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行舟

沙漠之舟的来历
1个回答2024-02-09 02:39

即骆驼,因为骆驼和其他动物不一样,特别耐饥耐渴。人们能骑着骆驼横穿沙漠,所以有“沙漠之舟”的美称。骆驼在动物学上属于哺乳纲,偶蹄目,骆驼科,是一种反刍动物。骆驼耐饥耐渴、性情温顺、不畏风沙、善走沙漠,被世界公认为沙漠之舟,是沙漠地区必不可少的交通运输工具。

沙漠之舟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2-09 08:25
骆驼和其他动物不一样,特别耐饥耐渴。人们能骑着骆驼横穿沙漠,所以骆驼有着“沙漠之舟”的美称。

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

动物中,最耐劳的要算骆驼。一只骆驼,驮200千克重的货物,每天走40千米,能够在沙漠中连续走3天。空身时,它每小时可跑15千米,连续8小时不停液孙。所以,用“沙漠之舟”来褒奖它,它是受之无愧的。

在沙漠里行进,经常会遇到狂风四起,黄沙滚滚,天昏地暗的可怕情况。这时候,浓密的长睫毛就象一层厚帘子,挡住风沙,保护了眼睛。等大风沙过去了,她再站起来,抖掉身上的沙子,不声不响地继续前进……

夏天,骄阳似火,沙漠的气温在50℃以上,在沙漠里行进,就象走在热锅上一样,寸步难行。然而,骆驼却一点也不在乎,它那宽大的蹄子走在沙漠上,象走平地一样,稳稳当当,陷不下去,而且脚底长着一层厚厚的角质垫,好象一只特别的“靴子”一点也不怕烫。

骆驼最大的本领是,在沙漠中不停地跋涉,能十天半月不和水。原来,骆驼在干旱情况下,有防止水分失散的特殊生理功能。

骆驼巨大的口鼻是保存水分的关键部位。骆驼鼻子内层呈蜗形卷,增大了呼出气体通过的面积。夜间,鼻子内层从呼出的气体中回收水分,同时冷却气体,使其低于体温8.3℃。据计算,闹纳链骆驼的这些特殊能力可使它比人类呼出温热气体节省70%的水分。

骆驼通常体温升高到40.5℃后才开始出汗。夜间,骆驼往往预先将自己的体温降至34℃以下,低于白天正常体温。第二天体温要升到出汗的温度点上,需要很长时间。这样,骆驼极少出汗,再加上很少撒尿,又节省了体内水分的消耗。

沙漠中死于干渴的人,大多因血液中水分丧失,血液会变浓,体热不易散发,导致体温突然升高而死亡。而骆驼却能在脱水时仍保持血容量。骆驼是在几乎每一个器官都失去水分后才丧茄芦失血液内水分的。

有意思的是,骆驼既能“节流”,也注意“开源”。它的胃分为3室,前两室附有众多的“水囊”,有贮水防旱的功效。所以,它一旦遇到水,便拼命喝水,除可以把水贮存在“水囊”中外,还能把水很快送到血液贮存起来,慢慢地消耗。

