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丨18 物体的形状位置也可以用数学研究吗?

数学丨18 物体的形状位置也可以用数学研究吗?

00:00
08:32

上节课,我们讲解了,代数思想的诞生和方程的由来,这节课,我们来聊聊数学中,不同于算术和代数的另一个分支——几何。


几何起源

我相信,即使你没有学过几何,也一定在生活中接触过几何图形。比如说,车轮是圆的,教室是方的,篮球足球乒乓球都是球形。铅笔是直的……等等。那么,为什么这些物体的位置和形状也可以用数学来研究呢?人们又是怎么想到用数学来研究这些问题的呢?


其实人类对物体形状大小的研究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根据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描述,古埃及地区的尼罗河每年都会发洪水,于是周围的农田每年都会遭到损坏。所以几乎每年都要重新测量,才能确定其归属。于是由于需要,人们就造了一个希腊词——Geo-metrein,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土地测量。


我们现在熟知的Geometry也就是几何学这个词,就是由它演变而来的,其中geo指的就是土地,metrein就是英文中的metering,也就是“测量”的意思。同样,地理这个词——geography也来自这里。所以,由于测量土地的需要,人们第一次接触到几何学。不过那时候的几何,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人们甚至还不知道我们认为最基本的点,线这些概念。


而人们第一次有了对点和线的认识,据说是在观测天文的时候。在漫长的观测过程中,人们逐渐把天上的星星抽象的看成一个一个点。然后又把星星之间想象出了直线。比如,我们都知道,北斗七星像一个汤勺的形状。这个“汤勺”,就是人们想象出这七颗星星之间都有连线的结果。




有了点和线的认识,人们逐渐发现,线与线之间的关系是很玄妙的。于是,后来又诞生了角度的概念,然后才慢慢出现了三角形啊,多边形啊等几何图形。


征服蓝天和海洋一直是古人们的梦想。有了船只后,征服大海的旅程就开始了。可是,新的问题出现了。在陆地上走路的时候,如果迷路了,我们还可以通过辨认周围的树木花草来找到回去的路。而一旦坐船出海,周围除了水就是水,怎么样才能找到返航的路呢?这个小问题显然难不倒我们聪明的祖先,很快,他们就找到了一个好方法。


我们知道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所以白天大家依靠太阳的位置和时间判断方向,晚上也是一样,可以通过星星的位置判断方向。比如北斗星,就一直指向北边。于是人们逐渐根据经验,制作出了地图和航海图。这些地图中,就包含了人们最早的几何知识,从点,到线,到距离,角度,都包含在其中。



欧几里得

后来,大数学家欧几里得把前人对几何的研究,单独整理出来,又用自己的方法,系统的、完整的记录下来,写出了那本我们曾经说过的旷世奇书——《几何原本》。这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欧几里得用他的思想,建立的一门独立于天文和地理之外的学科——几何学。


我认为,《几何原本》带给我们的远远不止是知识,更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也正是这本书,第一次采用演绎逻辑、归纳逻辑相结合的方式,把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展现在我们面前。可以说,它引导着人类理性思维走向了正确的道路。


当然了,在我们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无论多么高明的前辈,都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欧几里得也是一样,他的《几何原本》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书中还存在着一些漏洞。



非欧几何

比如,书中,欧几里得对直线的定义就很含糊。我们知道,越是简单的命题,越难以描述清楚。对于直线这个简单的命题,欧几里得用了另一个没有定义过的名词,去解释它,这显然是不够严谨的。不仅如此,我们之前提到的五条公理和五条公设中,第五条公设就是著名的平行公设。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原书中是这么描写的:同平面内一条直线和另外两条直线相交,若在直线同侧的两个内角之和小于180°,则这两条直线经无限延长后在这一侧一定相交。如果用我们现在熟悉的数学语言描述,这句话跟:“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一个意思。按照欧几里得的想法,这应该是所有人都承认的道理。可是这句话却引发了几何学上,长达两千多年的,关于平行线的讨论。


许多人对平行线是否真的不能相交表示怀疑。因为按照欧几里得的说法,平行线是无限延伸的,那么既然是无限延伸,谁也看不见尽头,你怎么知道,在尽头的地方,两条直线还是不会相交呢?所以一群哲学家和一群数学家无休止的争吵了两千多年。


直到近代,俄国人罗伯切夫斯基和德国人黎曼,分别用平行线会相交的理论,构建出了另外一套完全不同的,但是也同样严密的几何系统。在他们的理论中,平行线可能会相交。三角形的三个角,可能都是直角等等……为了和传统欧式几何学区别开来,我们把他们建立起的这一套几何系统,就叫做“非欧几何学”。


那么你肯定有疑惑,这两种几何系统,哪一种才是正确的呢?其实,不管是欧式几何还是非欧几何,都是正确的。它们唯一的区别就是:欧式几何默认,平行线是不相交的,非欧几何则认为:平行线可以在无穷远的地方相交。


而这两种说法,都无法用数学证明是对的,当然,也无法被证明是错的。所以,现在我们就有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几何分支。当然了,由于非欧几何的思维难度太大,所以现在全世界的中学教材中,都还是采用欧式几何让我们学习。



课后练习


好了,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我们讲解了几何的诞生和演变的过程。


最早,人们由于研究天文地理的需要,人为的把一些东西抽象成点,比如天上的一颗颗星星。又想象出一条条线,把这些点连起来,这就是最早期的几何图形。

后来,大数学家欧几里得,详细的用归纳演绎的方法,总结了前人所有的几何知识,并加以扩展,就成了我们现在学习的几何学。


再后来,由于人们对欧几里得描述的平行线不相交的公理的质疑,诞生了一个新的几何分支——非欧几何。那么现在给大家留一道思考题:在代数中,有没有类似几何这样的公理呢?如果有,那么代数中的公理一定正确吗?为什么没有另一个代数的分支呢?


下节课,我们就接着这节课的内容,来讲一讲几何学当中最著名,也最有意思的一个定理——勾股定理。我们不见不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