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30 15:32

王充《论衡》--《状留篇》中的句子:

“故夫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

后演变为现在的谚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1-18 16:52
出自
王充《论衡》--《状留篇》中的句子:
“故夫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典故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4 21:29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本是一句俗谚。汉代哲学家王充在他的名著《论衡》的《状留篇》中,曾有相似的说法。它说:

“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

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

“斯须”,是一会儿的意思。河水结成冰,不是一天骤然寒冷的结果;用泥土堆积成高山,也不是短时间所能办到的。这两句话的原意,都是比喻:天下任何事物的产生,都必然要经过酝酿、发展的过程,决不会突然而来。

不过,古人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句谚语,在它字面原意之外,却还有另外的含意,那就是把“寒”字借用为同音的“嗛”字。“嗛”[xián],是怀恨的意思。这句话表面上是说“非一日之寒”,意思却是说:怀恨已久,“非一日之嗛”。为了不愿明说“嗛”,便用“寒”字借代;为了使“非一日之寒”这句话说得生动、形象,便以“冰冻三尺”作比喻。这类谐音双关语,常见于古代的一些民歌中。例如:“石阙生口中,衔碑不得语(衔悲不得语)”;“桑蚕不作茧,昼夜悬长丝(昼夜悬长思)”;“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棋(悠然未有期)”等等。一般都是前后两句,而其用意多着重在后句,字面原意是次要的,暗借的谐音字及其含义才是主要的用意所在。

但是,现在我们引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句话的时候,却并不象古人那样地把它用作双关语,而是而是用它来比喻事情的发生早有前因,并非偶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1个回答2024-02-23 15:26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故事大道理?
1个回答2024-01-29 20:08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表面意思是冰冻了三尺,并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能达到的效果。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积少成多。

道理:形成一项事物,是需要长期的积累,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完成的,任何事的发生都有其潜在的,长期存在的因素,不是突然之间就可以形成的。贬义时,多用来形容矛盾的日积月累之形成;褒义时,则形容成绩取得实属来之不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27 19:15

意思:冰冻了三尺,并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能达到的效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bīng dòng sān chǐ,fēi yī rì zhī hán )

释义:冰冻了三尺,并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能达到的效果。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任何事的发生都有其潜在的,长期存在的因素,不是突然之间就可以形成的。

出处:东汉王充《论衡》--《状留篇》中的句子:“故夫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巧帆之作。”

白话译文:河冰的冻仿宽坦结,不是一日的寒冷所致;积土成为高山,不是一会儿的工夫就能完成。

用法:复句式;作主语、谓语;比喻事态的严重不是一时所致而是长期形成的。

近义词:滴水穿石、铁杵磨针。

反义词: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笔顺


扩展资料:

铁杵磨针 [ tiě chǔ mó zhēn ]

释义: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典故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备桐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当然!”“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
1个回答2024-02-21 01:07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英语翻译 Rome is not built in one day
表面意义是冰冻了三尺,并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能达到的效果。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积少成多。
准确意思是,形成一项事物,是需要长期的积累,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完成的,任何事的发生都有其潜在的,长期存在的因素,不是突然之间就可以形成的。贬义时,多用来形容矛盾的日积月累之形成;褒义时,则形容成绩取得实属来之不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全文全文
1个回答2024-03-11 17:37
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摘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这句话是在物理学中提出的的问题,从中暗示了人们无论是在学习、工作、或是在人生的目标追求中,成功并不是一瞬间的功劳,而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

