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虎跑清音亭对联

杭州虎跑泉的传说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6-04 21:15

相传唐宪宗元和年间,性空和尚云游至此,见这里青山灵秀,环境幽雅,便欲在此结庵居之,只是此地无水源,有些为难。正在此时,和尚梦见一神人向他指点道:“南岳有童子泉,当遣二虎移来。”次日,果然来了两只虎,在山间“跑地作穴”,于是就有一股清泉从石缝中涌出,和尚欣然,于是便在此住了下来。此泉遂名为“虎跑泉”了。

杭州虎跑的泉水是什么声音的?
1个回答2023-10-17 00:01
泉水淙淙

清冽澄净的虎跑泉,素有“天下第三泉”的美名,位居杭州名泉之首。虎跑泉水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听泉、赏泉、寻泉、品泉”。所谓听泉,是听泉水淙淙的声音。赏汪者泉,就是在盛满泉水的碗里,慢慢投入镍币,镍币平放水面而不下沉,泉水高出碗口而不外溢锋孝。赏泉完毕,转入滴翠崖泉眼处便是“寻泉”,最困基薯后来到茶室,坐下来斟上虎跑水,泡上龙井茶,便是名副其实的“品泉”。
杭州的风雨亭是为谁造的
1个回答2024-02-15 06:49
杭州风波亭--为岳飞



杭州风雨亭--为秋瑾



为什么名叫风雨亭呢?

因为秋瑾受审时,曾写下七个字:“秋风秋雨愁煞人”。

辛亥革命后,根据秋瑾生前愿望,其遗骸被迁往杭州。墓前有联云:秋风秋雨,六月六日。后人又在墓旁建“风雨亭”,亭北檐柱上悬魏传统录的旧联一副,道是: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亭台悲风雨,虽死不死终自由。
杭州西湖有什么亭子
3个回答2023-11-09 18:44

1、我心相印亭

站在“我心相印亭”后,圆门外向湖面望去,可以看到 “三潭印月”三座石塔中的一座,恰好落在此圆门的中央,而其上又是“我心相印亭”匾,成为一幅极具禅意的几乎最具西湖代表性的画面。

2、夕影亭

“雷峰夕照”是西湖著名景点,在夕影亭能看到雷峰塔最美的夕照景象。所谓“雷峰夕照”明显是一个远观之意象之景,此处雷峰塔只是出现在此景画面中的背景元素而已。有关专家找来找去,最后在长桥公园找到了一个好地方——夕影亭。

3、过溪亭亦称二老亭

正是这座过溪亭记录了九百年前苏东坡和辩才和尚之间一段友情佳话,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4、圣塘闸亭

在西湖的东北角,少年宫的东南面,有一座四角小亭,亭下是圣塘闸,因闸而建亭,这就是“圣塘闸亭”。圣塘闸是西湖最古老的“石函三闸”之一,始建于南宋,古时用来调节西湖水位,视西湖水之盈缩启闭,至今仍发挥着作用,是沟通杭州城区内河的主要通道。

