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南音北馆

闽北历代名人的故事,简单点的。
1个回答2024-04-02 18:17
柳 永

  



  字耆卿,约生于宋雍熙四年(987年)。原名三变,又字景庄,后改名永,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县人。其祖从河东(今山西)迁闽,居住在崇安五夫里。祖父柳崇,五代末“处士”。父柳宜,南唐监察御史,入宋后曾任沂州费县令,雍熙二年(985年)第进士,官至工部侍郎。宜有三子,名三复、三接、三变,皆进士,都有文名,时称“柳氏三绝”。

  柳永幼年生活在武夷山,青壮年时,随文游宦汴京。因早年科场失意,写过《鹤冲天》,发泄怀才不遇之愤,其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传说宋仁宗阅后极为不满,说“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功名?且去填词。”柳永就此自称“奉旨填词”,常出入勾栏瓦肆,茶坊酒楼,和“狂朋怪侣”朝欢暮宴,对酒流连。应乐工歌伎之请,写下大量的歌词。景祐元年(1034年)登进士第,任睦州(今浙江建德)团练官,调余杭令、定海晓峰盐场监官。写有《煮海歌》,表达对盐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庆历四年,入京任著作郎。皇祐(1049~1054年)中,迁屯田员外郎。大约皇祐五年(1053年),柳永卒于江苏镇江。死后凄凉,由人出钱埋葬。

  柳永是北宋著名词人,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第一个大量写长调慢词的人,于此有开创之功。其慢词用变旧声为新曲或依新声填新词,在艺术形式上吸收民间作品的养分,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很适合市民的口味,流传极广。“凡有井水处,即能咏柳词”(《避暑录话》),可见其影响之大。其艺术特点:音律谐婉,词意妥贴,写景抒情,都能委曲尽致,受到民众的喜爱。有《乐章集》,存词近200首。
我要闽北历代名人的一篇故事 (不要太长!!)
1个回答2024-03-29 18:01
宋慈,字惠父 (公元1186 ~ 1249年), 福建建阳县童逊里人.宋慈出身在一个朝廷官吏家庭,父名巩,曾做过广州节度推官.宋慈少年受业于同邑吴稚门下,吴稚是朱熹的弟子,因此,宋慈有机会与当时有名的学者交往.宋慈二十岁进太学.当时主持太学的真德秀是著名的理学家,真德秀发现宋慈的文章出自内心,流露有其感情,因此,对他十分器重.宋慈早年的师友,对于他学业的进步与后来的思想当有相当的影响.
闽北历代名人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29 02:14
叶向高,字进卿,号台山,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 (公元1559年),卒于明熹宗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福建福清人。他是明朝三朝首辅相当于宰相他的故事有 叶向高和著名小棋手过百龄对弈。过百龄,江苏无锡人,是明末棋坛造诣最深、名声最大的国手。他天资慧颖,11岁时就通晓围棋。他与成年棋手以局,常常取胜,名震江南。
  话说叶向高在阁时,政务之暇,常邀同僚下棋,然而数年来竟未遇敌手。泰昌元年,叶向高再度入阁,路经无锡时,在闲谈中听到过百龄其人其艺,特意写了请柬,郑重其事地礼招过百龄对弈。
  过百龄来后,叶向高见是一个儿童,不把他放在眼里。可是一交手,叶向高竟连失三局,惭愧难当。在旁观战的过百龄父亲战战兢兢对儿子耳语:“你的对手是当朝相国,要手下留情……”过百龄不以为然,朗声答道:“下棋虽是雕虫小技,可假如枉道媚人,岂不感到耻辱?况且相国如此贤明,怎会怪罪我一个小小的童子?”
  叶向高听了十分惊佩,起身对过百龄父亲说:“令郎不但棋艺绝伦,且生性耿直,将来必成大器。方今天下多事,正需这样的人才,老夫有一事相求,不知应允否?”过百龄父亲见儿子受到夸奖,连忙回礼:“小子无知得罪相国,大人有何训示,老朽定当从命!”叶向高说:“令郎有此奇才,老丈教子有方。老夫意欲带他进京,代为延请名师,教习治国安邦之术,老丈意下如何?”未等过百龄父亲回答,过百龄抢先说:“小子学业未就,还是不去为好。”听了此话,叶向高揣摸过百龄怕被人说是趋炎附势,因此不愿与达官同行,也就不为难他,只好作罢。
  叶向高进京后,有一次同棋友对弈,局局连胜,棋友便称之为“棋坛国手”。叶向高却羞涩地答道:“大家有所不知,老夫在无锡却败在一个童子之手。”棋友连忙附和:“即便如此,老相国仍不愧为‘弈中第二’。”从此,叶向高便有了“弈中第二”之说。
  
