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对诸葛亮

刘禅和诸葛亮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7 10:54
刘禅即蜀国后主,他称诸葛亮为叔父的,曾有言“全凭叔父做主。”后人称刘禅为扶不起的阿斗。在诸葛亮死后,蜀国被灭,后主被俘,他却乐不思蜀。
在诸葛亮死后,刘禅是如何对待诸葛亮的后代的?
1个回答2022-09-08 14:15
刘禅非常的优待诸葛亮的后代,让他们一生衣食无忧,富贵无比。
诸葛亮尽心辅佐刘禅,做到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1-24 12:19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备死后,刘禅对待诸葛亮如何?
2个回答2022-12-26 13:55
刘备死后刘禅对诸葛亮可谓是言听计从。因为他知道没有诸葛亮只凭他和其他大臣是远远不够阻挡魏吴两国的伐蜀步伐的。
刘备死后,刘禅对待诸葛亮如何呢?
2个回答2022-12-26 22:52
在我看来,刘禅对诸葛亮就像对自己的父亲一样尊敬,而且蜀汉的大小事务都让诸葛亮过问。
刘备死后刘禅是怎样对待诸葛亮的?
1个回答2022-12-23 12:00
对待对方特别的好,而且他们两个人也是非常好的君臣关系,刘禅对于诸葛亮特别的信任。
对与无能的刘禅,诸葛亮为什么不取而代之?
2个回答2023-02-13 15:18
因为为了一个“忠”字,诸葛亮是一个忠义之士,他觉得承刘备赏识他才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所以对刘备是很忠诚的,刘备死前托孤,诸葛亮答应他会保护好刘禅,所以才没有取而代之。
诸葛亮为何不取刘禅而代之呢?
1个回答2022-12-26 04:59
因为他没有那样的能力,蜀汉的将士绝大多数是投奔刘备的,而不是投奔诸葛亮的。
诸葛亮为什么不把刘禅废了,自己取而代之?
2个回答2022-12-29 03:01
1,自己不忍心
2,观念不允许
3,条件不成熟
4,人才不具备

诸葛亮做什么事都是小心谨慎,而且非常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如果稍微有一点点风险,他都会事先算计,妥善处理。没有把握绝不出手,面对“废帝”这个问题,诸葛亮不仅不能算计周全,也不能把握统筹全局,更不能践踏自己忠心。所以他只能忠心,留美名传世。
诸葛亮死前给儿子留一妙计,刘禅无可奈何,诸葛瞻最后用了吗?
1个回答2024-02-04 19:05

诸葛亮的这一妙计就是向刘禅表明自己的家产,诸葛亮给儿子诸葛瞻留下的资产很少,仅满足最平凡普通的衣食住行。诸葛亮这一举动也意在向刘禅表明自己这一生为蜀国可谓是肝脑涂地,不求名不求利,家中没有万贯钱财,只有800棵桑树以及15顷土地。并且自己死后年仅七岁的诸葛瞻并不能对刘禅造成什么危害,只望刘禅仅满足诸葛瞻基本的吃喝用度即可。

诸葛亮这一招与刘备白帝城托孤极为相似,都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刘禅在诸葛亮死后还真的去探查了诸葛亮的家产,方知诸葛亮所言不虚,也知道了诸葛亮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深深为之动容,所以善待诸葛瞻,待诸葛瞻长大依然像重用诸葛亮一样重用他,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诸葛瞻。

很多人说刘禅对诸葛亮有怨气,不服气诸葛亮这么多年的管教。其实不然,埋怨多多少少会有,就像对父亲也会有些埋怨,可是更多的还是情义。虽然名义上是亚父,可是刘禅早已将诸葛亮当做父亲,作为一个君王却小心翼翼搀扶年迈的诸葛亮上马车,说辞是害怕再也见不到诸葛亮。

这不就是孩子对父亲的感情嘛,那眼中所泛之泪光真不是演得出来的。诸葛瞻继承父亲遗志,尽心尽力辅佐刘禅,代替父亲继续做刘禅心中那面不倒的诸葛大旗。我想这就是诸葛瞻使用了诸葛亮给他留的妙计。将诸葛亮死前对刘禅的嘱托说为妙计,倒不如是以真心换真心,这样来得更温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