骆驼在沙漠中长途跋涉,需要储备足够的能量。驼峰中贮藏脂肪,相当与全身重量的五分之一。它找不到东西吃时就靠这两个肉疙瘩内的脂肪来维持生命。同时,脂肪在氧化过程中还能产生水分,有助于维持生命活动时所需要的水。所以说,驼峰既是“食品仓库”,又是“水库”。
沙漠之舟歌曲
1个回答2024-02-13 02:42
我要穿越这片沙漠
找寻真的自我
身边只有一匹骆驼陪我
这片风儿吹过
那片云儿飘过
突然之间出现爱的小河
我跨上沙漠之舟
背上烟斗沙漏
手里还握着一壶烈酒
漫长古道悠悠
说不尽喜怒哀愁
只有那骆驼奔忙依旧
什么鬼魅传说
什么魑魅魍魉妖魔
只有那鹭鹰在幽幽的高歌
漫天黄沙掠过
走遍每个角落
行走在无尽的苍茫星河
白天黑夜交错
如此妖娆婀娜
蹉跎着岁月又蹉跎了自我
前方迷途太多
坚持才能洒脱
走出黑暗就能逍遥又快活
我寻找沙漠绿洲
出现海市蜃楼
我仿佛看到她在那里等候
想起了她的温柔
滚烫着我的胸口
迷失在昨夜的那壶老酒
我穿上大头皮鞋
跨过凛冽荒野
我仿佛穿越到另一个世界
阿拉丁神灯要倾斜
天堂地狱已然重叠
突然之间飞来一只蝴蝶
什么鬼魅传说
什么魑魅魍魉妖魔
只有那鹭鹰在幽幽的高歌
漫天黄沙掠过
走遍每个角落
行走在无尽的苍茫星河
白天黑夜交错
如此妖娆婀娜
蹉跎着岁月又蹉跎了自我
前方迷途太多
坚持才能洒脱
走出黑暗就能逍遥又快活
我已坠入在这神奇的国度
驼铃相伴走向圣堂之路
原谅我曾经恍惚陷入迷途
遮住了眼眸
淹没了意图
怎能被这样征服
什么鬼魅传说
什么魑魅魍魉妖魔
只有那鹭鹰在幽幽的高歌
漫天黄沙掠过
走遍每个角落
行走在无尽的苍茫星河
白天黑夜交错
如此妖娆婀娜
蹉跎着岁月又蹉跎了自我
前方迷途太多
坚持才能洒脱
走出黑暗就能逍遥又快活
梦里回到最初
浪潮起起伏伏
彷徨着未来又彷徨着孤独
漫长人生旅途
花开花落无数
沸腾的时光怎能被荒芜
清晨又到日暮
天边飞鸟群逐
摇曳着苍穹又描摹着黄土
东方鱼肚白出
烈日绽放吐露
放下尘浮我已踏上归途[2]
沙漠之舟主要内容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1 02:45
  沙漠之舟,即骆驼,因为骆驼和其他动物不一样,特别耐饥耐渴。人们能骑着骆驼横穿沙漠,所以有“沙漠之舟”的美称。



  沙漠之舟的简介



  骆驼有单峰、双峰两种。我国所产的骆驼是双峰驼,身高2米,重约450公斤,寿命可达35—40岁。骆驼原为野生,四千多年前被驯化,现野生骆驼在世界上几乎已绝迹,仅在我国内蒙西部、新疆戈壁和甘肃北部人迹稀少的地方还能发现,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沙漠环境恶劣、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很大,水源植物稀少。骆驼长期在沙漠生活,身体机能具有一系列的适应能力。它的眼有两排又长又浓的睫毛,耳壳内有密生的耳毛,鼻孔内有挡风瓣膜,可以阻拦风沙的侵袭。它的足底有约0.5厘米厚的肉垫,可耐受沙漠70—80℃的高温或冬季的严寒,骆驼全身披有约10厘米长的褐色绒毛,冬天可以用来抗寒,夏季在绒毛与皮肤间形成降温的间隙,能防止高温辐射热。

  骆驼有惊人的耐力,在气温50℃、失水达体重的30%时,还能20天不饮水;它还能负重200公斤以每天75公里的速度连行4天。骆驼的驼蜂是用来储存脂肪的,最多时能盛50公斤脂肪,约占体重的1/5。骆驼的胃和肌肉能贮存一定量的水,它的第一个胃一次可贮水近百公斤。因而,在一时找不到食物和水的情况下,它可以动用贮存的脂肪和水维持生命。另外,骆驼的嗅觉特别灵敏,能在3里内辨察和感觉到远处的水源,在茫茫的沙漠里,这个本领可谓至关重要。

