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三年级的英语作文

贤愚经是包括在哪部大经里的?
1个回答2024-06-12 01:17

依《大正藏》,《贤愚经》在本缘部,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

依《大正藏》事汇部《一切经音义》分类,《愚贤经》列为小乘经典。(参考资料:CBETA)

依《碛砂藏》分类,《贤愚经》不在大乘、不在小乘,也不在宋元入藏诸经论,在“圣贤撰集”。全名为《贤愚因缘经》,共13卷,刊印於第89册(卷1至卷10)和第90册(卷11至卷13)。(参考资料:佛典妙供网站)

供参~

儿童夜惊是怎么回事
1个回答2024-06-12 01:15
这是缺乏维生素D的早期表现,应该多吃富含VD的食物,多晒晒太阳,或者去医院让医生开点口服VD.
哪里提供LED显示屏素材?LED动画效果?
1个回答2024-06-12 01:15
素材、动画效果和普通你做flash类似,只是把分辨率调整和显示屏同比例即可,网络上也可以找类似的动画、图片,也可以自己做,难度不大;酒吧效果图、大厦广场效果图这个一般专业人员设计,用flash或者Photoshop制作,网络上没有现成的。





到led论坛网站查看回答详情>>
小汽车的来历和发明?
1个回答2024-06-12 01:14

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由德国人卡尔·本茨(1844~1929)于1885年10月研制成功的,1886年1月29日向德国专利局申请汽车发明的专利,同年的11月2日专利局正式批准发布。因此,1886年1月29日被公认为是世界汽车的诞生日,本茨的专利证书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张汽车专利证书。

地底奇人的内容简介
1个回答2024-06-12 01:13

一位奇异的盲者主导的一宗大买卖,导致一死一重伤的惨剧。破案的线索竟落在一只纸折的猴子上。一名神秘莫测的女郎突袭卫斯理,挑起他寻根问底的本性。误打误撞下,卫斯理夜探巨宅。发现案件的玄机,就在一位隐居多年的奇人身上……

寻找一部80年代的国产儿童电影
1个回答2024-06-12 01:12
是《四个小伙伴》吧
春江小学开展“人人争当红花少年”活动,每人只要得到五朵小红花,就能成为红花少年,领到2000次列车乘车证,参加夏令营活动。
三年级一班同学都从平凡细小的事情做起,努力争得小红花。而以丁小东为首的四个小伙伴陈辉、汪明明和张浩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做小事“没意思”,要“找一件大好事来做”,李老师用生动的事例教育他们,理想的实现要靠一点一滴、踏踏实实的努力。
暑假快到了,很多同学都得到了五朵小红花,四个小伙伴仍没能拿到,他们又急又气,接着又发生了一连串的事情。李老师对他们用耐心说服教育的方法,使四个小伙伴很受感动,他们表示要争这口气。四个小伙伴去做大好事,由丁小东这个“错字大王”给老师写假条,把“晋椒园”写成“普椒园”,让李老师多跑了几十里冤枉路,从而得病住院。
四个小伙伴心里不安,决心带好老师的孩子圆圆,让老师安心养病。这次,他们决定做好事不留名,偷偷地把圆圆从幼儿园接出来藏在丁小东家,还从各自家里带食品给她吃,并带她到儿童公园去玩,最后把她带到他们玩耍的基地——花果山。天气热,圆圆渴了要喝水,汪明明只好上街买冰棍,可是回来圆圆不见了。李老师得知圆圆丢了,急忙出了院。丁小东找到李老师报告找到了偷圆圆的人,并带路到一幢宿舍楼。李老师回到家看到了丈夫和圆圆,误会解除了,四个小伙伴恍然大悟,不禁相视而笑。

这段经历使四个小伙伴明白了,看不起小事,也做不好大事。最后,同学们同意四个小伙伴领取乘车证,和大家一起参加夏令营。四个小伙伴和同学们一起,乘坐着列车,行驶在广阔的田野上……
双顶流夫妇有点甜原型
1个回答2024-06-12 01:11
《顶流夫妇有点甜原型》是图样先森精心创作的其他小说。《顶流夫妇有点甜》是根据奇迹文学城作者图样先森所著同名小说改编的漫画,该作品于2022年11月25日上市。
乌龟驮石碑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以前有很多?
1个回答2024-06-12 01:11

在上古时代的中国传说中,赑屃常背起三山五岳来兴风作浪。后被夏禹收服,为夏禹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治水成功后,夏禹就把它的功绩,让它自己背起,故中国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

另一个故事是陈宣帝年间,当时北方为北周,北周武帝灭佛时,齐地海曲慧闻禅师被迫从海上南下,遇到大风浪,船沉海底。这时有一只神龟将慧闻等人驼到江宁(现在的南京)。

慧闻向神龟道谢时,神龟说:"师父不认识我了,我就是海曲(今日照)石梁溪放生池里的老龟。这时慧闻才恍然大悟。原来慧闻在海曲曾买下石梁溪作为放生池。后来慧闻将这个故事讲给陈宣帝听,陈宣帝很感动,就下诏建报恩寺,并为此立碑。龟乃东海龙王第九子,名“赑屃”。

扩展资料:

赑屃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之九子第六子,样子似龟,喜欢负重,碑下龟是也。霸下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它总是奋力地向前昂着头,四只脚顽强地撑着,努力地向前走,并且总是不停步。

再次请问古代家臣
1个回答2024-06-12 01:11
家臣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起源。



古代家臣,指诸侯、王公的私臣。

春秋时各国卿大夫以上都有臣属。卿大夫家的总管叫宰,宰下又有各种官职,总称为家臣。后亦泛指诸侯、王公的私臣。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叔孙氏之司马鬷戾言于其众曰:‘若之何?’莫对。又曰:‘我家臣也,不敢知国。’”《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汉书·儒林传·张山拊》:“德配周召,忠合《羔羊》,未得登司徒,有家臣,卒然早终,尤可悼痛!”

