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老鼠偷油喝

偷油喝的老鼠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13:33
1 偷油喝的老鼠的故事

有三只老鼠结伴去偷油喝。可是油缸非常深,它们根本喝不到油。它们想出一个很棒的办法,就是一只咬着另一只的尾巴,吊下缸底去喝油。

第一只老鼠最先吊下去喝油,它在缸底想:油只有这么一点点,不如自己痛快地喝个饱。夹在中间的第二只老鼠也在想:下面的油没多少,万一让第一只老鼠喝光了,那我岂不是要喝西北风吗?第三只老鼠则在上面想着:油那么少,等它们两个吃饱喝足,哪里还有我的份儿?于是,第二只老鼠狠心地放了第一只老鼠的尾巴,第三只老鼠也迅速放了第二只老鼠的尾巴。它们争先恐后地跳到缸里,但它们再也逃不出油缸。

2 偷油喝的老鼠的故事点评

自私是人性的弱点之一,见不得别人好也是一般人的通病,这就是导致三只老鼠悲剧命运的原因。其实双赢多好呀,也就是说大家都能分到吃的,不要去计较谁多谁少,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际往来的顺利。

偷油喝的老鼠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17:09

有三只老鼠结伴去偷油喝。可是油缸非常深,它们根本喝不到油。它们想出一个很棒的办法,就是一只咬着另一只的尾巴,吊下缸底去喝油。

第一只老鼠最先吊下去喝油,它在缸底想:油只有这么一点点,不如自己痛快地喝个饱。夹在中间的第二只老鼠也在想:下面的油没多少,万一让第一只老鼠喝光了,那我岂不是要喝西北风吗?第三只老鼠则在上面想着:油那么少,等它们两个吃饱喝足,哪里还有我的份儿?于是,第二只老鼠狠心地放了第一只老鼠的尾巴,第三只老鼠也迅速放了第二只老鼠的尾巴。它们争先恐后地跳到缸里,但它们再也逃不出油缸

《偷油喝的小老鼠》
1个回答2023-12-10 20:23
如果你家里也有这么一个总想着自己的“小自私鬼”——

    妈妈讲一讲:《偷油喝的小老鼠》

    从前,有三只小老鼠,鼠老大、鼠老二和鼠老三,他们结伴去偷油喝。可是油缸特别深,它们只能闻到油的味道,根本喝不到油。

    这可怎么办呢?小老鼠三兄弟非常焦急,他们围着油缸转啊转,终于想到了一个很棒的办法,就是一只咬着一只的尾巴,吊下缸底去喝油。并且,它们达成了一致的共识:大家轮流喝油,有福同享,谁都不可以存有独享的想法。

    鼠老三最先吊下去喝油,它在缸底想:“油只有这么一点点,大家轮流喝一点多不过瘾。今天算我运气好,不如自己痛快地喝个饱!”

    夹在中间的鼠老二也在想:“下面的油没多少,万一让鼠老三喝光了,那我岂不是要喝西北风吗?我干吗这么辛苦地吊在中间让他独自享受一切呢!我看还是把他放了,干脆自己跳下去喝个痛快吧!”

    鼠老大则在上面想着:“油是那么的少,等它们两个吃饱喝足,哪里还有我的份!倒不如趁这个时候把它们放了,自己跳到缸底饱喝一顿,才能一解嘴馋!”

    于是,鼠老二狠心地放了鼠老三的尾巴,鼠老大也迅速放了鼠老二的尾巴,它们争先恐后地跳到缸里。

    结果呢?他们浑身都被油弄湿,一副狼狈不堪的样子,加上脚滑缸深,他们再也不能从缸里出来了!

    妈妈点一点:

    孩子,人与人之间的帮助是彼此的,做人不能太自私。小老鼠们为了自己喝到油,最终害的却是自己。可见,自私自利的人反而失利!

    而且,一个喜欢做好事帮助别人的人,也会有很好的人缘,当你面临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乐于帮助你。如果太自私,等到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没有人帮助了。那样,处境将是多么悲惨呀!

