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与实践》04 后现代主义疗法
1个回答2024-01-14 19:06
后现代主义疗法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它没有唯一的创始人,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与后现代主义疗法相对应,我们将前面介绍的疗法统称为现代主义疗法。现代主义疗法认为现实是客观的,现实存在一个标准范围。它认为人之所以会出现问题,是因为他们的情绪或行为偏离了客观的规范,它将这些不合规范的情绪和行为贴上异常的标签,然后再帮助他们回到“正常”的状态。
而后现代主义疗法拒绝客观现实,更注重来访者的主观现实。也就是说,由关注问题的外在,转为个体的内在部分,强调对事件的多元意义的探讨。比如说,在面对一个抑郁的案例时,现代主义疗法注重的是探究来访者有哪些抑郁的表现、抑郁的根源是什么者哪、表现出的问题行为要如何消除等等;而后现代主义疗法则认为,来访者抑氏差郁的状态有存在的意义与价值,重点在于通过语言,帮助来访者发现抑郁对于来访者当下的生活意味着什么,或者借助抑郁在告诉来访者什么,或者在抑郁的状态下,来访者运用了什么积极资源来应对等等。
2
比较经典的后现代疗法有焦点解决短期疗法和叙事疗法。
焦点解决短期疗法,是一种短程的心理治疗技术,它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它认为人们都是健康而充满能力的。来访者拥有解决自身问题的必要资源,在咨询师的指导下可以自己建构解决历程。
所以,焦点解决短期疗法的重点不是放在问题上,而是寻找来访者生活中积极有效的一面,也就是寻找问题的例外,意思就是问题解决的方法就在例外之中。所谓的例外是指问题之外的其他行为或想法。通过询问探究来访者“做了什么使问题没有发生?”从而鼓励来访者使这个小小的例外变成改变的开始,逐步发展成更多的改变。
比如说,一位女性来访者觉得自己的婚姻状况出现了问题,认为她的丈夫不再爱她了,为此她焦躁不安,时常把目光放在她的丈夫身上,希望总能和她的丈夫粘在一起,这让她的丈夫很抓狂,就想躲着她。丈夫越来越不爱在家呆,即便在家也时常一个人呆在书房里,不想和她说话。
这位女性希望通过咨询改善婚姻状况。咨询师进行了例外提问:“有没有一些时候,是你表现得比较放松,或者你能独自做些自己的事情?”
来访者回答:“我有时会自己看看书,不会想那么粘着他,他反而会走过来看看我。可能首核码在那些时候,他认为我比较独立,就不那么让他厌烦!”
咨询师听了这个例外情况,充满欣赏地、用振奋性的口吻继续向来访者提问:“你认为他比较喜欢你独立一点。你是怎么让自己做到能独立一点的呢?”
来访者回答:“噢,有时我想做做自己的事,有时我告诉自己不可以总是依赖着他。”
咨询师继续提问:“当你这样告诉自己时,对你有什么不同的影响吗?”
来访者回答:“有呀!我越是这样想,就越可以做到独立一点。”
……
这段对话就是通过发现来访者的例外情况,来帮助来访者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能从一些小的例外开始,逐渐积累,引发夫妻俩日常沟通上更多、更大的改变。
为什么一些小的改变能带来更多的改变呢?焦点解决短期疗法认为,人有一个系统,系统中有“黑”的部分(即问题发生的互动),有“白”的部分(即问题不发生时的互动)。传统的做法是从黑的部份进行修正,但焦点解决短期疗法的做法却要是从白的部分进行扩展。
由于整个系统是固定平衡的,一旦白的部分扩大一些,黑的部分就减少一些,整个系统的改变就发生了。小的改变不可忽视,就像滚雪球那样,从一个小的雪球开始,越滚越大,带来雪球效应,最终引发来访者现有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大的改变。
前面的那位女性来访者发现自己独立地看看书,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时,丈夫反而更愿意靠近她一些。那么接下来,她就会多一些做自己的事,不那么依赖他的丈夫。丈夫没有被妻子逼近的压迫感,也会越来越多地和妻子进行交流。日积月累,夫妻间就能够轻松相处。
接下来,我们结合一些例子来看看,焦点解决短期疗法是如何结合工具进行实践的。
首先,它最常用的技术就是“聚焦改变的对话”。聚焦改变的对话需要咨询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去帮助来访者聚焦于各种改变的可能性。前面为了帮助那位女性来访者,咨询师做了很多聚焦问题例外的提问,大家已经有所感受了吧。
咨询师还可以用探究“此时此刻可以做些什么”的问句,取代探讨“过去原因”的问句,重新建构来访者的问题,创造改变。比如说,咨询师在帮助来访者明确目标时,可以提问“你在生活中想要些什么?”或是“面对这样的问题,你想我可能帮你什么?”、“你今天来,想要改变的是什么?”这样可以使来访者停止抱怨,正视问题的解决,从而引导出行动的目标。
咨询师也可以通过提问帮助来访者,澄清改变最先出现的迹象是什么。例如,询问来访者,“如果父母发现你变得比较乖了,你觉得他们会首先注意到哪个变化呢?”引导来访者描绘最先出现的改变迹象,从而展开解决问题的行动步骤。这里的提问,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奇迹询问。比如“当奇迹发生时,你的生活会有什么不一样?”目的是为了探讨来访者想要什么不一样的生活。引导来访者从关注过去的问题,转向探讨未来满意的状态,使来访者充满信心,同时又能理清长远目标。
第二,例外询问。咨询师协助来访者找出例外,引导他去看抱怨的问题没有发生或没那么严重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常用的问句是:“什么时候问题不会发生?”“曾经做过什么事情让你自己心情好一点?”
不知道你听完这些介绍有没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在生活中你也可以这样帮助自己去寻找解决办法。
焦点解决短期疗法很注重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反馈,包括鼓励和赞美、桥梁、布置家庭作业三个成分。通过鼓励和赞美树立来访者的希望,让来访者了解自己有能力达成目标;桥梁是将鼓励和赞美与后续的任务连接起来;通过布置家庭作业,让来访者去观察自己的生活,寻找例外、进行自我探索、对比改变发生前后的差异,强化咨询效果,或是让来访者做一些有助于解决问题的行为任务。
3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后现代主义的另一个代表“叙事疗法”。
