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宁夏方言相声剧本

山海情:为什么故事发生在宁夏,剧中演员说的却是陕西话?
1个回答2024-01-25 10:06
山海情:为什么故事发生在宁夏,剧中演员说的却是陕西话?


《山海情》一经播出就引发了广泛关注,市面上就是好评一片,小编这里也说说自己的一些感受,首先第一感觉就是服化道带的质感,那是震撼的,因为小编去的最北的地方就是河南信阳,在其他渠道也有领略到那边的风貌,但是没有想到九十年代的那边居然是这样的环境,而百姓生活的条件更是艰苦,单单“涌泉村”这个名字就已经饱含艰辛和沧桑。

其次是演员,个人感觉是非常真实的,张嘉益的表演就不用多说了,水花姑娘算是一个惊喜了,不过最没想到的是,两集看下,小编硬是没有认出陶虹老师,实在是有些对不住,这里也不得不感慨化妆老师的厉害。不过小编最开始看的是普通话版的,并不知道原还有个方言版,所以在张嘉益老师说话的时候,会特别别扭,而且主要原因还不是因为普通话,而是换了一个人配音了。

不过在得知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后,这种感觉就没有了,也算是一个小瑕疵的地方吧。不过纯方言肯定也是有它的问题的,因为并不是所有观众都能接受和听懂,不得不说,这也是给剧组出了一个难题。另外相信很多观众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山海情》的故事背景明明发生在宁夏西海固,为何剧中演员说的都是陕西话呢?难道这是一个硬伤?其实不然,小编查阅了很多资料,才终于找到了答案。

首先,我们要明确,其实并没有所谓正宗的陕西话和宁夏话,陕西其实分为三个有着较大差异的区域,也就是陕北和陕南,以及人们常说的关中,关中的范围就是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其实这三个区域的话都能成为陕西话,不过人们经常听到的大多是关中话,相信大家对于《武林外传》中佟掌柜的口音一定很有印象,那就是正宗的关中话。

《山海情》我们的“佟掌柜”闫妮也有参演。再说说宁夏地区,宁夏的北部大多说的是兰银官话,剧中背景所在的西海固地区是属于宁夏南部的,这里的构成也比较复杂,主要的方言有三种,其一就是剧中演员所说的关中话,此外还有秦陇片和陇中片,其实后两种与关中话也是非常接近的,大家的交流也并没有什么障碍,不过在外人听可能区别就有些大了。

所以剧中使用的关中话是没有毛病的,另外关中之所以叫关中,就是因为关中平原就处于“四关”之内,而北边的萧关就是在如今的西海固地区,所以其实两地的交流也是非常频繁的,这也是为什么宁夏南部会说关中话,或者带有关中口音的的主要原因。既然说到方言了,不得不提一下福建的普通话了,郭京飞一出场,小编是差点把茶都喷出了,实在太逗了。当然了,这也是当时所处环境的衬托下才有这个效果的。

陕西人夏天的上衣叫什么衫
1个回答2024-02-29 06:45
我是陕西人,叫夏天的上衣名称很多,如叫:青衫,大襟衫,寸衫,衫子,老头衫,布衫等等,陕西人一般选白色的,纯棉的,吸汗穿得舒服。但也有陕西人夏天的上衣穿唐装,有长袖,短袖,穿上很飘逸,因质地一般釆用也是纯棉的,穿上也很舒服哦!
宁夏和陕北远吗
3个回答2023-11-21 14:03
银川,一个在陕北,一个在宁夏,两者相差近千年

今天的银川人也许淡忘了,最早的银川在陕北而不是现在的银川。“银川”作为古地名,最早见于《新唐书·地理志》:“银州银川郡”。《读史方舆纪要》载,宋崇宁四年(1105年),“仍置银州,五年废为银川城,金为银川寨。寻废。”这个地方就在今陕西省横山县党岔镇北庄村,还有着范仲淹“将军白发征夫泪”的历史故事。



对于今天银川较为客观的说法是,宁夏地方文献上出现“银川”一词,约在明末清初。但其时的“银川”还没有明确的地名意义,只是一些官吏、文人在咏唱宁夏平原沟渠交织如网、湖泊珠连其间的秀美景色时,用“银川”形容其水光潋滟、水映晴光的水乡风光。如:“俯凭驼铃临河套,遥带银川挹贺兰”、“连山似奔浪,黄河一带宽。城郭渺如舫,银川亦寥廓”、“或是天吴聊小试,暂移鳅穴到银川”等等。

