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经典相声刎颈之交

郭德纲 于谦,忘年之交 患难之交 刎颈之交 是哪一段?
1个回答2022-08-12 19:10
生死之交 同生共死的交谊。
莫逆之交 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谊。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一面之交 只见过一面的交情。比喻交情很浅。
忘年之交 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友。
总角之交 总角:儿童发髻向上分开的结果童年。指童年时期就结交的朋友。
点头之交 指交情甚浅,见了面只不过点点头而已。
患难之交 交:交情,朋友。在一起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朋友。
刎颈之交 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刎颈之交的成语解释,刎颈之交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1-26 03:27
刎颈之交 [wěn jǐng zhī jiāo]
[释义] 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悔前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近义词
莫逆之交 刎颈至交 义结金碧激清兰 良铅首朋益友 生死之交 患难之交
反义词
素昧平生 萍水相逢 素不相识 狐朋狗友 一面之缘
刎颈之交——什么和什么?
3个回答2022-12-02 19:47
杜伯和左儒。
刎颈之交
汉语成语,拼音是wěn jǐng zhī jiāo,意思是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词源是《东周列国志》中杜伯和左儒的故事。
刎颈之交的意思
1个回答2023-12-14 08:14

刎颈之交的意思介绍如下:

意思是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拼音是wěn jǐng zhī jiāo。

原文: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译文:

廉颇听说了这些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鞭,由宾客引领,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他说:“我这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的胸怀如此宽大啊!”

二人终于相互交欢和好,成了生死与共的好友。

《廉颇蔺相如列传》生动刻画了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赵惠文王等一批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他们或耿直或忠厚,或鲁莽或机智,形象鲜明生动,令人叹服。

抓住人物特征,人物形象凸现纸上。司马迁善于抓住人物主要特征进行极力渲染。如在对事迹颇丰的蔺相如这一形象进行处理时,便抓住“智勇”这一特征为核心展开描述。正如他在本传传末所论赞的: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也。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在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等事件进行描述时更是紧紧扣住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这一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刎颈之交是谁和谁?
1个回答2024-02-10 17:20

刎颈之交是廉颇和蔺相如。

意思是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但词源是《东周列国志》中杜伯和左儒的故事。

原文: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译文:

廉颇听说了这些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睁山磨身,背着荆鞭,由宾客引领,悉斗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他说:“我这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的胸怀如此宽大啊!”二人终于相互交欢和好,成了生死与共的好友。

扩展资料:

刎颈之交的典故:

蔺相如因为立了大功,被升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因此怀恨在心,想要报复,蔺相如知道以后,就处处避着他。有一次,蔺相如乘车外出,远远的望见廉颇的马车开过来,连忙叫人把车转到小巷子里避开,让廉颇的车先经过。

随从们很不满意蔺相如这种处处忍让的行为,蔺相如解释说:“现在强横的秦国不敢侵犯赵国,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个人,如果我和他闹起来,秦国就可以趁机侵犯赵国了。我所以对廉将军处处避让,并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的安全。”

这番话传到廉颇的耳中,廉颇十分惭愧,就脱去了上衣,背上绑着一根荆杖,步行到蔺相如的家跪着请罪,蔺相如见了,亲自为他拿掉荆杖,请他穿上衣服,两人谈得十分畅快,从唯租此成了生死相交的好朋友。

这是一则出自“史记”一书的故事,司马迁在描写廉颇请罪时的情况,曾经用到“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这两句话,后人就引用“刎颈之交”,来说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

刎颈之交的典故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7 02:11
故事:
战国时,赵国宦者令缪贤的门客蔺相如,受赵王派遗,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出使秦国。他凭着智慧与勇气,完璧归赵,得到赵王的赏识,被封为上大夫。
后来,秦王与赵王相会于渑池,想逼迫赵王屈服。蔺相如和廉颇将军力劝赵王出席,并设巧计,廉颇以勇猛善战给秦王以军事上的压力,蔺相如凭三寸不烂之舌和对赵王的一片忠心使赵王免受屈辱,并安全回到赵国。赵王为了表彰蔺相如,就封他为上卿,官位比廉颇将军的要高。
对此事廉颇十分不满,他认为自己英勇善战,为赵国拼杀于前线,是赵国的第一大功臣,而蔺相如只凭一张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他很不服气,就决心要好好羞辱他一番。蔺相如听到这个消息,便处处回避与廉颇见面。到了上朝的日子,就称病不出。
有一次,蔺相如有事出门,遇到廉颇。廉颇就命令手下用各种办法堵住蔺相如的路,最后蔺相如只好下令回府。得意扬扬的廉颇将此事到处宣扬。蔺相如的门客们听说了,纷纷提出要回家,蔺相如问为什么,他们说:“我们为您做事,是敬仰您是个正直崇高的君子,可现在您居然对狂妄的廉颇忍气吞声,我们可受不了!”蔺相如听了,哈哈一笑,问道:“你们说是秦王厉害还是廉将军厉害?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会怕廉将军呢?秦国现在不敢来侵犯,只是慢于我和廉将军一文一武保护着赵国,作为赵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恩怨而不顾江山社稷呢?”
廉颇听说后,非常惭愧,便袒胸露背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从此,他们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难刎颈之交的好朋友,同心同德效力赵国。
“刎颈之交”指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偏正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宾语。
刎颈之交出于何典故?
1个回答2024-02-23 09:03
“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也就是蔺相如完璧归赵后廉颇负荆请罪,二人遂成刎颈之交。
刎颈之交说的是谁
1个回答2024-02-07 06:05

刎颈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在描写廉颇请罪于蔺相如时的情况,用到“卒相与驩,为刎颈之交“这两句话,后人就引用“刎颈之交“,来说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

【开心学国学】“刎颈之交”出自那对人物?
1个回答2024-03-16 01:53
A
《史记·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刎颈之交出于何典故?
1个回答2024-03-16 17:08

“刎颈”,割脖子。

“交”,交情,友谊。

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也就是蔺相如完璧归赵后廉颇负荆请罪,二人遂成刎颈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