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事物的本质作文

为什么别人说看不清你本质了?
1个回答2022-11-28 04:41
人的本质是自己的隐私,别人说看不清楚是客气话。
清洁工的精神品质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2-20 20:25
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能看清生命的本质的人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4-08 07:29
看清生命的本质无处不在,本质就在活着。有一条黑狗,离开狗娃和花狗准备到对面一家小店拾些骨头,在马路上被车撞了,它倒在路中间,有一摊红色的血慢慢向四周流动和凝固.黑狗迅速跑到小店,用嘴衔起一根粗大的带肉的骨头,转身又飞一样奔回它的花狗和小狗娃的身旁,并将衔来的食物喂给了它们.这一系列动作在不过10秒钟内全部完成,而且,当把衔来的骨头转给花狗时,它无力地倒在了花狗的身旁.谁也不会想到,从路上起来跑掉时,“身手敏捷”的黑狗怎么没一瞬间死去.
如何看清一个人的本质?
2个回答2023-05-12 07:15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在相处中,碰到事,需要他伸手,就可以慢慢看清。
形容寻看清一个人的本质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1 03:49

入木三分:

【解释】: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出自】: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示例】:我们读这首诗,尤其有一种~、痛快淋漓的感受。

◎秦牧《手莫伸》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明察秋毫:

【解释】: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示例】: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清·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洞若观火:

【解释】:洞:透彻。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像看火一样。

【出自】:《尚书·盘庚上》:“予若观火。”

【示例】:否则怎样,他却没有说。但这是“~”的,否则,就不给。 

◎鲁迅《华盖集续编·记“发薪”》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洞烛其奸:

【释义】洞:透彻;烛:照见;奸:奸诈。对别人的阴谋诡计看得很清楚。


形容寻看清一个人的本质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3 08:47
  符合条件的成语只有四个。

  1、入木三分: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出自:唐代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2、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3、洞若观火:洞:透彻。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像看
“清丽气质”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0-20 07:08
清新秀丽,气质淡雅
清风霁月一般形容什么品质
1个回答2024-01-26 17:09

清风霁月一般形容心胸开阔的品质。

清风霁月的近义词光风霁月,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光风:雨后初晴时的风;霁:雨雪停止。

清风霁月出处:

1、语出《南史·谢譓传》:“有时独醉,曰:'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唯有明月。'"译文:能够进入我房间陪伴我的只有清风,能和我一起喝酒的只有月亮既可以指说话人很享受孤独,也可以理解为说话人暗指自己两袖清风。

2、宋·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诗之一:“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译文:清风明月没有人看管自由自在,月光融入清风从南面吹来,使人感到一片凉爽和惬意。

清风霁月造句:

1、这里的青山碧海,清风霁月,珍藏着一种如歌似茶的情缘。

2、夜泛舟江上,清风霁月,水波不兴,令人神爽情怡。

3、清风霁月夜,云疏浅淡,暗影迷离中树影摇曳,似张牙舞爪的鬼舞。

4、我遇见了一个清风霁月般的人,我什么也没想,我只想爱他。

5、今夜清风霁月,美好却并非永恒,还没来得及分享最后一杯酒,却要各奔东西。

有一个模式,叫什么记不清了,好像有穿越成本,等待成本什么的,这实质是时间的多少什么,求大神〜
1个回答2024-01-25 10:50
等死模式和穿越模式
摘自:古典《拆掉思维里的墙》我在飞机上遇到一位女士。她去年本想考自己喜欢的研究生,结果失败,却出乎意料地遇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今年是考还是不考?她害怕考了又考不上,浪费时间;但是不考又不安心,已经纠结半年了。我问她,去年你每天花多少时间学习?她说我去年每天大概4个小时,学了3个月,考前一周突击了一下,就差3分。我又问她,现在你每天烦这件事情大概花你多少时间?她说从过年到现在(6个月)每天都在想,上班下班都想,烦死了。花时间来郁闷,是等待成本。花时间来尝试,是穿越成本。这位女生花来郁闷的时间,如果是每天5小时(上班下班都在想),一共6个月,那就是9000小时。而去年她差3分就过的考研,每天用4小时,3个月,考前突击一周(算每天20小时),成本计算如下:穿越成本:(4h × 3 × 30)+(20h× 7)= 500 h等待成本:5h× 6 × 30 = 900h等待成本几乎是穿越成本的1.8倍!在这个故事里面,这个人陷入一个这样的心智模式:越等待,越没有时间和信心;越没有时间和信心,就越不敢考研。这个人会在今年考研前最终放弃,在新的一年,等待的焦虑会继续消磨这个人的信心和能力,一直到她终有一天完全放弃为止。当一个人等待与拖延的成本远远高于他真正开始行动所需要的成本,他就会慢慢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动的怪圈。我把这个模式称为:“等死模式”。我在一个聚会中间谈到了等死模式。听完我这个故事,我的一个朋友走出去,十分钟后满脸喜色地回来告诉我们,YEAH!成了!什么成了?原来这几天,她一直在纠结自己是不是该给一个大客户打电话。这个客户是她的一个重要资源:如果打了,她担心人家觉得自己公司刚创业,对自己印 象减分;如果不打,这个单子肯定就没有下文了。比这个更加纠结的是,她已经为这个事情头痛了一星期,开始失眠,和家人发脾气,面对客户越来越没有信心 了。她听完故事,迅速计算了一下自己的等待成本和穿越成本。与其在等死模式中消耗自己的心力与体力,还不如去试一试!她走到洗手间,心跳加速,打通电话,惊喜地听到对面的客户爽快地答应自己,对方还开玩笑责怪她说:为什么现在才说,还以为你找别人了呢。一旦你陷入了等死模式,最好的选择就是行动起来,进入穿越模式!穿越也许会有短期痛苦,但是等死往往会带来更大的永久损失。《战胜拖拉》的作者尼尔•菲奥里在书中写道:“我们真正的痛苦,来自于因耽误而产生的持续的焦虑,来自于因最后时刻所完成项目质量之低劣而产生的负罪感,还来自于因为失去人生中许多机会而产生的深深的悔恨。”PS:这下可以对前面“不等待,坚定走”这篇文章给予一个非常准确的心理解释了,这就叫一针见血——不等待,就穿越吧!。
考上清华北大的人都有哪些特质
1个回答2024-02-24 21:12
我的孩子16年考入的清华,同学中也有不少上了清华和北大,谈谈我的切身感受吧。
考入清华北大的孩子普遍目标感比较强,心中有比较清晰的目标,尤其是近期目标(远期比较模糊因为还在变),然后只要有达成自己目标的机会出现就会很快抓住。所以他们一般比较忙,因为总有机会等在那里,他们忙完这个或者没有忙完,下一个机会又来了,又要开始新的努力。这是他们普遍比较忙的真正原因。
最后能走到清华北大的孩子普遍要强,聪明当然不可少,但不是充分条件,在学习的十多年时间内,能坚持到最后,普遍比较坚韧。我在一所大专院校当过老师,感到这个群体的学生普遍没有想法,急功近利,还有就是对别人的信任感越差,成绩就越差。反过来说考入清华北大的孩子对老师的信任感普遍较强,即使他有不赞同老师的地方,他也能认识到老师是为他好,感谢老师的好心。
进入清华后,我孩子感觉牛人太多了,许多人不仅仅会学习,干别的也是一把好手,因为他们都很勇敢,敢于尝试、学习,放开自己的人从学习中获得了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