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娥

刘娥的儿子是怎么死的?
1个回答2024-02-10 22:30

《大宋宫词》刘娥的儿子吉儿是在送往辽国当质子的过程中,意外失踪后死亡的。

辽国和北宋签订盟约,北宋要派一名质子到辽国,赵恒说要送吉儿去辽国,刘娥哭的很伤心,吉儿还是去了辽国,然后在去往辽国的路上意外身亡。

《大宋宫词》中赵吉小小年纪就被作为质子交换到了大辽,在大辽,赵吉多次经历险象环生的境遇,最后还是没有能够回到大宋。刘娥一次次面临着与儿子分罩旅离的命运,这也为她后期变得更强大做铺垫。

刘娥曾经垂帘听政

刘娥经历过垂帘听政,长达11年的时间。在电视剧中所演绎的刘娥其实非常野蛮,但是从历史典故上看,刘娥这个人心灵手巧,并且非常的聪慧。

刘娥一直掌握着当时王朝的政治,其实刘娥也曾经穿过龙袍,但是没有像武则天那么野蛮,自称为皇帝。

由于新皇帝无法掌握朝政,所以刘娥能够在背后为其物槐凳谋划,朝中大臣不认可明指这种行为,认为刘娥有谋权篡位想法,因为刘娥在每次出行以及上朝的时候都是用皇帝的礼遇。

刘娥是怎么死的?
1个回答2024-03-06 09:31

刘娥是因为染病而死的。

明道二年(1033年)三月,刘娥染病,下令大赦天下,将乾兴元年即刘娥临朝以来的贬死之人包括寇准、曹利用等刘娥的政敌们恢复旧有官职,并将丁谓从贬黜的远地内迁。

明道二年三月,甲午,刘娥崩逝。宋仁宗在皇仪殿召见群臣,哭道:“太后临终前数度牵扯身上衣服,是何意?”参知政事薛奎说:“太后不愿先帝于地下见她身穿天子之服。”仁宗醒悟,下令给刘娥换上后服,然后入殓。

明道二年(1033年)十月,宋仁宗率群臣将刘娥下葬,陪葬宋真宗永定陵,谥号“章献明肃”皇后。旧制,皇后的谥号本是两字,从刘娥开始,临朝称制的皇后,谥号为四字。

刘娥的人物评价:

刘娥从卖艺的孤女,到开创大宋皇朝女主临朝先河的皇后,在中国历代后妃中,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同时,刘娥也是颇有作为的一代女主。她终结“天书”运动、结束党争、发行交子、兴修水利、创设谏院、兴办州学,为仁宗亲政后的“仁宗盛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娥擅权,至死不肯还政于宋仁宗,又时常着帝王服饰,宋廷重臣均忧虑其“行武后故事”,即效法唐代的武则天称帝。在群臣的阻力面前,刘娥压制欲望,最终并未走出这一步。故刘娥死后,包括宋仁宗、司马光、范仲淹等宋廷君臣对刘娥的评价是正面的。

刘娥的儿子吉儿是谁
1个回答2023-12-03 16:23

赵吉的出现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好奇,稍微对刘娥有一定了解的朋友都会知道,史书中从没有记载过刘娥生过孩子这件事。也正是因为刘娥无子,才会有狸猫换太子这个故事的诞生,但这个故事也是虚构的,还把刘娥给黑了一把。剧中,赵吉和耶律康成了交换生,结果耶律康却死了,这让刘娥十分担心吉儿的安危,目前还不清楚会如何安排吉儿的结局,但多半是以悲剧收场。

1、吉儿是谁

《大宋宫词》中,吉儿是刘娥的亲生儿子。刘娥虽生了儿子赵吉,但仍处于边缘状态,因太宗皇帝生前一道御旨,她依然没名没份。

不过,好一些的是,刘娥终于苦尽甘来,有了固定的住所,不用再颠沛流离;衣食无忧,也不用担心没饭吃了。所以,在7年多的皇家生活时间里,刘娥压根就与政事不沾边,朝中大臣也没人知道刘娥有政治才能。连发挥的余地都没有,怎么看得出有这方面的才华呢?

