牟尼,我们都讲释迦牟尼,牟尼就是指沙门。他们在古代印度的形象是留着长发,穿着很脏的衣服,飞行空中,喝有毒的这种液体。他们和婆罗门不同,进行各种匪夷所思的苦行。


在印度的轴心时代,各种各样的情况都被外界观察到。古希腊的时候,有一个人叫美迦斯提尼斯。他在公元前三世纪的时候,稍稍晚于佛陀生活在这个世间的时代,他曾经到印度去过,古希腊有个人到印度去。他说印度有两种哲学家,一种是婆罗门,一种是沙门。


沙门和婆罗门的区别是,沙门不住在城镇里,甚至也不住在房子里,沙门身穿树皮衣,吃橡子,橡树的这个果实,用手捧水喝,沙门不结婚,沙门不生子,行诸多苦行,有的人苦坐不动。这些记录无疑是可靠的,沙门不相信婆罗门教的吠陀大神,他们相信轮回,相信转生。今世的所作所为,也就是“业”,它的好坏决定了来世转生的好坏,无论做什么都有因有果。沙门认为即使是神仙也逃不出业的支配。所以他们厌恶一转生,他们不愿意投胎转世,他们甚至害怕转生,换句话说,他们想跳出轮回。为了这个目的,沙门行苦行,反对杀生,等等等等。


这种思想,它的流行区域,主要流行在东方,也就是婆罗门教文化圈以外的印度原住民的聚居地。大家一定想到了,这个地方恰恰就是佛陀的家乡所在。而在印度的轴心时代,也就是佛陀的时代,那个时候,它的社会经济条件也为一种突破性的发展打好了基础。


当时中印度的恒河流域,稻作农业相当发达,雅利安人开始确立了定居的农耕生活,粮食丰富。这样的话,就有供养大量出家人的经济能力。有的学者注意到,热带地区的食物不容易保存,特别容易腐败。那么剩余的食物,原来不得不丢弃,要扔掉,你不能吃的,这个存不了。然后到了现在,这就为这些乞食修行的沙门,提供了最根本的食物条件。


当然这样的条件还有很多,比如佛陀所属的释迦族,受到了周边更大的国家的威胁。周边的很多大国,比如憍萨罗国,就曾经侵略过佛陀的故国。那么这样就会影响佛陀对世间的一种思考,使他产生出一种厌世,出家的一种想法。所以,佛陀当然,我们如果把佛陀比喻成一颗最适合的种子。佛陀的时代,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轴心时代的一个部分,正好为佛陀这颗上天赐下的最合适如意的种子,准备了最殊胜的因缘,最具足的时代,土壤和氛围。


一个最合适的人,出生在一个最合适的时代,脚踏一片最合适的土壤,沐浴着最合适的氛围。佛陀这粒最殊胜的种子,终于发芽,成长,最终成就为一棵无量巨大的福慧之树,庇荫了意外迷茫困惑的世人。所以,我们一定要理解,佛陀是轴心时代,诸多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而他所降生,成长,出家,以及他创立佛教的那个时代,又属于人类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轴心时代。只有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佛陀和佛教。


好,今天我就为大家讲到这里,我在喜马拉雅等你。谢谢!


我思我悟 


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公元前500年前后,全世界各地不约而同地出现了思想界的天才?


欢迎加入佛学兴趣爱好交流群,分享你的听课感受,与佛友们读经、抄经打卡学习,学佛路上不孤单。【添加课程小助手:xptmemeda,即可进入学习交流群】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eq1i6fbz6rziwksa06s

    仔细读过中国古典哲学,也会发现,马列立论的两个基础:唯物论和辩证法也是不如中国老祖宗的理论高明。马列立论的起始点貌似都有疑问。马列主义把世界二分,一种为物质,一种为意识。那么请问:别人的意识相对我而言,是物质现象还是意识现象?生活常识告诉我们,有些人的意识改变起来是如此艰难,有些人的意识是如此顽固,对“我”而言,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呀。至于辩证法的矛盾定理,远没有古典哲学的“阴阳”灵动。 野狐谈禅。

