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村

乡村的民俗是什么?
2个回答2023-03-07 21:15
有句话,入乡随俗。乡村民俗包括几个方面:年俗、节令风俗、食俗、居家、服饰、出行、农事(春种秋收冬藏)、人情、婚丧嫁娶、禁忌。
比如说:腊月里的杀年猪、腊八蒜、腊八粥、蒸年干粮、做豆腐、扫尘、辞灶、写春联、贴挂钱、剪窗花、贴年画、贴春条、竖灯笼杆子、赶穷汉子集等等。
中国民俗文化村的美食名吃
1个回答2024-05-23 21:07

中国民俗文化村作为新兴的移民城市,汇集了以粤菜为主的中国各类菜系,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饮食风味,在这里也都能品尝到,其早、晚茶更是饶有特点。深圳的酒家、食府遍布大街小港,既有装饰豪华服务优良的高级酒楼,也有丰美价廉、经营卖活的食街、大排档。 “天一阁”餐厅中国民俗文化村园内最大的餐厅,拥有120多张围台,可一次性接待1400多人同时就餐,并设有供数十人专享的豪华包房8间。
餐厅以云南特色菜系为主,荟萃滇、川、湘、粤等多个地方精品菜系,让您置身浓郁的民族情调,细品难忘的民族美食。 特聘朝鲜族一级厨师,精心烹制朝鲜族原汁原味的料理、泡菜、韩国烧烤等风味菜式。全套韩式餐厅服务、浓郁朝鲜族建筑风格,让您尽享家的温馨。

袁家村的民俗文化
1个回答2024-03-08 01:09

关中在历史上是一个地区名称,所指范围大小不一。当代所说的关中,即关中平原。它东起潼关,西至宝鸡,南接秦岭,北抵陕北高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包括了宝鸡、咸阳、西安、铜川、渭南五个地市,属麦粟文化地带,是组成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黄河中游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因境内有泾、渭两条河流,有人也称其为“泾渭文化”。
这一地区原始文化层十分深厚,是周秦汉唐以来的典型封建文化地区。古代原始文化的遗址、古老的神话传说特别多。古代神话中的女娲、黄帝、炎帝、姜原、后稷的故乡均在这里,巨灵擘山、夸父逐日、禹凿龙门、唐尧避水、仓颉造字、杜康造酒,美不胜数。俗语有“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咸阳塬上埋皇上。”众多的帝王将相的陵墓佐证了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故乡,是道教、佛教、伊斯兰教文化的汇聚之地。
这块黄河文化的摇篮、周秦民族的发祥地,汉唐雄风吹过的平原,除龙凤文化之外,在民间还潜藏着狮、虎文化的雄厚实力。它吸引着大量的海外游子、国际友人,成为国内外瞩目和向往的陕西民俗文化代表性地区。

袁家村的民俗文化
1个回答2024-03-07 15:07

关中在历史上是一个地区名称,所指范围大小不一。当代所说的关中,即关中平原。它东起潼关,西至宝鸡,南接秦岭,北抵陕北高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包括了宝鸡、咸阳、西安、铜川、渭南五个地市,属麦粟文化地带,是组成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黄河中游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因境内有泾、渭两条河流,有人也称其为“泾渭文化”。
这一地区原始文化层十分深厚,是周秦汉唐以来的典型封建文化地区。古代原始文化的遗址、古老的神话传说特别多。古代神话中的女娲、黄帝、炎帝、姜原、后稷的故乡均在这里,巨灵擘山、夸父逐日、禹凿龙门、唐尧避水、仓颉造字、杜康造酒,美不胜数。俗语有“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咸阳塬上埋皇上。”众多的帝王将相的陵墓佐证了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故乡,是道教、佛教、伊斯兰教文化的汇聚之地。
这块黄河文化的摇篮、周秦民族的发祥地,汉唐雄风吹过的平原,除龙凤文化之外,在民间还潜藏着狮、虎文化的雄厚实力。它吸引着大量的海外游子、国际友人,成为国内外瞩目和向往的陕西民俗文化代表性地区。

五里坨民俗村王家大院有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03:36

五里坨村改建后,村民把老家具、老工具等物件留在了王家大院,成为了民俗陈列馆里的一部分。这里一共收集了老家具300多套、老生活用品200多件和老生产工具近百件。这里也成了回迁居民找寻回忆的地方。

京西五里坨民俗陈列馆的一处房门前还摆放着一个带抽屉的小凳子。它是剃头挑子的供顾客坐的凳子,凳子上的抽屉是剃头匠放东西的地方。

农具展室展示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生产生活用品,通过具有时代特征的物品展示,将人们的回忆拉回到那个年代。包括玉米脱粒机、量粮食的斗和斛、做家具的刨子等。

地处京西运煤古道中段的五里坨古村落,是当年运煤驼队的必经之处。因此,村里除了王家大院等煤业大户留下的百年民居外,还遗存有不少小酒馆、小饭馆。大院就有展示老式商业的小酒馆。这里有老式的账台,老式的多宝格,老式的酒缸、酒坛、酒碗。  

小酒馆里的一副对联是明代很有特色的道教对联《八仙诗一首》。16个字,却藏着8句诗: 彩和手执云杨板,拐李先生得道高,仙姑敬奉长生酒,湘子花篮献蟠桃;钟离点石把扇摇,果老骑驴走赵桥,洞宾背剑清风客,国舅瑶池品玉箫。此外在这处“王家大院”里,还有许多老物件和特色的对联。


