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校园品德的相声

五年级品德发生冲突怎么办教学设计
1个回答2024-02-02 08:36
教学内容:发生冲突怎么办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当与他人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懂得怎样以和平的心态来解决分歧;
2.能对案例进行简单的分析,认识到与人交往发生冲突和摩擦是不可避免的;
3.知道设身处地地替对方着想和顾及他人的感受。
教学重点:
懂得在与同学、朋友、长辈发生冲突和摩擦时要善于沟通,并学习以平和的态度解决分歧。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与人为善,真诚对待同学、父母、长辈,做一个懂事的好学生。
教学过程:
活动一:江周与子豪的故事
1.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但在实际生活中,不管你怎样努力去做难免会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看看这几位同学之间又发生了些什么事?
2.出示短片:江周与子豪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和视频材料,创设现实的教学活动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为后面化解冲突做好铺垫。)
活动二:自主学习,感悟明理
1.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师:如果你是江周或子豪,你的心情会怎么样?态度如何?会怎么做?
如果你是旁观者,你的心情会怎么样?态度如何?会怎么做?
(学生小组交流,老师指导)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寻找发生冲突的原因,体会双方的感受,正确对待分歧;在体验中感知,在感知中明理。)
2.引导学生填写表格,然后全班交流:

江 周

子 豪

冲突发生后他们各自的心情

其他同学会怎样看待他们

他们希望对方怎样做

你认为他们怎样做才能冰释前嫌

3.交流学习成果
……
师:同学们畅所欲言,谈了自己的想法。是啊,只有相互宽容,相互理解,相互谦让,这样我们和朋友之间的交往才会更加和谐。
(设计意图: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了解孩子的真实情感,交流彼此的感受。)
活动三:探究——升华
1.师引导学生围绕下列情景说一说,并选择1-2则演一演。
(1)我与最要好的朋友因意见不一致而发生冲突,我该怎样做?
(2)我热心帮助同学,主动管理班级,但有些同学却不领情,还说我多管闲事,想表现自己。我该怎么办?
(3)学习成绩不如我的同学在考试中超过我。
(4)同桌的墨水不小心溅到我的新衣服上。
(5)老师批评我上课不认真,我觉得冤枉。
生:我会(这样做)……
2.师生总结: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历许多不如意的事情,只有对人友善、宽容,与人和谐相处,才会更加快乐;发生冲突时,只要我们换个角度想一想,讲究说话的技巧,采取恰当的方法,就一定能化解矛盾。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续演、小组讨论,激发学习兴趣,增进合作精神。不但让学生自己尝试如何更合理地解决冲突,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得解决的经验。)
活动四:课外延伸,回归生活
(1)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知道的人们成功化解生活中的矛盾的事例。
(2)活动延伸。
①你与朋友之间发生过冲突吗?你是如何解决的?如果你们之间的关系一直很僵,学了本课之后,你会怎么做呢?
②每天至少对别人说一句赞美的话,并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互相学习,以更好更有针对性地改善人际关系。)
课堂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有哪些收获?
2.化解冲突小锦囊:学会换位思考,多沟通。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复习本课内容,正确看待“冲突”,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实现本课的活动目标。)

板书设计:
发生冲突怎么办
沟通——>学会和谐相处

教学后记:
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离不开社会交往。而在交往中,发生冲突不可避免,六年级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立思维,常以自我为中心,愿意与人和谐相处,但又缺乏理性。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对孩子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他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力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但美中不足的是:表演环节都是学生的即兴之作,缺乏深度和艺术性,如果让部分学生课前准备一下,教育效果会更好。
德哈卡突变几率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5 16:22
20%。德哈卡是一个游戏角色,出自《星际争霸II》中第二个资料片《虫群之心》,是原生虫族的一个领袖,突变几率是20%,没有什么质变。
一战德国遭到重创,为何突然间就强大了?
1个回答2022-10-16 04:35
现在还不是强大
狂飙突进运动对德国文学的影响?
1个回答2022-08-01 10:08
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
求纳兰性德的一个典型故事可以突出他的什么品质的
1个回答2024-03-14 01:40
纳兰有一件事很为人称道,就是搭救朋友顾贞观之友吴汉槎。1657年,吴被流放宁古塔(在今黑龙江省内),1676年顾贞观请求纳兰利用关系救他回来。纳兰在写给顾贞观的信中说“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闲事。”康熙二十年(1681),吴汉槎终于在纳兰的营救下由宁古塔返回。纳兰性德对朋友的朋友尚且如此用心,可见他对友情的重视,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与众多汉族的文人相交而毫无芥蒂。

体现纳兰淡薄的有一首词,《采桑子·塞上咏雪花》中有一句名句,“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借雪花的高洁抒发了不慕人世间荣华富贵,厌弃仕宦生涯的心情。

纳兰关于的爱情的故事很多,但大多只是民间流言而无实据,就不提了。他一生中最念念不忘的应该是原配夫人卢氏,这从他八年间的几十首悼亡词中就可看出来。悼亡词中比较有名的应该是《沁园春·瞬息浮生》、《青衫湿遍·悼亡》、《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以及你提到的《浣溪纱·谁念西风独自凉》
面对道德冲突,如何选择?
1个回答2023-11-29 20:32
我给孩子们讲了个故事:欧洲有个妇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救他,就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药剂师索价还要高过成本10倍,他花了200元制造镭,而这点药他竟索价2000元,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向熟人借钱,一共才借得1000元,只够药费的一半,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欠,但药剂师说:“不成,我发明此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兹走投无路,竟撬开商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

01 如果你是法官,你会如何判决?

