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评书精彩片段

花木兰简评
1个回答2022-07-01 10:19
说的不错,顶一下
名人传的精彩片段并带点评?
1个回答2024-03-16 18:55
我以前一直认为像音乐家、雕塑家、画家这样的成功人士,生活起来肯定是顺心如意、没有半点困难。可在这个假期中,我读了罗曼??罗兰写的《名人传》之后,彻底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想法。
原来,历史上的艺术家们并不都家境富有、生活一帆风顺,比如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他出身非常贫寒,在17岁时母亲就去世了,这对贝多芬是一个多么严峻的考验!他30岁又开始听觉失灵,后来完全失聪。可他还是完成了大量作品。贝多芬一生没有几天宽裕的日子。著名的艺术家米开朗琪罗出身贵族,但6岁时丧母,随后开始学习雕刻。在不断地创作中,他赢得了应有的荣誉。后来,许多国王都用各种挑剔和威胁恐吓去折磨米开朗琪罗,给他设置障碍。他遭受了许多苦难,最终取得胜利。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可以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对这些困难,我们应当去想办法克服,还是放弃?这大家都知道,但为什么一遇到困难就束手无策?贝多芬和米开朗琪罗一样,他们都遇到过极大的困难,但他们不屈从命运的安排,勇敢地与命运作斗争。因此,他们征服了命运,征服了苦难。难道他们身上的一股斗争与征服的力量不值得我们现代人去学习吗?
在众多的英雄人物身上就有着一种淳朴的毅力和坚强。贝多芬和米开朗琪罗这两位艺术家,他们为了谋求生存,耗费了巨大的精力;他们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和挫折,仍然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和乐趣。相反,倒是磨练得更加坚强。
我希望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遇到困难时都不要放弃,勇于奋斗。尤其是我们这些学生,遇到难题要认真思考,不断实践,去取得一个个成功。
《名人传》精彩片段,加点评
1个回答2024-06-04 22:20
1)人生是艰苦的,再不甘于平庸的人,那是一场无休止的战斗,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在孤独与静寂中展开的斗争。 2)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3)贝多芬、弥盖郎基罗、托尔斯泰,他们都是天才人物,但他们更是英雄——他们或由于疾病的折磨,或由于悲惨地的遭遇、或由于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加于一身,这种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他们的呼吸,毁灭了他们的理智,但是他们凭着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他们坚持着艰苦的里程,贝多芬用痛苦换来欢乐化成了不朽的音乐,弥盖郎基罗用他的生命的鲜血雕塑了后人须仰视才见的巨作,托尔斯泰相信“当一切人都实现了幸福的时候,尘世才有幸福的存在。” 4)贝多芬和歌德一起散步,回来的路上遇到了王公贵族。他们远远看见时,歌德就挣脱了贝多芬的手臂,站在大路的一旁,深深地弯着腰,把帽子拿在手里,等候着皇室成员的经过。而贝多芬却独自向歌德说着他想说的话,看到歌德那个样子,贝多芬按了按帽子,扣上外衣的纽扣,背着手径直朝最密的人丛中撞去。亲王与近臣密密层层的,太子鲁道夫向贝多芬脱帽致敬,皇后向他打招呼。那些大臣们也都认识他。贝多芬故意看着这群人马在歌德面前经过,事后,贝多芬还毫不客气地把歌德教训了一番。这让当时任魏玛大公枢密参赞的歌德永远不能原谅他,而贝多芬却不以为然。 5 )这一切卑微的心灵对于托尔斯泰的长成上的影响当然是昭然若揭的事.暮年的托尔斯泰似乎已在这些灵魂上萌蘖,试练了.他们的祈祷与爱,在儿童的精神上散播了信仰的种子,到老年时便看到这种子的收获. 6 )俄罗斯的伟大的心魂,百年前在大地上发着光焰的,对于我的一代,曾经是照耀我们青春时代的最精纯的光彩.在十九世纪终了时阴霾重重的黄昏, 它是一颗抚慰人间的巨星,它的目光足以吸引并慰抚我们青年的心魂.在法兰西,多少人认为托尔斯泰不止是一个受人爱戴的艺术家,而是一个朋友,最好的朋友, 在全部欧罗巴艺术中惟一的真正的友人.既然我亦是其中的一员,我愿对于这神圣的回忆,表示我的感激与敬爱
名人传的精彩片段及点评
1个回答2024-06-05 13:22
(1)
俄罗斯的伟大的心魂,百年前在大地上发着光焰的,对于我的一代,曾经是照耀我们青春时代的最精纯的光彩.在十九世纪终了时阴霾重重的黄昏, 它是一颗抚慰人间的巨星,它的目光足以吸引并慰抚我们青年的心魂.在法兰西,多少人认为托尔斯泰不止是一个受人爱戴的艺术家,而是一个朋友,最好的朋友, 在全部欧罗巴艺术中惟一的真正的友人.既然我亦是其中的一员,我愿对于这神圣的回忆,表示我的感激与敬爱 .

