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v2.xmcdn.com/storages/9ebe-audiofreehighqps/DC/57/GKwRIMAIzIMUAAAL5gJV7dG9.jpg)
云旅游开始,您的「向导」高晓松已就位|Madam神侃娱乐圈
![](https://imagev2.xmcdn.com/storages/9ebe-audiofreehighqps/DC/57/GKwRIMAIzIMUAAAL5gJV7dG9.jpg)
本节目由喜马拉雅和围剿白日梦联合出品。闹钟只能叫你起床,我负责叫醒梦想。哈喽,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的madam神看娱乐圈,我是madam九九。众所周知,高晓松的朋友很多,从借钱还钱的朴树,凭此卡可随时来读书的马伯庸,到白衣飘飘的老狼,再到叶蓓,宋柯,郑钧,黄磊,这些和高晓松一起成长,一起做音乐的朋友,时不时的就会出现在他的讲述里。在高晓松的故事当中,他们有人会在电影里用十七种语言表白心爱的姑娘,有人会在他落难时拿出不多的积蓄。有人和他一起在草坪上弹吉他,比谁能吸引更多的姑娘。
那些离我们生活遥不可及的人们,总能像老朋友一样熟念亲切。最近,在高晓松的新节目探世界里,高晓松又约上了自己的好友,在世界各地谈天说地。许杰,柳真,张靓颖这些看起来毫无交集的各界翘楚一起汇集在了高晓松的朋友圈。于是madam在感慨他们居然认识的同时,也一起解锁了一波高晓松的网络关系。探世界的第一期,高晓松开始了他的旧金山之旅,其中最重要的一站就是去到西方最大的亚洲博物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里。和他的老朋友许杰馆长见面。虽然madam在这之前完全不认识许馆长,可从他的人生履历和头衔来看,是博物馆行业的c位,没错了。果然,没几分钟,madam就被许馆长的在线答疑解惑征服了。
高晓松在参观展览时问到,中国的英文名是不是和瓷器有关?有一说一,这个问题还挺实际的,毕竟有不少人都认为中国瓷器在世界文明,所以外国人就用瓷器的china命名了我们的国家。但许馆长在线打假说,其实china更有可能同琴有关,因为在西方的另一种拼法里,秦至今还拼为chin,再加上西方的体系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名字都以a来结尾。这才有了如今的china。才短短几分钟就解锁了东西方文化的不同点以及语言体系的不同,当真是趣味与知识点齐飞。看世界里还有非常多的高晓松式的冷知识。在博物馆参观藏品,聊到商代烧制的犀牛造型的青铜酒器,就顺势科普了最早关于犀牛的文字记载。以及最早的犀牛股在何时出现。
走进了唐人街,就讲到了经典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的电影名称由来。这部经典电影看过的人不少,但知道因为唐人街而改变名字的人恐怕不多。不过,跟随高晓松的唐人街之旅,最让madam感慨的还是那种遥相呼应的亲切。这里不光有英文街道,还有以华人名字命名的小石街,随便走一走,就能看到体现中国南方宗族文化的同乡会。以及像洪门这样看似不起眼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建筑。虽然如今的川湘菜正大热,但在唐人街里还有最正宗,最初源的粤菜味道,这是最早那批来到异乡打拼的华人味道。也是几十年风雨飘摇中屹立不变的味道。
高晓松自己也感慨说,唐人街的很多街道都充满了老式风情,在这里拍1970年代,80年代的电影,完全不用置景直拍毫无问题。顺着高晓松的视野再看,你会发现旧金山唐人街还有很多中国记忆,中药药铺,中医针灸铺,甚至还能看到风水面相的店铺,街道上充斥着浓浓的粤米文化氛围和华人们的奋斗传奇。高晓松说,旧金山唐人街可能是美国唐人街中变化最小的一个,所以尽管跨越了冗长的时间河流,如今的我们还是能够找到属于过去的记忆。一趟唐人街下来,高晓松走到哪儿,说到哪儿,观众也看到哪儿,听到哪儿。这种在异国他乡和故事不期而遇的感觉,真的比阅读资料,翻阅文献要有趣得多。吃完美食,扫扫街,沿路,再介绍一下著名地标建筑以及风景,最后再和许久不见的老友聊聊天。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不就是小说的外景版吗?但刷过两期节目的madam负责任的讲,看世界真的比小说更加精彩。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和高晓松一人挥着扇子大聊特聊,相比看世界里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文化交流要多得多。