  沙漠之舟体型特征



  骆驼头较小,颈粗而长,弯曲如鹅颈。躯体高大,体毛褐色。眼为重睑,鼻孔能开闭,四肢细长,蹄大如盘,两趾、跖有厚皮,都是适于沙地行走的特征。尾细长,尾端有丛毛。背有1~2个较大驼峰,内贮脂肪。胃分3室(缺少瓣胃),可以反刍。性情温顺,常单独活动,食粗草及灌木。寿命约30年。骆驼有两种:具有1个驼峰的,称为单峰驼(C.dromedarius),主要分布于阿拉伯半岛、印度及非洲北部;具有2个驼峰的,称为双峰驼(C.bac-trianus),体长约3米,高2米以上,前后两峰相距约0.5米。绒毛发达,颈下也有长毛。上唇分裂,便于取食。骆驼颇能忍饥耐渴,每饮足1次水,可数日不喝水,仍能在炎热、干旱的沙漠地区活动。由于它们鼻内有很多极细而曲折的管道,平时管道被液体湿润着,当体内缺水时,管道立即停止分泌液体,并在管道表面结出1层硬皮,用它吸收呼出的水分而不致散失体外;在吸气时,硬皮内的水分又可被送回体内。水分如此在体内反复循环被利用,故能耐渴。

  沙漠之舟特征与价值



  骆驼的皮毛很厚实,冬天沙漠地带非常寒冷,骆驼的皮毛对保持体温极为有力。骆驼的厚毛发可以反射阳光。被剃毛后的骆驼会多出50%的汗以避免过热。皮毛同时帮助骆驼隔热。它们的长腿也让它们远离火烫的地面。在有水的情况下,有人认为骆驼可以游泳。骆驼熟悉沙漠里的气候,有大风快袭来时,它就会跪下,旅行的人可以预先做好准备。

  骆驼以驼峰著名,但是它们的驼峰并不是用来存储水,与人们想象的不同,驼峰利用另一种方法达到相同的目的。骆驼的驼峰是脂肪组织的聚集,而水是存储在血液中。但是当这些脂肪组织发生转换时,骆驼不仅可以得到能量,并且通过与氧气的反应,每1千克脂肪可以转换成1千111克水。这一能力让骆驼可以在没有水的条件下生存2周,没有食物可生存一个月之久。

  骆驼能在10分钟内喝下100多升水,同时排水少,夏天一天中仅排尿一升左右,而且它们要在体温约40度时才开始出汗,并不轻易张开嘴巴,这些就使骆驼能在沙漠中坚持8天不喝水也不会渴死。骆驼的血红细胞呈椭圆形,与其他动物的圆形细胞不同,这是为了让血红细胞在脱水状态下仍可以流动。这些细胞还更加稳定,在饮用大量水时,不至于因渗透性的改变而撕裂。此外一般哺乳动物在体内水分失去过多时,需要抽取自身血液中的水分来补充,但这样会使血液变稠而导致循环速度降低,代谢功能失调而发生中暑。骆驼则以肌肉中的水分来平衡。
沙漠之舟是指什么
1个回答2024-02-27 07:16
沙漠之舟 骆驼,背上的波很大

沙漠之狐 隆美尔,野心很大

沙漠之鹰 手枪,威力很大
沙漠之舟成语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3-12 00:17
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

动物中,最耐劳的要算骆驼。一只骆驼,驮200千克重的货物,每天走40千米,能够在沙漠中连续走3天。空身时,它每小时可跑15千米,连续8小时不停。所以,用“沙漠之舟”来褒奖它,它是受之无愧的。

在沙漠里行进,经常会遇到狂风四起,黄沙滚滚,天昏地暗的可怕情况。这时候,浓密的长睫毛就象一层厚帘子,挡住风沙,保护了眼睛。等大风沙过去了,她再站起来,抖掉身上的沙子,不声不响地继续前进……

