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的注释

矛与盾的注释
4个回答2023-11-30 22:24
矛和盾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矛:古代一种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枪头
2.盾:盾牌,古代作战时遮挡刀剑用
3.鬻:卖
4.誉:夸耀
5.曰:说
6吾:我的
7.陷:这里是穿透的意思
8.或:有人
9.以:用
10.子:您,对人的尊称
11.何如:怎么样
12.应:回答

译文:
郑人买履
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於在座位上。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又转回家去取。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於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麼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
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自相矛盾 (矛与盾)
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他)称赞他自己(的盾)说:“我这盾牌的坚固,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称赞他的矛说:“我这矛的锋利,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矛与盾的故事,要译文和注释。
1个回答2024-03-17 03:08
楚国有个既卖矛又卖盾的人,他赞美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无法刺破。”接着,他又夸起了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什么东西是穿不透的。”有的人问他:“如果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刺不破的盾和什么都刺得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原文: 楚人有鬻盾与矛盾,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矛与盾的注释
1个回答2024-02-02 02:11

1、矛: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矛姿冲的基本形制有狭叶、阔做卖叶、长叶、叶刃带系和凹口骹式等。
2、盾:盾纯册逗牌,古代作战时遮挡刀剑用。
3、誉:赞誉,夸耀。
4、曰:说,讲。
5、吾:我。
6、陷:穿透、刺穿的意思 。
7、或:有人。
8、以:使用;用。
9、子:您,对人的尊称。
10、何如:怎么样。
11、应:回答。
12、利:锋利,锐利。
13、其:助词。这里指那个卖矛和盾的人。
14、弗能:不能。
15、之:的。
16、鬻(yù):卖.
17、者:...的人
18、莫:没有什么
19、夫“用在首句,引起议论

自相矛盾原文及注释
1个回答2024-02-29 06:12

自相矛盾原文及注释如下:

1、原文: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日:“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日:“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日: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众皆笑之。夫环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译文: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其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韩非:

韩非(约公元前280至前233年),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尊称韩非子或韩子。韩王(战国末期韩国君主)之子,荀子的学生。

作为秦国的法家代表,备受秦王嬴政赏识,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终在狱中自杀。他被誉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为庄周)。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

《史记》载: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可知当时秦王的重视。《韩非子》也是间接补遗史书对中国先秦时期史料不足的参考重要来源之一,著作中许多当代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也成为成语典故的出处。

古代寓言《矛与盾》的意思及注释
1个回答2024-01-24 12:22
不知道能否帮上你的忙,希望你能够满意。顺祝快乐,平安...



矛和盾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矛:古代一种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枪头

2.盾:盾牌,古代作战时遮挡刀剑用

3.鬻:卖

4.誉:夸耀

5.曰:说

6吾:我的

7.陷:这里是穿透的意思

8.或:有人

9.以:用

10.子:您,对人的尊称

11.何如:怎么样

12.应:回答



译文:

郑人买履

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於在座位上。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又转回家去取。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於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麼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

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自相矛盾 (矛与盾)

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他)称赞他自己(的盾)说:“我这盾牌的坚固,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称赞他的矛说:“我这矛的锋利,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自相矛盾注释和译文
1个回答2023-12-02 21:47

自相矛盾注释和译文如下:

注释:

矛: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矛的基本形制有狭叶、阔叶、长叶、叶刃带系和凹口骹式等。

盾:盾牌古代作战时遮挡刀剑用。誉:赞誉,夸耀。曰:说,讲。吾:我。陷:穿透、刺穿的意思。或:有人。

以:使用;用。子:您,对人的尊称。何如:怎么样。应:回答。利:锋利,锐利。其:代词。这里指那个卖矛和盾的人。弗能:不能。弗,不。之:的。鬻:卖。者:的人。莫:没有什么。夫:用在句首,引起议论。

译文:

有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得透。

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原文: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自相矛盾原文及注释
1个回答2023-11-30 06:07

自相矛盾原文及注释如下:

1、原文: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日:“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日:“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日: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众皆笑之。夫环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译文: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其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韩非:

韩非(约公元前280至前233年),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尊称韩非子或韩子。韩王(战国末期韩国君主)之子,荀子的学生。

作为秦国的法家代表,备受秦王嬴政赏识,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终在狱中自杀。他被誉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为庄周)。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

《史记》载: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可知当时秦王的重视。《韩非子》也是间接补遗史书对中国先秦时期史料不足的参考重要来源之一,著作中许多当代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也成为成语典故的出处。

自相矛盾的注释和译文
1个回答2023-11-30 03:19

《自相矛盾》的注释和译文如下:

注释:

1、鬻:出售。

2、誉之:夸耀(他的盾和矛)。

3、吾盾之坚:我的盾坚固。

4、物莫能陷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刺穿(我的盾)。

5、吾矛之利:我的矛锋利。

6、于物无不陷也:对于任何东西都没有不能刺穿的。

7、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用你的矛刺你的盾。

8、其人弗能应也:那个人不能回答。

9、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能被刺穿的盾和没有什么不能刺穿的矛。

10、同世而立:同时存在。

译文:

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人,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刺穿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无比,对于任何东西都没有不能刺穿的。有人问: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个人不能回答。不能被刺穿的盾和没有什么不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

《自相矛盾》创作背景:

《自相矛盾》是一则古代寓言故事,揭示了人类语言和行为的矛盾性。这个故事源自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在那个时期,楚国是一个较为强大的国家,但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也日益凸显。这则寓言故事所描述的楚人,就是当时社会上一些夸大其词、自吹自擂的人的代表。他们为了吸引顾客、推销自己的产品,过分夸大自己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甚至不惜制造假的广告宣传。

这种行为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多的争议和批评。有人提出了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问题,即用你自己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对那些夸大其词、自吹自擂的人的一种揭露和讽刺。它让人们意识到,如果一个人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和成就,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尴尬和难堪的境地。

《自相矛盾》这个故事所反映的不仅仅是楚国当时的社会现象,它同样也适用于现代社会。在当今社会中,广告宣传和虚假广告的问题也屡见不鲜。一些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提高销售额,往往会制造一些虚假广告或者夸大其词的宣传,这不仅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也会对整个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自相矛盾文言文注音版
1个回答2024-02-27 07:55

自相矛盾文言文注音版如下:

zì xiāng máo dùn : chǔ rén 前帆碧yǒu yù dùn  yǔ máo  zhě,yù zhī yuē:“wú máo zhī jiān,wù mò néng xiàn yě。”yòu yù qí máo yuē:“wú máo zhī lì,yú wù mò bù xiàn yě。”

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

huò yuē:yǐ zǐ zhī máo,xiàn zǐ zhī dùn,hé rú?qí rén fú néng yìng yě.zhòng jiē xiào zhī。fū bù kě xiàn zhī dùn yǔ wú bù xiàn zhī máo,bù kě tóng shì ěr lì。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众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自相矛盾译文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慧举说:“无论用轿旦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它破坏!”

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能刺破所有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矛盾的名词解释?
1个回答2024-02-29 17:07
矛盾名词解释: 矛盾即“对立统一”。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基本范畴。矛盾着的对立面,既握州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同一性和斗段段蔽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表明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则表明矛盾双方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它们同时存在于一个矛盾统一体中,单有任何一个,都不能成为矛盾。矛盾就是双方既对立又同一的联系。矛盾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燃陪终。整个世界充满着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着的对立面既同一又斗争,从而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