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1-2:疾病与健康(主播:刘铁征)

微课1-2:疾病与健康(主播:刘铁征)

00:00
12:09

你好,我是刘铁征。欢迎收听《催眠故事2019》。


大家在听催眠的过程中,除了身体上会有感觉之外,可能还会有一些心理上的感觉。


上一次讲到说,当我们离自己的感觉太远的时候,就可能会生病。这个“感觉”既包括身体上的感觉,也包括心理的感觉。


疾病,是相对于有序的规则世界而言的一种指向无序的存在,它不受我们的意识所控制。


“健康“和”疾病“是两个相对的概念。


在《字里藏医》这本书里,徐文兵先生对“健康“进行了解释。


“健康“的”健,与“建设”的“建”最初意思相近。“建,立朝律也“,律,就是规律,后来引申为创造、设立,再引申为力量和能量。所以,”健“里面包含着规律、有力的意思。


而“康“呢,”康“的意思是五个方向的道路都畅通。《尔雅》中说: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岐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所以“康”的意思是各个方向都有路,都行得通。


这是一个很理想的状态,身体“气足有力,经脉畅通”,一切功能都正常运行。那么与这个理想状态相对应的虚弱无力、经络不畅的状态,就被定义为疾病了。


现代人习惯于将人身体的各个部分割裂开,不但将身体与心灵割裂开,还将身体的各个部位也割裂开,以致于只把身体作为一种纯生物性的、甚至是机械的存在,不认为其中所包含着的种种感觉彼此之间其实密切相关。对于症状和疾病的解释也常常局限在生物学的范畴内,建立了相对单一的因果关系。


人类在与疾病作斗争的几千年里,虽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却发现,疾病似乎只是在种类上变化了。我们消灭了一些疾病,但却不断有新的疾病产生,因此在疾病的数量上人类并没有获得什么所谓的“胜利“。


这不得不让我们从和疾病对立的状态,站到理解疾病的位置上,去认真地思考,疾病是否只是身体的问题,症状是否只是某个部位出了状况,我们身体的感觉到底意味着什么。


历史上医学模式的发展变迁,从五千多年前古代文明中的鬼神医学模式,到大约2500年前的经验医学模式——象《黄帝内经》中的阴阳平衡学说,以及《希波克拉底文集》中的体液平衡学说;


到了大约350年前,随着物理化学实验带给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更多探索和了解,医学进入生物医学模式,这种医学模式主要注重人体的生物属性,而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它重视人的生理活动,忽视了人的心理活动在疾病发生发展以及防治与康复中的作用。因此它其实很难解释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是不全面性的,但往往被认为是科学的。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医学科学有了更大的进步,一些由生物因子,象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导致的疾病得到了控制,但另一类疾病,象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精神疾病等,成为了人类健康的主要危害。同时,人们还惊讶地发现,曾经为人类健康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生物医学模式,在这些疾病面前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办法,有时候仅仅是将症状固定住——不让它再持续发展下去。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类疾病的发生原因主要不是生物学因素,而是社会因素以及心理因素所导致的。


于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现了综合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与疾病影响的医学观,这就是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那么相比较而言呢,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注重疾病,而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更注重人;生物医学模式注重局部的病情,因此主要通过药物和手术进行治疗,而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更注重整体,将人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更注重人的心理和社会因素治疗,同时也更强调预防;生物医学模式属于自然科学,而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将医学不再看成是单纯的自然科学的范畴,更属于社会心理学科。


这样一来,人们对于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就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倾向于认为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通过心理、神经系统保持着心身各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分子活动的统一性;人的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互相平衡,心与身是互相联系协调的整体,不再割裂开地对待两者;也更认识到人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发现人的心理因素在调节和适应功能中具有能动作用,这样一来,人们不再只单一的认为疾病就是器质性的,还有可能是功能性的。事实上生活中也常见到有的人身体检查了都正常,但就是有症状。


在这个认识下,把以心理、社会因素为主要原因所导致的躯体疾病,统称为心身疾病或者是心理生理疾病。


心身疾病的种类有很多,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神经系统、内分泌、泌尿生殖系统、骨骼肌肉、外科、妇产科、儿科、皮肤科、眼、耳鼻喉、口腔科、肿瘤科等等。象平时常见的冠心病、高血压、偏头痛、支气管哮喘、习惯性便秘等内科疾病;象全身性肌肉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外科疾病;还有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妇科疾病;糖尿病、肥胖、甲亢等内分泌疾病;以及过敏性鼻炎、神经性耳鸣、神经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慢性湿疹等等,以及诸多的儿科病症,都属于心身疾病的范畴。


有人对综合性医院的统计发现,患者中躯体疾病的占38%,心身疾病和心身障碍的比重高达62%。而就算是38%的躯体疾病,也同样包含着一定的心理社会因素而非单纯的生物学因素所导致。


事实上,只强调生物学因素,其实并不能真正找得到病因,而因为找不到病因,对于疾病的诊断就做不到病因学诊断,只能是症状学诊断。血压高,所以这个病就叫作高血压;血液中脂肪含量高,就叫高脂血症或高血脂;尿液中有了糖分,就叫糖尿病;你头的一侧很痛,我知道你得了什么病,你是得了偏头痛。


通过症状来诊断,说明 其实我们对于病因并不真正了解。甚至我们会将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前面的一个点当成因,后面的点当成果。


那到底病因是什么呢?有人将我们的身体比喻成一个黑箱,很多外界的内界的种种因素在黑箱里面发生了复杂的反应,最终输出来一个结果,那个结果我们是能够看见的,而这个结果,它其实包含了很多因素,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归因。不能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需要整体去看待我们的身体,以及我们的身与心,以及个体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的身体是一个整体,身体与心灵是一个整体,人与自己所处的环境也是整体。我们不能够太割裂开去对待。我们不能用头脑中的概念去评判身体的感觉好还是不好、对还是不对,感觉是没有好坏的,我们不能和自己的身体对立起来,不能一感觉到不舒服,一有症状了就讨厌它,恨不得消灭它。那些症状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或者说,就是我们自己。这也是为什么人类一直在跟疾病斗争,但是却从未消灭疾病的原因。因为疾病就是我们自己,消灭疾病就是消灭我们自己了。


疾病是反应了身体的感觉 这个容易理解,那是怎么和心理、和情绪联系上的呢?我们下次课来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