唐初语言文字学家、历史学家颜师古 注:“家臣,若今诸公国官及府佐也。”

范文澜 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四章第一节:“强宗所依靠的力量,主要是士。这种在卿大夫家里任职的士也叫做家臣,家臣对家族效忠。”



宰相,是从国君的家臣发展起来的。宰,本是君主的总管家。



夏、商两代。(商)国君称“后”称“王”,手下主要官员称“史”、“巫”。商后期王族长老称“父师”、“少师”,对王负有辅佐之责,如箕子、比干。管理家务的臣仆称“臣”、“宰”、“尹”等。

西周到春秋时期,国君称“天子”、“天王”。王位继承人称“太子”、“东宫”。王妻称“后”。(《诗·小雅·北山》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邑,王室是中央政府,而国和邑是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中除王以外,三公(太师、太傅、太保)职务最高,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王行事。以卿士为首的政务部门管理军事、行政、司法、外事等职,以太史为首的教育文化部门管理神事、教育、秘书、历法等职,金文并称之为“卿士寮”、“太史寮”。卿士之下有司徒、司马、司空三大夫,司徒掌管土地和役徒,司马掌管军赋和车马,司空掌管筑城修路等重大工程。太史之下有内史、御史、太卜、宗伯、乐师等职,内史掌管策命卿大夫之事,御史掌管档案,太卜掌管占卜,宗伯掌管祭祀礼仪,乐师掌管音乐与教育。临时设置的辅导君主礼仪的称“相”,总管王家事务的称“宰”或“太宰”、“冢宰”,负责王宫警卫并教习武艺的称“师氏”或“师”,王宫的卫士称“虎贲(bēn)”,王的近臣称“小臣”。地方政府设置大约与中央政府相同,不过,执政的卿由周天子任命,并世代相袭。

战国至清末。此时期的特点是:①君主的地位极大地提高了,权力高度集中;②在国家机构中,巫史和宗室贵族不占重要地位,而君主的臣仆和侍从上升的主要地位;③统治的地区越来越辽阔,机构也越来越庞大,职务上的分工也越来越细,变化复杂。



关于“士”

“士”,多为卿大夫的家臣。“士”是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为商、西周、春秋时期贵族中最低阶层。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如: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冯谖客孟尝君、苏秦连横等。

士,是作为封建社会中最基础的贵族,也是最高级的百姓。

大约在西周时期,才出现了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的士,士阶层应是周代宗法制度的产物。现代历史学家一致认为(理论上的理想状态):周代每世卿大夫以嫡长子继承父位仍为卿大夫,其诸弟为士;士的嫡长子仍为士,其余诸子为庶人。至此士成为一个群体名词,有着鲜明的阶层特点,但基本上这只是一种血缘上的划分。贵族的庶孽无疑是士的一个重要来源。纵横捭阖的张仪出身于"魏氏余子" 。余子即支庶。范雎原也是"梁余子" 。商鞅原是"卫之诸庶孽公子也"。 "韩非出自"韩之诸公子" 。贵族、官宦的庶孽、后裔大部分落入了士这个阶。

士的另一个来源就是从下面升上来的。这种情况早在春秋时已出现,到了战国更为普遍。《墨子·尚贤上》说:"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所谓"举之",首先指选拔为士。有的从学的人第一步是通过学而为士。宁越是由学而为士、由士而为公侯师的典型。

士的发展与官僚队伍的发展成正比。士是官僚的候补者,官僚队伍的扩大,势必引起士队伍的扩大。战国时期是官僚制度普遍推行时期,它是推动士队伍发展的一个强大动力。

儒家学说中儒出身于"士",又以教育和培养"士"("君子")为己任。"士"者"仕"也。孟子说:"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说,士出来任职做官,为社会服务,就好像农夫从事耕作一样,是他的职业。荀子在讲到社会分工时,也把"士"归于"以仁厚知能尽官职"(《荀子·荣辱》)的一类人。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讲,原始儒家学说也可以说是为国家、社会培养官吏的学说,是"士"的文化。原始儒学的主要内容都是关于"士"的修身方面的道德规范和从政方面的治国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征文
1个回答2024-06-12 01:10
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剪纸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但我最感兴趣的是剪纸。舅妈会剪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窗花,非常漂亮,我很羡慕,于是缠着舅妈教我剪一些简单又漂亮的窗花。那天,舅妈拿出两把剪刀和两张白纸,要教我剪一个“喜”字。舅妈让我把纸对折,再写上半个“喜”字,然后慢慢地剪下来。一开始,我怎么剪都剪不好看,在舅妈的帮助下,我终于剪出了一个大的“喜”字,我喜出望外。舅妈不但会剪“喜”字,还会剪“凤凰”、“喜雀”、“蝴蝶”、“小鱼”、“小鹿”……个个栩栩如生,让人爱不释手。妈妈还特意让我上网查找了一些有关剪纸的资料。原来剪纸艺术是从唐代一直流传到今的,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有些人,还能把一张张普普通通的纸,剪成一张张“花草树木”、“山山水水”、“活泼的小孩”、“年迈的老人”等等,真是太神奇了。剪纸不仅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还训练了我的动手能力,更发挥了我的想象力,设计出一张张美丽的剪纸。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