北方人讲他们的方言我们闽南人听了就觉得搞笑,请问我们讲闽南话他们会不会觉得搞笑呢?
1个回答2024-01-24 01:51
福建人当然有咯,不知道你有没有这运气遇到而已。如果你们在一起说自己的家乡话,别人当然有所好奇咯。不过,北京是一个国际化的旅游城市,北京人听到了,也许只是会想,这是哪里的游客呢而已吧。其实何必介意呢。如果诚心介绍你们那里的好东西好旅游胜地,也许还可以交个朋友呢。你说是吧。
旅途愉快哦。。。。。羡慕ing
城村的闽越王城博物馆
1个回答2024-03-13 12:58

建于兴田镇城村村的南部、王城遗址的东南侧。它用图表、文字、实物、复制品的形式,集中展示了距今2110多年以前南方少数地方政权---闽越国从汉封立国直到叛汉终被剿灭的百余年历史。博物馆建筑布局严谨、规则,主次有序。屋顶飞檐重彩,真有“如鸟斯革,如斯飞”的非凡气象,再现了汉代闽越宫苑建筑的风采。 用文字、图画和模型浓缩西汉时期闽越王国昔日的风貌。展厅进门正中是“前言”
石刻和四根图腾柱,柱刻虺蛇纹,象征闽越族崇蛇的习俗。顶上绘有双蛇、日、月、金乌、蟾蜍的图案。图腾柱右边是一个探方模型,让参观者了解城址遗物出土时的情景;左边是一个闽越平民墓葬模型,可以窥视当时的葬俗。展厅正门的两侧门墙是龙凤呈祥的石刻图案。展厅两边墙上石刻的内容分别是:闽中郡建立图、鏖战图、册封图、赠礼图、渔猎图、农耕图、庖厨图等;正中墙上是“册封回归图”的巨幅油画,画的是闽越王无诸受汉王朝册封后,荣归闽中故国受到臣民欢迎的场景。浏览此厅,参观者可初步了解闽越族的历史和生活习俗等概况。 集中展示西汉闽越王城的历史文物。厅的正中是城址复原模型,让人们了解王城的规
模、形状及建筑分布情况。模型的四周橱窗内陈列着城址出土的建筑材料、日用陶器、各种铜铁制品以及兵器等珍贵文物数百件,其中有不少堪称当时全国之最的。如:2.02米长的空心砖、15公斤重的铁犁、81.5厘米长的铁矛头、中国最早的五齿耙等,这些文物在全国出土的汉代文物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置身此厅,使人们有机会见到福建上古文化的遗泽,了解闽越文化和中原文化交流融合的概貌。

