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评书

管仲的人物评价
1个回答2022-12-06 00:33
(2011·咸宁)得人才者昌。齐桓公任用贤才管仲为相而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孔子为什么对管仲评价那么高
1个回答2022-10-27 14:50
孔子有三段论管仲的话。
一段是:“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佾》,以下只注篇名)

一段是: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接下来一段是:子贡曰: “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宪问》)
孔子为什么对管仲评价那么高?
1个回答2022-09-29 00:15
孔子有三段论管仲的话。
一段是:“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佾》,以下只注篇名)

一段是: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接下来一段是:子贡曰: “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宪问》)
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分别是什么?
2个回答2022-07-25 14:36
孔子有三段论管仲的话。
一段是:“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佾》,以下只注篇名)

一段是: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接下来一段是:子贡曰: “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宪问》)
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很高!但孟子却是看不起管仲的!为什么会这样?
1个回答2022-11-19 08:07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

孔子觉得管仲好、但孟子不这么认为

没有法律规定不可以
管仲的仲读什么
3个回答2023-01-14 00:45
仲 这个字
单音字
读音:[zhòng]
部首:亻
五笔:WKHH
管仲事公子纠的仲事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08 03:40

题主断句断错了。

管仲 事 公子纠

管仲是人名,古代在家排行第二一般用仲来当作字或者名。

“事”在这里作动词,意思是侍奉。

管仲侍奉公子纠。

意思是管仲在公子纠门下任职。

管仲是谁啊
1个回答2023-01-05 15:45
管仲 是齐国上卿 辅助齐恒公横扫天下
管仲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7 09:04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译文;管仲说:“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和鲍叔一起经商,分财利时自己常常多拿一些,但鲍叔并不认为我贪财,知道我是由于生活贫困的缘故。我曾经为鲍叔办事,结果使他更加穷困,但鲍叔并不认为我愚笨,知道这是由于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都被君主免职,但鲍叔并不认为我没有才干,知道我是由于没有遇到好时机。我曾三次作战,三次都战败逃跑,但鲍叔并不认为我胆小,知道这是由于我还有老母的缘故。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他而死,我被囚禁起来受屈辱,但鲍叔并不认为我不知羞耻,知道我不拘泥于小节,而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为羞耻。生我的是父母,但了解我的却是鲍叔啊!”   鲍叔在推荐管仲辅佐齐桓公之后,甘愿身居管仲之下。鲍叔的子孙世代都在齐国享受俸禄,十几代人都得到了封地,往往都成为有名的大夫。所以天下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却称颂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管仲是春秋初期的政治家,他在齐国进行改革,使齐国日渐富强,国力大振,他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孔子称赞他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读《管仲列传》,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务本求实、以民为本的为政才能,以及他因势利导、转败为功的政治家风范。   司马迁自述写作《管晏列传》之缘由:“晏子俭矣,夷吾则奢,齐桓以霸,景公以治,作〈管晏列传〉第二。”指出虽然管仲的奢华与晏婴的节俭形成鲜明对比,但是二人同为齐国杰出政治家,管仲辅佐桓公成就霸业,勋业彪炳,晏婴协助景公成就治世,政绩显赫,一霸一治,泽被当代,垂范后世,二人虽隔百余年,但他们都是齐人,都是名相,又都为齐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将二人合传写成《管晏列传》。
管仲有哪些成语典故?
1个回答2024-01-22 22:24

管仲的著名典故有:管鲍之交、桓公拜相等。

1、《管鲍之交》

鲍叔牙喜欢管仲,所以和管仲一起做生意管仲拿钱少出钱多,后来从政虽然他们效忠的是不同的势力,但管仲失败了,鲍叔牙依旧向自己的头领推荐管仲,说管仲有能力甘愿当管仲的下属。之后人们就用管鲍之交这个成语形容弱攻强受。

这则成语本义指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深厚友情,后来形容朋友之间交情深厚、彼此信任的关系。其结构为偏正式,在句子中可充当宾语,含褒义。

2、《桓公拜相》

齐桓公想拜鲍叔牙为相。鲍叔牙说:陛下若仅仅想治理齐国,那么叔牙就够了。但陛下若想成就天下霸业,非管仲不可!桓公说:但他是寡人的仇人啊!鲍叔牙说:这正是管仲忠于自己主人的表现啊。

鲍叔牙献计,让齐桓公要求新败的鲁国杀公子纠,并交还仇人管仲,作为齐不再攻打鲁国的条件。鲁国马上答应了齐国的要求。

齐桓公派专车将管仲接到宫中,与他谈了三天三夜。管仲就官吏任免法规制订、征战外交、文化礼仪等很多方面都提供了极好的建议,桓公非常高兴。三天后,齐桓公在宗庙中当着列祖列宗的面,正式拜管仲为相。

《管鲍之交》寓意

管鲍之间的深情厚谊不是凭空练就的,而是建立在两人长期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坦诚和相互谅解的基础之上的。正是由于鲍叔牙的无私大度以及彼此的信任、相知、理解、感恩以及默默的付出,才浇灌出了一朵最馨香而持久的友谊之花,并造就了一段令人津津乐道的千古美谈。

美好的友情令人向往,管鲍之交却告诉人们:朋友需要选择,更需要惺惺相惜。友谊之花需要细心呵护,用心浇灌。友谊是以诚相待、肝胆相照,更是相互包容、荣辱与共,是得意时的相互鼓励与欢欣,更是失意时的不离不弃。“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这句话,既包含着管仲对鲍叔牙的感激之情,亦洋溢着对真挚友情的礼赞。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