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鉴赏300字

鉴赏李白的《静夜诗》
1个回答2022-09-24 03:12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

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李白的《静夜思》创作于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当时李白26岁。同时同地所作的还有一首《秋夕旅怀》。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就民歌茉莉花进行文字鉴赏300
1个回答2022-10-27 00:56
没资源帮不上
诗词鉴赏,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1个回答2024-03-17 23:56
[解析] 本诗用“夜归”统摄全篇,应把握时令是“夜”和事件是“归”,因此要找出“夜”中的意象,和“归”中意境。既然已“夜深”了,还要归家,那么思家怀乡之切自不必说;“竹窗斜漏补衣灯”,这是游子(夜行人)快至家门时所见,夜已深了,家里还亮着“补衣灯”,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扑面而来。 【答】:(1)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诗人以“冷磷”、“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
巴金 寒夜 鉴赏
2个回答2022-10-12 09:52
:《寒夜》达到了不资炉冶,自然天成的艺术水平。小说没有人为安排的紧张情节,一切都是平凡的。...
诗词鉴赏,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
1个回答2024-03-13 11:40
你是说这首吧:
《夜归》
周密
夜深归客倚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诗人以“冷磷”、“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

希望能帮到你!
奥尔森小夜曲鉴赏?
1个回答2024-03-17 06:37

这首《小夜曲》令人一听就难于忘怀,钢琴模拟吉他的声音十分迷人,歌词与旋律结合得非常完美,欢乐中略带些忧伤,忧伤里又充满期待,创造了一个优美怡静的意境。

舟夜书所见 鉴赏
1个回答2023-05-29 08:57
【内容】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赏析】
夜晚在船上记下所看到的事情
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上。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因为天地一片漆黑,所以渔灯的光亮虽然微弱,却使人看了觉得那么清楚,那么明亮。)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层层细浪。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因为渔灯的光亮倒映在河里,所以河面在微风中起了细浪,灯光的倒影也随着微波荡漾。)
赏析:
虽然诗歌只有二十字,但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细微的观察力。没有月亮的夜是看不清什么的,然而因为有一点微风,远处的一盏小如萤火的渔灯,让诗人看到了满河的星星。诗歌写出了少中有多、小中有大的哲理。同时也用诗的本身启发我们,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美在你的心中,美在你的眼中。

希望能帮到你,谢谢啦~~~
夜航的点评鉴赏
1个回答2024-01-18 08:38

另一半世界发出的正能量
你是否看过或听过童话《小王子》?不知道小王子的冒险经历与生活寓言是否让你回味良久?今天,我们并不是来讨论这部风靡全球的著名童话,而是想来和大家分享《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另一部不同一般的重要作品——《夜航》。
在夜间飞行仪表还非常不完善的航空时代初期,航空公司经理里维埃致力于发展邮政航空事业,为使航空运输能与海运相竞争,他决定开辟南美的夜间航线。他安排三架邮政飞机从南美各地起飞,向布宜诺斯艾利斯进发。但其中一架飞机卷入风暴,虽然里维埃全力指挥,但飞机依然坠毁,飞行员法比安殉职。
死亡的结局似乎暗示着夜航的失败,那么又何来“正能量”一说呢?首先正负与否不是靠成败来论断的。再者要问今天的文学何为,文学的力量何在的话,圣埃克苏佩里的《夜航》在某一方面给予了我们答案。正如纪德在小说《序》中说到:
我相信在这部惊心动魄的故事里最令我欣喜的是其中的高贵气概。人的弱点、自暴自弃、失落感,我们充盈于耳,今日文学太擅于揭露它们了,但是持之以恒的意志让人自我超越,这才是我们更需要有人给我们指出的。
所以小说并不是在讲述一段冒险失败引人同情的故事,而是在展示人类自我超越的力量。如果没有一批坚毅的先驱,夜航事业怎么会从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成熟。在小说的结尾处,面对一次夜航失败,飞行员牺牲的里维埃被作者描述为伟大的、凯旋的,“他肩负着自己沉重的胜利”。
前两年,哈佛大学的一门“幸福课”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撇开课程内容不谈,可见“幸福”在任何时代都是大众孜孜追求的目标。然而当下,不仅在文学界,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怨天尤人、自怨自艾、矫揉造作、无病呻吟、迷茫彷徨的风气益盛。大家对“幸福课”学习的热情正昭示着人们正越来越呼唤着一种能给自己带来幸福的力量。
《夜航》中来自黑夜这半个世界的守夜人用他们的奋斗故事告诉我们:幸福是获得的过程,是对责任的承担。里维埃与飞行员们的幸福与我们日常所说的个人幸福不同,即便非常清楚每一次夜航都是生命的冒险,但是这群志同道合的人为了航空事业,为了征服黑夜而不断进行着战斗。所以,被各种钢筋水泥、消费欲望、生活压力累得喘不过气来的现代人,在你将幸福纳为人生最终目的的时候,请先放慢脚步,思考一下幸福另一种可能的含义。幸福可以不是为了达到而怨声载道的目的,她可以成为一种过程本身;幸福可以不是完全的自由自在,为所欲为,她可以是一种担当。人生短暂,年华易老,我们何必因为将幸福错误定位而苦逼了自己?放弃消极抱怨地做事,用积极的态度享受行动中前进的幸福吧!
作为一名杰出的飞行员和出色的作家,在《夜航》一书中,作者将他生活的经历与思考化为每一个句子,负责任地讲述着故事,并抛出许多值得关注、关于你我、需要对话的问题。如果你在白天的那个世界中疲累了、倦怠了、困顿了,那不妨在静静的黑夜中听听来自另半个世界的声音……

鉴赏“子夜吴歌”
1个回答2023-07-03 07:15
奠下怀人感情基调,烘托冷清气氛。月圆人未圆越是勾起人的思念之情。
李白《静夜思》讲解、赏析
1个回答2024-02-27 11:50
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静夜思》;

【作者】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也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广泛地吸引着读者,先来看一下这首诗中,需要注意的几个词,【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疑】好像,【举头】抬头;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我抬起头来,看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了远方的家乡,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一起来看一下这首诗,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写的是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 可以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更何况是在月明之夜;

我们接着往下看,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不由地想起了,家乡的父老兄弟和亲朋好友,以及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