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骑黄歌声振林樾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个回答2023-11-12 15:14
诗名《所见》
清代诗人袁枚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他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赏析:这首先是写儿童放牛时候的轻松心态,骑在黄牛背上一边走一边歌唱,心情何等得畅快,嘹亮的歌声在树阴间回荡,这是一幅悠闲的景象。后作者笔锋一转,写儿童不知为何突然想捕捉知了,可能是回家玩耍,也可能是为别人捕捉的,总之为了不惊动树上鸣叫的知了,儿童小心翼翼地停止了歌唱,俨然一副认真的模样,这与前面边放牛边歌唱的样子截然相反。诗中只是写了儿童从动到静的变化这一事实,可是并没有点明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反而留给读者遐思的空间。

希望帮到你~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个回答2023-12-06 12:27
译文:
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作者:宋·雷震
扩展资料:
这首诗可谓诗中有画的典型例子。水、山、太阳,村落、骑牛的牧童和牧童骑的牛构成一幅色彩多么生动、多么沉静的画面。诗人在创造这一画面时,先从大处着笔,从有形处施墨,水和山构成了整个画面的背景。
然后再在这大背景前推出骑牛的牧童和牧童骑的牛。几方面结合,组成一个完整而和谐的视觉图像。而在这一片苍茫的环境中,还回荡着那信口吹起的笛声,那笛声在苍茫的山村中,也同样变得遥远微弱。在视觉之外加进了听觉印象,使情境更加生动,更可感受。你知到了吗?
牧童骑黄牛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2-01 08:53
问题一: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是什么意思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思: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
出自:
清代。袁枚的《所见》。

问题二:牧童骑黄牛风水意思 牧童骑黄牛!牛,是旺财之灵兽。经商做生意人大都在屋内摆放此牛,放在风水财星之位有旺财化煞,祈福如意的作用。
牛的作用主要是旺偏财,以做生意最为吉祥。牛也有一种霸气,一种韧性,凡做偏财生意的人,特别命中以土为财星的人,用牛是旺财聚财最为理想。

问题三:所见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是什么意思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词句注释
①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②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③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
④欲:想要。
⑤捕:捉。
⑥鸣:叫。
⑦立:站立。
白话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
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问题四:牧童骑黄牛下一句是什么?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注释]
欲,想要。捕,捉。鸣,叫。
讲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他唱着山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牧童,指放牛的孩子。振,震荡的意思,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越,指道旁成阴的树。

问题五: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中的振和林樾分别是什么意思 振指声音很响亮;林樾指树林。

问题六:牧童骑黄牛诗句里的牧童指的是什么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问题七: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的意思 讲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他唱着山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牧童,指放牛的孩子。振,震荡的意思,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越,指道旁成阴的树

问题八: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是什么意思 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欲,想要。
捕,捉。
鸣,叫。 讲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他唱着山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震荡的意思,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越,指道旁成阴的树。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袁牧(1719~1798),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著有《小仓山房文集》与《随园诗话》等。“所见”,即诗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画面。
野外林 *** 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
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想象。
《牧童骑黄牛》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2-02 12:45
牧童骑,黄牛。意思是。牧童骑在黄牛上。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全诗的白话文
1个回答2023-12-31 18:46

这首诗是清朝的袁枚所写的《所见》。全诗的白话翻译是: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

“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扩展资料:

《所见》

【作者】袁枚

【朝代】清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白话翻译: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句平平而起,不着痕迹。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高潮。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

通过“骑”和“振”两个动词,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他几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简直不知道世间还有“忧愁”二字。正因为心中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三四句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第三句是过渡,是作势。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第四句,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

“忽然”发生了变化:由响而静、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间神态写得韵味十足。而“闭”和“立”两个动词,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牧童骑黄牛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1-15 17:16

这首诗的白话文意思是:放牛的孩子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该句出自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所见》,全诗原文如下: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诗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作者偶然所见的一件小事,所以名曰《所见》。通过对牧童的动作神态变化的描写,表现了牧童天真活泼机智灵活的性格和热爱大自然情趣的特点。

扩展资料

这首诗的第一句平平而起,不着痕迹。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高潮。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

三四句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第三句是过渡,是作势。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第四句,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

“忽然”发生了变化,由响而静、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间神态写得韵味十足。而“闭”和“立”两个动词,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

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这首诗不顾及格律,活泼自由,语言浅显明了形象自然生动。它所描绘的和平、宁静和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所刻划的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真性情”。

牧童骑黄牛表达了什么
1个回答2023-11-25 17:55
牧童骑黄牛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唱着悠扬的歌曲,声音在林间回荡。这一场景传递出作者对自然田园风光的热爱和欣赏。通过描述孩子与大自然亲近享受乐趣的形象,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对纯真、宁静和美好生活方式的向往。最后一句“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突显了孩子们天性中追求新奇、探索未知世界以及敏锐感知周遭环境等特质。
牧童骑黄牛全诗的意思
3个回答2023-11-19 05:30
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注释:
①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②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③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
④欲:想要。
⑤捕:捉。
⑥鸣:叫。
⑦立:站立。
解析:
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牧童骑黄牛打一成语
2个回答2023-12-24 12:39
牛角挂书:【基本解释】:比喻读书勤奋。
【拼音读法】:niú
jiǎo
guà
shū
【成语出处】:《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