    所以说,我们可不能像小老鼠们那样自私,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自私的人只会把路走得越来越窄,直至陷入绝境。人要学会付出,才能活得有意思;能够付出爱和宽容的人,总能找到一片广阔的天地!

    妈妈锦囊:不要轻易说孩子自私

    自我中心化思维是孩子特有的思维模式,是无意识间发生的一系列以孩子自我为行为目的的本能冲动。比如孩子间经常发生的争抢行为,其思想基础不是自私的观念,而是自我中心化的思维模式。孩子还不具备分享的思想能力,因此不可能自发地产生分享的行为。孩子的分享行为需要妈妈逐渐培养起来,从而形成有关分享的价值理念。因此,不要因孩子搂着自己的玩具不让其他小朋友碰,妈妈就脸红地责骂孩子“自私,你应该接纳孩子这个年龄段的这些特点。只有在接纳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改善,逐步培养孩子的分享和宽容。教孩子从分享行为开始,也许是不错的选择。

    但一味地分享、无限地大方也不太好。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分享的限度和范围在哪里。你要跟他讲清楚,你拿出去分了你就会没有,如果真的弄坏了也不会再有新的玩具,所以分享是有付出,也有可能会有成本。并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和感受这个过程,妈妈不要过多地干涉。
老鼠为什么爱偷油喝呢?
5个回答2023-09-11 03:50
因为老鼠要补充脂肪拉,蛋白质啦,油既香又能补充营养,还解馋。呵呵,应该是这样。
“老鼠偷油”
1个回答2024-01-18 16:23
   

      “ 叮铃铃,叮铃铃。”下课了,同学们有的“飞”出了教室,有的在聊天,还有的坐在教室里安静的看书,我当然是属于“飞”出教室的。

        我找到了陈祎,和她一起去玩“老鼠偷油”。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一只“猫”在油旁边守着,如果有“老鼠”来偷油的话,要去抓“它们”,如果抓到的话,你就变成了“老鼠”,被抓到的人就会变成“猫”,再去春掘猛抓其他的“老鼠”。

        开始游戏了,我是一只“老鼠”。我迈着飞快的脚步,跑到了油缸旁,伸出手放在上面,这扒桥样我就偷到油了。突然那只“猫”跑过来,想抓我,我立刻把手伸回来,跑回了家。哎!真险啊,差一点点就被抓住了。可是,一只跑的很慢的“老鼠”被抓住了,我不忍心让“它”来抓,于是就让“它”抓我。我变成“猫”了,有“老鼠”来偷油了,我一个箭步冲上去,把手一伸,抓住了“老鼠”,我不再是“猫”了。被我抓住的那只“老鼠”怎么也抓不到我们,你知道为什么吗?原来我和那些“老鼠”商量了一下一一分头行动。“它们”都同意了。不同方向,不同时间都有“老鼠”出动,“猫”疲于应付。我们用了这个方法赢了那只“猫”,“猫”在来抓我了,我加快了速度,本来一只手就要碰到我了,现在已经相距千里之外了。“叮铃铃!”上课了,游戏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回到了教室。

        为什么下课散晌的时间那么短,总是一眨眼就没了,如果能再多出一点下课的时间,该多好啊!
三只老鼠偷油的故事及道理
1个回答2024-01-23 00:30
有三只老鼠结伴去偷油喝。可是油缸非常深,它们根本喝不到油。它们想出一个很棒的办法,就是一只咬着另一只的尾巴,吊下缸底去喝油。

第一只老鼠最先吊下去喝油,它在缸底想:油只有这么一点点,不如自己痛快地喝个饱。夹在中间的第二只老鼠也在想:下面的油没多少,万一让第一只老鼠喝光了,那我岂不是要喝西北风吗?第三只老鼠则在上面想着:油那么少,等它们两个吃饱喝足,哪里还有我的份儿?于是,第二只老鼠狠心地放了第一只老鼠的尾巴,第三只老鼠也迅速放了第二只老鼠的尾巴。它们争先恐后地跳到缸里,但它们再也逃不出油缸。