因为银川城外河渠成网,湖沼湿地连片,抬眼望去到处银光粼粼,有水天一色的气派。同时,由于黄河两岸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排水不畅,土地盐渍化较为严重,又多呈现白色盐碱地带。这就有了1936年5月,著名记者范长江在宁夏采访时的说法:“宁夏土质,碱性最重,地面常呈白色,故宁夏古名银川。”虽说有研究者认为这是望文生义,存在牵强附会的嫌疑,但其毕竟道出了宁夏的地理特征,而研究者也拿不出推翻银川因黄河及沿岸平原灌区为“银色河川”得名的更多证据。所以,银川也就只能是银川了。



清雍正年间,“银川”一词,逐渐有了指代地域的地名含义。如《惠农渠碑记》上有“黄河发源于昆仑,历积石,经银川,由石嘴山而北……”的记载,碑文上的银川,已泛指银川平原引黄河灌区了。

清乾隆年间,宁夏知府赵本植在府城(今银川城区)创立“银川书院”,又有汪绎辰纂修《银川小志》。“银川”一词的指代范围趋于具体、明确,已初具地名意义,并逐渐成为宁夏府城的代称。1944年,宁夏省城(今银川城区址)改为建制市,正式定名为“银川”。这即是今银川作为地名的来龙去脉,也是被人们熟知和认可的,但这并不是最早的银川。



让我们从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开始吧。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塞下”即是诗人所在的延州这一区域。当时,延州为西北边地,是防止西夏进攻的军事重镇,故称“塞下”。秋天了,北方的雁即飞向传说南飞到衡阳即止大雁也没有在这儿停留的一点儿意思了,它们都要去南方避寒了,剩下的只有千山丛中的一座孤城了,虽然落日壮美,但却是寒风萧瑟、满目荒凉。好想家,一个人弄杯酒,却听到深夜里传来了抑扬的羌笛声,看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白发的将军因此失眠,潸然泪下。

秋霜满地,亦是银川一片。然而,真正的银川城在哪里呢?

公元1081年,宋将种鄂攻取西夏银(今陕西米脂西北)、夏(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宥(今陕西靖边西北的内蒙古境)3州,欲进而夺取整个横山地区,进逼西夏都城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因此,他想在横山修筑城墙,留兵防守。朝廷将探察筑城这件事交给了徐禧。徐禧建议,在银州东南25里险要之地构筑永乐城,他说:“银州虽然占据明堂川、无定河的交汇之处,但旧城东南已为河水所吞没,其西北边又被天堑阻隔,实在不如永乐的形势险厄。”意思很明显,他要弃银州移守永乐城。



关于永乐城由于古史记叙简略,再加年代久远,地名沿革变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说在榆林的马湖峪村山上,一说在上盐湾。按《宋史》记载,其“筑砦(读音为zhài)堡各六。砦之大者周九百步,小者五百步,堡之大者二百步,小者百步,用工二十三万。”西夏军队听到宋军的筑城的消息后,多次前来阻扰,但均被击退。宋军大约花了四十天的时间筑成永乐城,消息传入京城,宋神宗十分高兴,便赐永乐城名为银川寨。这就是说,永乐城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即银川寨(砦)。随后,宋军迁银州于此。但是这个地方很快便被西夏攻陷,宋军兵败永乐城,官兵死伤1万多人,宋朝想灭掉西夏的梦想已成泡影。1105年宋军收复银州,1106年废银州为银川城。



今天,银州城遗址位于榆林市横山县党岔镇,居无定河中游和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上,城依山面水,半山半川。分上、下两部分。上古城为小山岗,下古城是一片河旁冲积的平地,城墙用夯土板筑,夯层清晰,残高6—8米,厚9—10米,周长1583.3米。分明还在向人们讲述着那段由银州至银川的沧桑历史。至于银州为什么被称作银州,有一类说法是,银州以产良马而得名。前秦时这里称骢马城,曾有人在这里放牧骢马(黑白毛相杂的马),而马在少数民族语里叫“乞银”,银州因此而得名。



