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宝宝讲英语好吗

野猪是什么动物
1个回答2024-06-09 15:03
野猪(学名:Sus scrofa),又称山猪,猪属动物。它们广为分布在世界上,不过由于人类猎杀与生存环境空间急剧减缩等因素,数量已急剧减少,并已经被许多国家列为濒危物种。野猪是杂食性的,只要能吃的东西都吃。现今人类肉品食物主要来源之一的家猪,也是于8000年前由野猪所驯化而成。野猪不仅与家猪外貌极为不同,成长速度也远比家猪慢得多,体重亦较轻。
请大家介绍几个学院风的品牌!
1个回答2024-06-09 15:01
E-land(依恋)是比较好的

KnightsBridge (骑士桥)Teenie Winnie也不错

依恋是个大集团,貌似都有关系。

希望能帮到你
物理小知识
1个回答2024-06-09 15:00
马德堡半球实验 在17世纪那个时候,德国有一个热爱科学的市长,名叫格里克.他是个博学多才的军人,从小就喜欢听听伽利略的故事;爱好读书,爱好科学;一直读到莱比锡大学.1621年又到耶拿大学攻读法律;1623年,再到莱顿大学钻研数学和力学.他读了三所大学,知识面很广,上知天文,下识地理;什么数理、法律、哲学工程等等,无所不知,无所不通.因此,他能在军旅中过活;又可在政界中立足;更能在科学界发言.他是1631年入伍,在军队中担任军械工程师,工作很出色.后来,投身政界,1646年当选为马德堡市市长.无论在军旅中,还是在市府内,都没停止科学探索.

1654年,他听到托里拆利的事儿,又听说还有许多人不相信大气压;还听到有少数人在嘲笑托里拆利;再听说双方争论得很激烈,互不相让,针锋相对.因此,格里克虽在远离意大利的德国,但很抱不平,义愤填膺.

他匆匆忙忙找来玻璃管子和水银,重新做托里拆利这个实验,断定这个实验是准确无误的;再将一个密封完好的木桶中的空气抽走,木桶就“砰!”的一声被大气“压”碎了!

有一天,他和助手做成两个半球,直径14英寸,即30多厘米,并请来一大队人马,在市郊做起“大型实验”.

这年5月8日的这一天,美丽的马德堡市风和日丽,晴空万里,十分爽朗,一大批人围在实验场上,熙熙嚷嚷十分热闹.有的说这样,有的说那样;有的支持格里克,希望实验成功;有的断言实验会失败;人们在议论着,在争论着;在预言着;还有的人一边在大街小巷里往实验场跑,一边高声大叫:

“市长演马戏了!市长演马戏了—”

格里克和助手当众把这个黄铜的半球壳中间垫上橡皮圈;再把两个半球壳灌满水后合在一起;然后把水全部抽出,使球内形成真空;最后,把气嘴上的龙头拧紧封闭.这时,周围的大气把两个半球紧紧地压在一起.

格里克一挥手,四个马夫牵来八匹高头大马,在球的两边各拴四匹.格里克一声令下,四个马夫扬鞭催马、背道而拉!好像在“拔河”似的.

“加油!加油!”实验场上黑压压的人群一边整齐地喊着,一边打着拍子.

4个马夫,8匹大马,都搞得浑身是汗.但是,铜球仍是原封不动.格里克只好摇摇手暂停一下.

然后,左右两队,人马倍增.马夫们喝了些开水,擦擦头额上的汗水,又在准备着第二次表现.

格里克再一挥手,实验场上更是热闹非常.16匹大马,死劲抗拉,八个马夫在大声吆喊,挥鞭催马……

实验的上的人群,更是伸长脖子,一个劲儿地看着,不时地发出“哗!哗!”的响声.

