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管仲

历史名人管仲请简介
1个回答2024-04-11 20:23
管仲(公元前719-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1] “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家乡历史名人管仲作文
1个回答2024-03-12 21:07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诸葛亮,千古奇才.就如苏轼所言:“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而他的忠贞,他的睿智,他的神机妙算,无一不吸引着我、引诱着我,去探讨、去发现、去了解,那位千古奇才——诸葛亮
康熙帝曾说过:“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由此可见,诸葛亮的地位早已超过了史上任何的一位文人名士.即便他的事迹肯定会被人夸大,会被人炒作.但他却是诸葛亮---一位千古奇才!一位使蜀汉崛起、强盛最不能让人忽略的大功臣!
诸葛亮是中国赫赫有名的鬼谷子学派的传人,智谋极高,该学派传人如张良、范蠡等,既明白功成身退之理,也是功成身退的典范.诸葛亮26岁时就自比管仲、乐毅,而管仲、乐毅都是王佐之才,诸葛亮在未出山之前就为只有三千人马的刘备作出了三国鼎立及一统天下的战略战术谋划——《隆中对》,历史验证了《隆中对》在此后数十年间惊人的准确
诸葛亮他尽管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他却一定会被人记住.因为---他是诸葛亮.
结合初中历史知识,说一个管仲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8 19:26
管 鲍 之 交

管仲是春秋时齐国人,长得相貌堂堂,他博古通今,有经邦济世的才能。年轻时,与鲍叔牙一起做生意,赚了钱分帐时,管仲总是多拿一些。大家都很生气,鲍叔牙说:“管仲不是一个贪小便宜的人,他多拿是因为家里穷,我是心甘情愿让他多拿的。”后来,管仲参了军,每次打仗都缩在最后面,撤退时又跑在最前面,别人都骂他是个胆小鬼,只有鲍叔牙说:“管仲有老母亲需要他赡养,他不是那种抓住机遇,他一定会取得很大成绩的。”管仲听了这些话,十分感动,说:“生我的是我的父母,而能真正了解我的却是鲍叔牙!”从此以后,他们俩结成了生死之交。

却说齐襄公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纠,母亲是鲁国人;小儿子叫小白,母亲是莒国人。管仲对鲍叔牙说:“齐襄公死后,继承王位的不是纠就是小白,我们俩现在分别去给纠和小白做老师,到时不管他俩谁做国君,咱们俩都相互推荐。”鲍叔牙觉得这主意不错,于是,管仲就做了公子纠的老师,鲍叔牙做了公子小白的老师。

齐襄公是个昏君,被大臣杀了。当时公子纠在鲁国,公子小白在莒国,在臣们决定迎接公子纠回国当国君。

鲁国派人送公子纠回国,莒国派人送公子小白回国,管仲怕小白先回国,就追上公子小白,射了他一箭。公子小白假装中箭,骗过管仲,然后与鲍叔牙快马加鞭先回到齐国,当了国君,即齐桓公。

鲁庄公听说公子小白当了国君,十分生气,就派兵攻打齐国,结果大败而还。在齐国压力之下,鲁国杀了纠,把管仲送回齐国。

齐桓公要鲍叔牙当丞相,鲍叔牙说:“管仲这个人有经天纬地的才能,他比我强十倍,希望大王不要记恨他射您一箭,让他当丞相。”齐桓公想了想说:“好,我先见见他,看看他有什么能耐。”

齐桓公选了个日子,亲自把管仲接到宫里,管仲就向齐桓公谈起了自己的治国政策。管仲讲得头头是道,齐桓公听得津津有味,两人连续谈了三天三夜,齐桓公十分高兴,就把所有国家大小事情交给管仲去处理,称他为“仲文”。

管仲死后,齐桓公让鲍叔牙当丞相,鲍叔牙说:“我这人善恶分得太明,恐怕难以胜任。”齐桓公为了让鲍叔牙丞相,就把自己宠爱的三个小人赶出了宫门,鲍叔牙才当了丞相。

启示:朋友相交,贵在知心。没有鲍叔牙的胸怀,管仲可能难以在历史上留名,而没有管仲的雄才大略,鲍叔牙也许永远只是一个商人。齐桓公如果没有管仲和鲍叔牙,也许就不会成就“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伟业,成不了春秋第一霸主。
历史上的那个 管仲 是谁啊?
2个回答2023-02-07 12:24
春秋齐国大臣
管仲改革的历史作用?
1个回答2024-03-04 16:59

1、 这一举措使部落的残余影响被彻底革除,行政区域的组织结构更加精细化,并且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2、 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世卿世禄制,扩大了人才来源,这一制度成为日后科举制度的雏形。

