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律与自律议论文

班级纪律问题议论
1个回答2022-09-29 03:27
1、德育
2、合作探究
3、以学生为中心
4、陶冶
5、启发式
论述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区别?
1个回答2024-03-01 10:31

你放错分类了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针对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伴随着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分开,一对等位基因也同时分开 自由组合定律可以理解为,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随机进入两个不同配子中,针对所有染色体(或者说基因) 如果还不理解,你可以继续追问

婚前协议不生孩子有法律效力吗
1个回答2024-01-22 14:04

法律分析:没有法律效力。协议的对象必须是夫妻财产(括婚前财产和婚后财产),不属于夫妻所有的财产不能成为协议的客体。婚前协议是可以得到法律保护的。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翻译一下 唐律疏议
0个回答2022-11-09 07:45
佛教中经律论中的论有哪些
1个回答2022-10-01 21:31
经律论的说法,次序是错误的,因为律是佛法的基础,所以正确的说法是:律经论。正是因为这样的错误,才导致了我们难以接触到佛陀的原始教法。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论藏,也叫阿毗达摩,共有7部。
《论藏》,论的巴利叫(Abhidhamma),藏是piñaka,这是对世尊教法要义的精确及系统地分类与诠析。这里讲到的abhidhamma,我们翻译为“阿毗达摩”。abhidhamma是什么意思呢?它是一个组合词。abhi是上等殊胜的、卓越的意思,dhamma是法,法有很多种含义,有时候指一切,例如我们说的一切诸法;有时候专指有为法、行法,例如讲到诸法因缘生;有时候又是指法所缘,有时候是指法界,有时候是指法处,有时候又专指善法,有时候是指现象、事物,有时候又专指佛陀的教法。在这里,法是专指究竟、真实的法,特指佛陀所教导的法。
在上座部佛教一共有七部论,称为南传七论,或者上座部七论:
第一是《法集论》(Dhmmasaïgaõã)或者又称为《法聚论》。dhamma,是法,就是诸法,特指种种究竟法。saïgaõã是指集合、聚集、集合在一起的意思。这部论是整部《论藏》的根源,很广泛地讨论了种种究竟法。
第二是《分别论》,这里的Vibhaïga,是指分别、解释的意思,在这部论里把蕴、处、界、根、谛等法义分为经分别、论分别跟问分别这三种方式来讨论。经分别是把《经藏》里面的内容罗列出来讨论,然后再以论的方式进行分析,再用问答来反复地抉择。
第三是《界论》(Dhàtukathà),以问答的方式编排,依蕴、处、界来讨论一切法。
第四是《人施设论》,(Puggalapa¤¤atti),puggala是人,pa¤¤atti是概念,在这里面就讨论了各种不同种类的人。
第五是《论事》(Kathàvatthu),这部论是在第三次结集的时候,才由摩嘎莉之子•帝思(Moggaliputta Tissa)所造的。他的目的是驳斥当时流行在阿首咖(阿育王)时代的种种邪见,因为那个时候有很多的外道假装成僧人混进佛法,他们把很多的邪见也带进来,于是摩嘎莉之子•帝思大长老就在结集的时候,造了这部论,专门来破斥种种的邪见。
第六是《双论》(Yamaka),目的是为了解除种种名相术语含糊不清的地方,再解释它们的正确用法。因为这部论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以一对一的方式来讨论,比如是否一切法都有善因,是否一切善因都是善法,以这样的方式来提问,就是一对一的方式来提问,所以称为《双论》。
第七是《发趣论》(Paññhàna),这部论在《论藏》里是最重要的,传统上称为《大论》(Mahà- Pakaraõa),这部论跟前面六论稍微有点儿不同。前面的六部论侧重在分析,分析诸法的名相,而这部论是用二十四缘的方法来贯穿一切诸法。缘就是关系、条件,把前面所讲的法贯穿在一起。如果我们把前面这六部论所讨论的法比喻成珠宝,那《发趣论》就是用二十四缘这条经线把所有法贯穿在一起。上座部佛教传承认为这部论是最能够证明佛陀具有一切知智的,因为这部论非常复杂,必须得先透过,先了解跟通透前面那几部论,才有可能通达这部论。它属于组织法,前面的属于分析法,这个是属于组织法。把前面几部论里面所讨论讲到的法都整理、统合起来。
