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庶昌

黎庶的黎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1-19 17:35
黎是黎民,也就是百姓的意思,瀚是浩瀚,是广大无边的意思,隘是窄,不容易通过,卒是小兵,兵的最低级。
请问“昌黎”是指哪位文学家?
1个回答2023-08-13 08:57
昌黎先生--韩愈
昌黎地秧歌的昌黎秧歌
1个回答2023-12-24 12:02

昌黎地秧歌的演出分场子秧歌和排街秧歌两种形式,场子秧歌即固定于某一场所进行演出,排街秧歌则人数较多,沿街串巷,行进演出,乐队由打击乐和唢呐组成,人数虽少,但声音洪亮,行进方便。
昌黎地秧歌以行当表演为主。主要分妞(类似戏剧中的旦角),丑(类似戏剧中的丑角), (类似戏剧中的彩旦和滑稽老旦)。在表演形式上分排衔秧歌和场子秧歌,可即兴表演,又可表现某一故事情节的小出子。妞、丑角的道具以扇子为主,角的道具以棒捶或团扇为主。各行当的表演各具特色,但总的要求是都要具有体轻、气提、腿沉、腰柔、肩活、腕灵、眼有神等艺术特点。
伴奏为大喇叭加鼓、杈等打击乐。昌黎地秧歌的表演内容,除平秧歌无固定情节外,大多数出子反映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风貌和戏曲、电影、故事中的片段,取材广泛,叙事性较强。
昌黎地秧歌的道具大多为劳动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如棒槌、烟袋、扇子、手帕等,这充分体现了昌黎地秧歌来自于平民百姓;是群众自娱性较强的一种舞蹈艺术。
昌黎地秧歌产生之初,各行当均由男性扮演。在角色、结构、服饰上受蒙古族文化影响,地秧歌中丑角所戴的缨子帽就是从蒙古族服饰发展而来的。昌黎地秧歌与当地的汉族民间歌舞、小戏有密切联系,表现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呈现出角色化、行当化的艺术特征,能深刻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丰富细腻地表达动作意图,这在民间舞蹈中显得十分突出。

徐庶赴许昌打一成语
1个回答2024-03-03 22:54
一言不发 [yī yán bù fā]
[解释] 一句话也不说。
[出自]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一:“三巧儿听说丈夫把她休了,一言不发,啼哭起来。”
昌黎方言得得的是啥意思
1个回答2023-11-03 21:38
傻子的意思。“得得的”是昌黎方言中傻子的意思,闽南语的支系皆源于泉州漳州音系,但依分化时间的早晚、地理隔阂、漳泉音演变等因素。
关于昌黎方言的资料
1个回答2024-01-23 14:25

昌黎方言与河北唐山市滦南县方言容易混淆,昌黎县与滦南县相隔一条滦河,两地相距较近,生活习惯和语言习惯相差无几!昌黎方言在语速较快的情况下,抑扬顿挫,非常好听,也非常好玩!听起来并不土气,昌黎方言的土语非常多,同样一个地名在同样人的嘴里有好几种叫法

昌黎方言与河北唐山市滦南县方言容易混淆,昌黎县与滦南县相隔一条滦河,两地相距较近,生活习惯和语言习惯相差无几!昌黎方言在语速较快的情况下,抑扬顿挫,非常好听,也非常好玩!听起来并不土气,昌黎方言的土语非常多,同样一个地名在同样人的嘴里有好几种叫法!举个例子,昌黎县有一个葛条港乡,在当地民众的嘴里则读出了“葛讲乡”(音译)。当地人在说短语或短句时,第一个音总是音调最高的。如果说一个疑问句或否定句时,第一个音则是“四声音”;如果是正常语序则是“三声音”。举个例子,“没有”这个词,当地人在正常语序情况下读成“没(mei三声)有(you二声)”;“那怎么会”这个短语,当地人在疑问句或否定句中读成“那e(na四声)哪er会(hui四声)喽(lou二声)”!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最后一个字都和唐山方言的最后一个字一样,都是按字本身的读音再加上“儿化的二声音”!同样的最后一个字的本音,如果不仔细反复的听,是听不出来的!这就是唐山方言与昌黎方言的魅力所在!


