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极简中国史

史上第一佛修简介 史上第一佛修剧情概况
1个回答2024-03-08 14:50
1、简介:《史上第一佛修》讲述的是貌似纯良吃人不吐骨头的佛修攻和貌似阴险实际纯良的魔修受的故事。闻春湘身为一代魔修宗师,自认见多识广,修为高深,唯独在一个人身上遭了秧。那便是明明顶着一头青丝,却笑眯眯说自己是佛修的谢征鸿。

2、结局:谢征鸿握着闻春湘的手,用一点绣生刀朝着前面封印之处狠狠的劈了下去。天翻地覆,无数魔气争前恐后的从封印中漫出,很快将这十六重炼狱飞了个遍。谢征鸿最终没有选择成佛而是去找了闻春湘,两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
无极里天出自哪本佛经
1个回答2023-08-08 04:50
大藏经、小藏经
佛教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后有什么好处啊?
1个回答2023-08-10 01:19
不用再受轮回之苦了
佛经是说怎样才能到极乐世界吗?
1个回答2023-04-19 02:15
让人给“超度”了、
佛教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说明什么'?
1个回答2023-01-21 07:00
凡夫入圣流,,,
佛教极乐世界
1个回答2024-01-27 20:34
先要明白为什么叫“极乐”。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既然如此,当然就谈不上是增长无边无际的痛苦了。

你说“万物本一体”,这话本身就值得商榷。

所谓一体,讲的是佛性平等。但六道众生,尚且有别,更别提和罗汉菩萨佛相比了。正是因为有区别,才要远离苦,趋近乐。但要注意的是,去极乐世界并不是去享乐,否则就相当于落入天人道,还是无法获得究竟涅盘的。

去极乐世界,为了是在那样一个完全清净之所,心无旁骛地好好学佛,终究成佛。那仅仅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

至于你说“愿此世界永远沉寂在黑色之中!这才是虚空,这才是佛,这才是道”,我没明白是什么意思,不过觉得似乎有些片面,概念有些含糊不清。

就“极乐”一事,建议看看《佛说额弥陀经》,比听我们在这里说来说去管用百倍。
佛声演唱的极乐世界
1个回答2024-03-06 17:23
极乐世界

作词:谢 轮
作曲:田信国
演唱:郭艳燕

有没有花儿常开不败

有没有光明普照无碍

有没有生命青春常在

有没有世界流光溢彩

极乐的花儿常开不败

极乐的光明普照无碍

极乐的生命青春常在

极乐的世界流光溢彩

弥陀的大誓愿海

弥陀的慈悲胸怀

去极乐换骨脱胎

去极乐乘愿再来

极乐的鸟儿法音宣流

极乐的万物香光庄严

极乐的刹土不染尘埃

极乐的人民增福免灾

弥陀的大誓愿海

弥陀的慈悲胸怀

去极乐换骨脱胎

去极乐乘愿再来

啊.....
藏传佛教活佛史
1个回答2022-05-28 07:47
汉地佛教高僧传
佛教历史
1个回答2024-04-13 16:50
您好

释迦牟尼佛,即如来佛祖,约前624-前544,一说前564-前484,原名悉达多·乔达摩,(巴利文:Siddhattha Gotama;梵文: Siddhārtha Gautama),意为“一切义成就者”,佛教创始人。成佛后被称为释迦牟尼,尊称为佛陀,意思是大彻大悟的人。民间信徒称呼他为佛祖。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太子,是释迦族人,属刹帝利种姓。父为净饭王,母为摩耶夫人。

菩萨是巴利文 Bodhisatto 的音译“菩提萨埵(拼音:duǒ)”的简称, 梵文是 Bodhisattva, “菩提”汉译是“觉悟”,“萨埵”汉译是“众生” 或 “有情”(一切有感情的众生),全译是“觉有情”,它包括自觉和觉他两层意思,就是说,菩萨既是已经“觉悟的众生”,又是以觉悟他人为己任的有情。除了一般菩萨外,还有像观音、地藏、文殊、普贤一类的”大菩萨“ ,梵文是 Mahāsattva,中文译音是摩诃萨,又意译为“大士、圣士、开士”等名称。

十八罗汉是指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他们都是历史人物,均为释迦牟尼的弟子。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代,至唐末,开始出现十八罗汉,到宋代时,则盛行十八罗汉了。十八罗汉的出现;可能与中国文化中对十八的传统偏好有关。
关于佛教史,哪位可以推荐一本可读性比较好的版本
1个回答2023-08-16 05:40
南怀瑾 禅海蠡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