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爸甜妈亲子阅读

聪明爸爸做好6件事让孩子更聪明
1个回答2024-03-04 16:25

  1、主动

  人生中虽然也有祸从天降和好运撞头的事情,但是更多的时候,灾祸和幸福还是要靠我们主动去避免和争取。人生更多的时候像是一次自助餐,想要什么要靠我们自己去拿。

  主动才有机会,以逸待劳只是特殊情况。主动才能成长,尝试越多,经验就越多,应变就越强,阅历越广,就越不容易鼠目寸光、大惊小怪。相反,被动保守则会导致成长停滞。

  孩子天生具有很强的主动性,什么都想试一试,什么都想尝一尝,新鲜的事物、刺激的感觉让他们乐此不疲。

  为什么许多孩子那么木讷和被动呢?究其原因是在很小的时候,大人禁止的东西太多,管制的太严厉,让孩子不敢去尝试。孩子个性强还好,个性要是比较弱,就会处处担心、生怕越轨,从而精神生命开始萎缩。

  2、自主

  要孩子自主。如果让我在偏执和毫无主见选择,我宁愿孩子偏执。偏执虽然很多时候都很讨厌,而且有一意孤行的危险,但是,当孩子的想法是正确的时候,就能够成功。现实中,很多时候正确的都是睿智的少数人,只有能够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坚持自己的见解,才能够不吃盲目从众的亏。

  英特尔总裁格鲁夫写了一本书《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许多人说这本书比英特尔集团更能提升的他的身价,这本书确实充分说出了强大的自主意志对于成功的决定性意义。

  假如孩子没有主见,他就永远不能成功,只能跟着别人的想法走,只能任凭环境的摆布,无论人家的想法是对是错,无论环境是否适合他。

  一个人假如没有主见,那么,他自己和他的人生都不属于他,而属于外在的各种影响。这实在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但是,孩子的自主性很容易被破坏,父母都喜欢孩子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发展,都害怕“管不住”孩子。固然,所有的父母都是出于对孩子的一片好心,而且父母的引导对孩子是必要的,但是,除了这些必要的东西之外,有没有多余的东西呢?当自己因为孩子忤逆而发火的时候,是否有一点“控制欲”在内心做崇呢?当孩子的做法我们十分看不惯但并不无大碍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允许孩子去做而不干涉何评论呢?我的观点是,身为父母不应该因为孩子不听话而暴跳如雷,相反要为孩子毫无想法、只会听从而忧心忡忡。

  3、公正

  大凡成功者,必然公正。当他在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时,能够比较公允的对待,既不会过分顾及自己,也不会过分顾及他人。

  过分估计自己,他人不会接受,过分顾及他人,自己丧失方向。我不想在这方面进行道德讨论,公正并非直接对应正义。

  我想强调的是,公正是一种能力,善于理解他人,通俗的讲就是“讲道理”、凡事“拎的清”。

  面对上司能够“拎的清”,会做到不卑不亢,面对朋友和家人能够“拎的清”,会做到和谐双赢;面对下属或者比自己的晚辈等能够“拎的清”,会备受尊敬。

  公正是一种原则感和分寸感,知道什么时候说不,知道自己应该持什么态度,坚持什么立场,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含义和界限,才能做到言行有致。

  4、开心

  一个人首先要开心,如果连开心都做不到,那什么也谈不上了。有人说,有些时候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暂时忍耐痛苦,虽然不开心,但是也很有意义。

  其实,为了一个目标而忍受的一些东西,并非不开心,他可是身体上苦一点,情感上孤独一点,但是他的内心并非不开心,因为有希望在安慰和召唤他。真正的不开心就是对自己的彻底失望、被动的屈辱和内心不可挥散的空虚与恐惧。

  没有谁愿意不开心,为什么还有太多的人拥有很好的生活依然不开心呢?其实,开心与否更多时候不是与事情有关而是与人的心境有关。快乐与其说个性使然,不如说是一种素质和能力。快乐需要一个豁达心胸和乐观的心态和足够的安全感。

  不为一些不好的事情耿耿于怀,而能够迅速的从委屈、伤痛中恢复,不为过去所累,不为未来而忧,活在当下,不为过多的欲望所累,能够自我悦纳、自得其乐,这怎么是一个性格了得,只是一种素质。