突然,“啪!”的一声巨响,铜球分开成原来的两半,格里克举起这两个重重的半球自豪地向大家高声宣告:

“先生们!女士们!市民们!你们该相信了吧!大气压是有的,大气压力是大得这样厉害!这么惊人!……”

实验结束后,仍有些人不理解这两个半球为什么拉不开,七嘴八舌地问他,他又耐心地作着详尽的解释:“平时,我们将两个半球紧密合拢,无须用力,就会分开.这是因为球内球外都有大气压力的作用;相互抵消平衡了.好像没有大气作用似的.今天,我把它抽成真空后,球内没有向外的大气压力了,只有球外大气紧紧地压住这两个半球……”.

通过这次“大型实验”,人们都终于相信有真空;有大气;大气有压力;大气压很惊人,但是,为了这次实验,格里克市长竟花费了4千英镑.
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全部书籍
1个回答2024-06-09 14:58
金牌作家系列  2009年薛涛作品坊共4卷  卷一:《花舍邮局》  卷二:《蒲公英收购站》  卷三:《庚子红巾》  卷四:《海爸爸蓝房子》  ·烽火少年系列  张品成《红巾少年》  ·位梦华科学家两级历险丛书  卷一:《南极历险》  卷二:《独闯北极》  卷三:《别样人生》  卷四:《北极奇遇》  卷五:《远征北极点》  ·张之路《千雯之舞》  ·晏青《我是你的守护星》(共八部,第二部已完稿,未完)  ·汤汤鬼精灵童话系列  《来自鬼庄园的九九》(长篇童话)  《到你心里躲一躲》(短篇童话集)  《流萤谷》(长篇童话)  《睡尘湖》(长篇童话)  ·范锡林武侠童话系列  《神指门》(中篇集)  《鉴剑大师》(中篇集)  《功夫树》(短篇集)  ·另类青春体验小说系列  《倾斜的天空》  《梧桐街上的梅子》  《住在你的世界里》  ·黑鹤自然小说系列  《驯鹿之国》  《天鹅牧场》  《鬼狗》  ·王巨成《震动》系列  《震动1》  《震动2》  《震动3》(完稿,未出)  《笑容在阳光里》  《每个人都是天使》  《流浪的暑假》  ·张勇军北方丛林系列  《熊》  ·李秋沅纯文学系列  《记忆的碎片》  《木棉流年》  ·黄春华炫动长篇系列  飞翔卷  《猫王》(未完,第二部未出)  泪珠卷  《一滴泪珠掰两半》  《杨梅》(含一、二部)  ·夏有志作品  《七个人的遭遇》  ·李有干作品  《白壳艇》
<<怀念小时候>>阅读
1个回答2024-06-09 14:58
有人说,当你开始回忆过去时,你正在渐渐变老。我现在虽然没有变老,但脑海中总出现孩童时的情景,进而会把周围的景物也迁回到那时候。 早上出门时,看到一楼一家很老的住户在搬家,心不知为何隐隐地痛了一下。曾经是多么热闹的一栋楼啊。一楼那位慈祥的奶奶几年前已过世,还记得那时每次看到她,她总会冲我很疼爱地一笑,如今她住过的那间房子已被转了几次手,改成卖麻辣烫人的仓库了吧。 二楼曾住过一位医生阿姨,老帮奶奶看看病打打针什么的,她有一位很漂亮的女儿,那时在上中学,学习也很好,我总是去她家玩,或许是因为那个漂亮姐姐,又或许是因为那只可爱的猫咪。 我们这一层没多大改变,只有邻居的奶奶爷爷现在和儿女们住在一起,偶尔也回来几次。四楼那个叫豆豆的小女孩,小时候很可爱、天真,现在也已搬走了,后来和她念同一所中学,但再见她时往日的感觉早已不见了。过于时尚的打扮让她看起来不像同龄的学生,在一次文艺汇演中,看到她在台上开心地跳着劲舞,感觉很不舒服,那个胆小腼腆的小女孩早已不在了。 五楼的那个“坏坏”的大哥哥听说几年前去外地打工了,小时候有一次到五楼找伙伴玩,他和几个大孩子坐在楼梯上,手里抓着一只天牛吓唬我,以为我会跑开或被吓哭,可没想到我望着那只张牙舞爪的天牛,从他身边走了过去,没被吓跑。其实当时心里怯怯的,非常怕,只是不知哪来的勇气走过去了。 楼里的19家住户,如今只有9户是先前的主人,其余的早因各种原因而人去屋空,物是人非了。 还有楼前那个很大的院子,曾经种了几棵大槐树,孩子们总在树下抓天牛、玩耍,跳起来摘槐花吃,每天晚上院子里都热闹非凡,成群的孩子跑着叫着,是那么快乐,而昔日的那些情景早已不见了,孩子们失去了玩的场所,大树没了,天牛没了,欢笑声也没有,只能看见院中停着十几辆豪华轿车,还有一堆废弃的砖头中偶尔“冒”出几只大老鼠。 时间已悄悄印证了一个事实:我们曾经拥有过的,现在却没有了。池莉写过一段极富哲理的文字:“人越来越大,心越来越小;脑袋越来越大,梦幻越来越小;笑容越来越多,天真越来越少;天地越来越大,自我越来越小……”对我来说,是年纪越来越大,过去拥有的越来越少;回忆越来越深,现实越来越缥缈。当一切都成为回忆时,生活就简单得只剩下单薄了。