然而,在最新剧情中,久病床榻的宰相李沆,突然未卜先知,把刘娥叫道病床前,给刘娥打预防针,要求她发誓永不称帝,否则死不瞑目。这个剧情设置来得太突然,有点惊到观众了。可以说,当时的刘娥与李沆,根本没有交集。刘娥进京后,没呆几天,就被太宗赶走,还因元侃大儿子麟儿之死,险些丢命。之后,刘娥就去了江南,生下了赵吉。不过,又被元侃带回了京城。而且,太宗还不准她入宫。

整个过程,刘娥既没有参与政事,也没有干预朝政。所以,这是李沆高估了刘娥。也许,为的是有意美化刘娥的意思,也有意提升李沆识人的能力。

而随着李沆的恶意提醒,反而激发了刘娥参与政事的兴趣。在李沆说了她后,返回住处,就召见了寇准,问起了如何应对辽国萧太后起兵南下的计策。同时,又提出了只身送耶律康回辽国的想法,得到了寇准的叹服。

2、刘娥有亲生孩子吗

历史上刘娥并没有亲生孩子,赵吉是该剧虚构出的角色。

刘娥皇后一生非常精彩,她有过两次婚姻,但一直没有子嗣。当然,在《大宋宫词》的剧本里,刘娥有了自己的儿子,她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得非常好,但是赵吉这个角色,注定活不到最后。因为下一任的继承者名字叫赵祯,他是刘娥的养子,而赵吉虽然不会在大辽下线,但是在宋朝的政治斗争中,也很有可能会牺牲。幸好赵祯对刘娥是真的孝顺,刘娥也算是苦尽甘来,虽然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但是,也有一个幸福安逸的晚年。

当然,这样设定难免会有吐槽。赵吉长大时,背诵《大学》篇,刘娥说:等你读完这一本,娘再教你何为齐家,何为修身。你能明白这个道理,今后才能成大气。此时的刘娥不仅会读和背书,更是能够把书中的知识融会贯通,再讲出来。可这几年中,刘娥不是忙着谈恋爱,就是忙着离家出走救助难民。她是没有办法像历史上的刘娥那样,沉下心来钻研学问的。

历史上的刘娥一生没有怀孕生子过,剧中都能改成有个孩子。那么把15岁少女改编成中青年美少妇,也不是说不过去。所以15岁年龄梗并不算是这部剧的硬伤,但确实有它不够严谨的地方。

《大宋宫词》刘娥进宫封后,刘娥是怎么被救出来的?
1个回答2022-12-24 07:45
因为她已经喝下了毒酒,但是她又被喝下了解药,所以才会让人救出来,所以我觉得好人有好报,会好好活下去的。
大宋宫词刘娥有几个孩子 刘娥儿子吉儿怎么死的
1个回答2023-11-28 16:32

  电视剧《大宋宫词》中,刘娥为赵恒生了儿子,孩子的小名叫吉儿。有网友爆料,吉儿后来好像下线了,刘娥大声叫喊儿子,那叫一个撕心裂肺。《大宋宫词》刘娥还有别的孩子吗?赵恒下线后,是谁当了皇帝,刘娥是怎么成为太后的,难道没有人反对吗?

  据悉,《大宋宫词》刘娥的亲生孩子只有吉儿一个,后来,她收养赵祯当养子,对赵祯比亲生的还好。赵祯当皇帝后,刘娥当了太后,成为北宋最有权力的女人之一。

  虽然赵恒最爱的女人是刘娥,但是刘娥不是赵恒唯一爱的女人。当初,刘娥生下吉儿,另外一个女人也为赵恒生了儿子,两个孩子年岁相当。辽国和北宋签订盟约,北宋要派一名质子到辽国。另外一个女人拉着儿子跪在赵恒面前,哭的梨花带雨。赵恒心一软,答应不让他们的儿子当质子。