夏天,骄阳似火,沙漠的气温在50℃以上,在沙漠里行进,就象走在热锅上一样,寸步难行。然而,骆驼却一点也不在乎,它那宽大的蹄子走在沙漠上,象走平地一样,稳稳当当,陷不下去,而且脚底长着一层厚厚的角质垫,好象一只特别的“靴子”一点也不怕烫。

骆驼最大的本领是,在沙漠中不停地跋涉,能十天半月不和水。原来,骆驼在干旱情况下,有防止水分失散的特殊生理功能。

骆驼巨大的口鼻是保存水分的关键部位。骆驼鼻子内层呈蜗形卷,增大了呼出气体通过的面积。夜间,鼻子内层从呼出的气体中回收水分,同时冷却气体,使其低于体温8.3℃。据计算,骆驼的这些特殊能力可使它比人类呼出温热气体节省70%的水分。

骆驼通常体温升高到40.5℃后才开始出汗。夜间,骆驼往往预先将自己的体温降至34℃以下,低于白天正常体温。第二天体温要升到出汗的温度点上,需要很长时间。这样,骆驼极少出汗,再加上很少撒尿,又节省了体内水分的消耗。

沙漠中死于干渴的人,大多因血液中水分丧失,血液会变浓,体热不易散发,导致体温突然升高而死亡。而骆驼却能在脱水时仍保持血容量。骆驼是在几乎每一个器官都失去水分后才丧失血液内水分的。

有意思的是,骆驼既能“节流”,也注意“开源”。它的胃分为3室,前两室附有众多的“水囊”,有贮水防旱的功效。所以,它一旦遇到水,便拼命喝水,除可以把水贮存在“水囊”中外,还能把水很快送到血液贮存起来,慢慢地消耗。

骆驼在沙漠中长途跋涉,需要储备足够的能量。驼峰中贮藏脂肪,相当与全身重量的五分之一。它找不到东西吃时就靠这两个肉疙瘩内的脂肪来维持生命。同时,脂肪在氧化过程中还能产生水分,有助于维持生命活动时所需要的水。所以说,驼峰既是“食品仓库”,又是“水库”。
沙漠之舟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10-22 02:16
舟就是船的意思
沙漠之舟: 这个词语用的是借代方式返袜核,指沙漠中的船,本好数来只有水里才有船,喻漏掘指沙漠中的主要交通工具--骆驼
沙漠之舟主要内容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8 01:32
《沙漠之舟》是一篇描写动物的说明文,课文以“沙漠之舟”为题,着重介绍了骆驼适应沙漠生活以及它如何帮助人们穿越沙漠,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
沙漠之舟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1-31 11:44
沙漠之舟,即骆驼,因为骆驼和其他动物不一样,特别耐饥耐渴。人们能骑着骆驼横穿沙漠,所以有“沙漠之舟”的美称。骆驼在动物学上属于哺乳纲,偶蹄目,骆驼科,是一种反刍动物。骆驼耐饥耐渴、性情温顺、不畏风沙、善走沙漠,被世界公认为沙漠之舟,是沙漠地区必不可少的交通运输工具.
不过有时候还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沙漠之舟主要内容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4 14:53
沙漠之舟,即骆驼,因为骆驼和其他动物不一样,特别耐饥耐渴。人们能骑着骆驼横穿沙漠,所以有“沙漠之舟”的美称。



沙漠之舟的简介



骆驼有单峰、双峰两种。我国所产的骆驼是双峰驼,身高2米,重约450公斤,寿命可达35-40岁。骆驼原为野生,四千多年前被驯化,现野生骆驼在世界上几乎已绝迹,仅在我国内蒙西部、新疆戈壁和甘肃北部人迹稀少的地方还能发现,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沙漠环境恶劣、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很大,水源植物稀少。骆驼长期在沙漠生活,身体机能具有一系列的适应能力。它的眼有两排又长又浓的睫毛,耳壳内有密生的耳毛,鼻孔内有挡风瓣膜,可以阻拦风沙的侵袭。它的足底有约0.5厘米厚的肉垫,可耐受沙漠70-80℃的高温或冬季的严寒,骆驼全身披有约10厘米长的褐色绒毛,冬天可以用来抗寒,夏季在绒毛与皮肤间形成降温的间隙,能防止高温辐射热。

