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粤语

粤剧的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4-02-19 09:17

1、薛觉先(Sit KokSin,1904年4月7日——1956年10月31日),广东省顺德人。曾习京剧,稿滚取其所长,以丰富粤剧艺术,并不断创新,在净化舞台,提高唱、念、做、打水平,改革剧场陋习,培养后辈等,贡献很大。薛觉先以文武生见长,又能反串女脚、兼演红生,人称“万能老倌”。



2、马师曾(1900年4月2日-1964年4月22日),字伯鲁,号景参,广东广州府顺德县桂洲马地桥人(今属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地区),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

曾拜著键者余名小武靓元亨为师,后一直在香港、澳门、广州、东南亚一带演戏及拍电影。1955年底回广州参加广东粤剧团。擅演丑生、小生、小武、花脸、须生等行当,独创的“乞儿喉”,半唱半白,顿挫分明,有时还揉入方言俗语,活嫌态泼滑稽,成为脍炙人口的马腔。



3、桂名扬(1909年-1958年),原名桂铭扬,汉族,著名的粤剧演员,广东番禺人,生于南海,祖籍浙江宁波。代表作《火烧阿房宫》、《冰山火线》、《皇姑嫁何人》。



4、白驹荣(1892—1974)粤剧白派艺术创始人。原名陈荣,字少波,广东省广州府顺德县人(今属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其父陈厚英是粤剧演员。

1958年,他调任广东粤剧院艺术总指导,次年任广东粤剧学校校长,培育了大批粤剧接班人。白驹荣曾任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广州分会主席。



5、廖侠怀(1903年~1952年)工丑生,在《毒玫瑰》中扮演病院院长而声名大噪。廖扮演各种人物均能刻画入微,形像传神,善于即兴发挥,针砭时弊。用鼻音行腔使调,别具一格,尤以唱“中板”、“木鱼”等曲调最为出色,人称“廖腔”。代表剧目有《花王之花》、《火烧阿房宫》等。


粤剧的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4-04-30 07:21

粤剧历史名人包括:

薛觉先、马师曾、桂名扬、白驹荣/白玉堂和廖侠怀。

带领粤剧走向精致化的是任剑辉和白雪仙。

可以独当一面的男演员包括武生王靓次伯、丑生王梁醒波、慈善伶王新马师曾、武状元陈锦棠、武探花梁荫棠、爱国艺人关德兴、生纣王罗家权。

女角方面有早期的女薛觉先陈皮梅、生坦己秦小梨、花旦王芳艳芬、艺术旦后余丽珍、万能旦后邓碧云。

曲艺方面,粤曲演唱家当中,有四大平喉或平喉四杰之称的就是小明星、徐柳仙、张惠芳、张月儿。郑帼宝则被称为“濠江之莺”。

粤剧的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4-02-04 23:21

1、薛觉先(Sit KokSin,1904年4月7日——1956年10月31日),广东省顺德人。曾习京剧,稿滚取其所长,以丰富粤剧艺术,并不断创新,在净化舞台,提高唱、念、做、打水平,改革剧场陋习,培养后辈等,贡献很大。薛觉先以文武生见长,又能反串女脚、兼演红生,人称“万能老倌”。



2、马师曾(1900年4月2日-1964年4月22日),字伯鲁,号景参,广东广州府顺德县桂洲马地桥人(今属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地区),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

曾拜著键者余名小武靓元亨为师,后一直在香港、澳门、广州、东南亚一带演戏及拍电影。1955年底回广州参加广东粤剧团。擅演丑生、小生、小武、花脸、须生等行当,独创的“乞儿喉”,半唱半白,顿挫分明,有时还揉入方言俗语,活嫌态泼滑稽,成为脍炙人口的马腔。



3、桂名扬(1909年-1958年),原名桂铭扬,汉族,著名的粤剧演员,广东番禺人,生于南海,祖籍浙江宁波。代表作《火烧阿房宫》、《冰山火线》、《皇姑嫁何人》。



4、白驹荣(1892—1974)粤剧白派艺术创始人。原名陈荣,字少波,广东省广州府顺德县人(今属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其父陈厚英是粤剧演员。

1958年,他调任广东粤剧院艺术总指导,次年任广东粤剧学校校长,培育了大批粤剧接班人。白驹荣曾任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广州分会主席。