昌黎那里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么?
1个回答2022-08-11 22:20
没有地方好玩的.也没什么好逛的诶,郁闷
昌黎先生是谁
1个回答2023-08-12 02:02
韩愈啊,昌黎先生,唐代诗人,古文运动的发起人之一
昌黎县的历史文化
1个回答2024-03-12 23:48

韩愈祖籍地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死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对韩愈的祖籍史书多有记载。《旧唐书》记载韩愈为昌黎人;明代先后两个版本的《昌黎县志》均视韩愈为“乡贤”,并有韩文公本传。 2006年,在荒佃庄镇韩营村发现的两部《韩氏家谱》,为韩愈祖籍昌黎提供了有力而关键的佐证。五峰山上建有纪念韩愈的韩文公祠,始建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为秦皇岛市和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歌一影
昌黎县“三歌一影”即:地秧歌、民歌、吹歌和皮影。地秧歌、民歌、皮影戏先后入选第一、二、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吹歌入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获评“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名一艺者必收出自哪篇文章
1个回答2024-07-25 17:50
水北山居记
明 宋濂
古之君子,其在朝市也,虽繁华之胶葛,恬然视之,而却有山林之遐思焉。今之君子,其在山林,虽清旷有余,往往嗤鄙为不足,而数兴朝市之外慕,唯恐失之。岂人之彝性或固然欤?抑习俗相仍之久而弗克变欤?有能特立而不为所移者,殆所谓盆盎中之古罍洗也。
  湖府经历叶君伯旼,世居永嘉城中。永嘉为海右名郡,南引七闽,东连二浙,宦车士辙之所憩止,番舶夷琛之所填委,气势薰酣,声光沦浃。人生其间,孰不闻鸡而兴,奔走于尘土冥茫中,以求遂其尺寸之欲?伯旼则不然。结庐蜃江之北,茅檐竹扉,仅蔽风日,名之曰水北山居。间与二三友携酒壶,出由白鹿城,登华盖名山,持杯浩歌,声振林木;或櫂短艇,具笭箵,垂纶于江水中;或呼小奚奴相随,行吟梦草堂上,诗句不逼古人不欲休。当其适意时,乾坤空阔,竟不知荣辱之代迁,而寒暑之往来也。人皆曰:贤哉,吾伯旼!高情逸韵,皦皦霞外,迹虽朝市而心实山林,其近于古之君子哉!
然予窃有疑焉:使伯旼为布衣时,假此以洗心涤虑,庶几可也。今佐大府,为元僚,任七品之职,耸四民之望,亦云重矣;而犹不忘乎山居,无乃不可乎。试以伯旼之意逆之:官书丛脞,不暇爬梳,戴星出入,犹以为不足,其能索句于寂寞之滨乎?上承乎府公,下辖乎掾曹,不敢抗之以为高,不欲抑之以为卑,虑宜详矣,其能钓沧波而出白鱼乎?民情真伪而莫之辨,官事鞅掌而莫之集,凝思入乎茫杪,精析极乎毫厘,其又能漱醪看山而流连光景乎?是三者,伯旼今咸无之,而犹道之不置者,将冯梦以见之耶?或志之以示不能忘也?我知之矣:士君子不以出处二其心,故贱贫不能慑,富贵不能骄,始终一节,卓为名臣。伯旼之贤所可称道者,盖如是而已。
虽然,予犹有一说,为伯旼告焉:当大明丽天,万物毕照,名一艺者必收,占一才者必庸。有如伯旼之学之美,谁不羡之,其有不登于枢要者乎?伯旼宜悉屏江湖之念,而益存魏阙之思。俟他日功成名遂,归老于水北山居,岸巾而坐,与二三友追叙平生旧游,烹鲜酣觞,从容而赋诗,尚未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