5、慕才亭

亭子是2004年重修苏小小墓的时候一起造的。当然不是原址,但根据记载一直都有,并且就在西湖边。慕才亭重建之后,邀请了12位书法家题写柱联,是杭州亭子柱联之最。

杭州湖心亭的景观
1个回答2024-02-27 08:21

湖心亭四面环水,花柳相映。绿荫从中有“虫二”碑,相传为乾隆皇帝所题,影射“风月无边”四字。在湖心亭眺望西湖,绿水盈盈环抱,青山苍苍遥峙,水色山光一片,这就是所谓“湖心平眺”,清“钱塘十景”之一。游人来此,看去恰似“蓬莱宫在水中央”。
湖心亭看雪(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崇祯”是明朝的年号,开篇就敷上了一层怀旧的色彩。“十二月”,正是寒冬时节,为后文“大雪”埋下伏笔。“大雪三日”,写雪的来势之猛、持续时间之长。“湖中人鸟声俱绝”不从视觉写雪之大,而从听觉的角度写出湖山封冻,人与鸟俱噤声不出,“绝”字传出了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从听觉和心理的角度表现了大雪的威严,也为后文遇见金陵客的意外与惊奇作了铺垫。“是日”即三日之后,“更定”即黎明破晓之时。他所以一定要在大雪三日之后、黎明破晓之时,“独往湖心亭看雪”,必是既不欲见人,又不欲人见。
“拿一小舟”之“一”看似累赘,实际却与后文的“独”、“惟”及几个“一”字互为呼应,创造了一种清灵纯净的意境。“拥毳衣炉火”,以御寒之物衬雪地之寒,也表现了作者的特立独行、任性风雅。“雾凇沆砀”写湖中水气凝成的冰花一片弥漫,天地间一片白茫茫的景象。“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使四种景物一下子全都活动了起来,有了一种动态的融合美,描绘了一幅水墨模糊的雪夜山水图。若只说“天、云、山、水,上下一白”则显得缺少生命的活气与远近高低的层次。天、云是上面的,山、水是下面的,“上下一白”浑茫难辨,足见其大;“湖上影子”依稀可辨,足见其小。相形之下,大者更大,小者更小。作者在由面到点的观察景物的同时,似也蕴含有渺然人生如同沧海一粟之感慨。
“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这句话中的几个“一”字,虽与“上下一白”的“一”字用法不同,却巧妙地将一个微观而丰富的世界置于宏观而简洁的背景之中,共同构成一幅绝美的图画。同时,作者精心锤炼的“痕”、“点”、“芥”、“粒”这几个量词也是极富形象性和层次感的:有远近、有高低、有浓淡、有疏密、有大小。随着视线的移动,景物也渐渐变化,由大到小,由小到微小,衬托出小船在夜色中缓缓行进,展现出一个微妙而灵动的意境。“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实则以意观景,并非以眼所见。因作者自己就在船上,以眼而察则不可能达到这种远观的视觉效果,以意观之,则虚实相生,有一种“心游万仞、精鹜八极”的超脱与空灵。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且是两人,酒炉已沸,可见早就来了。“见余,大喜”,此处妙在作者对自己见到他们的惊奇避而不谈,而从对方的角度写出雪中相逢、巧遇知己的惊喜。“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感叹表现了他们相互之间的赏识,有一种人生难得一知音的感慨。欣喜之余,“拉余同饮”。“强饮三大白”的“强饮”,是说本不能饮,但在此时、对此景、逢此人,不得不饮。为了不辜负自然的美景,为了不辜负知己的盛情,勉力而为,痛饮三大杯。至此,读者方在冷色调的景中感受到了一点暖色调的情。临别问起对方姓氏(先饮后问,性情中人),才知是金陵人客居于此,原来和作者一样,同是异乡人,也是有着相同性情志趣的清雅脱俗之人。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此处写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我们似乎能够看见舟子那喃喃自语、大惑不解的神情,令人回味。这是对全文的绝妙点染,“更有”并非减损作者的“痴”,而是以同调来作陪衬,更加突出作者的“痴”。“痴”在一般世俗上的意义,并非一个褒义词,但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常会把“痴”理解成一种执着专注的追求达到了浑然忘我的那种最高境界,例如“如醉如痴”、“不痴不迷不成才”、“天道酬痴”等等。舟子的话并非有意要说给作者听,而是如前面金陵客“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感叹一样,纯属有感而发,脱口而出。这两句话都用了一个“更”字,表达了一种由衷的感叹,只不过金陵客的感叹是由于惊喜若狂,而舟子的感叹是由于百思不解。

杭州的于虎主持的说故事的那个节目叫“天下故事”还是“天下奇闻”哪?
1个回答2024-04-06 04:16
杭州5套的天下故事,以前是淘气包主持的。
杭州湖心亭的历史
1个回答2024-01-05 12:00

在宋、元时曾有湖心寺,后倾圮。明代有知府孙孟建振鹭亭,后改清喜阁,是湖心亭的前身。在湖心亭极目四眺,湖光皆收眼底,群山如列翠屏,在西湖十八景中称为“湖心平眺”。清帝乾隆在亭上题过匾额“静观万类”,以及楹联“波涌湖光远,山催水色深”。岛南又有石碑,不伦不类地题着“虫二”,据说也是乾隆御笔,这是将“风月”二字的外边部分去掉,取“风月无边”的意思,这种文字游戏是文人痼疾,看来连帝王也不能免俗。值得一提的是胡来朝作《湖心亭柱铭》:“四季笙歌,尚有穷民悲月夜;六桥花柳,浑无隙地种桑麻”。“春水绿浮珠一颗,夕阳红湿地三弓”。这是对湖心亭景色的绝妙写照。它与三潭印月、阮公墩同称“湖中三岛”。在西湖中形成所谓“蓬莱三岛”的鼎足之势。

是杭州乐园好玩呢? 还是杭州儿童公园好玩?
1个回答2022-09-26 06:50
杭州乐园 相信我没错
杭州清和坊有哪些人物博物馆
1个回答2024-03-17 01:16
铜屋博物馆,钱币博物馆,杭州博物馆
题杭州樟亭.郑谷诗中写了哪些 登临 所见之景
1个回答2022-07-18 18:51
我也需要这个答案!~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