(2)
贝多芬和歌德一起散步,回来的路上遇到了王公贵族。他们远远看见时,歌德就挣脱了贝多芬的手臂,站在大路的一旁,深深地弯着腰,把帽子拿在手里,等候着皇室成员的经过。而贝多芬却独自向歌德说着他想说的话,看到歌德那个样子,贝多芬按了按帽子,扣上外衣的纽扣,背着手径直朝最密的人丛中撞去。亲王与近臣密密层层的,太子鲁道夫向贝多芬脱帽致敬,皇后向他打招呼。那些大臣们也都认识他。贝多芬故意看着这群人马在歌德面前经过,事后,贝多芬还毫不客气地把歌德教训了一番。这让当时任魏玛大公枢密参赞的歌德永远不能原谅他,而贝多芬却不以为然。

(3)
贝多芬、弥盖郎基罗、托尔斯泰,他们都是天才人物,但他们更是英雄——他们或由于疾病的折磨,或由于悲惨地的遭遇、或由于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加于一身,这种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他们的呼吸,毁灭了他们的理智,但是他们凭着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他们坚持着艰苦的里程,贝多芬用痛苦换来欢乐化成了不朽的音乐,弥盖郎基罗用他的生命的鲜血雕塑了后人须仰视才见的巨作,托尔斯泰相信“当一切人都实现了幸福的时候,尘世才有幸福的存在。”

(4)
我懂得认识托尔斯泰底日子,在我的精神上将永不会磨灭。这是1886年,在幽密中胚胎萌蘖了若干年之后,俄罗斯艺术底美妙的花朵突然于法兰西土地上出现了。托尔斯泰与杜思退益夫斯基底译本在一切书店中同时发刊,而且是争先恐后般的速度与狂热。1885至1887年间,在巴黎印行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小传》《童年与少年》《波里哥加》《伊凡·伊列区之死》,高加索短篇小说和通俗短篇小说。在几个月中,几星期中,我们眼前发见了含有整个的伟大的人生底作品,反映着一个民族,一个簇新的世界底作品。

(5)
我们的著名批评家曾有一种论见,说托尔斯泰思想中的精华都是汲取于我们温暖的浪漫派作家:乔治·桑,维克多·嚣俄。不必说乔治·桑对于托尔斯泰的影响说之不伦,托尔斯泰是决不能忍受乔治·桑底思想的,也不必否认卢梭与斯当达(Stendhal)对于托尔斯泰的实在的影响,总之不把他的伟大与魅力认为是由于他的思想而加以怀疑,是不应当的,艺术所赖以活跃的思想圈子是最狭隘的。他的力强并不在于思想本身,而是在于他所给予思想的表情,在于个人的调子,在于鼠疫家底特征,在于他的生命底气息。
名人传精彩片段和点评
1个回答2024-03-27 13:33
(1)