偷油喝的老鼠的故事点评
自私是人性的弱点之一,见不得别人好也是一般人的通病,这就是导致三只老鼠悲剧命运的原因。其实双赢多好呀,也就是说大家都能分到吃的,不要去计较谁多谁少,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际往来的顺利。
老鼠为什么会偷油?
1个回答2024-01-27 05:58

因为老鼠要补充脂肪拉,蛋白质啦,油既香又能补充营养,还解馋。呵呵,应该是这样。老鼠去偷油还因为

1.它自己的毛皮里的油腻物质消耗了(老鼠游水的时候往往会失去一部分),他得想办法补充。

2.油本身有香味,而他走的往往是臭水沟,有点讨厌身上的臭味,他想沾点香气。

3.他可能以为是水,(你们见过老鼠喝水吗?)偷油的老鼠他以为自己是在喝水,何况这样的水还有香味阿!

4.老鼠整天吃那些残羹,缺少油水,希望可以补点油。

为什么老鼠偷油吃?
1个回答2024-01-23 06:32

很多油类制品本身就是谷物中提炼出来的,里面还有多种营养,老鼠本来就以粮食类食物为主食,所以油类制品吸引它们也并不奇怪。

老鼠的食性很杂,爱吃的东西很多,几乎人们吃的东西它都吃,酸、甜、苦、辣全不怕,但最爱吃的是谷物类、瓜子、花生和油炸食品。

并且据考察,一只成年老鼠一次还能吃掉二两蝎子,一只老鼠一年大约可吃掉9kg粮食,老鼠适应人类的生活环境,因此它是很成功的物种。

扩展资料:

种群数量的增长,从理论上说应按几何级数倍增,但是实际上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增长速度有限,在密度达到该环境的容纳限量时,增长速度在0的左右波动。

治理鼠害最重要的一条,便是降低容纳限量。

在人类不干预的情况下,鼠的数量既有季节变动又有年度变动。不同鼠种的变动幅度差别较大,个别的鼠种高举与低谷可相差50倍甚至更多。

怎么理解老鼠偷油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03 11:47
永远不要做贼
“老鼠偷油”
1个回答2023-12-02 11:53
   

      “ 叮铃铃,叮铃铃。”下课了,同学们有的“飞”出了教室,有的在聊天,还有的坐在教室里安静的看书,我当然是属于“飞”出教室的。

        我找到了陈祎,和她一起去玩“老鼠偷油”。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一只“猫”在油旁边守着,如果有“老鼠”来偷油的话,要去抓“它们”,如果抓到的话,你就变成了“老鼠”,被抓到的人就会变成“猫”,再去抓其他的“老鼠”。

        开始游戏了,我是一只“老鼠”。我迈着飞快的脚步,跑到了油缸旁,伸出手放在上面,这样我就偷到油了。突然那只“猫”跑过来,想抓我,我立刻把手伸回来,跑回了家。哎!真险啊,差一点点就被抓住了。可是,一只跑的很慢的“老鼠”被抓住了,我不忍心让“它”来抓,于是就让“它”抓我。我变成“猫”了,有“老鼠”来偷油了,我一个箭步冲上去,把手一伸,抓住了“老鼠”,我不再是“猫”了。被我抓住的那只“老鼠”怎么也抓不到我们,你知道为什么吗?原来我和那些“老鼠”商量了一下一一分头行动。“它们”都同意了。不同方向,不同时间都有“老鼠”出动,“猫”疲于应付。我们用了这个方法赢了那只“猫”,“猫”在来抓我了,我加快了速度,本来一只手就要碰到我了,现在已经相距千里之外了。“叮铃铃!”上课了,游戏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回到了教室。

        为什么下课的时间那么短,总是一眨眼就没了,如果能再多出一点下课的时间,该多好啊!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