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四级听力分值明细

女大学生考研值不值,女研究生就业真那么难吗
1个回答2024-02-11 03:26
同一个导师的学生,往往是一种竞争关系,但是也是同门关系,尤其应该搞好关系,不同导师的同一个研究生班的同学,往往由于很多同学经常出差参加工程实践,聚少离多,这段关系更应该好好把握。
多一个朋友,多一条出路。
有人研究过,美国的成功人士,很多事由于同学、校友和父辈朋友的提携开始成功的第一步的。
第三次考研值得 吗
1个回答2024-03-13 15:22
24岁,趁年轻啊,要考研就得赶趟,过两年就不好考了,好有志气哦,还要考个211,如果想一次成功,建议放低点标准,其实除了211还有很多重点院校啊,第三次考研,你已经拥有了很多别人没有的经验,成功率很大,而且年轻,还有资本,加油,支持你,不要给自己后悔的机会,有志者事竟成。

我23岁了,今年也打算报考,但这是第一次考:(,我特别想改行. 不要轻言放弃,考吧考吧,不要犹豫啦,一寸光阴一寸金,一起努力。多学知识,提高修养是我们年轻人应该做的,考上了别忘了请俺们吃饭:)



补充回答:我想说的是,普通院校的研究生,只要你努力了也会产生快乐和价值的。现在我还在为当初高考后不选择复读考更好的大学偷偷乐,高考辛苦,考研也辛苦,唉,虽然矛盾,但选择权在你的手上。
医学生考研值不值
1个回答2024-02-29 07:04
呵呵,自问自答的哈...

毕业那年考一下研,如果可以,趁着学习的心还在,继续深造,挺不错的想法.可是错过了这个机会,前眼还有别的选择.

学医,经验很重要的吧,只要还在可以考研的年龄,先工作两三年,在实践中越发觉得自己知识不足时,再投入到提高水平的层次上...

我现在是这么打算的,虽然前面的路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不过,我还是希望,两年后我能静下心,为09年考研的失利,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

如果觉得了10年继续考,那么,请加油吧.每一个选择再考的人,都会给你送祝福的.*^_^*
女大学生考研值不值,女研究生就业真那么难吗?文科生考研会回报率高吗
1个回答2024-03-02 14:32
如果为了就业:女大学生,如果气质不错,而且成绩还行(英语越好越好),那么最好本科就就业吧

如果自己喜欢研究,想留校,那么就考研.
放弃保研 考研值得吗
1个回答2024-02-25 06:34
  放弃保研考研值得
  读研可多学知识和获得高一级的学历,一部分人还可通过考研转专业,为将来就业增加机会,为升职或评定职称提供条件。
考不考研没有好坏之分,要看个人取舍。毕业后直接就业可获取收入帮父母分担经济负担,还可积累工作和社会经验,将来也还可读全日制或在职研究生,是多数人的选择。
考研与工作还是要权衡一下,关键是看自己怎么想的,考研得到的是更高的起点,工作得到的是更多的历练。
古装剧知否中,有什么值得研究的细节?
2个回答2023-01-13 08:29
明兰的变化,每个人的心思,很多人态度的转变,最后结局存在的细节,其中的感情发展细节,都是值得研究的。
数学系是否值得考研?
1个回答2024-02-05 11:13

某211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读,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我觉得考不考研这个问题,一方面是专业问题。还有一方面是个人选择问题。

先说专业,不管是不是考研,最后早晚要工作的。如果单从就业上而言,我觉得是没有考研的必要的。因为工作中亮橘老的经验积累在未来跳槽或者升职的过程中也是很渴可贵的!数学类专业背景,真的是在多个高薪行业都很吃香很受欢迎的。再加上相关的计算机能力,会让你在求职的过程中很占优势的。所以,你要是上不下去学了,不考研也是能找到好工作的。

再说考研的话,最对口的专业就是数学类计算数学的方向,是跟这个专业最为贴切的方向了。

不过除此之外,你还可以选择其他数学类的学硕以及统计学的学硕,大部分考试科目都是一样的: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


虽然专业课内容难度有些大,但是总的来讲,相比于金融类和最近暴涨的计算机,竞争压力还是要小一些的。毕竟其他专业的跨考过去难敬升度不大,但是对于一个非数学本专业出身的零基础现学数分高代,真的很难了。而且从我个人的体验来说,就数分高代的整体思路跟高数线代不太一样,所以真的是很难跨考过来的。

最后就算你跨考大热的金融计算机,你信计出身,真的是很占优势了,老师们非常想要你这样专业的学生了~

最后,考研与否是个人选择问题,完全取决你是否有更高一步的学术追求。单纯为了逃避就业的话,读研真的是在浪费时间。但是我会觉得更好的学伍旦术追求带给你的是更高的平台和视野!

形容值得人细细的品味的成语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9 09:26
形容意味深长,值得细细品味的成语
耐人寻味
意味深长
形容意味深长,值得细细体会成语是:耐人寻味
耐人寻味
【拼音】:[nài
rén
xún
wèi]
【解释】:耐:禁得起;寻味:探索体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出自】: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三:“其所作如《少府画障歌》、《崔少府高齐观三川水涨》诸诗,句句字字追琢入妙,耐人寻味。”
【示例】:这个故事的结尾留下了一个悬念,耐人寻味。
形容值得人细细的品味的成语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2 03:59

形容意味深长,值得细细品味的成语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形容意味深长,值得细细体会成语是:耐人寻味耐人寻味【拼音】:[nài rén xún wèi]【解释】:耐:禁得起;寻味:探索体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出自】: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三:“其所作如《少府画障歌》、《崔少府高齐观三川水涨》诸诗,句句字字追琢入妙,耐人寻味。”【示例】:这个故事的结尾留下了一个悬念,耐人寻味。