童年的生活像个五彩缤纷的梦,令人留恋。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件事,至今还记忆犹新。其中有一件事,我现在想起来还忍不住哈哈大笑。 那是在我五岁的时候,到乡村的爷爷奶奶家度假。一个宁静的夏夜,我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一起玩,爷爷奶奶也坐在一旁乘凉。无意间,我抬头一望,看见了那美丽的月亮。夜空中的月亮,大如金盘,光华灿烂,周围那轻柔的云柳缭绕,使月亮更富有诗意。我看得入了迷,呆呆地抬着头站在那里。 “嘿!”奶奶的声音惊醒了陶醉于月景中的我,“看什么呢?”我一手指着月亮,一手拉着奶奶,大声说:“ 奶奶,快看!月亮好美噢!”奶奶连忙把我的手放下来,说:“月亮娘娘可不是随便被人指的,她该生气了!”“生气了又怎样呢?”我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奶奶用手刮刮我的小鼻子,说:“她会来刮你的耳朵。”我一听,不禁打了个寒颤。怎么办?我的耳朵难道就这样被刮走吗?那我岂不就变成一个聋子了?我心中充满了恐惧。忽然,我想出了一条“妙计”:我把手捂住耳朵,让她月亮娘娘怎么神通广大,也奈何不了我!我这样想着,便用手紧紧捂住耳朵,坐在了爷爷奶奶中间的小板凳上,不停地张望,生怕月亮娘娘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心里暗暗得意:我有双重保护——爷爷奶奶和我的小手,还怕什么呢? 可过了一会儿,我的手便很酸了,我想:先休息一会儿,还有爷爷奶奶呢!于是,我把手放下来,可还是东张西望,随时准备在月亮娘娘来时进行抵抗。就在这时,我觉得耳朵痒极了,便用手去挠,可是越挠越痒。我担心极了,莫非月亮娘娘来刮我的耳朵了?我越想越害怕,“哇”的一声大哭起来。爷爷奶奶闻声望来,异口同声地问:“怎么了?”我带着哭腔说:“耳朵,我的耳朵……呜——”爷爷看了看我的耳朵,莫名其妙地说:“不就是被蚊子咬了一口吗?”“不,是月亮娘娘来刮我的耳朵了!”我哭得越厉害了。爷爷奶奶一听,都哈哈大笑起来。我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啊,小时候美好的事说也说不完,那金色的童年总是令人留恋、怀念!
乐友有没有卖床围栏的?可以防止宝宝掉地上的那种围栏。
1个回答2024-06-09 14:57

买个蚊帐就可以了!
既可以防蚊虫,又可以防止宝宝掉下来,我用的是那种骨架比较好的,不锈钢骨架,加厚的,不锈钢倒是没坏,就是转接头那比较容易坏!