俄罗斯的伟大的心魂,百年前在大地上发着光焰的,对于我的一代,曾经是照耀我们青春时代的最精纯的光彩.在十九世纪终了时阴霾重重的黄昏, 它是一颗抚慰人间的巨星,它的目光足以吸引并慰抚我们青年的心魂.在法兰西,多少人认为托尔斯泰不止是一个受人爱戴的艺术家,而是一个朋友,最好的朋友, 在全部欧罗巴艺术中惟一的真正的友人.既然我亦是其中的一员,我愿对于这神圣的回忆,表示我的感激与敬爱 .



(2)

贝多芬和歌德一起散步,回来的路上遇到了王公贵族。他们远远看见时,歌德就挣脱了贝多芬的手臂,站在大路的一旁,深深地弯着腰,把帽子拿在手里,等候着皇室成员的经过。而贝多芬却独自向歌德说着他想说的话,看到歌德那个样子,贝多芬按了按帽子,扣上外衣的纽扣,背着手径直朝最密的人丛中撞去。亲王与近臣密密层层的,太子鲁道夫向贝多芬脱帽致敬,皇后向他打招呼。那些大臣们也都认识他。贝多芬故意看着这群人马在歌德面前经过,事后,贝多芬还毫不客气地把歌德教训了一番。这让当时任魏玛大公枢密参赞的歌德永远不能原谅他,而贝多芬却不以为然。



(3)

贝多芬、弥盖郎基罗、托尔斯泰,他们都是天才人物,但他们更是英雄——他们或由于疾病的折磨,或由于悲惨地的遭遇、或由于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加于一身,这种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他们的呼吸,毁灭了他们的理智,但是他们凭着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他们坚持着艰苦的里程,贝多芬用痛苦换来欢乐化成了不朽的音乐,弥盖郎基罗用他的生命的鲜血雕塑了后人须仰视才见的巨作,托尔斯泰相信“当一切人都实现了幸福的时候,尘世才有幸福的存在。”



(4)

我懂得认识托尔斯泰底日子,在我的精神上将永不会磨灭。这是1886年,在幽密中胚胎萌蘖了若干年之后,俄罗斯艺术底美妙的花朵突然于法兰西土地上出现了。托尔斯泰与杜思退益夫斯基底译本在一切书店中同时发刊,而且是争先恐后般的速度与狂热。1885至1887年间,在巴黎印行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小传》《童年与少年》《波里哥加》《伊凡·伊列区之死》,高加索短篇小说和通俗短篇小说。在几个月中,几星期中,我们眼前发见了含有整个的伟大的人生底作品,反映着一个民族,一个簇新的世界底作品。



(5)