5、廖侠怀(1903年~1952年)工丑生,在《毒玫瑰》中扮演病院院长而声名大噪。廖扮演各种人物均能刻画入微,形像传神,善于即兴发挥,针砭时弊。用鼻音行腔使调,别具一格,尤以唱“中板”、“木鱼”等曲调最为出色,人称“廖腔”。代表剧目有《花王之花》、《火烧阿房宫》等。


粤菜的发展史
1个回答2024-03-23 03:31
粤菜,即广东地方风味菜,是我国著名四大菜系之一,它以特有的菜式和韵味,独树一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广东地处我国南端沿海,境内高山平原鳞次栉比,江河湖泊纵横交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故动植物类的食品源极为丰富。同时,广州又是历史悠久的通商口岸城市,吸取了外来的各种烹饪原料和烹饪技艺,使粤菜日渐完善。加之旅居海外华侨把欧美、东南亚的烹调技术传回家乡,丰富了广东菜谱的内容,使粤菜在烹调技艺上留下了鲜明的西方烹饪的痕迹。   “粤菜”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组成,而以广州菜为代表。,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二千年前西汉人所著的《淮南子》一书中,就有“越人得蚺蛇以为上肴”的记载,南宋人也夸张描述:粤人“不问鸟兽蛇,无不食之”,在公元前122年左右的南越王第二代王赵胡墓中已有烧乳猪用的炉、叉和乳猪残骨等物。1956年,举办了第一次大型“广州名菜美点展览会”,展出和介绍的菜品有5457种,点心825种,尽显广东饮食文化之精华。   广州菜是在汇集我省各地优秀民间美食的基础上不断地吸取我国各大菜系之精华,借鉴西方食谱之所长,融汇贯通而成一家的。广州菜用料广博,选料精细,技艺精良,善于变化,品种多样。1956年“广州名菜美点展览会”上介绍的莱品便有5447个。与菜品有渊源关系的点心815款,小吃品数百个。广州菜是粤菜的主体和代表。广州菜的烹调方法有二十一种之多,尤以炒、煎、焖、炸、煲、炖、扣等见长,讲究火候,制出的菜肴注重色、香、味、形。口味上以清、鲜、嫩、脆为主,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时令性强,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郁。较为常见的广州菜色有白切鸡、白灼海虾、明炉乳猪、挂炉烧鸭、蛇羹、油泡虾仁、红烧大裙翅、清蒸海鲜、虾籽扒婆参等……   潮汕地区的饮食习惯与闽南接近,同时又受广州地区的影响,渐渐地汇两家之所长,风味自成一格。近年来新派潮菜吸收了世界各地美食的精华,声名大振,成为闻名中外的菜系。潮菜注重刀工和造型,烹调技艺以焖、炖、烧、炸、蒸、炒、泡等法擅长。以烹制海鲜、汤类和甜菜最具特色。味尚清鲜,郁而不腻。爱用鱼露、沙茶酱、梅糕酱、红醋等调味品。风味名菜有烧雁鹅、护国莱、清汤蟹丸、油泡螺球、绉纱甜肉、太极芋泥等。   东江菜又称客家菜。客家原是中原人,南迁后,其风俗习食仍保留着一定的中原风貌。菜品多用肉类,极少水产,主料突出,讲求香浓,下油重,味偏咸,以砂锅菜见长。代表菜有盐锔鸡、黄道鸭、梅菜扣肉、牛肉丸、海参酥丸……等。   除了正式菜点,广东的小食、点心也制作精巧,而各地的饮食风俗也有其独到之处,如广州的早茶,潮汕的功夫茶,这些饮食风俗已经超出“吃”的范畴,成为广东的饮食文化。
粤语的来源和历史
1个回答2023-11-13 20:57

粤语的起源分别有源自北方中原的雅语与源自楚国的楚语等说法。

粤语,又称为广东话、广府话、白话,是一种声调语言,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汉语方言。在中国南方的广东中西部、广西中南部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东南亚的部分国家或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社区中广泛使用。

汉代至唐宋,中原人源源不断地迁徙岭南,促进了粤语的发展和定型。元明清以来,粤语的变化较小。不过语言学家李新魁先生认为“粤语最早的源头,应该是楚人南迁、楚语南来所导致的结果”,今天粤语的语音面貌表现出了与隋唐汉语共同语十分接近的现象。

清代学者陈澧所著的《广州音说》论述广州方言的特点及其源流,陈澧认为广州方言的音调合于隋唐韵书切语,因为“千余年来中原之人徙居广州,今之广音,实隋唐时中原之音”。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官方的权威发音韵律书《广韵》,里面标注的文字发音与现今的粤语高度吻合。粤语是南方方言里面保留中古汉语成分较多的一种,其中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它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中古汉语普遍存在的入声。