关键字:坚韧不拔 持之以恒 奋力拼搏 锲而不舍 积极进取 执著 坚定不移 坚持不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这是爸爸在我小的时候常常对我说的一句话,我那时对学习有一种一步登天的幼稚想法,爸爸总是对我说:“孩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学习中也是一样的,要撑握好科学文化知识,并不是一两天就能做到的,而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当时我只是明白爸爸说话的道理,但是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却只是一知半解。直到进入中学,在物理老师的帮助下,才大致明白其含义。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即水只有在0℃以下才能结冰,而水在冻结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放出热,一放热,却影响了水冻结的程度,导致其它的水无法结冰,就这样,在一般普通冷冻下,要想冻结成三尺厚的冰,谈何容易,这需要一个长期冻结时间,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功劳。“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也是同样的道理,一滴小小的水滴从上滴下来,正好滴在屋檐下的一块石块上,假设我们视作每一次小水滴是在同一个点上做功,如果说每一次小水滴在石板上做的攻加起来,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就这样一年一年地过去。试想一百年过去,这小小的水滴在此石块上做的功有多大?这一块的石头会不会被这小小的滴水滴穿?这就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物理上的解释。

水能够冻结成三尺冰, 滴水之所以能够穿石,是因为在漫长的岁月里从未停止穿石的努力,始终有一股坚韧不拔的精神,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就这样说过说:“治学问,就要持之以桓……” ,从中也是引用了“冰冻三尺与滴水穿石”的道理。

在今天,我们在学习或是在工作上更应该如此,只有发扬“冰冻”和“滴水”的精神,持之以恒,奋力拼搏,锲而不舍的精神,这样才能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取得最后的成功。如果你的工作或学习是三心二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缺乏持之以恒,积极进取的精神。这样,再崇高的理想也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

做人就当具备这种“冰冻”和“滴水”的锲而不舍精神,一旦确定目标就持之以恒,并努力促使其实现的坚韧品格。行为上表现为对自己目标的执著追求,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取得最后的成功,何乐而不为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出自哪
1个回答2024-05-09 15:51
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摘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这句话是在物理学中提出的的问题,从中暗示了人们无论是在学习、工作、或是在人生的目标追求中,成功并不是一瞬间的功劳,而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

关键字: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奋力拼搏锲而不舍积极进取执著坚定不移坚持不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这是爸爸在我小的时候常常对我说的一句话,我那时对学习有一种一步登天的幼稚想法,爸爸总是对我说:“孩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学习中也是一样的,要撑握好科学文化知识,并不是一两天就能做到的,而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当时我只是明白爸爸说话的道理,但是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却只是一知半解。直到进入中学,在物理老师的帮助下,才大致明白其含义。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即水只有在0℃以下才能结冰,而水在冻结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放出热,一放热,却影响了水冻结的程度,导致其它的水无法结冰,就这样,在一般普通冷冻下,要想冻结成三尺厚的冰,谈何容易,这需要一个长期冻结时间,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功劳。“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也是同样的道理,一滴小小的水滴从上滴下来,正好滴在屋檐下的一块石块上,假设我们视作每一次小水滴是在同一个点上做功,如果说每一次小水滴在石板上做的攻加起来,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就这样一年一年地过去。试想一百年过去,这小小的水滴在此石块上做的功有多大?这一块的石头会不会被这小小的滴水滴穿?这就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物理上的解释。

水能够冻结成三尺冰,滴水之所以能够穿石,是因为在漫长的岁月里从未停止穿石的努力,始终有一股坚韧不拔的精神,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就这样说过说:“治学问,就要持之以桓……”,从中也是引用了“冰冻三尺与滴水穿石”的道理。

在今天,我们在学习或是在工作上更应该如此,只有发扬“冰冻”和“滴水”的精神,持之以恒,奋力拼搏,锲而不舍的精神,这样才能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取得最后的成功。如果你的工作或学习是三心二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缺乏持之以恒,积极进取的精神。这样,再崇高的理想也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

做人就当具备这种“冰冻”和“滴水”的锲而不舍精神,一旦确定目标就持之以恒,并努力促使其实现的坚韧品格。行为上表现为对自己目标的执著追求,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取得最后的成功,何乐而不为呢?
都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么冰冻几尺是一日之寒,冰三尺又是几日只寒?
1个回答2022-10-31 20:35
这只是个激人奋地的话说,不是实事,告诉你作事要有耐心要坚持不解. 要说冰冻取决于天气,天气冷了就可以把水冻的厚点,天气不冷就冻的不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