  见到刘娥后,赵恒说要送吉儿去辽国。刘娥哭的很伤心。吉儿看见刘娥这个样子,问赵恒怎么了。赵恒重复了刚才的话。吉儿不愿意离开刘娥,和刘娥抱在一起痛哭。后来,在赵恒的劝说下,吉儿还是去了辽国。萧太后让长公主照看吉儿。长公主是个粗神经的人,很快把吉儿弄丢了。

  吉儿从小天资聪颖,在刘娥的教导下熟读诗书。到了辽国后,他的态度一直不卑不亢。长公主弄丢吉儿,让萧太后很着急。为了找到吉儿,萧太后派出不少人马。据爆料,吉儿下线不是在辽国,这一次应该会平安无事,一组预告中,刘娥抱着吉儿痛哭,吉儿死于北宋权力斗争的可能性似乎有点大。赵恒和另外一个女人的儿子也夭折了,让赵恒备受打击。

赵恒和刘娥有几个儿子?
1个回答2023-11-30 23:32

历史上刘娥一生都有宋真宗的宠爱,但是却没有一个孩子。《大宋宫词》刘娥的有吉儿一个亲生孩子。因为刘娥膝下无子,宋真宗想立她为皇后的事情泡汤,最后想出让刘娥侍女李氏生的孩子放到刘娥名下抚养的办法,对外宣称是刘娥所生,刘娥这才顺利的坐上了皇后的位置。

《大宋宫词》刘娥的亲生孩子只有吉儿一个,但是历史上刘娥与赵恒并没有孩子。后来,她收养赵祯当养子,对赵祯比亲生的还好。赵祯当皇帝后,刘娥当了太后,成为北宋最有权力的女人之一。

刘娥只是一个失去双亲的孤女,原本是歌女,后来来到京城讨生活遇到了赵恒,赵恒见到刘娥很是喜欢,但是因为刘娥的出身被宋太宗嫌弃,但是赵恒并没有放弃她。

后来宋太宗去世之后赵恒继位,接刘娥入宫给了她名分。郭皇后去世之后宋真宗本想立刘娥为皇后,但是因为她没有子嗣,于是遇到了很多的困难。让刘娥侍女李氏生的孩子放到刘娥名下,而李氏的这个孩子就是日后的宋仁宗,也是民间故事中狸猫换太子的主角。刘娥有了孩子身份地位立马

不一样,宋真宗去世之后,宋仁宗年幼,刘娥遵从先帝的遗诏主持朝政。

在刘娥辅政期间启用范仲淹、晏殊等能人,结束党政、开创福利、处理周边纷争,为宋仁宗时期的盛世打下了基础。刘娥一生绝对是一个传奇,可惜的是没有自己的亲生孩子,如果有的话,可能她的人生会更加的完美。不过宋仁宗对待她也是极好的,一直将她当做亲生母亲对待。

宋朝刘娥是谁的皇后?
1个回答2024-01-20 14:44

刘娥为蜀地孤女,后至京师,十五岁入三皇子赵恒王府。宋真宗即位后,景德元年,刘娥封美人。大中祥符五年,立为皇后。

宋自开国以来,无女主临朝的先例。真宗朝后期,刘娥逐渐掌控了朝政大权,宋真宗不安,以宰相寇准为首的一党更不容刘娥独揽朝政,刘娥则结丁谓、曹利用等外朝朋党,最终将反对她专权的寇党势力彻底击败。

乾兴元年,宋真宗驾崩,刘娥临朝称制。刘娥找准时机,将权臣丁谓罢相,贬至崖州。赵氏皇族中最具威名的八大王赵元俨为避刘娥锋芒,佯装疯癫,称病不朝。宋廷朝政,完全落入刘娥之手。

刘娥临朝,“威震天下”。 天圣二年,刘娥身穿帝王龙袍,参加宋廷册封大典。有臣子上书,请刘娥“依武后故事”,程琳亦献《武后临朝图》均暗示刘娥称帝。刘娥将鼓动她称帝的奏章撕碎,掷于地上,表态说:“我不做这种对不住大宋列祖列宗的事!”

