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孝莫等待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03 09:55
天地之间的万物生灵,都是一样的得到天地之气成形,禀天地之道成性,只有人最为尊贵,人的行为,最重要的就是莫过于孝顺,在孝道之中,没有比敬重父亲更重要的了
莫做迟孝之人,莫行假善之事
3个回答2023-07-28 03:02
当你为父母做事心中想的就是让他们好起来的时候,就是尽孝。友侍余对待父母不一定说做出什么大事才是孝。要珍惜时间,有机会就对他们好一点。有一天当我们遇好滚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谈知在谈孝就晚了。
莫做迟孝之人,莫行假善之事
1个回答2023-07-20 07:50
莫做迟孝之衡改人,莫行假善之事
不要等亲人永远的走了才来当孝子,不要做假意的握搏别有目的的所谓善事。
亲人在世的时候,请一定要好好的爱他们。不要等到他们永远的走了,才开始无尽的悔恨与思念。当你做好事的时候,千万不要想将来是否能得到好报,如果这样,你不是在做好事,而是咐皮判在做投资。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3-01-20 19:14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应当是引出于《孟子·万章篇上》,原文是这样: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意思是,孝子行孝的最高境界,没有超过尊奉父母亲的。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12-18 22:49
“尊亲”是指尊敬和关爱自己的父母和家人。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的意思是说作为一个孝顺的儿女,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要尊敬父母和家人,将家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利益之前,并为家人着想。这包括尊重长辈的意见和决定,关心照顾年迈的父母,能够时常回家探望,以及依靠自己的努力赚取一定的经济收入,来支持家庭和亲人。在中国文化中,尊敬和孝敬父母被视作是一种基本的道德义务,也是家庭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是需要我们不断追求和实践的一种精神。
什么是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1个回答2023-12-25 15:27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出处:《孟子·万章篇上》,

原文: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翻译:孝子行孝的极点,没有超过尊奉双亲的。


例子:  孔子曾说,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

正值严冬,树林中只有竹子,他无计可施,只好独自一人在竹林中嚎啕大哭,势如雨倾,突然地裂,之间地上长出鲜竹嫩笋,他大喜,采回做汤救治老母。

在夏蚊成群的夜晚,他索性脱下衣服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只因家贫买不起蚊帐,只好如此,可以使父亲安然入睡;

天寒地冻之日,他解开衣襟卧在冰上,寒冷刺骨,可他仍于此,只为继母求得鲤鱼。忽然寒冰自行融化,跳出两条鲤鱼。

正是有了孟宗的哭竹生笋,吴猛的恣蚊饱血,王祥的卧冰求鱼,才继而有了往后数不胜数的孝道故事,感动后人,影响后人。


例子:  孟子曾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

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

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

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

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

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尽孝尽义,善莫大焉。
2个回答2023-07-25 17:15
这句话并非古语,应该是后人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基础上加工而来的液旦。
意思是:死去的人已经离我们而去,活着的人要坚强的好好的活下去,让死者在天堂也能够安息。银渗

《论语·子罕》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说逝去的时光就如这奔腾的河水,白天黑夜不停的流锋埋脊。
莫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及时行孝,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9-19 13:50
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的刮动它的枝叶。树是客观事物,风是不停流逝的时间,比喻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
唐˙白居易˙柳公绰父子温赠尚书右仆射等八人亡父同制:古人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纯嫌而亲不待。向无显扬褒赠之事,则何以氏胡旌先臣德,慰后嗣心乎?
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三十七出:孔子听得皋鱼哭啼,问其故,皋鱼说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歼裤拦不待。或作树欲静而风不宁、树欲息而风不停。
人们常说“冷棺莫入村,热孝莫登门”,是有什么禁忌?
2个回答2022-11-30 19:59
就是家里不能有棺材,家里有丧事的人不能去串门。
什么是“孝”?怎么“孝”?为什么“孝”?
3个回答2022-11-27 16:14
“孝”不等同于“孝顺”,而是“孝道”、“孝敬”,是对父母及长者的尊重和报答,从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