开始买的几十块钱那种,根本不是宝宝的菜,三两下就搞坏了,后来买的300多的,就转接头断了一个,其它都好好的,下面有锁边的,可以防止宝宝掉下来,宝宝四十多斤都可以兜着掉不下来,后来大点了,自己会上下床了,也就不怕掉下来了,现在都用着的!

摘抄句子和赏析及选自
1个回答2024-06-09 14:56
1世上再也没有比时钟更加冷漠的东西了:在您出生的那一刻,在您尽情地摘取青春幻梦的花朵的时刻,它都是同样分秒不差地滴答着.
——高尔基《时钟》
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象征拟人等手法,写出了时钟的无情,提醒我们珍惜时间.
2人行秋色之中,脚下踩的,发上戴的,肩上似有意无意飘坠的,莫非明艳的金黄与黄金.
——余光中《左手的掌纹》
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落叶比作黄金,生动形象.
3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赏析:这句话运用叠字,展现了文字的音韵美,表现了雪的冷艳与凄丽.
4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
——张抗抗《牡丹的拒绝》
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落花比作羽毛,表现了牡丹卓越的风姿.
5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洗礼.
——张爱玲《秋雨》
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房屋比作老僧,写出了雨中房屋的淡定和冷清.
6时间好比一把锋利的小刀,如果用得不恰当,会在美丽的面孔上刻下深深的纹路,使旺盛的青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消磨掉.
——张爱玲《心愿》
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和象征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对时间的看法,时间是小刀,生命好不好要看自己把握得好不好.
7像一个巴掌,鲜红、鲜红;像一把扇子,平平展展;像一朵盛开的鲜花,永不凋谢!
——《秋叶》
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秋叶的颜色形状和姿态,表现了秋叶和秋色的美好.
借着月光画竹影,你一笔,我一画,参参差差,明明暗暗,竟然有几分中国画的意味.
——丰子恺《竹影》
赏析:寥寥数笔,写出了几个小伙伴作画的情景,幽默风趣,用笔简练而独到,充满了丰子恺作品独特的魅力.
9丽日当空,群山绵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条流动的江河.
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朵比作江河,语言精致优美,富有感染力,言语间充满了对桐花的喜爱,让读者也仿佛一起看到了这漫山遍野的桐花开放的胜景.
10他悲戚地举目遥望苍天,繁星宛若玉色的百合漂浮在澄静的湖面上.
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手法写星星非常传神,把繁星比作百合,突出它的干净纯洁,把夜空比作湖面,写出它的平静美好.然而这样的美景下,我却要死去了,反衬出我的懊悔.
11这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在寂寞的冬天里,老槐树就是一首歌.
赏析:该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停在树枝上的小鸟比作树叶,将鸟鸣比作音符,将老槐树比作一首歌,生动形象的表现出冬天老槐树的热闹、充满生机的景象
吹牛大王历险记主要内容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6-09 14:56
《吹牛大王历险记》是18世纪德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书中的主人公
“吹牛大王”名叫闵希豪森,是一位喜欢四处游猎、夸夸其谈的男爵。在德国,这位闵希豪森男爵实有其人。他生活经历丰富,在俄国服过役,并参加过对
土耳其
的战争。他口才出众,经常把自己的游历加上各种
奇思
怪想,编成引人入胜的冒险故事。同时,妙语连珠、滔滔不绝的讲述,也使他赢得了
故事家
的美誉。
太阳鸟的主要内容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6-09 14:56

太阳鸟是热带雨林里一种小巧玲珑的鸟,从喙尖到尾尖,不足10厘米

长,叫声清雅,羽色艳丽,赤橙黄绿青蓝紫,像是用七彩阳光编织成的.每

当林子里灌满阳光的时候,太阳鸟便飞到烂漫的山花丛中, 翅膀以每秒80

多次的频率拍扇着,身体像直升飞机似的'停泊'在空中,长长的细如针尖

的嘴喙刺进花蕊,吮吸花蜜.