明道二年三月,刘娥崩逝,谥号“章献明肃”皇后。

扩展资料:

刘娥从卖艺的孤女,到开创大宋皇朝女主临朝先河的皇后,在中国历代后妃中,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同时,刘娥也是颇有作为的一代女主。她终结“天书”运动、结束党争、发行交子、兴修水利、创设谏院、兴办州学,为仁宗亲政后的“仁宗盛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娥擅权,至死不肯还政于宋仁宗,又时常着帝王服饰,宋廷重臣均忧虑其“行武后故事”,即效法唐代的武则天称帝。在群臣的阻力面前,刘娥压制欲望,最终并未走出这一步。故刘娥死后,包括宋仁宗、司马光、范仲淹等宋廷君臣对刘娥的评价是正面的。

刘娥取人子为己子,李宸妃默不敢言,朝中上下也慑于刘娥威势,无敢言者,使得李宸妃与赵祯母子至死不能相认,于人伦有亏。

刘娥死后,宋仁宗生母之谜大白于天下,遂成宋廷一大奇案。自元代以来,刘娥、李宸妃的故事就被民间戏剧、小说逐渐改编成了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狸猫换太子》,数百年来,不断演绎,经久不衰。

《大宋宫词》中刘娥的原型是谁?
1个回答2024-02-13 05:06

原型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刘娥,宋代历史上第一个听政的皇后。

刘娥是一个传奇女人。她原本是四川一个孤女,嫁给银匠龚美后,为了生存,两人来到京城谋生。在京城,刘娥和龚美以兄妹相称,刘娥以唱歌为生。不久,她就被当时的皇子,后来的宋真宗赵恒看上,入了王府。因为出身卑微,刘娥虽然被赵恒喜欢,却得不到宋太宗的认可。宋太宗为赵恒娶了妻,还让他把刘娥赶出王府,离开京城。

赵恒舍不得刘娥,就把她秘密安排在一个地方,让刘娥做了他的地下情人。这一做就是十五年。十五年间,刘娥一手拥着爱情,一手拿着书本,她从开始那个漂亮的歌女,变成一个举手投足间渗透着书香气息的知识女性。赵恒刘娥的爱,也由原来的以貌取人上升到心与心的交融。

宋太宗死后,赵恒继位当了皇帝,就是宋真宗。他光明正大地把刘娥接进皇宫。赵恒的原配妻子死后,他想立刘娥当皇后,却遭到了大臣们的强烈反对,理由是,这个女人出身卑微,不能母仪天下,而且她还没有儿子。在古代,有儿子的妃子就有足够的资格当皇后。这时候的赵恒,几个儿子都相继去世,继承人成了他和这个国家最大的困境。

为了让刘娥当上皇后,赵恒导演了一出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把李辰妃生的儿子说成刘娥的儿子。这样,刘娥顺利地当上了皇后。

与此同时,刘娥在事业上也是赵恒的得力助手,她帮助赵恒处理各种事务,因见解独特,赵恒生病期间,下令让太子听政,皇后辅助。这等于在形式上承认了刘娥的能力和参与朝政的事实。

公元1022年,宋真宗赵恒病逝。11岁的太子赵祯继位,是为宋仁宗,军国大事由太后刘娥处理。从此,刘娥成了吕雉、武则天的角色。她比吕雉、武则天更胜一筹,赏罚有度,完善科举,兴办州学,为仁宗的盛世打下基础;她也是慈祥的母亲,对养子赵祯关爱有加,教育有度,培养了一个千古仁君。从这一点来说,她比吕雉、武则天更成功。

刘娥是宋代灰姑娘,她的经历告诉我们,灰姑娘和王子要想长久地幸福下去,只有把善良和学识加在一起,才是让王子的爱永不衰竭的秘籍。要做到这一点,只有靠自己的努力,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宋朝刘娥皇后的一生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0 13:19

