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范仲淹朗读

苏幕遮 范仲淹
2个回答2022-12-18 10:53
其实这样的问题你不必太较真,我在网上和书上看到的很多版本,上下两段的标点符号是完全一样的。

其实从句子的意思来看,我觉得第二段的第二个标点用逗号也是可以的。上片中开头几句,意思是: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这是写景,语义上也是连贯的。下片中开头几句,意思是: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这是写作者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语义上也是连贯的。所以从上下两片来看,每一段的第二句用逗号都是可以的。
苏幕遮 范仲淹 意思
1个回答2023-08-19 08:11
写乡思离愁的词
苏幕遮 范仲淹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2个回答2022-09-15 17:33
上片写的是秋天的景色,必注定了全诗有一种悲凉的气氛。后片直接抒情,写的是思乡之情,与上片的悲凉气氛相对应。
范仲淹《苏幕遮》中“追旅思”的“思”的读音是?
3个回答2022-09-12 09:42
范仲淹的《苏幕遮》中“追旅思”句中的“思”字,在此处意思为“思考、想念,读去声就是第四声。这种现象叫做破音异读。
范仲淹 苏幕遮的写作背景
2个回答2023-03-31 13:40
这首《苏幕遮》词,是他当时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在边关防务前线,当秋寒肃飒之际,将士们不禁思亲念乡,于是有这首借秋景来抒发怀抱的绝唱。该词上片主要写景,下片主要抒情.............
、范仲淹在《苏幕遮》中有感叹故乡遥远之意的两句是 ,
1个回答2023-06-26 15:31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怎么赏析范仲淹的代表作《苏幕遮》?
2个回答2022-11-19 21:51
这是一首怀旧题材的诗,主要特点在于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婉转的愁诗深情并茂,意境深远,具有抒情意义,将作者的愁思之浓,跃然纸上,很好的构成了一副诗情画意的世界。
范仲淹的《苏幕遮》主要抒发了什么情绪
3个回答2022-08-25 19:26
思乡情怀,更深一层有借这苍茫秋色,抒忧国之怀
《詹天佑》的主要事迹概括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6-20 17:48

《詹天佑》的主要事迹概括如下:

詹天佑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在筹划修建沪嘉、洛潼、津芦、锦州、萍醴、新易、潮汕、粤汉等铁路中,成绩斐然。

詹天佑先生领导修建京张铁路的卓越成就,为当时深受侮辱的中国人民争了一口大气,表现了我国人民伟大的精神和智慧,昭示着我国人民伟大的将来。

1905年到1909年,为发展商业,清政府决定修筑京张铁路。詹天佑被派主持修路,先任总工程师兼会办,后升任总办兼总工程师。该路自北京至张家口,穿越军都山脉,地形险峻,工程异常艰巨,长约200公里,为通往西北之要道。为争夺修路权,英、俄两国相持不下,清政府决定自力修筑,但缺乏信心。

外国人纷纷议论,认为中国无力完成此路修筑工程。詹天佑则说:“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他面对着外国人的讥讽,以大无畏气概,率领全体筑路人员,知难而进,齐心为国争光。

修筑之初,工程技术人员缺乏,詹天佑率仅有的两名工程学员,于1905年5月,自丰台经南口、八达岭,勘测至张家口,随即回测,并选测了自延庆州绕过八达岭经德胜口、十三陵到昌平的比较线(对永定河谷路线,也曾考虑,以工程艰巨,限于经费及工期无可能采用,故未勘测)。6月回到天津总局,提出勘测及调查报告,并拟定修筑方案。

计划分三大段修筑,第一段(丰台至南口)先行开工,以早日通车运输而获利;第二段(南口至岔道城)及第三段(岔道城至张家口),再详细勘测。特别是第二段中南口至八达岭,地形险峻,更须进一步选测比较线。报告中称,“此路早成一日,公家即早获一日之利益,商旅亦可早享一日之至便利,外人亦可早杜一日之觊觎;而路工之难,亦实为向来所未有。”

自古谁的名人家有丑妻
1个回答2024-06-20 17:47
齐桓公和钟离春,黄帝和嫫母(发明镜子),诸葛亮和黄月英
司马衷和贾南风,梁鸿和孟光(举案齐眉那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