节目每期都会请到不同的嘉宾,他们大多是当地人,或者在这个城市生根扎住过,了解这个城市的人。节目不再是高晓松的一家之言,而是从不同的眼光,不同的角度和深度来看城市的发展,以及华人的海外奋斗经历。比如第二期节目中,高晓松就请到了自己的铁姐们儿字节跳动的高级副总裁柳真来,以身试法,聊聊东西方企业文化的不同。为了防止有人不熟悉柳真,madam先稍微介绍一下这位大佬。柳贞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法律专业,先后担任过不少国际公司的管理层,目前是字节跳动的高级副总裁,旗下最知名的产品就是我们天天在刷的**和今日头条。除了自身优秀,他还是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的侄女儿。之前uber和滴滴的那场商业大战,大家还记得吗?就是柳青柳真两姐妹之间的刀光剑影,两人聊的问题也很有意思,先是探讨了一下华人在硅谷怎么才能一步一步从打工仔变成投资商。然后抛出了一个更有意思的问题,都说中国人特别聪明,受教育水平也高,但在硅谷为什么是印度兄弟干到了ceo呢?柳真思考了一下,然后以他身边的例子来举例探讨他觉得普遍的意义,人都很勤奋,而且倾向于学习管理,这点是中国人身上稍稍欠缺的。而且从目前的大环境来说,中国国内发展快,百亿的公司不少,投资机会也很多,根本不缺市场和资金。
所以很多华人在硅谷学习一段时间或者到达一定地位后,就回国创业了。但相对的,印度国内的情况和中国完全不同,所以走出来的人是没有退路的。说到这儿,柳真还直接爆出了个金句儿,就是娘家也挺硬气,不用在婆婆家受气。本来呀,madam们看到这些市场啊,it呀,企业啊,挺云里雾里的,但柳真这句话简直不要太贴切。说句实在的,其实不管大家有没有全局观,是否有过留学经验,但在看过这两期节目后,最真实的感受就是华人在海外的国际地位攀升了。
一起探寻城市人文情怀,捕捉大时代下海内外华人的奋斗经历,去到世界各地的城市,一边讲历史,一边真切地感受当地的生活。这才是高晓松系列脱口秀节目的一次全新尝试。就像节目片头说的一样,看世界是一段记录人的旅途,对谈,尤其是走进当地华人的生活里对谈。看他们如何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枝繁叶茂。这种感觉和在室内侃侃而谈是完全不同的。麦的,不知道高晓松在开启碳世界的时候有没有犹豫。
好在从目前的反馈来说,表现形式全面升级的新节目获得了年轻受众群体的一致好评。在微博上,不少网友都说,跟随晓松老师一起观赏博物藏品,听许馆长讲述博物馆如何度过金融危机。能让他们答疑解惑了不少。可以从节目的只言片语领略到海外生活的发展与变迁,了解城市的文化与社会人文,更是意外惊喜。高晓松自己也觉得看见啥就聊啥,比坐在那儿长篇大论好玩儿。仔细想想,似乎传道受业,解惑这件事儿是高晓松这些年一直在做的,从小说到小年鉴,再到如今的探世界,一系列的作品在豆瓣一直保持着九分左右的高口碑。
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这些年高晓松的节目始终选择在优酷播出,与优酷平台的关系从合作艺人到了入职高管。数度牵手推出的作品既形成了个人ip,也与人文赛道的不断深耕不谋而合。经典ip是需要不断沉淀,不断推陈出新的,无论是对于高晓松,还是对于优酷人文做出新尝试改变新形势都是走向年轻化。的选择之一也正因如此,优酷人文才能做到但凡出品必属精品,更广的地域跨度,更丰富的展现形式,更具针对性的内容输出,再加上不变的高晓松式的脱口秀特点。这样推陈出新又保有内核的节目直接让没法出门旅行的观众来了场云旅行,而且大家参加的还是个由历史知识丰富。学识渊博向导带领的精品团。况且未来还会有像华人歌手谭维维和张靓颖,美国caa公司驻中国总裁乔青山,华人名厨grace这样的知名团友。
不用多说,这趟旅行一定非常的精彩。这个团呐,入股不亏。好啦,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也欢迎收听的小耳朵们留言评论,关注微信公众号围剿白日梦我是主播九九。我们下期不见不散喽。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