一些学者在家庭治疗的基础上提出了“叙事疗法”的理论。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不开心的时候喜欢和身边的人倾诉一下。其实叙事治疗和这种“倾诉”有点相似,生动的语言可以再现当时的情境,重新让我们进入到当时的情境中,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
咨询师通过倾听来访者的故事,将问题外化,也就是将人与问题分开,强调“问题才是问题,人不是问题”。进而解构问题,重写故事,改变看待问题的角度。大家听到“外化”、“解构”这些概念有些陌生吧,没关系,在下面的咨询策略学习中,我们会进一步地举例说明。
叙事治疗很重视“故事”,一种是主线故事,一种是支线故事。主线故事也就是问题故事,来访者生命故事中那些特别重要,成为围绕着某个主轴的故事。支线故事也称之为替代故事,是来访者生命故事中不符合主轴的,不被注意的事件。
比如说,一个31岁的女博士来到咨询室,她的工作很好,收入也不错,已经自己买了房子,但是她自己对自己并不满意,时常感到难过痛苦,在咨询室里泪流不止。咨询师了解到,她之所以如此伤心难过,是因为她参加了无数次的相亲活动,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结婚成家。而家里人又不断催婚,让她疲惫不堪,这就是她受到“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观念的影响,而形成的问题故事,也就是主线故事。
而如果不受“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观念的影响,她完全可以生活得很富足,很快乐。通过叙事疗法的帮助,就需要帮她重构“没有结婚,也可以生活得快乐幸福”的支线故事,或者替代故事。比如说,虽然还没有结婚,但是她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给自己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自己为自己的生活负责。或者说因为没有结婚,她可以非常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和金钱,外出旅游、读书学习、听音乐等等,反而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更有意义,自己可以拥有各种自由的选择。
用支线故事去替代不合理的主线故事,是叙事疗法的核心概念。发展出新的主线故事之后,还需要帮助来访者在自己的能力和资源的基础之上,认同自己,从而帮助个体解决当前以及未来会遇到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具体来看看叙事疗法的咨询策略有哪些。
首先,是将问题外化与解构,通过外化,让人透过问题,去看到自己的力量与能力。可以将问题拟人化,帮助来访者与问题进行对话,例如面对一个抑郁的来访者,咨询师可以通过拟人化的方式提问:
“哪些时候抑郁离你比较远呢?”
“好的,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抑郁,他将会带我们走向何处呢?”
“当你感觉不到抑郁症的时候,那个时候你在做什么呢?”
“这么长时间了,你仍然在面对这个抑郁,我非常好奇,能不能问一下,在这么长时间里面,一直面对他而没有被击垮,你是如何做到的呢?”
“你想对这个抑郁说点什么呢?这个抑郁想对你说什么呢?”
这样,来访者的抑郁不再和来访者合为一体地出现,通过问题外化的提问,来访者可以站在抑郁之外,来解读抑郁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不抑郁的时候自己在干什么,自己是如何应对抑郁的,抑郁对自己有什么意义,等等。
在问题外化和解构后,需要重构故事。像前面的女博士的故事那样,很多来访者的主线故事背后常常蕴藏着一些特定文化、历史知识和习惯,这些习以为常的观念常常是来访者问题的建构者,而我们很容易成为文化下的牺牲者和替罪羊。叙事疗法咨询师需要帮助来访者跳出受主流文化影响和控制的自我认同。
例如,来访者对咨询师诉说:“童年的时候,爸爸经常打我和妈妈。我那时特别爱上学,但是有时也逃学,我逃学并不是为了出去玩,而是偷偷看爸爸妈妈有没有吵架,看他们是不是还好。我觉得自己那时真的好可怜啊!”
叙事疗法咨询师的态度与思维过程是:
经历家庭暴力的孩子就一定可怜?谁规定的?
小小的他怎么就想到偷偷地去看爸爸妈妈有没有在吵架?
他说的那个可怜是什么?
觉得自己好可怜,这样的想法是怎么来的?
可怜的日子里,小小的他是怎么挺过来的?
在可怜的日子里,最不容易的地方在哪里?
重构故事需要挖掘特殊意义事件,也就是寻找任何不符合主线故事的事件,可以是与主线故事相矛盾的事件、与主流文化不相合的地方,或者找出问题无效的时候。发现特殊意义事件是一个反复进行的过程,直到发掘出来访者内在的力量。所以要做到解构与重构,咨询师不是要同意来访者已有的感受,或者对来访者表示同情与怜悯,而是要用一种外化和好奇的态度去看待来访者的经历。
可以通过“行动蓝图问话”将特殊意义事件按照时间顺序串连起来,探索特殊意义事件的细节,了解来访者对生活的自我认同、人际关系给予的意义,包括欲望、动机、目标、梦想、期待、价值、信念、决心、许诺和比较理想的生活形态等。叙事疗法对特殊意义事件的探究和焦点解决短期疗法对问题例外的探究十分相似。
4
上面介绍的两种后现代主义疗法都乐观地相信人是有能力、有资源的,他们可以自己去找到问题的答案。但是,想要这些疗法有所成效,合作与沟通才是关键。来访者和咨询师一直处于积极的互动关系中。通过倾听,咨询师进入来访者的世界,进行积极的行动引导。然后经由邀请,促使来访者做出进一步改变,协助来访者搜寻新的意义,产生新的想法与行为。
咨询师是解决问题过程的专家,而来访者才是最了解问题的专家,两者合作,问题就迎刃而解。咨询师只是“引发”来访者运用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制造”改变。这里强调的是来访者自身的资源,尊重来访者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考:
1.在你自己的生活中,是否存在一些有待挖掘的例外或特殊意义事件?
2.后现代主义疗法适用于什么样的来访者?
光之晨曦猎魔团。没有治疗他们怎么治疗
1个回答2023-08-01 09:06
治疗师。在神之王座游戏中光之晨曦此凳局睁猎魔团。没有治疗他们是带的治疗师给团队进行治疗的。《神印王座》为作家唐家三少所著异界大陆小说森腊旅,其为三少的第十二部长篇网络小说。
实践论的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2-10 00:59

