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不第后赋菊

黄巢之《咏菊》全诗?
2个回答2023-10-28 20:14
待到秋来八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
除了陶渊明、黄巢喜菊,还有哪些名人喜欢菊花
2个回答2024-01-03 21:39
  李莓玲   爱国诗人屈原,在他的抒情长诗《离骚》中,写下了“朝饮木兰之附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春兰兮秋菊,长无终兮终在”的咏菊佳句,流露了诗人的爱菊之情。   晋代陶渊明爱菊近痴,常常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秋菊有佳色”的环境里怡然自乐。自从陶渊明赞菊之后,菊花被人们称为“花中隐士”,而他自己则被后人冠之为菊花花神。   三国时代,曹丕很喜爱食菊养生,且喜以此食赐近臣故旧。其《与钟繇九日送菊书》云:“……故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餐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请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他希望能像屈原那样以菊防老,像彭祖那样,餐菊长生。   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喜爱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赛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诗人为菊花开放在寒冷委节而鸣不平,意味深长。   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与欧阳修对菊花落瓣不落瓣曾有过一场争论。一次,王安石写了一诗:“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落满地金。”欧阳修认为百花中唯菊花不落瓣,戏笑王安石道:“秋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吟。”王安石不服,说《离骚》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句。两文豪的争论被传为雅谈。   宋代杨万里重菊花而鄙黄金,体现了诗人的气质和灼见:“但捋青蕊浮新酒,何必黄金铸小钱。半醉嚼香霜月底,一枝却老鬓丝边。”饮而且食,皆因一枝可以“却老”,诗人爱菊之情,不言而喻。   宋代苏东坡嗜食菊花:“常食杞菊,及夏五月,枝叶老梗,气味苦涩,犹食不已。”宣称“吾以杞为粮,以菊为糗,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实而冬食根,庶几乎西河南阳之寿。”文豪以菊养生尽在语句之中。   南宋著名画家郑思肖,独钟菊花不凡的品性,写道:“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味粉;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画家颂扬了秋菊藐寒风、斗霜雪的铮铮风骨,字字珠玑,句句华章。   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在《赏菊》诗中写道:“奇花独立树枝头,玉肌冰骨眼底收。且盼和平同归日,愿将菊酒解前仇。”朱老总从赏菊想到和平,想到中国与世界的未来,表现出一个革命家的博大胸怀,令人顿生敬意。   陈毅元帅对菊花情有独钟,在《冬夜杂咏》中写道:“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为菊讴歌,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摘自《中国人事报》刘艺菁推荐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素有“收菊作枕”的习惯,他在《剑南诗稿》中写道:“余年二十时,尚作菊枕诗。采菊缝枕囊,余香满室生。”陆游的《偶复采菊缝枕囊凄然有感》诗云:“采得菊花做枕囊,曲屏深幌闷幽香。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晚年时,陆游又写了一首《老态》诗,诗中曰:“头风便菊枕,足痹倚藜床。”可见菊花不仅可观赏,还可健身疗疾。   宋代,王安石与苏东坡的一场菊战,一直在文坛传为佳话。一日,苏东坡造访王安石未遇,见其桌上放着两句诗:“黄昏风雨过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苏东坡认为百花都落瓣的,唯菊花不落,是干枯在枝头上的。于是,就续了两句:“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吟。”王安石不服气,他认为屈原长诗《离骚》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其实,菊花有落瓣也有不落瓣的,不可一概论之。   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说:“我昔爱菊成菊癖,佳种不惮求千里”。蒲松龄还写了不少咏菊佳句:“登堂把酒对黄花,老子颠任意兴嘉”;“烂漫黄花召眼光,当晚把酒近重阳”;“堂中花满酒盈觞,妙遣花香入酒香”等等,饮酒赏菊之情,跃然纸上。   著名文学家张恨水,每当一部作品问世,他都要到花市买几盆菊花或上山采集野菊花,他对菊花一往情深。曾有诗咏之:“飘逸尚留高士志,幽娴不作媚人装”。   著名书法家于右任也十分喜爱菊花。有一次前来索字的朋友问他作诗写字如此传神,其中有何秘诀。于右任指着书案上摆放的两盆菊花不无幽默地说:“可能是这些鲜花与我朝夕相处给的灵性吧!”
不第后赋菊
1个回答2022-05-28 16:02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不第后赋菊
1个回答2022-05-28 20:12
原文: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不第后赋菊》是谁的
1个回答2022-05-29 17:47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尽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
黄巢
黄巢起义的结果
1个回答2024-05-22 15:15
黄巢起义(878年-884年)指的是由黄巢领导的唐末民变。因长期流动作战,无稳定后方,缺乏经济保障和群众基础,最终失败。 此次起义采用流动作战的方式,避实攻虚,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它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也是唐末民变中历史最久、遍及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
黄巢起义诗句?
1个回答2024-02-10 15:06

黄巢起义写的诗是【不第后赋菊(咏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待到秋来九月八】——“九月八”是起义时间。