五里坨民俗村王家大院有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19:40

就是个乡村爱情故事

马嵬驿民俗文化村有什么故事和文章还有名言?
1个回答2024-03-10 09:06
杨贵妃在马嵬坡被缢死

马嵬·其二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中邪》中出现了哪些农村民俗?
1个回答2024-01-15 20:06

《中邪》最初的灵感来源于2013年马凯看到的一篇关于农村算命的报道,他觉得这个角度很有意思,想从中切入。当他看过美国恐怖片《鬼影实录》后,更是被其伪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所震惊,“原来电影还能这样拍”。马凯想将农村风俗融入其中,制片人孙德强就领着他去了老家山东临沂,那里的农村还有类似“还人”“帮人驱邪”等传统风俗。他们专门请了一位“神婆”教学,“神婆”拿着笤帚围着桌子跳,口中念念有词。马凯没见过这种原生态场景,“一下子懵掉了”,并将这些内容原汁原味地写进了剧本里。看过该片的观众评价,这些民俗几乎从未在此前的电影中出现,也成为《中邪》里独一无二的乡土特色。

为了让演员进一步落实真听、真看、真感受,马凯在半夜十二点时,把大家集体拉到坟地,感受恐惧。

《中邪》一共拍了18天,花了七万块,其中两万块用来给一个演员治腰伤。据马凯说,拍的是《中邪》,拍的过程也很邪:「每天都在拜,就唯独出事那天(男主角拍摄过程中腰摔断了)没拜。那时还有两三天就拍完了,但还有几场最重要的戏没拍,所以结尾会觉得比较仓促。」

片中里还有一个小纸人,更他妈瘆人,「那个小纸人不是做的,是请来的,它是有名字的,还必须要送走。其中演王婆的演员连着两天做噩梦,梦到有人向她要钱,制片的舅舅让我们把小纸人送走后给它烧纸,王婆的演员第三天晚上就好了」。

这两段导演接受采访时说的话,也是最近最受诟病的。

浩瀚的中国北方农村,有很多不怕鬼的故事,很多时候,疾病,生死,在无知与未知的笼罩下,都会被以鬼冠名。劳动人民岂会坐以待毙,于是,便应运而生了种种对抗办法。《中邪》里讲的「还人」就是其中一种。

「还人」,就是找一个替身,替你承受你身上的恶疾、痛苦,转嫁给这个替身。转嫁的过程,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和仪式。完成这套仪式,就需要灵媒出场。

以第一视角将东方乡土文明的恐怖元素尽数搬上镜头,那些驱邪、夺舍、送人、狐仙等仪式和传说,让影迷们体会到了身临其境的真实和触手可及的恐怖。王婆为陈丽举行一场驱邪还人仪式,却遭遇了失控突变。伴随着一句对白“你中邪之后是什么感觉”,邪气上身的陈丽时而如幽灵般午夜游走,时而如恶魔般向众人索命,闭塞的山庄里,所有人都在夺命狂奔,想要逃出去却又困难重重……该预告通过第一视角的镜头、快节奏的剪辑和扣人心弦的音乐,将恐怖悬疑的气氛推向了高潮,不仅让人对众人的命运捏一把汗,也对故事背后的真相好奇不已。

《中邪》中出现了哪些农村民俗?
2个回答2023-06-04 10:23
《中邪》中出现的农村民俗有第一是还人,就是找替身,嗯,把自己身上的疾病还有病痛转嫁给另一个人身上,当完成美洁和转接仪式的时候就是神婆出场的时候,第二就是帮人问鬼或者问魂,这也是农村比较经典的第三,还有就是那个小纸人下之类的都是农村民俗的
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的景点分介
1个回答2024-03-09 20:53

奎聚楼建于1834年,用了近五年时间建成,已有160多年历史,占地600 振成楼0余平方米,高约15米,现住24户,107人。一百多年里,楼里考取进宴凳贺士和官至七品以上的有4人,大学生有20多人,海外华侨有40多人,正如大粗握门对联所言:“奎星郎照文明盛,聚族于斯气象新”。 奎聚楼的建筑特点是中厅高,两厢低,经160多年风雨,岿然如山。
位于湖坑镇洪坑村,是永定府第式土楼的杰出代表,富丽堂皇。公元1880年开始兴建,耗资十多万光洋,经历三年时间才建成,占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该楼由楼主三兄弟(林仲山、林仁山、林德山)的朋友汀州知府张星炳设计。其结构特点:在主楼的中轴线上前低后高,两座横屋,高低有序,主次分明。楼前有三个大门,在主楼和横屋之间有小门相隔,外观连成一晌派体、内则分为三大单元。楼门坪和围墙用当地河卵石铺砌,做工十分精细与大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十分和谐。外形像三座山,隐含楼主三兄弟“三山”之意。楼名也是张星炳题写。
建于公元1 9 0 1年,距今近百年。据说楼主林高林原先缺少住房。后得一 福裕楼梦:一轮红日下落此地。他认为此地建房好,便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自己出工挑土用了三年时间才建成这座最小的圆楼。为什么命名为如升楼?是因楼小,像客家人昔时用竹筒做成的量米“米升”。许多游客称之为“袖珍土楼”。如升楼是单圈结构,楼底直径仅有8米,屋内天井圆形,屋顶瓦面内侧连缘为八卦形,外侧边缘为圆形。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