闽台缘博物馆的馆藏文物
1个回答2024-07-16 22:56

一楼民间工艺展品  
精品展设在一楼西临时展厅,集中展示描建与台湾丁艺美术界历年来创作的工艺精品,展示闽台民间文化交流活动的盛况,并现场制作展示,让参观者参与互动。
展品由泉州市民间丁艺美术家协会各会员单位提供,展品种类有惠安石雕、惠安木雕、泉州木偁、泉州刺绣、德化瓷器、永春漆篮、泉州脱胎工艺品、神将盔帽、泉州花灯、竹编工艺、铜制器具。台湾工艺美术品取设有金门陶艺、琉璃工艺、交趾陶艺、木偶、宗教、木雕、石雕、琉璃。还有闽台民俗宗教展品,有神将阵头、盔帽、阵仗、铜器、绣仗、文轿、武轿、神像等,以及宗教庆典的各类道具。
二楼“闽台缘”主题馆  
第一部分:远古家园———福建与台湾一水相连,闽台两地原始文化密切联系,共同开辟了远古的家园。
第二部分:血脉相亲———闽台两地同根同宗,血脉相连,骨肉相亲。
第三部分:隶属与共———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
第四部分:开发同工,数以百万计身强力壮的福建移民,渡台把宝岛从荒芜之地开发为富庶之区。
第五部分:文脉相承———今天台湾的方言、祭器、民间工艺、手工技术等,仍保留着浓郁的闽南和客家传统。
第六部分:诸神同祀———福建移民赴台,带去祖籍地的神像或香火。台湾民间供奉的各种神灵,绝大部分由福建传入,其祖庙皆在福建。
第七部分:风俗相通———台湾与福建尤其是闽南,风俗相通,习惯相同。
在这七部分前还设置了序厅,展示了古(清)代闽台的地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还通过“前言”对该馆所要展示的内容以及闽台两地深厚的“五缘”关系进行提示。在主题馆共展出了1500多件文物文献,这些珍贵的文物文献见证了闽台两地深厚的历史渊源,将再现闽台骨肉亲的种种历史场景。
三楼“乡土闽台”专题馆
“乡土闽台”专题展面积1500平方米,按照“春、夏、秋、冬”四个时节,通过全场景式的陈列手法,展现闽台两地共同的民俗风貌。临时展厅面积1500多平方米,可举办各类临时展览及活动,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提供展示、合作、互动的平台。
著名画家作品展
竣工开馆庆典之际,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三楼东展厅将集中展示余承尧、沈耀初、李硕卿、魏传义、黄达德、王武龙、蔡金章、陈一峰、张自生、方照华、唐敏达、蔡国强、郭宁等10多位闽台著名画家100多幅作品

莆仙话,闽北话,闽南语之间区别大吗?具体都有什么样的差别?
1个回答2024-02-20 05:09
蒲他们都是早起语言分化而来,差别较大,莆仙话卷舌,闽北话属客家话一个分支,闽南话是另外一个语种,三者语言无法交流。
莆仙话,闽北话,闽南语之间区别大吗?具体都有什么样的差别?
1个回答2024-04-14 05:26

蒲他们都是早起语言分化而来,差别较大,莆仙话卷舌,闽北话属客家话一个分支,闽南话是另外一个语种,三者语言无法交流。

闽北花猪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02 19:01

闽北花猪是福建山区的地方猪种。主要产于沙县、顺昌、南平、建阳、尤溪、三明、永安、建瓯隐弊隐等县、市,灶厅其中以沙县的夏茂、顺昌县的洋口等地为中心产卜链区。

闽北历代名人故事【紧急!!!快快快】
1个回答2024-03-06 02:37
1福建建阳县童逊里人.宋慈出身在一个朝廷官吏家庭,父名巩,曾做过广州节度推官.宋慈少年受业于同邑吴稚门下,吴稚是朱熹的弟子,因此,宋慈有机会与当时有名的学者交往.宋慈二十岁进太学.当时主持太学的真德秀是著名的理学家,真德秀发现宋慈的文章出自内心,流露有其感情,因此,对他十分器重.宋慈早年的师友,对于他学业的进步与后来的思想当有相当的影响                                                                                                        2叶向高,字进卿,号台山,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 (公元1559年),卒于明熹宗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福建福清人。他是明朝三朝首辅相当于宰相他的故事有 叶向高和著名小棋手过百龄对弈。过百龄,江苏无锡人,是明末棋坛造诣最深、名声最大的国手。他天资慧颖,11岁时就通晓围棋。他与成年棋手以局,常常取胜,名震江南。

话说叶向高在阁时,政务之暇,常邀同僚下棋,然而数年来竟未遇敌手。泰昌元年,叶向高再度...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