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中的句读是什么意思

2022-09-28 19:52

1个回答
古时称文词停顿的地方叫做句或读。连称句读时,句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读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更小的段落。
古代中文在书写上原本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设计,但是在阅读时为求语气的顺畅和正确的传达意思,仍有需要注意文句的起承转合,读书人便会在文章中自行加注记号,这就是句读的由来。
要对古文正确标点断句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些经验可供我们参考:

弄通文意
第一步,通读全文,了解大意。要根据自己的理解水平通读一到三遍,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第二步,抓住关键,把握中心。一篇文章总要围绕一个中心来写,说理问的中心往往集中在一两句非常精辟的言语中。抓住关键就能把握中心,从而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第三步,理清脉络,点断句子。一般来说,叙事性散文脉络比较容易理清,而说理性散文应该注意层次的把握。
第四步,点断句子后,再行通读。要求字句必须讲得通,内容必须符合情理,标点出来的句子,还要符合古代语法和音韵。仔细体会作者表达出来的感情、语气。做到正确标点。

利用句式
从词汇方面看,古汉语单音词比较多,一词多意的现象比较普遍。古今词义的差别比较大,同时词类活用的情况也比较多。
从词序方面看,主要是宾语前置,特别是要善于识别宾语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而介词结构后置和用作补语的问题也值得注意。
从句式方面看,判断句,被动句都比较好识别。省略句需要重视,要注意省略的是什么成分。古人行文有个重要特点。喜欢对举成文,常常使用对偶、对衬、对比、排比等句式,以增强文章气势。掌握这一特点,只需要把标点的文章诵读几遍,就能上口。因而能够自然的把句子断开。

借助虚词
古人用词造句习惯于用虚词表示停顿和语气。有些虚词实际上起着某些标点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视觉上的“显著外部标志”,帮助我们断句。
1、“夫、惟、盖、故、粤、是故、今夫、若夫、且夫、然则”常常置于句首,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在它们前面点断句子。
2、“也、耳、焉、矣、乎、哉、耶(邪)、欤(与)”等多置于句尾,所以我们也可以在它们的后面点断句子。
相关问答
东汉汉书的内容反应东汉什么?_?
1个回答2024-03-05 13:50
《汉书》又名《前汉书》记述了自汉 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 年)间共229年的历史。全文共120卷,80万字,计12纪、8表10志、70列传。
大汉天子的汉是指汉族吗
1个回答2022-11-24 10:23
指的是历史上的汉朝。
是东汉国力更强大,还是西汉更强大
1个回答2023-03-21 11:45
东汉,其实都差不多
古汉字学与现代汉字学的区别与联系
1个回答2022-12-28 04:29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汉语中有多少汉字
1个回答2022-09-23 05:55
自己去查查词海~
为什么汉字要叫汉字
1个回答2022-09-27 13:32
你学汉字吗?!
如何对待汉语汉字
1个回答2022-10-10 01:55
没事多写几个
我和汉字的故事,是以一个汉字为主题的作文
1个回答2024-02-19 01:22
我与汉字的故事 今天,老师让我们搜集有关汉字的字谜。“铃--铃--”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陆续走回教室。不一会儿,老师满面春风地来了。 “这节课,我们来组织有关汉字的活动,谁准备了字谜?”老师和蔼...
全文
西汉和东汉之间发生了什么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6 17:40
汉朝分为西汉(前202年十二月-公元8年十一月)、东汉(25年六月-220年十一月)。汉高帝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又称前汉;后世史学家不承认新朝和玄汉合法性,所以一般将其合并到汉朝历史里。汉光武帝...
全文
我与汉字的故事作文要写一个我与汉字的故事的作文,要自己写的.自己写的给加分,不是...
1个回答2024-03-05 11:28
读中华汉字故事令我快乐 妈妈曾为我买了一本厚重的《经典智慧故事全集》,它给我带来了无尽的阅读快乐,而我最着迷的,却是第七辑——中华汉字故事.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汉字是不可获缺的书法瑰宝,它整齐却又...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