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快板

民国时期民勤出了那位名人
1个回答2024-05-14 15:22
  历史沿革
  编辑
  民勤,在东周时期,有人类生息繁衍,创造了“沙井文化”。分属秦和西戎。
  西汉武帝时,在县境置武威县、宣威县,后又置武威郡。
  三国时期,被马超、韩遂占据,称关西。
  五胡十六国时期,前凉除置宣威县外,收祖厉流民在汉武威县附近置祖厉县;北魏置襄武县及武安郡。
  民勤县
  唐初置明威府、明威戍;大足元年(701),于县东北置白亭军,后降为白亭守捉。[2]
  宋元时期,循唐制。
  明洪武中,置临河卫;洪武二十九年(1396)置镇番卫。
  清雍正二年(1724)改为镇番县。
  中华民国17年(1928),以“俗朴风醇,人民勤劳”易名民勤。[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49年10月,设武威专区,驻武威县,民勤属武威专区;1955年10月,撤销武威专区,成立张掖专区,县属张掖专区;1962年1月1日,撤销张掖专区,复设武威专区,县属武威专区;2001年武威地区撤区设市,县属武威市。
民勤在哪?
3个回答2022-07-27 20:19
民勤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中间,民勤在甘肃武威属武威地区的一个县份
民勤新民小学一年级二班的
1个回答2024-03-15 00:31
民勤新民小学不挂网公布此类信息。

如有合法需要,

可直接询问学校办公室、教务处。

金猴献瑞,吉星临门。

祝你好运。
为什么都说民勤人不好
1个回答2023-01-25 06:47
其次这句话就是对民勤人吃苦耐劳精神和民勤生态生活环境的一种反映,说明在民勤这个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地方只有民勤人能生活下去,其它地方的人吃不了这个苦,
谁能具体的介绍一下“民勤”这个地方啊?
1个回答2023-02-03 13:35
我就是民勤人
民国时期叫有名的女戏子什么? 也叫老板吗?
1个回答2023-01-03 00:33
是的,是尊称。
考勤表模板
2个回答2022-06-29 22:29
2003安装的时候选完全安装就不会有问题了。可以直接用wps,里面有现成的模板,可以直接统计结果。
勤俭节约黑板报资料内容:勤俭节约的民间故事
1个回答2023-11-25 13:01
  勤俭节约黑板报资料——勤俭节约的'民间故事

  有这么一个民间故事: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宇去做。”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毕竟也是难以持久。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 “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勤劳,质朴的民间故事
1个回答2024-06-19 02:36
司马光读书
  司马光小时候记忆力很差,别人背一篇文章,读三四遍就可以了,差一点的读十遍也就差不多了,可他每次都要读几十遍才行。为了背文章,司马光看书常常看到深夜,但是因为白天也在看书,所以一到晚上他就困得睁不开眼睛,有时竟会迷迷糊糊地躺在那儿睡着了。后来,他拿了一段圆木头来当枕头。半夜,他一翻身,圆木头就滚走了,头部跌下来就马上会清醒,又可以起来继续看书了。他把圆木头叫“警枕”。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