曼广弄寨后面有条清亮的小溪,溪边有一棵枝繁叶茂的野芒果树,就像

是太阳鸟王国的所在地,上面住满了太阳鸟.几乎每一根横枝上,相隔数寸

远,就有一只用草丝和粘土为材料做成的结构很精巧的鸟巢.早晨它们集队

外出觅食时,天空就像出现了一道瑰丽的长虹;黄昏它们栖落在枝桠间啄起

晶莹的溪水梳理羽毛时,树冠就像一座彩色的帐篷.

那天下午,我栽完秧到溪边洗澡,正是太阳鸟孵卵的季节,野芒果树上

鸟声啁啾,雄鸟飞进飞出地忙着给孵在窝里的雌鸟喂食.

我刚洗好头,突然听见野芒果树上传来鸟儿惊慌的鸣叫,抬头一看,差

点魂都吓掉了,一条眼镜王蛇正爬楼梯似地顺着枝桠爬上树冠.眼镜王蛇可

以说是森林里的大魔头,体长足足有6米,颈背部长着一对白色黑心的眼镜

状斑纹,体大力强,在草上爬起来疾走如飞,只要迎面碰到有生命的东西,

它就会毫不迟疑地主动攻击,别说鸟儿兔子这样的弱小动物了,就是老虎豹

子见到了,也会退避三舍.人若被眼镜王蛇咬一口,一小时内必死无疑.

我赶紧躲在一丛巨蕉下面,在蕉叶上剜个洞,偷偷窥视.

眼镜王蛇爬到高高的树桠,蛇尾缠在枝权间,后半部身体下坠,前半部

身体竖起,鲜红的蛇信子探进一只只鸟窝,自上而下,吸食鸟蛋;椭圆形的

晶莹剔透的小鸟蛋就像被一股强大的吸力所牵引,排好队一个接一个咕噜咕

噜向上滚动,顺着细长的蛇信子滚进蛇嘴去,那份潇洒,就仿佛人在用麦管

吸食酸奶.

所有正在孵卵的太阳鸟都涌出巢来,在外觅食的雄鸟也从四面八方飞拢

来,越聚越多,成千上万,把一大块阳光都遮断了.有的擦着树冠飞过来掠

过去,有的停泊在半空怒视着正在行凶的眼镜王蛇,叽叽呀呀惊慌地哀叫着.

唉,可怜的小鸟,这一茬蛋算是白生了,我想,这么娇嫩的生命,是无

法跟眼镜王蛇对抗的;它们最多只能凭藉会飞行的优势,在安全的距离外,

徒劳地谩骂,毫无价值地抗议而已.唉,弱肉强食的大自然是从不同情弱者

的.

眼镜王蛇仍美滋滋地吸食着鸟蛋,对这么大一群太阳鸟摆出一副不屑一

顾的轻蔑神态,鸟多算什么,一群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

不一会儿,左边树冠上的鸟巢都被扫荡光了,贪婪的蛇头又转向右边的

树冠.

就在这时,一只尾巴叉开像穿了一件燕尾服的太阳鸟,本来飞在与眼镜

王蛇平行的半空中的,突然它升高了,嘀——长鸣一声,一敛翅膀,朝蛇头

俯冲下去.它的本意肯定是要用针尖似的细细的嘴去啄蛇眼的,可它飞到离

蛇头还有一米远时,眼镜王蛇突然张开了嘴,好大的嘴吆,可以毫不费劲地

一口吞下一只椰子,黑古隆咚的嘴腔里,似乎还有强大的磁力,叉尾太阳鸟

翅膀一偏,身不由己地一头撞进蛇嘴里去.