  所以,为人父母,对孩子要慈爱有加,让孩子在情感上有足够的温暖和归属感;要求孩子时要严格却不能严厉、凶恶;当孩子受了委屈、挫折、冷落的时候,要引导孩子乐观通达,让孩子感到如果用好的心态面对现实,现实就不会那么糟糕。总之,让感到人生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学会快乐,是教育中再重要不过的事情。

  5、放松

  人类的智慧和能量是惊人的,但是人们的自我束缚、自我困扰、自我矛盾太多了,所以大多数人不仅无为无能而且烦恼无尽。在妨碍人类潜能发挥的诸多因素中,紧张应该是比较突出的一个。

  人在放松的状态中,思维是开放而且活跃的,而在紧张中是封闭而僵化的,就好比在台上演讲,放松让人侃侃而谈,而紧张让人结结巴巴。 上一页12 下一页

爸爸带的孩子,为什么更聪明?
1个回答2024-02-29 23:30

我觉得,老爸带的小孩子之所以会更聪明,是因为爸爸更懂得释放孩子的天性,并且不会刻意的去阻拦宝宝的一些行为,让他们能够得到自由发挥的效果,对于他们大脑的活跃、开发都是有着极大的益处。而相比之下,妈妈所要考虑的就太多了,包括各种可能的小伤害、干净等等,所以才会有那么一句话:宝宝没危险的时候爸爸就是最大的危险!

1、更随性。

宝宝在带小孩子的时候,并不会去过多的干涉他们的发挥。让他们能够随着自己的性子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这一点可以有效的开发他们的大脑,让他们的思想更加的活跃,所以才让他们会变得更加的聪明。

2、更自由。

宝宝想要做的事情,只要不会有大的危险性,一般来说宝宝都不会去干涉,任由他们的发挥。在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甚至还会可以的去加大难度,让他们迫不得已的去想更多的方法,这样有利于他们智力的开发。自由,才能让他们有着更多的想象空间。

3、更独立。

相比于妈妈的带娃方式,爸爸会更加的给孩子更多的独立。有些孩子,在碰到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的时候,只需要一哭妈妈就立马会出手帮他解决,而爸爸则不会,他们更多的是去做好引导,让他们学会方法,换句话就是: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以渔!

4、教育方式不同。

一些宝妈因为心太软,对于宝宝的要求,一开始可能不会答应,但是一哭闹就立马投降了。对于爸爸而言,他们则更喜欢的是让他们哭个够,等你不哭了在跟讲道理,能够很好的起到教育意义。

当然,我们决不能以偏概全,只能说我们对于孩子的教育,一定要用合适的方法,不能过于的宠溺。有句话说得好:与其让外面的人替你教训你的子女,不如自己动手。

爸爸真聪明作文
1个回答2024-06-08 14:25

我经历过许许多多的事,他们就像沙滩上的贝壳数也数不清,其中有一件事是关于爸爸的,大家来听听吧!

一天晚饭后,我和爸爸妈妈下楼去打羽毛球,我们玩得兴高采烈。开始是爸爸和我打,轮到爸爸和妈妈打了。开始妈妈先发球,爸爸接住了,当球又打回妈妈的时候,妈妈一不小心没接好,竟然把球打到了树上,要知道那棵树可有三米多高呀!这下可把我急坏了,我从家里拿来一把椅子,站在上面,可还是够不到,妈妈又给我拿来一把扫帚,我用力够,可树还是一动不动,这可怎么办呢?我看见爸爸站在哪儿一直没说话,好象在想什么,我刚想说:“爸爸,你怎么不来帮我呀!”只听爸爸大声对我说:“ 快躲开!爸爸有办法。”我连忙从椅子上跳下来躲到一边,只见爸爸拿着羽毛拍站在大树下面,对着树上挂羽毛球的位置,把球排往上一扔,大家猜猜怎么了?对了,球和球排一起掉了下来,我太高兴了,连忙说:“爸爸你太棒了!”