我们的著名批评家曾有一种论见,说托尔斯泰思想中的精华都是汲取于我们温暖的浪漫派作家:乔治·桑,维克多·嚣俄。不必说乔治·桑对于托尔斯泰的影响说之不伦,托尔斯泰是决不能忍受乔治·桑底思想的,也不必否认卢梭与斯当达(Stendhal)对于托尔斯泰的实在的影响,总之不把他的伟大与魅力认为是由于他的思想而加以怀疑,是不应当的,艺术所赖以活跃的思想圈子是最狭隘的。他的力强并不在于思想本身,而是在于他所给予思想的表情,在于个人的调子,在于鼠疫家底特征,在于他的生命底气息。
儿童团体表演豫剧《花木兰》木兰唱段求!
1个回答2024-05-13 04:52
刘大哥讲来的话理太偏
谁说女子享源清闲
男子打仗到边关
女子纺织在家园
白天去种地
夜晚来纺棉
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
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
你要不相信哪
请往这身上看
咱们的鞋和袜
还有衣和衫
这千针万线都是她们连哪
有许多女英雄,
也把功劳建,
为国杀敌代代出英贤,
这女子们那一点不如儿男
啊-------
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
尊一声贺元帅细听端详
阵前的花木林就是末将
我原名叫花木兰哪,
是个女郎
都只为边关紧军情急
征兵选将
我的父在军机就该保边疆
见军贴不由我愁在心上
父年迈弟年幼怎敌虎狼
满怀着忠孝心热火一样,
要替父去从军不用商量
我的娘疼女儿
她苦苦阻挡
说木兰我发了疯啊言语巅狂
为从军避仆人我好说好讲
为从军设妙计女扮男装
为从军与爹爹俺比箭较量
胆量好武艺强啊
喜坏了高堂
他二老因此上才把心来放
花木兰啊------
花木兰改木林
我的元帅啊你莫笑俺荒唐
自那日才改扮哪
巧装男子
移千山涉万水
亲赴重地
在军中常担心呢
我是个女子啊
举止间是女藏在心里
唯恐她被发觉
犯了军纪
贻误了军情事
难退强敌
那一日在军阵中箭伤疗
孟元帅来看病又把亲来提
那时我赖箭伤啊
装腔作势啊
险轻点露出来女儿痕迹
随元帅十二载
转回故里啊
收拾起军木堂
穿上我的旧时衣
啊啊啊
评价花木兰
1个回答2024-01-22 11:23
花木兰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花木兰是北魏人,北方人喜欢练武。花木兰的父亲以前是一位军人,从小就把木兰当男孩来培养。木兰十来岁时,他就常带木兰到村外小河边,练武,骑马、射箭、舞刀、使棒。空余时间,木兰还喜欢看父亲的旧兵书。
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在后世影响深远。其事迹被多种样式的文艺作品所表现,尤其是电影、电视剧多次重拍,甚至影响波及美国和全世界。花木兰其人其事仅限《木兰辞》中,纵观南北朝、隋唐诸史并无记载,所以其生卒年和故里有很大争议。
《木兰辞》是一首北朝民歌。这是一首流传很广的北方民歌《木兰辞》,这首民歌的主角是一位英勇的北方女子花木兰。这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木兰辞》被列入中小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青年学生世代诵颂。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保卫国家,可歌可泣。
千百年来,花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为她又勇敢又纯朴。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将花木兰的故事改编成了动画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
四大名著的精彩片段评书急急
1个回答2024-03-03 23:13
西游记》是我看的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第一本,小时候看过电视,却发现会动的人物远比不上文字,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想象空间。说起小时候,也与书有扯不断的丝缘。
作为一个女孩,第一次看的故事一定是《白雪公主》,而这个故事是被我买的《彩图世界名著》4本中的一本收录的一个故事。我听过“白雪公主”,并无限向往那公主的世界,于是,我看中这套有着鲜艳图画夹杂着文字的书本,买下了。我看了一遍又一遍里面的故事,听着奶奶一遍又一遍的念读和自己读给自己听,不厌其烦的想象。《冷酷的心》《灰姑娘》《皇帝的新装》……所有的故事都是我无聊时,幼儿园放学后,临睡前的朋友。第一次正式自己看书——大约1岁。