《论藏》,论的巴利叫(Abhidhamma),藏是piñaka,这是对世尊教法要义的精确及系统地分类与诠析。这里讲到的abhidhamma,我们翻译为“阿毗达摩”。abhidhamma是什么意思呢?它是一个组合词。abhi是上等殊胜的、卓越的意思,dhamma是法,法有很多种含义,有时候指一切,例如我们说的一切诸法;有时候专指有为法、行法,例如讲到诸法因缘生;有时候又是指法所缘,有时候是指法界,有时候是指法处,有时候又专指善法,有时候是指现象、事物,有时候又专指佛陀的教法。在这里,法是专指究竟、真实的法,特指佛陀所教导的法。
在上座部佛教一共有七部论,称为南传七论,或者上座部七论:
第一是《法集论》(Dhmmasaïgaõã)或者又称为《法聚论》。dhamma,是法,就是诸法,特指种种究竟法。saïgaõã是指集合、聚集、集合在一起的意思。这部论是整部《论藏》的根源,很广泛地讨论了种种究竟法。
第二是《分别论》,这里的Vibhaïga,是指分别、解释的意思,在这部论里把蕴、处、界、根、谛等法义分为经分别、论分别跟问分别这三种方式来讨论。经分别是把《经藏》里面的内容罗列出来讨论,然后再以论的方式进行分析,再用问答来反复地抉择。
第三是《界论》(Dhàtukathà),以问答的方式编排,依蕴、处、界来讨论一切法。
第四是《人施设论》,(Puggalapa¤¤atti),puggala是人,pa¤¤atti是概念,在这里面就讨论了各种不同种类的人。
第五是《论事》(Kathàvatthu),这部论是在第三次结集的时候,才由摩嘎莉之子•帝思(Moggaliputta Tissa)所造的。他的目的是驳斥当时流行在阿首咖(阿育王)时代的种种邪见,因为那个时候有很多的外道假装成僧人混进佛法,他们把很多的邪见也带进来,于是摩嘎莉之子•帝思大长老就在结集的时候,造了这部论,专门来破斥种种的邪见。
第六是《双论》(Yamaka),目的是为了解除种种名相术语含糊不清的地方,再解释它们的正确用法。因为这部论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以一对一的方式来讨论,比如是否一切法都有善因,是否一切善因都是善法,以这样的方式来提问,就是一对一的方式来提问,所以称为《双论》。
第七是《发趣论》(Paññhàna),这部论在《论藏》里是最重要的,传统上称为《大论》(Mahà- Pakaraõa),这部论跟前面六论稍微有点儿不同。前面的六部论侧重在分析,分析诸法的名相,而这部论是用二十四缘的方法来贯穿一切诸法。缘就是关系、条件,把前面所讲的法贯穿在一起。如果我们把前面这六部论所讨论的法比喻成珠宝,那《发趣论》就是用二十四缘这条经线把所有法贯穿在一起。上座部佛教传承认为这部论是最能够证明佛陀具有一切知智的,因为这部论非常复杂,必须得先透过,先了解跟通透前面那几部论,才有可能通达这部论。它属于组织法,前面的属于分析法,这个是属于组织法。把前面几部论里面所讨论讲到的法都整理、统合起来。
辩论:高中生靠自律还是他律约束行为?他律!
1个回答2024-01-09 04:37
  我觉得这个辩论必须要承认的是高中生有通过自律成功的实例,但是你们要做的就是证明这个比例很小,更多的要依靠他律。
  毕竟高中不比大学,其教学模式便是他律的最好明证,通过学生自学成才的人少之又少,更多则是因为学校的纪律的约束。人的自我约束能力是与年龄相关的,高中还没有达到能够自我约束的年纪,如果此时放任其发展让其自律,许多事例(这些东西你自己去找网上有很多)都能证明。比较严重的例如网瘾问题,你可以深入的说说。
  现在就每个问题说说如何辩驳
  1.个性与纪律在学校这个环境中并不冲突,学校不是军营。许多靠纪律保证其成长的学生依然发展出了自己的个性。不管自律还是他律,个性的成长更多的与经历有关而不是谁律来决定的。
  2.他律是一个范围准绳并不能具体到每个人,但是就好像法律也不能具体到每个人,但是人人都需要靠它来维护整体秩序一样。法律也是他律。
  3.可以反问对方如何判断两人都是在同样的他律下成长的呢?
  。。。。。
  具体的问题不一一答了,但是记住一个宗旨:自律是最为理想的但也是最难以保证的。不能要求人人都去自律,但是他律是可以具体规定并保证实施的,是人为可以控制的,在高中生问题上显然他律要比自律有实施的可能性和有保证性。这个是他律的巨大优势是不能否认的,就这么多,其他要自己动动脑经了,尽量多的照自律失败的实例吧。网上看到失足少年就说这是自律的产物就OK了
神就是道,道就是规律,规律如来,容不得你思议
1个回答2022-09-10 14:40
神就是道,道就是规律,规律就是文化属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诚信需要自律还是他律辩论赛
1个回答2023-01-18 21:46
诚信是需要自律的,没有自律那就没有城信。没有诚信,在社会上就没有立足之地。
辩论赛:诚信靠自律还是他律?
1个回答2023-01-30 02:40
从小,没有被爸妈、老师管着,很多人或许连什么是诚信都不懂,诚信当然先要靠他律。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