你们说,我的爸爸聪不聪明?从此以后,我对爸爸更加佩服了,我心里暗暗发誓,我也要多学知识、长智慧,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爸爸带孩子会不会聪明点??
1个回答2024-02-19 07:00
个人是觉得换着带是不错的,而且男性和女性在很多问题上处理方法也不同,这样也有利于孩子思维的完善,我和老公就是轮流带娃,期间也发生了许多好玩的事情,我在这里就不展开了。(想看的网友可以去妙妙聚乐部里看,我有分享我老公带娃的囧事)
聪明的爸爸
1个回答2024-01-27 04:16
聪明的孩子。
孩子多问爸爸妈妈问题,可以变得更聪明
1个回答2024-03-05 11:55

宝宝的好奇心是非常大的,所以当宝宝开始一刻不停地问爸爸妈妈问题的时候,爸爸妈妈的应答及态度其实对于宝宝的自信与情绪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如果爸爸妈妈回答不当的话,有时候还会让孩子产生羞愧的想法,甚至导致孩子以后不敢问问题。

宝宝天真无邪,有好多的问题总会把爸爸妈妈逗的哭笑不得。宝宝好奇的个性也让孩子的小脑袋里面有着各式各样的问题。有时候明明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却被孩子问得无言以对、哑口无言,也难怪,宝宝的问题实在是太“奇葩”了!

孩子的脑袋里面有着无数的问题

小小年纪的孩子有着非常多的问题,孩子现在会秉持着敬畏的态度看待周围的环境,他希望能够去感受到更多的新鲜事物,对于不清楚的问题会想要搞明白。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孩子提问的频率和类型会有一些改变,不过孩子依旧保持着非常大的求知欲。在刚刚开始的几年里,对于孩子的提问需要鼓励、引领。

孩子爱提问其实是想要和你交流

之前有过一份调查报告,调查了1000名2-10岁孩童的妈妈,主要调查的内容是孩子的日常生活以及每天的提问个数。结果让人惊讶的是,一天内孩子一共问了爸爸妈妈228个问题。

根据临床心理学家安妮麦克马克的分析,孩子之所以问那么多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身边陌生的环境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充满新奇的,所以孩子希望知道更多的信息。

虽然孩子的很多提问有时很乏味,但孩子的真正目的有时并非是想要一个答案,他只是想要知道一些身边的事情。

很多时候,孩子的本意可能不是想要问“为什么”,只是在他极小的词汇量里,他只能通过询问为什么来爸爸妈妈进行交流,或者在孩子的心中,孩子想要说的是:“妈妈,我想和你多谈谈这个。”

不要不回答孩子的问题

作为爸爸妈妈,仔细回答孩子的每一个问题可能是非常难的。不过,还是要多鼓励孩子提问,就算是稍后回答,也要给孩子一个满意的答复。这样孩子才会渐渐知道,爸爸妈妈很忙,或者累了,可是爸爸妈妈还是很在乎自己的。

如果爸爸妈妈不让孩子提问的话,对孩子以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不良的影响。这样其实是在变相阻止孩子正常的人际互动,对孩子的生活肯定会有不良的影响。当孩子时不时得被阻止提问,那么孩子以后可能就会变得沉默了。

及时回答

爸爸妈妈可以通过对孩子的问题表现出关注及价值的肯定,然后让孩子多提问,这主要依靠爸爸妈妈在回答孩子问题时候的语气、音调,通过语音语调的不同,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对他提的问题很感兴趣。

在回答孩子问题的时候不要简单地说“是”或“不是”。相反,爸爸妈妈要好好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可能还会由此延伸出问题,比方说“这个问题很好,你之前是怎么想的呢?”积极的互动,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让亲子关系也能够更加融洽。

当孩子鼓起勇气提问,爸爸妈妈一定要表现出乐于回答他的问题,这对孩子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从生活的点滴当中,扩展孩子的世界观,让孩子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对孩子以后是有很好的影响的。

为什么爸爸带的孩子更聪明
1个回答2024-03-08 11:19
没有这样一回事的啊。感觉还是老妈聪明小孩才会更加聪明。让女人带小孩会更加有感情吧。。。。加上睿智也需要对应的知识和能力的。没人会说。。。父亲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吧。看看一般胎教等等还不是母亲肚子里面开始的。。。
爸爸像什么一样聪明
1个回答2024-03-08 01:49
爸爸很聪明就够了,因为最聪明的就是人类。不过你也可以说像爱因斯坦一样聪明,但是有点过大了。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