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予之先,察予之后

2024-08-28 14:28

此句出于何处?
1个回答
警予之先,察予之后

此句出于何处?



《论语 阳货篇第十七·第21章》



【原文】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安。”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阳货篇第十七·第21章)



【章旨】



“宰我”章,此启宰我仁亲之心。不安处,即是仁,“仁”正与“安”相反。《翼注》:记此于孺悲之后,必宰我因夫子与之言丧礼而发,非无故欲自短丧也。



【通论】



学问之道,不外教、学两端。自学者之横经鼓箧言之,则为学;而自对方之成德达材言之,则为教。孔子之教,盖亦多端。有不言之教,有不屑之教,也有当前未尽言诠,留以待去后之启发者。不屑之教,用于孺悲,去后启发,于及门频经试用,而宰我亦其一也。昔贤多合两章连并申释,《翼注》:短丧章,记于孺悲欲见之后,自有意义。又以孔子不见,必其闻名于将命者之时,有挟贵挟长之概,故不见,而又取瑟而歌以警之。《正义》则据《礼》文言之,颇为近实。其谓:《礼·杂记》云,恤由之丧,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士丧礼》于是乎书。是孺悲实亲学圣门,而孔子不见之者,此欲见,是始来见,尚未受学时也。《仪礼·士相见礼》疏:谓孺悲不由绍介,故孔子辞以疾。此义当出《郑注》。《御览》四百二引《韩诗外传》云:子路曰,闻之于夫子,士不中间而见,女无媒而嫁者,非君子之行也。《注》云:中间谓介绍也;《礼·少仪》,闻始见君子者,辞曰,某固愿闻名于将命者,不得阶主。此少者见尊长之礼,当有介绍;《聘义》所谓“君子于其所尊,弗敢质,敬之至也”是也。当时孺悲必先未曾留意及此,故来孔子之警告。取瑟而歌,谓取瑟鼓之,而复倚声以歌也。



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宰我此问,是必见于孔子与孺悲言丧礼,因发此问。有为而言,非宰我真欲自行短丧也。三年丧期,或以为二十七月,或以为二十五月,《正义》则据郑、王二说而为下列之论证。其谓:三年丧期,郑君以为二十七月,王肃以为二十五月。《仪礼·士虞礼》云,“期而小祥”,又“期而大祥”,“中月而禫(dàn,古代丧家除服的祭礼),是月也,吉祭犹未配”,注:中,犹间也,与大祥间一月;自丧至此,凡二十七月也。胡培翚huī《正义》,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大祥,二十七月而禫;犹期之丧,十三月而大祥,十五月而禫,皆与大祥间隔一月也。《檀弓》曰,祥而缟,是月禫,徒月乐。祥而缟,谓二十五月也;是月禫,二十七月也;徒月乐,二十八月也。自王肃误读“祥而缟,是月禫”之文,以禫亦在二十五月,祥、禫同月。又以《士虞礼》“中月而禫”为“月中而禫”,谓在祥月之中,为二十五月,与郑异说。非也。梁玉绳《瞥记》:阂二年,吉禘(di,古代一种祭祀)于庄公。《传》云,“讥始不三年也”。文二年,公子遂如齐纳币,《传》云,“讥丧娶也”。周衰礼废,三年之丧,久已不行。宰我问三年丧,《疏》引缪协谓宰我思启愤于夫子,以戒将来,意在屈己明道。此解极确,与齐宣王欲短丧不同。其谓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此亦古成语,谓人久不为礼乐,则致崩坏。而短丧者或据为口实,故宰我亦直述其语,不为隐讳也。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隧改火,期可已矣,《集注》:言期年则天运一周,时物皆变,丧至此可止也。前礼乐以人事言,此以天时言。改火,《马注》:《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zhè之火,秋取柞楢yóu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木,故曰改火。“期已久矣”之“期”,或作“其”,与下文“期可已矣”之“期”作“ji”,文同义异。《史记·弟子列传》作“不已久乎”,可证也。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集注》:礼父母之丧,既殡,食粥粗衰。既葬,疏食水饮,受以成布。期而小祥,始食菜果。练冠縓quàn缘,要绖dié不除,无食稻衣锦之理。夫子欲宰我反求诸心,自得其所以不忍之故,故问之以此,而宰我不察也。