【我花开后百花杀】——“杀”是要起义。

【冲天香阵透长安】——“长安”起义地点。

【满城尽带黄金甲】——“黄金(巾)”是凡是支持他的人都戴黄巾,以免错杀自己人。

这首诗是黄巢一生最鼎盛时期的作品,也是他流行最广的一首诗。

黄巢起义是怎么回事?
1个回答2024-03-03 14:37
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1],进士不第,曾组织盐帮,与朝廷缉查私盐进行过多次武装冲突。乾符二年(875年),王仙芝、尚让等在长垣(今河南长垣东北)起兵。黄巢在冤句(今山东菏泽市西南)与子侄黄揆和黄恩邺等八人起兵,响应王仙芝。

  黄巢军最初东攻沂州(今山东临沂)不克;转攻山东、河南等地,攻占阳翟(今河南禹县)、郏城(今河南郏县)等八县;进逼汝州(治今河南临汝)。乾符三年九月,攻克汝州,杀唐将董汉勋,俘汝州刺史王镣,直指东都洛阳。王镣是宰相王铎堂弟,王镣为王仙芝写信给蕲州刺史裴偓,表示愿意接受“招安”。是年年底裴偓诱降王仙芝,愿授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之职,黄巢坚决反对,大骂仙芝“始吾与汝共立大誓,横行天下。今汝独取官而去,使此五千余众何所归乎?”[2]随后以杖击伤仙芝头部,头破血流,其众喧哗不已。招安不成,蕲州刺史裴偓逃奔鄂州,不久两军分裂,三千余人从仙芝,仙芝乃大掠蕲州,黄巢引兵二千北上。乾符四年(877年)二月,黄巢率军攻陷郓州(今山东郓城),杀节度使薛崇。三月,又破沂州。仙芝一度攻破鄂州(今湖北武昌),王、黄又再度合兵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方),不久又分兵,仙芝转攻郢州,唐朝招讨副都监杨复光再次诱降,仙芝遣尚君长、楚彦威等人洽降,中途为唐招讨使宋威所劫持,宋威贪功,妄报战胜,尚君长等人移送长安被杀,仙芝大怒,降敌之事再次未遂。朝廷以宋威“杀尚君长非是”,镇压“无功”,解除其兵权,擢升曾元裕为招讨使,又调西川节度使高骈任荆南节度使。乾符五年初,张仙芝军攻破荆南(今湖北江陵)罗城,由于沙陀兵援军到达,焚掠江陵而去,转至申州。乾符五年(877年)二月,王仙芝在黄梅(今湖北黄梅西北)兵败被曾元裕部斩杀,余部奔亳州(治今安徽亳县)投靠黄巢,推黄巢为黄王,自称“冲天大将军”,转战黄淮流域,又进军长江下游一带。

转战江南

  乾符五年(878年)三月,黄巢军进攻汴(今河南开封)、宋(治今河南商丘)二州,为东南面行营招讨使张自勉所阻,转攻卫南(今河南滑县东北)、叶(河南叶县)、阳翟(河南禹县)等地,朝廷征调义成兵三千人守卫东都附近的伊阙(今河南洛阳南)、武牢等地,河南一时势壮。黄巢率军渡江南下,与旧部王重隐相呼应,攻下饶、信等州。同年十二月,进入福州(今属福建),转入广东。乾符六年(879年)九月,攻克广州,俘唐岭南东道节度使李迢。又分兵西取桂州(广西桂林),控制岭南,自称“义军都统”,并发布檄文,斥责朝廷“宦竖柄朝,垢蠹纪纲,指诸臣与中人赂遗交构状,铨贡失才”。广州是唐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和重要的财赋供应地之一,黄巢军在广州大肆滥杀无辜,阿拉伯、波斯等穆斯林商人被杀者有二十余万。
黄巢的个人作品
1个回答2024-03-10 13:29

《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自题像》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黄菊花开了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22:31

在中老年人中,还流传着一段动人的故事,说一位很有名气的青年男子,当他共事的一位女友某天去了南方,几天没有消息,于是这位男子竟也情不自禁地惦念起她来,而且还莫名其妙地惦念起她的安危来了。因为他们共事时几乎每天都有信息相互往来的。
他写了一首诗寄给了她:
(黄菊花开了,你是否还记得我)
故人去南国,茶醉安溪乡。
三秋无消息,思念万里长。
注:
1、故人-这里指友人、知己。
2、南国-这里指闽南。即指福建的南部的厦门、泉州、漳州、莆田、龙岩一带。
3、安溪-除少数畲族居民外,其余均为汉族,通闽南方言。盛产乌龙茶。
4、三秋-这里指三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也。
5、思念万里长-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玉楼春》 -周邦彦”
雨过天晴,她平安地归来了。后来她说:“如果我没去闽南,如果我给你信息,又怎么能有这首诗呢?”可见相思是很奇妙的,说不清、道不白的一种感情。正如徐再思在《折桂令》词中的句“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一样莫明。
因为因思念而写的这首诗很能表达《黄菊花开了》这首歌的意境,后来也被喜爱《黄菊花开了》的人们所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