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写景句子赏析

醉翁亭记赏析
1个回答2022-08-26 08:16
你在问什么?....
醉翁亭记的赏析
4个回答2022-12-19 08:1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乐在不受外界干扰,自由自在!
醉翁亭记句子赏析
2个回答2022-07-11 12:26
第一句,此句采用对句形式,写出了山中一天的晨昏变化。
《醉翁亭记》赏析(作文那种)
2个回答2022-08-19 19:01
《醉翁亭记》

一、写作特点

本文层次清晰,脉络分明;写景、叙事、抒情紧密结合,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句法骈散相杂,语词虚实相间;以“乐”字为主线贯穿全篇。

作者的“乐”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山水之乐”,并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二是“宴酣之乐”,近取“山肴野蔌”,佐酒“非丝非竹”,众人“起坐喧哗”,太守颓然其间;三是“乐人之乐”,故作文叙其事。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

二、移步换景的写法

第一段并没有直接写醉翁亭,而是运用移步换景,层层缩小的写法。作者先从大处远处落笔,写“环滁皆山也”,这是站在滁州城环视所见。接着作者牵着读者的视线“望” “林壑尤美”的西南诸峰。然后,作者又带着你来到“蔚然而深秀”的琅玡山,这时景物越来越清晰,离醉翁亭的脚步也越来越近。“山行六七里”,便到达酿泉,最后作者让读者将目光聚焦到了醉翁亭上。这种写法既交代周围的环境,又使得景物具有了层次感。
谁有题醉翁亭记的解释和赏析
2个回答2023-08-13 12:45
你找本参考书不就行啦啊!还上网来这找,够笨
醉翁亭记用什么写作手法写醉翁亭
1个回答2022-09-25 11:20
动静结合,借景抒情。
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在何处
1个回答2022-11-05 13:41
在乎山水之间
醉翁亭记赏析 语言越美越好
1个回答2022-12-18 18:45
文章一开头是“环滁皆山也”这一句经过千锤百炼的句子,笔墨少而含量大,一下子把群山环抱的滁州的壮丽山景展示在你的眼前,联绵不断,巍峨壮观。当你正为宏伟的群山陶醉时,作者又提醒你注意“西南诸峰”,那里树林和山谷尤其美好。当你正被“西南诸峰”吸引时,他又告诉你,再往远看,那树木繁茂,幽深而秀丽的,就是琅琊山。这样,从群山到诸峰到琅琊,由远而近,尽收眼底。再进山走六七里路,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一条山泉从两座山峰之间奔泻而出,这就是酿泉。这里作者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糅合在一起,静的山景和动的酿泉,相映成趣。
醉翁亭记
1个回答2024-01-29 21:30
《岳阳楼记》中的古仁人之心:古代那些具有高尚道德的人的心,与“随物喜因己悲”的心情有所不同。他们的悲喜不受客观环境和景物的影响,也不因个人得失而变化。



《醉翁亭记》里,滁州百姓的安乐生活,给了作者极大的抚慰,而眼前的山水,又把他引入了一个恬静的境界,他陶醉了,但不是醉于酒,而是醉于优美的景色,安详的生活。这儿,禽鸟因山林而乐,人们因太守游而乐,而太守则是因百姓乐而乐,他处在优美的环境中,身心愉快,舒适安闲,不由便醺醺然了。 欧阳修苍颜白发,颓然坐于众之间,眼睛微闭,眼前的景物是优美的,人是欢欣的,欧阳修也被这和谐的气氛所笼罩,陶醉了。 欧阳修以“醉翁”自称,旷达自放,摆脱宦海浮沉,人世纷扰,在这远离都市的山水之间,把自己的心灵沉浸到闲适、恬淡的情境里,获得了一种平衡、和谐的感受。这种感受渗透在《醉翁亭记》里,使文章如田园诗一般,淡雅而自然,婉转而流畅。

说白了,即为官者,因天下民众的快乐视为自己的快乐。
醉翁亭的传说典故
1个回答2024-01-30 17:26

传说欧阳修被贬滁州,特别喜爱琅琊山的灵秀。公务之余常到山上玩赏,和黎民百姓同乐同游。孩童喜听他讲的故事,山民爱向他倾诉忧愁。和尚常邀他弹琴下棋,学子常向他请教平仄对偶。一天他同智仙和尚对弈,棋盘是一块巨大的石头。观战的人围了石头一圈,突然间都被大雨淋了个湿透。樵夫老舌快言快语,建议在此建个亭阁。智仙筹资快速建成,可惜一时名称没有。这天欧公在此应酬,自称“醉翁”颤颤悠悠。吩咐随从拿来“四宝”,“醉翁亭”匾一挥而就。尔后写下《醉翁亭记》,抄贴滁城六大门楼。恳请城民帮助修改,在行刻碑立于亭右。樵夫老舌赶来建言:“开头这山那山有点啰嗦”。“虽然写了不少山名,但仍有许多山头被丢”。欧公拿来大笔一划,开头一段全部删掉。添上“环滁皆山也”五个大字,言简意赅山山都有。苏轼犹恐碑浅难以传世,特书新碑留于滁州。欧文苏字遂成国宝,培育了一代代文学新秀。盛世文美亭更俊俏,引来了五洲四海的朋友。醉翁亭又传出了新的神话,像一道道彩虹挂在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