古人精细钻研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7 07:49
1、古代发明小故事 石磨与云梯
鲁班一年到头,四处奔波,给别人干活。 这一天,他忙了一上午,坐下来休息。旁边,有一家人正准备做饭,可是没有面粉了。他们拿来一些麦子,放在石臼里,用沉重的石杵去捣。捣麦的人累得满头大汗,才捣碎了很少一点。因为麦粒是椭圆形的,用劲小了,砸不碎;劲大了,又把麦粒砸跑了,真是急死人了。当时,人们都是用的这种办法。鲁班决心改革它,为人们解决困难。 又一天,“鲁班来到另一个地方干活,恰巧看到一个老太太正在捣麦子。老太太年岁大了,举不起石杵了。她扶着石杵,在石臼里研着麦粒。鲁班走过去一看,石臼里的麦粒有不少已经磨成了粉。鲁班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回到家里,鲁班叫他的妻子云氏找来两块石料。他把石料凿成两个大圆盘,又在每个圆盘的一面凿出一道道槽。其中的一个圆盘,他还安上了木把。邻居们都很奇怪,鲁班做的是什么呢?大家都围过来看。只见鲁班把两个圆盘摞在一起,凿槽的两面相合,有木把的放在上面,中心还装了个轴。他在圆盘中间放上麦粒,然后转动上面的石盘,麦粒很快就磨成了面粉。大家高兴极了,鲁班真是为人郑庆虚们立了一大功啊! 这就是两千多年来,在我国农村曾经广泛使用过的石磨。

2、蔡伦造纸的故事
公元105年,中常侍(侍从皇帝的官员)、尚方令(负责朝政的官员)蔡伦奏请东汉和帝准予将他的造纸术向民间推广,他还挑选出挺括良好的纸,进献给汉和帝。汉和帝试用以后,非常满意,当场赞扬了蔡伦的这一创造发明,同时立刻下令把这个造纸技术推广开去。
从此,中国的造纸技术进入了先进的行列。在此之前,商朝把汉字刻在龟甲兽骨上,但是甲骨的来源很有限,而且不便携带、保存,所以人们后来把汉字刻在简牍上。简和牍是用竹片或木片做成的,狭长的称“简”,略宽的称“牍”。由于一片简只能刻几个字,因此写一篇文章就要用许多简,写完之后人们再用绳子把简串起来,成为“册”。虽然做简牍的材料遍地都是,但是它们也太笨重了,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用简牍写的奏折重达一石(约五十斤左右)。后来人们用丝帛作为书写材料,它柔软轻便,易于书写,可惜量少价高,这一致命弱点使它难于推广使用。
在京城洛阳的皇宫里当官的蔡伦,当时主管监督制造宫中用的各种器物。他非常聪明,很会动脑子,经常和工匠们一起研究制作工艺。蔡伦看到皇帝每天要批阅堆成小山般的简牍,非常不方便,他就琢磨着要制作出一种轻便易用的书写材料,来取代笨重的简牍。
对于新的书写材料,蔡伦的第一个要求是轻便。因此用竹、木制成的简牍首先被排除在外,而丝帛倒是符合的,可惜原材料稀少。于是,蔡伦仔细观察了丝帛的生产过程,从分析丝帛的结构入手,发现它是由纤细的短纤维互相粘成的。于是,他把新材料定位在结构与丝帛相似、取材容易、价格低廉,从此时时处处留意着、寻觅着这种新材料。
有一天,蔡伦和几个小太监来到城外游玩。这是一个十分幽静的山谷,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溪边垂柳依依,景色宜人。
小太监们一路打打闹闹,嘻嘻哈哈,十分快活,惟独蔡伦心事重重,东张西望。忽然,他两眼一亮,快步走到溪边,蹲着不动了。
小太监们觉得非常奇怪,都喊燃围拢过来。只见蔡伦手里捧着湿湿的、破破烂烂的、像棉絮一样薄薄的东西发呆。
一个小太监忍不住说:“我还以为是什么好东西呢,原来是这破玩意儿!快扔了吧!”
蔡伦却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仍然痴痴地捧着。
那个小太监一个箭步走上去,抓起那棉絮一样的东西就要往水里扔。
蔡伦突然醒过来似的,紧紧抓着不放,嘴里喃喃地说:“找到了,找到了!”
小太监们都糊涂了,这蔡伦莫不是疯了、傻了,怎么把这破烂玩意儿当宝贝似的?
蔡伦双手捧着,三步并作两步,问河边的农夫:“老人家,这东西是怎么形成的?”
农夫笑着回答说:“这个呀,是漂在河里的树皮、烂麻、破渔网什么的,它们被水冲呀、泡呀,又被太阳晒,时间长了就成了这模样,到处都是呢!”
蔡伦抬头看着满山遍野的绿树,不由眉开眼笑。
回到宫里后,蔡伦马上投入了紧张的试验和制作中,他挑选出树皮、破麻布、旧渔网等,让工匠们把它们切碎剪断,放在一个大水池中浸泡。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中的杂物烂掉了,而纤维不易腐烂,就保留了下来。他再让工匠们把浸泡过的原料捞起,放入石臼中,不停搅拌,直到它们成为浆状物,然后再用竹篾把这粘乎乎的东西挑差悉起来,等干燥后揭下来就变成了纸。
蔡伦带着工匠们反复试验,最后终于试制出既轻薄柔韧,又取材容易、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纸。
人们为了纪念蔡伦,就把用这种造纸工艺造出来的纸称为“蔡侯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