刘娥为蜀地孤女,后至京师,十五岁入三皇子赵恒王府。宋真宗即位后,景德元年,刘娥封美人。大中祥符五年,立为皇后。

宋自开国以来,无女主临朝的先例。真宗朝后期,刘娥逐渐掌控了朝政大权,宋真宗不安,以宰相寇准为首的一党更不容刘娥独揽朝政,刘娥则结丁谓、曹利用等外朝朋党,最终将反对她专权的寇党势力彻底击败。

乾兴元年,宋真宗驾崩,刘娥临朝称制。刘娥找准时机,将权臣丁谓罢相,贬至崖州。赵氏皇族中最具威名的八大王赵元俨为避刘娥锋芒,佯装疯癫,称病不朝。宋廷朝政,完全落入刘娥之手。

刘娥临朝,“威震天下”。 天圣二年,刘娥身穿帝王龙袍,参加宋廷册封大典。有臣子上书,请刘娥“依武后故事”,程琳亦献《武后临朝图》均暗示刘娥称帝。刘娥将鼓动她称帝的奏章撕碎,掷于地上,表态说:“我不做这种对不住大宋列祖列宗的事!”

明道二年三月,刘娥崩逝,谥号“章献明肃”皇后。

扩展资料:

刘娥从卖艺的孤女,到开创大宋皇朝女主临朝先河的皇后,在中国历代后妃中,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同时,刘娥也是颇有作为的一代女主。她终结“天书”运动、结束党争、发行交子、兴修水利、创设谏院、兴办州学,为仁宗亲政后的“仁宗盛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娥擅权,至死不肯还政于宋仁宗,又时常着帝王服饰,宋廷重臣均忧虑其“行武后故事”,即效法唐代的武则天称帝。在群臣的阻力面前,刘娥压制欲望,最终并未走出这一步。故刘娥死后,包括宋仁宗、司马光、范仲淹等宋廷君臣对刘娥的评价是正面的。

刘娥取人子为己子,李宸妃默不敢言,朝中上下也慑于刘娥威势,无敢言者,使得李宸妃与赵祯母子至死不能相认,于人伦有亏。

刘娥死后,宋仁宗生母之谜大白于天下,遂成宋廷一大奇案。自元代以来,刘娥、李宸妃的故事就被民间戏剧、小说逐渐改编成了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狸猫换太子》,数百年来,不断演绎,经久不衰。

宋朝刘娥皇后是好是坏
1个回答2024-01-23 19:56

宋朝刘娥皇后是好的。

真正历史上的刘太后,与民间故事《狸猫换太子》中的刘娥,完全不同。她被人赞为“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她虽然出身低微,但最后却能临朝听政,而且政绩斐然。她是中国垂帘听政的开创者,她的人生堪称传奇。刘娥虽然掌控了绝对的权势,但口碑甚好。

在朝中,她没有杀一个反对她的大臣;因为她没什么亲属,所以也没有人依仗她的权势为非作歹;在后宫,她也善待为她生下儿子的李氏,她死后以皇后礼装殓。所以说,历史上的刘娥并非大反派,而是一个传奇,她从毫无背景人脉的孤苦伶仃的之人到北宋的至尊刘太后,成为一个政治家,她这一路的杀伐决断,完全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

刘娥皇后人物生平

章献明肃皇后(名不详,民间相传为刘娥),宋真宗赵恒第三任皇后,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后世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刘娥为蜀地孤女,后至京师,十五岁入三皇子赵恒(即日后宋真宗)王府。

宋真宗即位后,景德元年(1004年),刘娥封美人,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立为皇后。宋自开国以来,无女主临朝的先例。真宗朝后期,刘娥逐渐掌控了朝政大权,宋真宗不安,以宰相寇准为首的一党更不容刘娥独揽朝政,刘娥则结丁谓、曹利用等外朝朋党,最终将反对她专权的寇党势力彻底击败。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