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13章讲解解读

老子道德经第13章讲解解读

00:00
04:34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矣 。

 

得到宠爱或遭受耻辱,都像是受到惊吓一样。重视大患,就好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什么叫作“宠辱若惊”?宠爱是处于卑下的位置上的,得到宠爱会惊喜,失去宠爱会心惊,这就叫宠辱若惊。什么叫作“贵大患若身”?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忧患呢?所以,把天下看得和自己的生命一样宝贵的人,才可以把天下的重担交付于他;爱天下和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的人,才可以把天下的责任托付与他。

我们应该把挫折当做宝贵的经验,不以挫折为敌,要拥抱挫折。

虽然身体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忧患,但我们依然很珍惜它,这一种不求回报的境界,依然是写给领导者的法则。告诉领导者,不要把天下当做为自己捞取利益的平台,只有能够承受这些忧患的人才能成为好的管理者;领导者要把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管理的天下合为一体,如何对待自己的身体,就如何对待天下。要认识到我与众生并无差别,我们大家都是一体的。

 

【解析】

人作为情感动物,对荣辱的情感体验十分敏感,因为芸芸众生奔走于各种名利场,不可能完全摆脱荣辱的影响。面对荣辱,人们总会有所反应。比如,受到别人恭维和赞许时,心里会感到喜悦;但这种喜悦是短暂的,因为人有患得患失的特点,得到宠爱并不会令我们永远快乐;同样,当我们受到别人的冷眼、辱骂、轻视的时候,我们也会表现出不安、惊恐;其实,这一切都是由人类自身的弱点决定的,因而人无论得到宠爱还是得到屈辱都会忧心忡忡,惶惶不可终日。

 

在老子看来,人在荣辱面前的这种表现,虽是常态.但都是不正常的。因为荣辱都是一时虚名,事过境迁之后便成过眼云烟。因此,老子认为,没有必要视荣宠为宝贝,也没有必要视耻辱为洪水猛兽,两者没有必然的界限,并非势同水火,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如果善于正确对待,耻辱就会变成荣宠的垫脚石;如果不善于对待,荣宠就会变成耻辱的前奏。正确对待荣辱,就能豁达处世,不至于为荣辱所羁绊。只有看淡荣辱、超然自守的人,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成为自己的主人。

 

【引申】

《庄子,逍遥游》中讲了许由辞避帝位的故事。尧帝想把天下让给许由,对他说:“太阳和月亮已经升起,可是篝火还在燃烧,它想和日月争明,不是很难吗?大雨已经降落了,可还在引水浇灌田地,这岂不是白费气力?您如此贤能,请允许我将天下交给你。”许由说:“天下已经大治,我接替你难道是为了名吗?名只不过是次要的。鸟儿筑巢林中,只不过占据一条树枝:鼹鼠到河边饮水,填饱肚子就可以了,天下对我又有什么用处呢?”许由将功名利禄都看为身外之物,他知道物是用来养身的,而不是用来役身的。所以,他能摆脱荣辱的束缚,得不知喜,失不知悲,逍遥自在,无忧无虑。

历史上,像许由一样的隐土有很多,他们荣华富贵唾手可得而不取,皇帝权贵对其尊宠无比而不得意忘形,得位则泰然处之,失位亦无所忧惧,随时都能够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大源宝Bear

    噪音太大了

  • 旦复旦兮明明上天

    平常人听也不错

  • 平平_67

    当政者要像珍惜自己健康生命那样治理爱护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