这便是历史上两个“银川”,一前一后的真实存在。两者之间是否有关联呢?“播迁论”者的说法是:“银川”地名之所以能从它地播迁到宁夏安家落户,这与在宁夏建立西夏国的党项羌族有着密切的关系。西夏国的统治阶级党项羌族来自于雪域高原的川藏青甘地区,这支民族的祖祖辈辈都敬畏着雪山并崇尚白色,所以西夏国党项在族内实际上称之为“白高国” 或“白上国”,“银”与“白”往往紧紧相连,称为“银白色”,白银与黄金一样, 是高贵和富有的象征。所以,早在他们的祖居地就有“ 银川”的地名出现。

很显然地,对于两个“银川”,雪山与大地“银白色”虽为一色,却有着时间甚至时空的差异,很难连成一体。就像范仲淹秋霜满地亦是银川一片,地名里盛载着的不仅是历史,更有情感和故事。
陕西陕北之间有什么区别
1个回答2022-10-22 19:25
陕北是陕西的一部分
陕西宁陕五郎关神话传说
1个回答2024-03-03 04:27
地处子午古道宁陕县的五郎关,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
关于五郎关的传说有三:
一、县城南门有五块巨石酷似五条狼,故称为五狼关。
二、城北有子午关(也称石羊关)、夹岭关、高关、腰岭关、五谷关五道关隘。这五道关棚镇象五位壮士镇守,故将关瞎和清口宁陕县城总称为五郎关。
三、宋代杨五郎曾屯兵镇守宁陕,故称五郎关。所以,五郎关石雕以杨家将为主。
在五郎磨前关山上建有650米长廊,蜿蜒上下,颇为壮观。
陕西的“陕”在哪里?
1个回答2022-12-06 22:00
陕的意思应该是指山脉名称,可能是古时候的某个山脉,名为陕,在这座山的西部就是陕西的地界。
为什么陕西叫陕西?
1个回答2023-01-13 11:00
陕西的地理特征分为关中、陕北、陕南三个自然区域来理解的。其实,“三秦”得名源于项羽分封诸侯,让秦的三个降将分治秦之故地:章邯为雍王,领有咸阳以西;司马欣为塞王,领有咸阳以东;董翳为翟王,领有陕陌以西。“三秦”即由此得名。
陕西会馆的陕西商人
1个回答2024-03-11 18:42

在明清两代五个多世纪里,陕西商人从盐业起步,发展到棉、布、粮、油、茶、药材、皮毛、金融等各个行业都能雄踞一方;陕西商人依托故里,扩展到全国各地的关隘重镇和商埠都会,从内地贸易开始做起,直到把贸易扩展到外蒙古、俄罗斯、朝鲜等邻近的国家地区。
陕西商人的贸易活动,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商业文化,把中国的商贸经营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明清时期的陕西商人将秦人经商的历史、经商的智慧、经商的艺术推向了自秦汉、隋唐以后的又一个极致。陕西商人的魄力之大、足迹之远、财富之巨让世人认同了“无西不成商”的历史事实。
分布于全国各地的诸多陕西会馆中,有的与山西商人合建,称“山陕会馆“,或“西商会馆”,有的是纯粹的陕西会馆,又称西秦会馆。
尤其在云贵川一带,由于明清时陕西商帮的经济在那里处于垄断地位,当地便保存了好多会馆,像成都、重庆等地的中心繁华街道,就是由于有会馆而命名为“陕西街”、“陕西路”。

陕西历史上都有哪些传奇人物注:陕西本地的
1个回答2024-05-06 00:12
蔡 邕
·大 禹
·老 子
·神农氏
·鬼谷子
·刘 彻
·魏 征
·班 固
·颜真卿
·杜 牧
·炎 帝
·黄 帝
·李 冰
·吕不韦
·桑弘羊
·周文王
·周武王
·白 起
·王 翦
·秦始皇
·蒙 恬
·张 骞
·司马迁
·刘 邦
·杨 坚弊谈闹
·李世民
·武则天
·李隆基
·李自成
·孙思邈
李 靖
阎立本
韦应物
班 超
郭子仪
白居易
王昌龄
褒 姒
吕 布
貂侍没 蝉租罩
霍去病
张献忠
3000陕西成语,只有老陕才懂
1个回答2024-02-18 01:28

各得其所 [ gè dé qí suǒ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gè dé qí suǒ ]

《周易·系辞下》:“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原指每个人都得到了满足。后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置。《汉书·东方朔传》:“元元之民,各得其所。”

出 处

《周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例 句

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