孩子们认为,海因兹是为了救人才去偷药,并且是因为卖药的人把价抬得太高,导致他铤而走险,使用了这种方法。法官不应该判他有罪。

“但是他确实犯了法,难道不应该承担法律责任吗?”我问道。

孩子们开始纠结,不知道如何选择。然后我又问:

02 如果你是海因兹,会怎么做?

选择偷药,就会违法。但是没有药,就会失去亲人。孩子们依然不愿意重新选择,在他们的心中有一杆秤,倾向于救人,但又知道偷东西是不对的。他们把问题抛回来给我:你会怎么做?

我的回答是,如果只有这两个选择,那我会选择前者,先把亲人救下来。我认为,违法的责任我能够承担,因此才做出这样的选择。

轩轩抛给我一个“哲学”问题:在孟加拉国,火车很老,开得很慢,连车顶上都坐满了人。而当火车在行驶的时候,时常有人随意穿过铁轨。如果你是火车司机,当有人穿过铁轨的时候,如果急刹车,会导致坐在车顶的人摔下来造成伤亡;但如果不急刹车,就会撞到穿过铁轨的人,造成伤亡。你会怎么选择?

我的回答:作为火车司机,有责任保障车上乘客的安全,所以我会首先不考虑选择急刹车,而是慢慢地减速。

孩子又问了我另外一个问题:在火车的三岔路口,往左走会撞到一个普通人,往右走,会撞到五个绑在一起的精神病人。你会怎么选择?

“我会选择向右走,因为左边的普通人还能为社会做贡献,他的存在有价值。当然那另外5位精神病人,也有生存的权利。”

我还告诉孩子们,选择常常不会是非黑即白。

03 你还有什么方法解决类似的问题?

琪琪回答:如果买不到药,可以找别的医生。

我肯定了她的想法,并表达了我的观点:实际上,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不会只有两种。 比如,借不到钱,还可以求助于社会,求助于社区, 通过募捐获得帮助。还可以求助于政府部门,比如通过物价管理部门的干预,把药价降到合理的水平。还可以通过相关人员的干预,延长付款期,或者以其他的方式抵付剩余的药费等等,通过沟通去解决问题。

一个人的能力是很有限的,但是借助社会的力量,问题将迎刃而解,而不需要冒险去破坏规则。

孟加拉国的交通安全问题,可以向相关的部门反映,采取一些安全措施,比如设置安全闸门,火车经过的时候关闭通道。还可以通过安全教育的普及,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

至于撞1个还是5个的问题,我的看法是,铁轨上有人是不正常的,应检查管理上的漏洞,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第1次和孩子们探讨道德冲突的问题,孩子们也是第1次思考这样的问题。他们认为这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道德冲突的问题。比如,自己的朋友被打了,应不应该挺身而出,帮朋友打回去?轩轩就曾经遇到这样的问题,并且,也这么做了。难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只有“动手”和“不动手”吗?必然还有其它的方法。

从多元的视角去看待问题,解决的方法,就不会只有一种。权衡成本和价值,才能作出合适的选择。
韦德突破时有多拼命?
2个回答2023-01-15 12:01
韦德突破时很拼命,基本上都是跌跌撞撞的,而且都是顶着人突破的。
阿拉德之怒装备怎么突破
1个回答2023-06-09 07:00
完成相应的任务,达到升级条件。通过完成勇闯阿拉德游戏副本,获得掉落奖励,从而突破装备。
为什么突然有很多人喜欢纳兰性德?
3个回答2022-12-13 17:46
纳兰性德清著名词人,为“清词三大家”之一。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大学士明珠长子。自幼天资聪颖,才华横溢,18岁即中举人。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出身贵胄,却向往平淡的生活。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颓艳。纳兰有的是比女子还要细腻丰富的情感,比当时世俗还要超脱的追寻。对于大多数女子而言纳兰的深情应该是相当向往的,安意如就曾说过:得此男子,一生足矣。男子自古多情,但深情的倒是没几个。纳兰深刻的记着他深爱的女了,无论是她们离去后的多年以后依旧会为这段感情痛哭流泪,依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为她写一字一句,希望借着文字能将他无处安放的深情跨越时空传递到爱人的心间。
小学低段的学生“告状”现象比较突出,这是因为他们的品德发展处于(  )。
1个回答2024-01-24 01:46

B

解析:

本题考查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阶段:前道德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和公正阶段。其中,权威阶段(5—8岁),又称他律道德阶段、道德实在论阶段。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固定的、不可变更的。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多半是根据别人设定的外在标准。题干中,小学低段的学生“告状”现象比较突出,说明儿童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固定的、不可变更的,有其他同学没有遵守这些规则他们就会向老师告状,由此判断他们的品德发展处于道德实在论阶段。B项正确。

A项:前道德阶段(2—5岁):也叫作自我中心阶段。这时期儿童还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环境区别开来,而把外在环境看作他自身的延伸。规则对他来说不具有约束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可逆性阶段(9—11岁):又称自律道德阶段、道德相对论阶段。该时期的儿童既不单纯服从权威,也不机械地遵守规则,要求平等。进入自律阶段的儿童,主要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科尔伯格把道德认识划分为六阶段: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