粤语有多久的历史
1个回答2023-11-25 22:08

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一、语言定义 

粤语,是一种发源于两广地区(广东、广西)的汉语方言,也是在广东省、香港、澳门占有主流地位的语言,故称广东话或白话。

自古以来,两广山水相连,人文相通。

一直以来,两广地区是不分的,直到宋朝,才分为广东和广西。

而粤语的形成远远早于宋朝,也正因为如此,粤语在两广地区才通行。

谈到粤语的发源地,一般权威学术界的专家大多都认为是发源于古代苍梧郡广信(古代广信,即是今广西梧州大部分地区和广东封开少部分地区)。

古代苍梧郡地处今两广版图的中心,辖地相当于今之梧州、肇庆、贺州三地区。

北有桂江(漓水)经灵渠通湘江连接长江水系。

横贯两广的岭南母亲河珠江的主流西江,穿郡城而过。

统领这一大片南中国土地的首府广信,其地位十分重要!  

在学术上,广东话不等同于广东方言。

广东话指的是发源于夏朝的汉族语言,也就是粤语。

不过,粤语的使用者有很多都是从北方或者邻近的福建等地搬迁过来的,到了广东后,有很多人都能接受本土的方言--粤语。

不过,由于他们都是外来人,比较难接受当地口音,要学得准的话确实不容易,所以就出现了今天的粤语地区语音差异,不过跟标准粤语--广州话相差不大。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就形成了今天的粤语。

而广东方言则指的是在广东地区流行的方言,包括客家话、闽语(潮州话、福佬话、雷州话、黎话、海话)、普通话,以及一些少数民族的语言。

二、粤语定位 

广东,简称粤。

而粤语是“在这个地方生活的人们所讲的语言,就顺理成章地被称为‘粤语’了。

”这仅是字面上的意思,但不能说它是错的。

这跟“ *** 数字”不是 *** 人发明的,但它又叫“‘ *** ’数字”的道理是一样的。

粤语因是在广东省内流行,且占有主流地位,所以又叫“广东话”是科学的。

其实在粤语族群,民间对这种语言的称呼为“白话”,以别于当时读书所用的文言文。

这是老百姓对自己所讲语言的称呼,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对粤语最恰当的表述。

 

粤语源于古汉语吸收部分古越语而形成,这大抵已是不争的事实了。

至于粤语是一种“语言”还是一种“方言”,这就纯粹是划分方法和政治走向的问题了。

广州人都说粤语吗?粤语有什么历史吗?
3个回答2023-11-22 03:49

1:广州人不是都说粤语的,只不过粤语是以广州话为基础的,所以咱们平常会认为广州人都说粤语,这跟古代广州在岭南的地位有关,所以慢慢演变过来的,其实广州有些地方说的话,跟粤语还是有区别的.

2:粤语的历史:粤语的历史发展用了很长的时间,自秦朝时期至现今,已经历了约2,200多年的时间。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特点,据我在网上的了解,是在秦汉时期吧,应该是,华夏是一个大族,当时融合了周边多个民族,进而演变成汉族,在这期间,有许多的人迁入了岭南,所以就把中原的汉语带了过去,从这时起,就对原始的古粤语产生了影响,这只是粤语的开始吧

 

随后又到了魏晋南北朝的鼎盛时期,中原地区处于长年的打仗,有许多民族被捉到了外族人的手中,语言进一步的进行了融合,慢慢的到了清朝,就与广州有关了,因为清朝闭关自守,仅仅只留下了广州来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所以许多外国人来了之后大多数见的都是广州那边,慢慢的口音就有些变化了,随后,由于广州的贸易,粤语就被传到了世界各地,所以在当时粤语是非常普遍的,而且很多人都知道的,所以现如今的广州,也可以说是粤语,也可以说是粤语的根源,和粤语的差别很小,就跟英语和美语一样 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0

 

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了,希望能对你有些帮助。粤语真的挺好听的 ,我也很喜欢,哈哈。

孝庄秘史有粤语版不?
2个回答2023-08-18 13:36
有过,不过现在在网上找不到了
急求《怪物史莱克2》粤语配音文件。
1个回答2022-11-20 07:42
同求。。。。。。。
粤语中"史"与"市"发音有区别吗
1个回答2023-11-03 17:24
根本真系无分别!系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