或以宰我此答,乃隐辞反言以求正也。《翼注》:于女安乎?曰:安!似此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之言,稍知自好者不为,岂有以四科高弟,公然于师座之前,形诸吐嘱?!须知宰我此答,正与子贡、冉有在卫问伯夷、叔齐同。“曰:安”,正与“曰:怨乎”同。隐其词而反言之,决是非于夫子,此所以为言语之材也。不然,彼不孝其亲,何用喋喋有辞于夫子哉?!女安,则为之……今女安,则为之,《集注》:此夫子之言也。初言“女安,则为之”,绝之之辞。又举君子居丧不忍诸端,以警其不察,再言“女安,则为之”,以深责之。此非真听之使为,乃激发之使不自安也。



宰我既出,孔子斥为不仁,是探其短丧之由也。又因三年之丧,推及父母于子,三年之爱,是明人子所以不忍于亲,而丧必三年之故也。惟是短丧之行,既成为当时流行之风尚;而薄葬之说,又已为墨子之徒所奉行。在井田制坏,生活变迁之社会,能否遵行古昔之丧制,自当为另一问题;而三年怀抱,罔极之恩,要为世之为人子者所不可唾弃之明训。孔子于宰我既出,而仍为此絮叨之言论,谓警予可!谓警一般可!谓警千万世之为人子者亦无不可!
相关问答
大学男教授予女警察谈恋爱的电视剧叫甚么名字
1个回答2024-01-20 20:58
可“星教授”受聘热烈后,还为学生带来了甚么?12月19日,记者兵分两路,前往4川音乐学院(以下简称“川音”)和4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以下 查看原帖>>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什么意思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的意思
1个回答2022-09-23 12:34
1、欲先取之必先予之的意思:如果你想的到什么,就必须先付出或给予别人什么。 2、老子《道德经》第36章:“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将欲灭之,必先学之。”主要意思是:想要夺取它,必...
全文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是什么意思 将欲取之 必先予之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1-21 05:00
1、欲取之先予之的意思是:要想夺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些什么。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2、出处:春秋老子《道德经》原文: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
全文
予予字成语
1个回答2024-01-26 08:15
【成语】:予取予求 【拼音】:yú qǔ yú qiú 【解释】:予:我。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后指随心所欲,任意索取。 【出处】:《左传·僖公七年》:“唯我知女(汝),女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
全文
不予你却予谁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14 02:30
不予你却予谁——不给你,却给谁呢? [注]:予:给予 这句话要看具体语境,如果是说财物的话,就是说“这财物不给你还会给别人吗?”
予什么予什么成语
1个回答2024-02-10 15:46
予取予求: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财物)。《左传·僖公七年》:“唯我知女(汝),女(汝)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汝)疵瑕也。” 后指任意索取。 予智予雄:自以为聪明和英雄。形容妄自尊大。 予取予夺...
全文
要想取之必先予之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07 19:00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的意思:如果你想的到什么,就必须先付出或给予别人什么。 老子《道德经》第36章:“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返纤将欲灭之。必先学之。”主要意思是:想要夺取它。必须暂时...
全文
“与”和“予”的区别 赠予还是赠与,授予,赋予,给予赐予等
1个回答2023-02-23 02:59
“给予”可读jǐyǔ也可读gěiyǔ。 “给与”只读gěiyǔ 当都读“gěiyǔ”时,为同源词,只不过在用法上有所不同,“给予”用“我给予他温暖”,而 “给与”用“我将温暖给与他”,也就是在句式上有...
全文
曾予我心,予他人可?什么意思
5个回答2022-12-14 02:30
分情景论。意译:他曾经给予我他的心,现在给予别人可以吗?代入情景理解吧,别人解出来的意思会因理解不同而有不同
予取予求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3-19 06:48
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财物);后指任意索取。出自《左传·僖公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