我不知道那只叉尾太阳鸟怎么敢以卵击石,也许它天生就是只勇敢的太

阳鸟,也许这是一只雌鸟,正好看到眼镜王蛇的信子探进它的巢,出于一种

母性护巢的本能,为了自己辛辛苦苦产下的几枚蛋免遭荼毒,企图与眼镜王

蛇以死相拼的.

救不了它的卵,反而把自己也给赔了进去,真是可悲,我想.

然而,众多的太阳鸟好像跟我想得不一样,叉尾鸟的行为成了一种榜样,

一种表率,一种示范;在叉尾鸟被蛇嘴吞进去的一瞬间,一只又一只鸟儿升

高俯冲,朝丑陋的蛇头扑去;自然也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它们无例外地

被吸进深渊似的蛇腹;眼镜王蛇大概生平第一次享受这样的自动进餐,高兴

得摇头晃脑,蛇信子舞得异常热烈兴奋,好像在说,来吧,多多益善,我肚

子正好空着呢!

在一种特定的氛围里,英雄行为和牺牲精神也会传染蔓延的,几乎所有

的太阳鸟,都飞聚到眼镜王蛇的正面来,争先恐后地升高,两三只一排连续

不断地朝蛇头俯冲扑击,洞张的蛇嘴和天空之间,好像拉起了一根扯不断的

彩带……

我没数究竟有多少只太阳鸟填进了蛇腹,也许有几百只,也许有上千只,

渐渐的,眼镜王蛇瘪瘪的肚皮隆了起来,就像缺碘的病人脖子上鼓起了一只

巨大的瘤;它大概吃得太多也有点倒胃口了,或者说肚子太胀不愿再吃了,

闭起了嘴巴.说时迟,那时快,两只太阳鸟扑到它脸上,尖针似的细长的嘴

啄中了玻璃球似的蛇眼.我看见眼镜王蛇浑身颤动了一下,颈肋倏地扩张,

颈部像鸟翼似的膨扁开来,这表明它被刺疼了,激怒了,唰地一抖脖子,一

口咬住胆敢啄它眼珠子的那两只太阳鸟,示威似地朝鸟群摇晃.

太阳鸟并没被吓倒,反而加强了攻击,三五只一批下雨一样地扑向蛇头.

它们好像晓得蛇眼是眼镜王蛇身上唯一的薄弱环节,专门朝两只蛇眼吸啄.

不一会儿,眼镜王蛇眼窝里便涌出汪汪的血,它终于有点抵挡不住鸟群奋不

顾身的攻击了.阖拢颈肋,收起了嚣张的气焰,蛇头一低,顺着树干想溜下

树去,一大群太阳鸟蜂涌而上,盯住蛇头猛啄.眼镜王蛇的身体一阵阵抽搐,

好像害了羊痫疯,蛇尾一松,从高高的树冠上摔了下来,咚的一声,摔得半

死不活.密匝匝的鸟群轰地跟着降到低空,许多鸟儿扑到蛇身上,我看不到

蛇了,只看到被鸟紧紧包裹起来的一团扭滚蹦达的东西.随着眼镜王蛇挣扎

翻滚,一层层的鸟被压死了,又有更多的鸟前仆后继地俯冲下去……

终于,狠毒凶猛的连老虎豹子见了都要退避三舍的眼镜王蛇像条烂草绳

似的瘫软下来.

地上,铺了一层死去的太阳鸟,落英缤纷,就像下了一场花雨.

哦,美丽的太阳鸟,娇嫩的小生命,勇敢的小精灵.

水里的漩涡是怎么形成的?
1个回答2024-06-09 14:55
由于地转偏向力,物体在地球表面垂直于地球纬线运动时,由于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而变化,受惯性作用,物体会相对地面有保持原来速度的运动趋势,这就叫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物体从南向北运动,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小(赤道处线速度最大),物体由于惯性保持线速度不变,于是就向东偏向,相对运动方向来说就是向右。从北向南运动时,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大,于是就向西偏向,相对运动方向也是向右。所以在北半球物体运动时统一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同理,物体在南半球运动时统一受到向左的地转偏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