如果加上认字的书,或者那些薄薄的也算是书的话,那么,几乎是1岁前的事吧。
说说最近看完的书,应该是《小时代2.0》吧,以前我早看过了,这次只是重温一遍。你不知道是什么?——不会吧。在《小时代2.0》中,是以经济飞速发展的上海这座城市为写作背景,故事延续了第一部(《小时代1.0》当然也看过喽)中大量的时尚元素描写和搞笑的写作风格,但基本脱离了校园故事,更多的是几位主人公在步入职场后,随着自身环境的变化和人生阅历的不断增长,围绕友谊、爱情和职场所展开的故事。真的是一部很有趣的书。伟大的人总是说:温故而知新。这次重温,也让我对里面的人物有更加深的了解。其中最欣赏的,当然是宫?沉恕K淙蛔髡呤怯梦淖置杌娴模??撬?男蜗笠丫???谖业哪院!U馕煌踝影愕娜宋铮?馊竦目谄??淇嵊胛屡?恢?哪谛模?骱Φ闹俺∩笔帧5比唬?业睦硐耄?怯兄魅斯?窒舻纳?罹???涤懈鲂圆灰坏墓朊郏?杩嗟陌?楹妥吭饺匆话愕墓ぷ鳌U飧龉适拢ㄌ?担┙???本,我相信,我会一直追随下去。
现在阅读的书比小时候而言,算是深奥多了吧。
呼兰河传全文 精彩片段
1个回答2023-04-16 15:26
哈哈就是就是计算机
中外名人对木兰从军的评价
1个回答2024-01-18 15:16
  史家关于木兰记载甚少,木兰究竟魂归何处,如云彩一般飘忽难定,以至传说众多。
[编辑本段]木兰祠
  木兰祠始建于唐代,金代泰和年间(公元1201-1208年),敦武校尉归德府谷熟县营郭镇酒都监乌林答撒忽剌又重修大殿、献殿各三间,并创塑了花木兰像。至元代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睢阳府尹梁思温倡议,募捐二千五百贯,重修扩建。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7年),由该祠僧人坚让、坚科和其徒田何、田桢、田松等,又募资修祠立碑。由于历代重修,祠宇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祠地四百余亩,住僧人十余人。木兰祠
  1943年毁于战火。现幸存祠碑两通。一是元代《孝烈将军像辨正记》碑,立于该祠大门内东侧。碑为青石,通高3.6米,宽1米,碑首前后皆为深浮雕的二龙云里戏珠,布局对称,造形大方。篆字题名《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碑四边刻有图案,上边用夸张浪温的手法,刻有二龙戏珠,龙头大而逼真,龙身简而细小,穿入流云,生动美妙。两边阴刻牡丹花纹,线条活泼流畅,古朴而不俗。碑文正书31行,满68字,其刻书精美,苍劲有力。龟座高0.7米,龟形伸头直尾,四肢半曲,似起似卧,栩栩如生。碑文下款:元朝元统二年,祖居归德汤德立石,侯有造撰文,曹州李克均、李英刻石。此碑经专家鉴定,确属元代石刻真品。1982年,由省文局拨款,又重修碑楼,顶为轿形,尖顶四脊,合瓦挑角,17层封檐,前后园门,古朴典雅,碑楼四周砌有围墙。另一通是清朝《孝烈将军辨误正名记》碑,立于该祠大门外西侧。通高2.14米,宽0.78米,方座,碑额刻有深浮雕盘龙,篆字题名,碑文正书,归德府商丘县庠生孟毓谦撰文,归德府商丘县邑大学生孟毓鹤书丹,芒山石工张握玉刻石。1993年,虞城县举办了中国第一届木兰文化节。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聚集在商丘,一起分析了《木兰辞》内容和尚存的元碑记载。一致认为,花木兰的故乡在虞城,已确凿无疑。
[编辑本段]相关评价
  花木兰的故事是一支英雄的歌,悲壮的诗。《木兰辞》被列入中小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青年学生所诵颂;多年来,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木兰从军》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在保卫国家的战斗中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壮举。人们为了纪念她,在虞城县内还建有木兰中学、木兰火车站、木兰宾馆、花木兰度假村、花木兰产业集团、花木兰民兵连。商丘市还组建有花木兰武术协会、花木兰盘鼓队、花木兰舞龙队。每年的四月初八,木兰的生日,人们前来祭祀,人山人海,庙会盛大。现在,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名字不但在我国家喻户晓,而且由于美国迪斯尼公司耗巨资制作的卡通片《花木兰》的巨大影响,她的美名已传遍了全球。美国新闻媒体赋诗称赞"古有神州花木兰,替父从军英名响;今有卡通"洋木兰",融中贯西四海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