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诗苏轼注音版

苏轼的《琴诗》中,苏轼所思考的问题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0-07 03:31
琴声从哪里来的?
苏轼的《琴诗》前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2-07 12:37
⊙ω⊙中哲呀
琴诗苏轼
2个回答2023-08-19 04:35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苏轼琴诗
3个回答2022-05-23 21:56
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有点哲学辩证的观点,诗中苏轼借琴与琴师的手指阐述了事物间的相互作用与内在联系。
琴诗 苏轼
5个回答2022-08-18 04:10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1."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的意思是:( 如果说琴上面有琴声,那为什么把琴放在匣子里却不发出声音呢?).
2."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何的意思是:( 为何).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说声音在手指头上,那为何不直接听从你的手指头上发出的声音呢 .

3.苏轼在这首诗中所思考的问题是:( 琴音从何而来),你可以用自己的科学知识给他一个回答?

许多事是相辅相成的,就像水和石头都是静物,碰到一起却可以发出声响。
苏轼 琴诗的意思
2个回答2022-09-25 19:09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1."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的意思是:( 如果说琴上面有琴声,那为什么把琴放在匣子里却不发出声音呢?).
2."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何的意思是:( 为何).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说声音在手指头上,那为何不直接听从你的手指头上发出的声音呢 .

3.苏轼在这首诗中所思考的问题是:( 琴音从何而来),你可以用自己的科学知识给他一个回答?

许多事是相辅相成的,就像水和石头都是静物,碰到一起却可以发出声响。
苏轼的琴诗意思是什么?
2个回答2022-07-02 22:41
  1、释义
  《琴诗》意思是一支乐曲的产生单靠琴不行,单靠指头也不行,还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术的熟练。琴不难掌握,指头人人有,但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和弹琴技术的差异很大,演奏出来的乐曲是否悦耳可就大不一样了。诗里用了两个提问,让读者去思考。其实这是一个复杂的美学问题:产生艺术美的主客观关系。
  2、原文
  苏轼(宋朝)
  武昌主簿吴亮君采,携其友人沈君十二琴之说,与高斋先生空同子之文、太平之颂以示予。予不识沈君,而读其书,乃得其义趣,如见其人,如闻其十二琴之声。予昔从高斋先生游,尝见其宝一琴,无铭无识,不知其何代物也。请以告二子,使从先生求观之此十二琴者,待其琴而后和。元丰六年闰六月。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3、简析
  苏轼常用诗歌来讲道理,所选取的意象大多简单明了,却能触及到幽微难言的哲理,引人深思。苏轼此诗的意蕴与写法,可能受到上引佛经与韦诗的启发,诗人以佛渴形式写出前后,两句都是一假设一反问,寓答于问,说明要奏出悦耳动听的曲调,仅有琴或妙指即高明的弹奏技巧是不行的,这就启迪人们: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是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动性结合的结果,此诗表现出诗人探究事物真谛的浓厚兴趣,也显示出诗人朴素的辩证思想,写得天真活泼,机趣横生。
苏轼的《琴诗》中,苏轼所思考的问题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2-08 12:29
苏轼所思考的问题是:琴是如何发声的?
琴音是人用手指弹奏琴时才会发出的声音,人的手指和琴同时存在是发出琴音的物质基础,弹奏是发出琴音的手段。缺少基础和手段的话就无法发出琴音,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苏轼在<<琴诗>>里思考了什么
2个回答2022-11-22 02:28
琴诗
宋·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易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6-12-2 10:15:23 uname_cn}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易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6-12-2 10:15:23 uname_cn}

诗词注解
这首诗讲了一个弹琴的道理:一支乐曲的产生单琴不行,单靠指头也不行,还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术的熟练。琴不难掌握,指头人人有,但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和弹琴技术的差异很大,演奏出来的乐曲是否悦耳可就大不一样了。诗里用了两个提问,让读者去思考。其实这是一个复杂的美学问题:产生艺术美的主客观关系。
谁会这道题:苏轼在《琴诗》中写道 苏轼在《琴诗》中
1个回答2022-12-22 16:25
苏轼在《琴诗》中写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中琴、指头、琴声三者之间的联系表明: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出自某课文阅读题。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