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的停顿划分

《揠苗助长》文言文如何停顿求帮助
1个回答2024-03-02 04:03
 文言文朗读中的停顿规律
  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一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
  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定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宾语,再旁及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确定节中祥睁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句首语助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如“至”、“夫”、“若夫”、“盖”、“故”、“惟”等,诵读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接.
  二、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如:
  ①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②可/以一战.
  三、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②永之人/争/奔走焉.
  四、充当状语的名词和让宴旦中心词之间应连读.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应为“其一/犬坐/于前”.)
  五、停顿应体现句子结构分原貌.如:
  ①望晚/日照/城郭(句中“望晚”是“向晚”意,即接近黄昏之时,原句是主谓结构,如读成“望/晚日/照城郭”,就读出了另一种理解.)
  ②瞻余马首/可也.
  六、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如: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七、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如:
  ①虞山/王坦扰毅叔远甫/刻.(“虞山”是山名,“王毅叔远”,姓王名毅字叔远,“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八、“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如:
  ①余闻之也/久矣.
抄的这个人的:ruipinglv
揠苗助长的揠是什么意思 揠苗助长的揠怎么解释
1个回答2023-12-16 17:17
1、揠苗助长的揠是拔的意思。

2、[ yà miáo zhù zhǎng ]古代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慢,就一棵一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也说拔苗助长。

3、出 处:宋·吕本中《紫微杂说》:“揠苗助长;苦心极力;卒无所得也。”
揠苗助长中的那个人“揠苗”的原因是什么?
4个回答2023-12-13 17:07
“揠苗助长”中那个人“揠苗”的原因是:急于求成,违反事物成长的基本规律。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就是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
揠苗助长是个什么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1 17:23

《孟子·公孙丑上》中写到,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的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禾苗好像一点也没有长高。他就在田边焦急的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的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一天,他终于想到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精疲力尽。当他回到家里时,一边喘气一边对儿子说:“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没白费,禾苗都长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跑到田里一看,发现禾苗都枯死了。

这个故事比喻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揠苗助长中“则”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5 16:36
则:已经



对已然或发生的事强调。可译为“都”、“已经”、“原来”





古文原文

宋人有闵①其苗之不长②而揠③之者,芒芒然④归,谓其家人⑤曰:“今日病⑥矣,予⑦助苗长矣!”其子趋⑧而⑨往视之,苗则槁⑩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⑾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⑿无(13)益,而又害之。(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古文注释

⑴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

⑵长(zhǎng)——生长,成长。

⑶揠(yà)——拔。

⑷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⑸其家人——他家里的人。

⑹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

⑺予——我,第一人称代词.

⑻趋——快走。

⑼往——去,到..去。

⑽槁(gǎo)——草木干枯。

⑾耘苗:给苗锄草

⑿非徒——非但。徒,只是。

⒀益:好处。

⒁子:儿子

古文译文

古宋国有个人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就一棵一棵的把禾苗给拔高了,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总算帮助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人实在很少啊!以为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揠苗助长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18:01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宋国人(是宋国,不是宋朝!)嫌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就将禾苗一棵棵拔高。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庄稼长高啦!”他儿子赶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
揠苗助长英语怎么说
1个回答2024-01-26 02:08
"揠苗助长"算是英语谚语,经典:)~~

"揠苗助漏早长"在英语里常用(Haste makes waste.)来表败简达察搜裤。

"揠苗助长"Haste makes waste.也有"欲速则不达"的意思了,

:)~~
揠苗助长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12:06

【故事】

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嫌自已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忧忧。有一天,他又荷着锄头下田了,他觉得稻苗似乎一点也没长大,于是苦心思索着有什么办法可以使稻子长高一点。 忽然,他灵机一动,毫不犹豫的卷起裤管就往水田里跳,开始把每一棵秧苗拉高一点。

傍晚,农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他自以为聪明的杰作,得意洋洋的跑回家,迫不及待的告诉他太太说:“告诉你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一个好点子,让咱们田里的稻苗长高了不少。”农夫太太半信半疑,就叫儿子到田里去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子听到家里的稻子长高了,兴奋地飞也似的跑到田里去看。这时,他发现稻苗是长高了,但是却一棵棵低垂着,眼看着就要枯萎了。

扩展资料

【成语】揠苗助长

【读音】yà miáo zhù zhǎng 

【释义】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也说拔苗助长。

【出处】宋·吕本中《紫微杂说》:“揠苗助长;苦心极力;卒无所得也。”

【近义词】

欲速不达 [ yù sù bù dá ] 欲:想要。想求快速,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出 处:《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反义词】

循序渐进 [ xún xù jiàn jìn ] 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指学习或工作)。

出 处:《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揠苗助长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16:03

【故事】

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嫌自已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忧忧。有一天,他又荷着锄头下田了,他觉得稻苗似乎一点也没长大,于是苦心思索着有什么办法可以使稻子长高一点。 忽然,他灵机一动,毫不犹豫的卷起裤管就往水田里跳,开始把每一棵秧苗拉高一点。

傍晚,农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他自以为聪明的杰作,得意洋洋的跑回家,迫不及待的告诉他太太说:“告诉你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一个好点子,让咱们田里的稻苗长高了不少。”农夫太太半信半疑,就叫儿子到田里去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子听到家里的稻子长高了,兴奋地飞也似的跑到田里去看。这时,他发现稻苗是长高了,但是却一棵棵低垂着,眼看着就要枯萎了。

扩展资料

【成语】揠苗助长

【读音】yà miáo zhù zhǎng 

【释义】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也说拔苗助长。

【出处】宋·吕本中《紫微杂说》:“揠苗助长;苦心极力;卒无所得也。”

【近义词】

欲速不达 [ yù sù bù dá ] 欲:想要。想求快速,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出 处:《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反义词】

循序渐进 [ xún xù jiàn jìn ] 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指学习或工作)。

出 处:《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揠苗助长主人公是谁
1个回答2024-01-20 15:16

这应该是一则寓言故事。流传于先秦时期。故事内只言明是一个宋人,具体也没有姓名。也可以说没有一个明确的主人公。
原文是这样的: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