实践论的主要内容:一方面将唯心论、唯物论以及辩证唯物论三者做了比较;另一方面文章说明了辩证唯物认识论的三个阶段,并通过古今中外的实际案例对这三个阶段进行了论证。

唯心论:就是基于我们大脑的想象来认识世界,我国明朝的朱熹、希腊的柏拉图以及德国的黑格尔是典型的代表人物。如果以为理性认识可以不从感性认识中来,那就是唯心论者。唯物论:认识来自于实际的物理世界,不认为在实践探索认识世界中提炼的概念也是认识的一部分。

辩证唯物论:认为认识从实践中开始,然后将实践获得的经验提炼成概念及理论,最后再回到实践中进行检验及再认识。即实际的物理世界是认识的起点,在探索认识物理世界的过程中提炼到大脑中的概念、理论也是认识的一部分,要辩证统一的看待二者。

认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分为三个阶段:感性认识阶段、理性认识阶段和实践认识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感性认识阶段,在与物理世界接触的过程中,最初看到的是片面的,表面的,主要是看到事物的外部联系。

第二个阶段是理性认识阶段,包括内部的联系。第三个阶段实践认识阶段,在于用这种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实践理论
1个回答2024-02-04 19:02
它所试图解释的是就是一个给定社会和文化整体(系统)之形式和意义的产生、再生产及变迁。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是怎样的?
1个回答2024-01-26 12:28