3、 这一举措促进了当时的经济协调发展。

4、 这一举措使得朝廷内上下齐心,国家实力得到迅速提升,从而实现了称霸中原。

5、 这一举措大大促进了社会和谐。

管仲的仲读什么
3个回答2023-01-14 00:45
仲 这个字
单音字
读音:[zhòng]
部首:亻
五笔:WKHH
管仲事公子纠的仲事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08 03:40

题主断句断错了。

管仲 事 公子纠

管仲是人名,古代在家排行第二一般用仲来当作字或者名。

“事”在这里作动词,意思是侍奉。

管仲侍奉公子纠。

意思是管仲在公子纠门下任职。

管仲是谁啊
1个回答2023-01-05 15:45
管仲 是齐国上卿 辅助齐恒公横扫天下
管仲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7 09:04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译文;管仲说:“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和鲍叔一起经商,分财利时自己常常多拿一些,但鲍叔并不认为我贪财,知道我是由于生活贫困的缘故。我曾经为鲍叔办事,结果使他更加穷困,但鲍叔并不认为我愚笨,知道这是由于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都被君主免职,但鲍叔并不认为我没有才干,知道我是由于没有遇到好时机。我曾三次作战,三次都战败逃跑,但鲍叔并不认为我胆小,知道这是由于我还有老母的缘故。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他而死,我被囚禁起来受屈辱,但鲍叔并不认为我不知羞耻,知道我不拘泥于小节,而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为羞耻。生我的是父母,但了解我的却是鲍叔啊!”   鲍叔在推荐管仲辅佐齐桓公之后,甘愿身居管仲之下。鲍叔的子孙世代都在齐国享受俸禄,十几代人都得到了封地,往往都成为有名的大夫。所以天下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却称颂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管仲是春秋初期的政治家,他在齐国进行改革,使齐国日渐富强,国力大振,他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孔子称赞他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读《管仲列传》,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务本求实、以民为本的为政才能,以及他因势利导、转败为功的政治家风范。   司马迁自述写作《管晏列传》之缘由:“晏子俭矣,夷吾则奢,齐桓以霸,景公以治,作〈管晏列传〉第二。”指出虽然管仲的奢华与晏婴的节俭形成鲜明对比,但是二人同为齐国杰出政治家,管仲辅佐桓公成就霸业,勋业彪炳,晏婴协助景公成就治世,政绩显赫,一霸一治,泽被当代,垂范后世,二人虽隔百余年,但他们都是齐人,都是名相,又都为齐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将二人合传写成《管晏列传》。
管仲有哪些成语典故?
1个回答2024-01-22 22:24

管仲的著名典故有:管鲍之交、桓公拜相等。

1、《管鲍之交》

鲍叔牙喜欢管仲,所以和管仲一起做生意管仲拿钱少出钱多,后来从政虽然他们效忠的是不同的势力,但管仲失败了,鲍叔牙依旧向自己的头领推荐管仲,说管仲有能力甘愿当管仲的下属。之后人们就用管鲍之交这个成语形容弱攻强受。

这则成语本义指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深厚友情,后来形容朋友之间交情深厚、彼此信任的关系。其结构为偏正式,在句子中可充当宾语,含褒义。

2、《桓公拜相》

齐桓公想拜鲍叔牙为相。鲍叔牙说:陛下若仅仅想治理齐国,那么叔牙就够了。但陛下若想成就天下霸业,非管仲不可!桓公说:但他是寡人的仇人啊!鲍叔牙说:这正是管仲忠于自己主人的表现啊。

鲍叔牙献计,让齐桓公要求新败的鲁国杀公子纠,并交还仇人管仲,作为齐不再攻打鲁国的条件。鲁国马上答应了齐国的要求。

齐桓公派专车将管仲接到宫中,与他谈了三天三夜。管仲就官吏任免法规制订、征战外交、文化礼仪等很多方面都提供了极好的建议,桓公非常高兴。三天后,齐桓公在宗庙中当着列祖列宗的面,正式拜管仲为相。

《管鲍之交》寓意

管鲍之间的深情厚谊不是凭空练就的,而是建立在两人长期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坦诚和相互谅解的基础之上的。正是由于鲍叔牙的无私大度以及彼此的信任、相知、理解、感恩以及默默的付出,才浇灌出了一朵最馨香而持久的友谊之花,并造就了一段令人津津乐道的千古美谈。

美好的友情令人向往,管鲍之交却告诉人们:朋友需要选择,更需要惺惺相惜。友谊之花需要细心呵护,用心浇灌。友谊是以诚相待、肝胆相照,更是相互包容、荣辱与共,是得意时的相互鼓励与欢欣,更是失意时的不离不弃。“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这句话,既包含着管仲对鲍叔牙的感激之情,亦洋溢着对真挚友情的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