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探究题教案

阅读这则寓言,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1个回答2024-01-29 19:23
要居安思危,要有远见,在困难没来临前做好准备,不为暂时的安逸而放松。
阅读探究单怎么制作
1个回答2024-03-25 11:12
综述:

流程如下:明确目的,找出要解决的问题。找出所涉及问题领域的5-8本书,进行交叉阅读,将整本基慧枣书教学的特点清晰地展现出来,有个抓手,即设计好阅读单。

根据文本的类型设计阅读单,借助阅读单引导孩子探究成长小说、幻想小说、动物小说、冒险小说、侦探小说、战争小说、哲学小说、知识性读物、人物传记等不同类型文本的主题思想、叙事结构、语言特色。

一份好的阅读单,不仅能为班级读书会提供好的讨论话题,帮助学生有效阅读,更重要的是,对教师而言,阅读单的设计能促进教师教材碧拦分析能力、教学环节设计能力、关注学情意识的提升,从而实现单篇课文教学的改进。

我们可以围绕阅读策略设计阅读单,借助阅读单让孩子练习预测、推理、联结、比较、综合、问问题、思辨等阅读策略,将分享、质疑、议论、判断等本来不可视的阅读行动和思维路径直观地呈现出来。

当然,我们也可以设计一些通用型阅读单,借助阅读单让孩子了解、掌握阅读各种类型书籍时的主要方向、路径、方法。

使用阅读单时要注意什么:在我们有丰富的阅读感受之后再设计。在设计阅读单之前,我们应该拿起书好好读一读,多角度、多侧面地了解这本书,更深入地理解它,与它碰撞出情感的火花,搏拆这样设计出来的阅读单才有可能开拓孩子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孩子的起点在哪里,阅读单的支架就从哪里搭起。我们在设计阅读单时要了解填写者是哪个年龄段的,要充分考虑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思维水平、知识储备、生活经验等。

即使孩子处于同一年龄段,但因为以往的学习经历不同,他们的理解力、评鉴水平等也会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是我们在设计阅读单时要高度重视的。在阅读单的使用过程中,我们还应该观察孩子的使用情况,并不断调整与完善阅读单。

不要窄化阅读单的意义。我们在设计阅读单时,要摆脱应试的惯性,不要设计成缩小版的考卷、摘抄本,这种教辅型阅读单有时会伤害孩子的阅读兴趣。

成语的探源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1-29 18:16
无与伦比wú yǔ lún bǐ
[释义] 伦:类;同类。没有能跟它相比的。形容非常突出或程度高。
[语出] 唐·卢氏《逸史》:“置于州;张宠敬无与伦比。”
[正音] 与;不能读作“yù”或“yú”。
[辨形] 伦;不能写作“论”。
[近义] 无可比拟 前所未有
[反义] 不相上下 同日而语
成语的探源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1-28 01:45
是非曲直



shì fēi qū zhí



[释义] 曲:无理;直:有理。指对事物的评断。

[语出] 汉·王充《论衡·说日篇》:“二论各有所见;故是非曲直未有所定。”

[正音] 曲;不能读作“qǔ”。

[辨形] 曲;不能写作“屈”。

[近义] 大是大非 青红皂白

[反义] 混淆是非混为一谈

[用法] 指某一事或某一人说话与行动的错与对。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结构] 联合式。

[例句]

    ①学校要培养学生判断~的能力;以免学生随波逐流。

    ②~;自有公论;你不必担心。
探究活动方案?(详细问题)
1个回答2024-03-05 12:09
我也要这个啊,谁能顺便教教我啊 ,我的是中秋节风俗调查哦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案
1个回答2024-05-07 10:44
资料简介:
·课题: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平罗县姚伏中学 孙正春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能说出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会测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二、 过程与方法
2、 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到如何进行探究活动及探究活动中应采取的方法
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拓展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幼儿园探究式活动小班下《前前后后》教案
1个回答2024-03-09 23:25
活动目标:

  1、了解厨房里的危险有哪些,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

  2、学会保护自己,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套《安全伴我行》手册、图片。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案
1个回答2024-06-01 14:32
教案示例
第五节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要求:
  1.知道浮力的概念.
  2.理解物体浮沉条件.
  3.掌握浮力的实质、方向.
  4.能正确运用浮力的实质、物体浮沉条件求浮力.
  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浮力的概念及其实质.
  (2)物体的浮沉条件.
  难点:正确运用“压力差”和物体的浮沉条件求浮力.
  教学模式:
  实验、设问、讲解、练习
  教学时间:1课时.
  实物及实验器材:
  (1)投影仪一台,透明胶片数张.要求把板书、练习题课前写在胶片上,以减小课堂上书写时间.
  (2)演示弹簧秤一把.
  (3)500毫升烧杯三个,分别装400毫升的清水、饱和食盐水、酒精.
  (4)乒乓球2个,其中一个装细砂,用作悬浮演示.
  (5)边长为125px的立方体红砖一块.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师:为什么船、木块能浮在水面上?
  生:船、木块受到水向上托的力.
  师:沉在水底的石块有没有受到水向上托的力?
  生:部分回答有,部分回答没有.
  教师演示课本图8-27实验,回答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托的力.这个“向上托的力”就是本节课所讲的浮力.
  二、讲授新课
  1.什么叫浮力?(板书)
  (1)先演示石块放在清水中,让学生知道石块受到水向上托的力.
  (2)然后把石块放在饱和的食盐水溶液里,说明石块也受到盐水向上托的力.
  (3)最后把石块放在酒精里,让学生进一步知道,石块放在酒精中时,同样也受到酒精向上托的力.
  师:从上述的实验,请同学们说出什么是浮力?
  生: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师:物体在空气里有没有受到向上托的力?氢气球脱手后为何会上升?
  生:物体在空气里同样受到向上托的力,所以氢气球脱手后会上升.
  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板书)
  2、用实验引动学生
  第一、用弹簧秤和细线系着体积相同的规则的铁块,不规则的石块,干木块等,浸入水中后弹簧秤的示数减小;在水中游泳时感觉水有向上的托力等感性认识出发,逐个进行分析,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浸在水中物体要受到水对它的浮力,从而纠正“轻的物体在液体中总是上浮的,所以受到浮力的作用;重的物体在液体中总是下沉的,因此不受浮力作用”的错误观点.
  第二、通过演示规则铁块和不规则的石块随着浸入水中体积的增大,弹簧秤的增数减小──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当物体完全浸入水中后,深度增加时弹簧秤示数不变──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在任何深度的浮力都相等”这一本质联系,从而摒弃那种“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成正比”的错误认识.

  第三、通过观察铁块和石块浸入水中后弹簧秤示数减小相同这一现象,使学生初步认识:“体积相同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相同”这一本质联系,摒弃那种“浸没入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质量、密度、形状等有关”的错误认识.
  第四、通过观察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弹簧秤的示数为零的现象,使学生了解:漂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第五、在以上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教材P144“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体,浸没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上表面在液体下面h1米处,如图正方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是多大?方向怎样?”再加上“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是多少?”的计算分析,初步认识浮力等于“液体作用在物体上下表面压力差,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这一本质联系,从而摒弃那种只有物质在液体中上浮时才有浮力的错误认识.
  第六、通过演示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和上述计算所得到的浮力:F浮=水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pg(h1+L)·L2-pgh1L2=pgL3=pgV=pgV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V排=V).从实验和推导两方面进一步认识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这一本质联系,摒弃了那种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的模糊认识.
  由于气体具有同液体相同的性质,而气体的密度很小,气体对于体积不大的物体作用的浮力,通常小到难以觉察的程度,但热气球能载几吨重的物体上天,说明气体对浸没在它里面的物体也能产生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
  把上述由个别现象所得出的知识加以综合并进行抽象和概括就能得到“浮力”的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
  在物理教学中,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时,必须有意识地突出本质,摒弃非本质,这是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关键.
荀巨伯探友 文言文 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2-03 09:14
荀巨伯到远方探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人来攻城。友人对荀巨伯说:“我是快死的人了,你赶快走吧!”荀巨伯说:“我远道而来探望你,你却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来求生,难道是我荀巨伯所能做得出来的吗?” 等到贼兵来了,问荀巨伯说:“大军一到,全城的人都逃走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停留在这里?”荀巨伯回答说:“友人有疾病,我不忍心抛下他,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生命!”贼兵听了相互说道:“我们这些无义的人,竟然攻入这个讲究道义的国家!”于是调动整个军队回去了,全城因而得以保全。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B)
A、子可去(离开) B、贼既(既然)至
C、败(败坏)义以求生 D、一郡并获全(保全)
2.下列对“友人有疾,不忍委之”正确的一项是(C)
A.朋友有病,不忍心委托他。
B.朋友跑得快,不忍心拉住他。
C.朋友有病,不忍心丢弃他。
D.朋友跑得快,不能委托他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