    1320501hdfh 回复 @鸣跫: 却又看不到别人也有同样的优点,说到底这是因为你预设了一个自己是真理的立场再去批判别人导致的。说马哲让我吃饱喝足,给予我现在拥有的一切更是无指鹿为马,莫名其妙,说对于马哲提出疑问的行为是不对的更是退化到道德指责,国人最常见的一个毛病就是道理说不过别人就开始贬低别人道德

  • 安静绿叶

    钱文忠教授讲的真好!功德无量!!!

  • 1eq1i6fbz6rziwksa06s

    季羡林老先生是个大学者。 再次拜读先生大作。读《季羡林谈佛》,读《中国佛教史上的坛经》。分明发现,季老先生是读马列,用马列的行家里手。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工具,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决定上层建筑为原理,把佛教作为分析对象,从而得出,佛教发展历史,从小乘到大乘,从印度到中国的各种演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所导致。 好在我也仔细读过《坛经》,也读过几部佛典。也早就读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仔细读过中国古典哲学。 季老先生以马列为工具,研究其他问题,暗含一个事实:他认为马列是正确的。 我怎敢妄言马列,但佛学,马列,中国古典哲学这三者从根本上讲研究的内容是不重叠的。以任何一方为标杆评价对方,都是片面的

    13919255vzq 回复 @1eq1i6fbz6rziwksa06s: 解放初有谁被允许不用马列来解释专业研究?

  • 张翼_9i

    好想听钱教授完整唱诵一篇梵文经咒

  • 1384839wudj

    一直在找不以念佛为主业的人讲佛,某某高僧,某某居士讲佛一定有极高的偏向性。钱教授讲的更像历史,更有公正性和阐述性。

  • 天行健伟哥

    更新太慢了

    钱文忠 回复 @天行健伟哥: 你好,每周二,四,六更新。

  • 英语教师迎春接福冯艺

    “在这样一个时间里,我们知道当时在印度、中国、以色列出现了一大群伟大的人物,他们对历史、宗教、政治、知识体系等等,展现出一种批判性的,创新性的,反省的能力。这股文化的生命力和当时的政治经济结构的重新整合,同时发生。”听、读、看着都让人难受了,应改为“在这样一段时间里,我们了解到:在古印度、古中国、古以色列出现了众多伟大的人物,这些伟人对历史、宗教、政治及其他知识体系,等等,都展现出批判性、创见性、深度反省地能力。当时这股文化的生命力和当时的政治经济结构的重新整合,迸然发生。”

  • 1eq1i6fbz6rziwksa06s

    佛学基本观点:人一生只是众多轮回中一个阶段,人的世界只是众多世界中的一个地点。佛以他看到的世界宣称,人的一生是虚幻不实的,从而教导众生如何认识这个虚幻并摆脱虚幻。佛学没有否认,人生虽是虚幻,但也是有规律的,只不过把其他学说对这种规律的研究称为“有漏智”。 马列主义就是研究这个规律的。在佛学角度看,马列研究的就是虚幻现象的规律的“有漏智”。但马列是不相信佛的,所以马列主义者认为自己研究的是“真实”世界而非“虚幻”,并且把佛学也当作“真实”世界中的一种现象而评判之。

    巫圣法海田富贵 回复 @1eq1i6fbz6rziwksa06s: 都是求真,只是角度与展开有异,无高下,无对错,更可互相借鉴。

  • zkz57y4neu6obsrc37oa

    感恩钱文忠教授的法布施

  • 月下青荷1

    一直很关注钱文忠教授的音频,很有深度格局的大学者,那天打开喜马拉雅,弹出窗口钱教授在讲佛,大喜。立刻关注,有缘,感恩!

    听友123681663 回复 @月下青荷1: 不要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