骆驼有惊人的耐力,在气温50℃、失水达体重的30%时,还能20天不饮水;它还能负重200公斤以每天75公里的速度连行4天。骆驼的驼蜂是用来储存脂肪的,最多时能盛50公斤脂肪,约占体重的1/5。骆驼的胃和肌肉能贮存一定量的水,它的第一个胃一次可贮水近百公斤。因而,在一时找不到食物和水的情况下,它可以动用贮存的脂肪和水维持生命。另外,骆驼的嗅觉特别灵敏,能在3里内辨察和感觉到远处的水源,在茫茫的沙漠里,这个本领可谓至关重要。

沙漠之舟体型特征



骆驼头较小,颈粗而长,弯曲如鹅颈。躯体高大,体毛褐色。眼为重睑,鼻孔能开闭,四肢细长,蹄大如盘,两趾、跖有厚皮,都是适于沙地行走的特征。尾细长,尾端有丛毛。背有1~2个较大驼峰,内贮脂肪。胃分3室(缺少瓣胃),可以反刍。性情温顺,常单独活动,食粗草及灌木。寿命约30年。骆驼有两种:具有1个驼峰的,称为单峰驼(C.dromedarius),主要分布于阿拉伯半岛、印度及非洲北部;具有2个驼峰的,称为双峰驼(C.bac-trianus),体长约3米,高2米以上,前后两峰相距约0.5米。绒毛发达,颈下也有长毛。上唇分裂,便于取食。骆驼颇能忍饥耐渴,每饮足1次水,可数日不喝水,仍能在炎热、干旱的沙漠地区活动。由于它们鼻内有很多极细而曲折的管道,平时管道被液体湿润着,当体内缺水时,管道立即停止分泌液体,并在管道表面结出1层硬皮,用它吸收呼出的水分而不致散失体外;在吸气时,硬皮内的水分又可被送回体内。水分如此在体内反复循环被利用,故能耐渴。

沙漠之舟特征与价值



骆驼的皮毛很厚实,冬天沙漠地带非常寒冷,骆驼的皮毛对保持体温极为有力。骆驼的厚毛发可以反射阳光。被剃毛后的骆驼会多出50%的汗以避免过热。皮毛同时帮助骆驼隔热。它们的长腿也让它们远离火烫的地面。在有水的情况下,有人认为骆驼可以游泳。骆驼熟悉沙漠里的气候,有大风快袭来时,它就会跪下,旅行的人可以预先做好准备。

骆驼以驼峰著名,但是它们的驼峰并不是用来存储水,与人们想象的不同,驼峰利用另一种方法达到相同的目的。骆驼的驼峰是脂肪组织的聚集,而水是存储在血液中。但是当这些脂肪组织发生转换时,骆驼不仅可以得到能量,并且通过与氧气的反应,每1千克脂肪可以转换成1千111克水。这一能力让骆驼可以在没有水的条件下生存2周,没有食物可生存一个月之久。

骆驼能在10分钟内喝下100多升水,同时排水少,夏天一天中仅排尿一升左右,而且它们要在体温约40度时才开始出汗,并不轻易张开嘴巴,这些就使骆驼能在沙漠中坚持8天不喝水也不会渴死。骆驼的血红细胞呈椭圆形,与其他动物的圆形细胞不同,这是为了让血红细胞在脱水状态下仍可以流动。这些细胞还更加稳定,在饮用大量水时,不至于因渗透性的改变而撕裂。此外一般哺乳动物在体内水分失去过多时,需要抽取自身血液中的水分来补充,但这样会使血液变稠而导致循环速度降低,代谢功能失调而发生中暑。骆驼则以肌肉中的水分来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