1、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即实践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

2、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错误的理论则有阻碍作用。

3、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不能任意割裂两者的辩证关系,孤立地强调一个方面。

概念:

辩证关系就是指事物之间、事物内部要素之间以及事物的两重性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从世界观角度看,辩证关系是客观事物存在的状态,从方法论角度看,辩证关系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普遍方法,把握辩证关系的关键在于用对立统一的方法看问题,客观、全面地揭示事物矛盾双方的相互关系,无可比性除外。

什么是理论与实践
1个回答2024-01-30 08:35
 理论 1在某一活动领域(如医学或音乐)中联系实际推演出来的概念或原理
    2 理想的或假设的一系列事实、原理或环境
    3从对事实的推测、演绎、抽象或综合而得出的[对某一个或某几个现象的性质、作用、原因或起源的]评价、看法、提法或程式
  
  4科学理论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相对正确的认识,是经过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并由一系列概念、判断和推理表达出来的知识体系。

实践
人们常说的这个实践有着诸多的含义,但我以为最核心的含义就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
  实践与思想相互共同。从广义上来讲,实践是思想的内部斗争和与外斗争之总合,或者说实践是对于人的物质活动和思想活动的统称。实践以思想为本。没有思想参与的物质活动是不足以称之为实践的.思想是实践最基本的东西。所谓思想的与外斗争,就是思想与物质的斗争。从广义上来说,实践即思想,思想即实践。
  思想与实践相互区分。其义为:实践为思外的实践,思外的实践与思内的虚践相区分。狭义实践与狭义思想相区分。狭义实践与狭义思想的区分错综而复杂。从最根本上来讲,狭义实践指思想的与外斗争,即思想与物质的斗争,而最基本的则是思想与狭义物质的斗争。狭义思想指思想的内部斗争。通常所说的实践是指狭义的实践.
  在思想与物质的关系中包含着这样的两个方面,即从物质到思想和从思想到物质这样的两个方面.从物质到思想是物质对思想的改造,而从思想到物质则是思想对物质的改造.最狭义的实践则专指思想对物质的改造.即从思想到物质.
  什么是实际?从最广义上来讲,实际是指一切物质,从狭义上来讲,实际是指实践和与实践相关的事物。从最狭义上来讲,实际即实践,实践即实际。
理论结合实践的名言
1个回答2024-04-28 14:21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 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
• 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
• 建功立业当盛日。
• 无产阶级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掌握革命理论同革命实践统一的原理。
• 天行健,君子以首亮搭自强不息。
•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 科学是将领,实践是士兵。
• 经不者拿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是毫无用处的,甚至是有害的。
•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 实践是思想的真理。
• 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键旦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 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 理论上一切争论而未决的问题,都完全由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来解决。
• 知识是珍宝,但实践是得到它的钥匙。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3 04:26

1、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即实践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

2、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错误的理论则有阻碍作用。

3、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不能任意割裂两者的辩证关系,孤立地强调一个方面。

扩展资料:

理论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事物的共性。而客观事物是千差万别的,有着生动的、丰富的个性,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囚此,必须运用理论,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把理论和活生生的具体一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统一。

任何理论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客观事物都是在变化、发展的,实践也是发展的。因此,理论一定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以符合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历史的统一。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四字成语
1个回答2024-01-20 22:39
1. 形容"理论与实践"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1、身体力行【shēn tǐ lì xíng】:身:亲身;体:体验。亲自去做,努力实行。多用来表示努力实践,亲身体验。一般作谓语、定语。出自《淮南子·泛论训》:“圣人以身体之。”

2、实事求是【shí shì qiú shì】: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3、躬行实践【gōng xíng shí jiàn】:指亲身实行或体验。

4、纸上谈兵【zhǐ shàng tán bīng】:在文字上谈用兵策略,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空发议论。指空谈理论不能解决问题。纸:书。上:上面 。谈:谈论。 兵:用兵。

2. 形容"理论与实践"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1、誉迟历身体力行【shēn tǐ lì xíng】:身:亲身;体:体验。

亲自去做,努力实行。多用来表示努力实践,亲身体验。

一般作谓语、定语。出自《淮南子·泛论训》:“圣人以身体之。”

2、实事求是【shí shì qiú shì】: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旦晌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3、躬行实践【gōng xíng shí jiàn】:指亲身实行或体验。 4、纸上谈兵【zhǐ shàng tán bīng】:在文字上谈用庆搜兵策略,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空发议论。

指空谈理论不能解决问题。纸:书。

上:上面 。谈:谈论。

兵:用兵。 。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