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断句
河中石兽断句5个回答2022-06-19 11:53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作者纪昀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
1.一讲学家设帐(于)寺中 省略句
2.求之(于)地中 省略句
3.(僧)棹数小舟 省略句
4.求石兽于水中(状语后置) 倒装句
5.如其言,果得于数里之外(省略句)“得”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6.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表被动) 被动句
这些个都要注意。。可以上网查下翻译,根据翻译再读文章才会更通顺!
0 120
更多回答(10)
2
《河中石兽》中,作者最后得出“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个回答2024-02-10 05:25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的翻译: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出自清代作者纪昀的《河中石兽》。此文讲述了一则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学者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之人的嘲讽,亦告诉了人物认识事物需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这一道理。扩展资料:《河中石兽》创作背景纪昀晚年,也即乾隆五十四年(1789)到嘉庆三年(1798)期间,开始收集民间狐鬼神怪故事,包括不少关于考据的文字,整理并写成了《阅微草堂笔记》,此文即是其中的一篇。《河中石兽》作者简介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在文学作品、通俗评论中,常被称为纪晓岚。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政治人物,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人。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
河中石兽的故事是真的吗 河中石兽的故事是不是真的1个回答2024-01-23 00:35
1、河中石兽的故事是不是真的:不是。
2、《河中石兽》选自清代大学士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文章主要内容是河里掉了石兽,因为水的冲力和石兽本身重量的原因,所以找石兽要从石兽掉落的上游去找桥和。文章意思就是要具体考虑问题,不能想当然。
3、这篇说理短文叙述了三种寻找河中石兽的看法和方法,告诉人们:再深的理论,不能得到实践的证明,就不是真理;只有经得兆衡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正敏猜盯确的。同时还揭示了一个道理:任何事物都不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不可主观臆断,而是要“知其所以然”。
河中石兽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1个回答2024-02-16 03:55
在遇到一件没有经历过的事情的时候,不能够想当然地处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实地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1.凡事不能主观臆断
2.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3.实践出真知
河中石兽1个回答2024-02-20 14:12
【答案】
【小题1】(4分)(1)靠近 (2)拉 (3)停止 (4)逆流而上
【小题1】D
【小题1】(2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画线处为得分点,错两处扣1分。)
【小题1】(3分)天下大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不能通过主观的臆断,实践才能出真知。
【答案解析】【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题1】D中与例句都是“代词,它的”。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强调重点词语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阐述的道理。
河中石兽讲了什么事?1个回答2024-02-20 18:51
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学者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之人的嘲讽,亦告诉了人物认识事物需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这一道理。
河中石兽中有什么成语1个回答2024-02-23 00:50
《河中石兽》中的成语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成语】: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拼音】: zhǐ zhī qí shān,bù zhī qí èr
【解释】: 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
【出处】: 《庄子·天地》:“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
【举例造句】: 八戒道:“哥哥,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七回
【近义词】: 一知半解
【反义词】: 了如指掌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指没有全面了解
河中石兽中有什么成语?1个回答2024-02-24 10:06
《河中石兽》中的成语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成语】: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拼音】: zhǐ zhī qí shān,bù zhī qí èr
【解释】: 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
【出处】: 《庄子·天地》:“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
【举例造句】: 八戒道:“哥哥,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七回
【近义词】: 一知半解
【反义词】: 了如指掌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指没有全面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