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编三绝说的是谁的故事

2024-01-06 02:24

2个回答
《韦编三绝》说的是孔子的故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孔子。
“韦编三绝”的本意是指孔子勤读《易经》,导致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韦指的是熟牛皮。韦编则指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把竹简串联起来。三是指多次。绝:断);现代一般都是用来形容读书勤奋,十分刻苦。


其实除了勤奋以及刻苦,我们古人读书其实也非常讲究方式方法。“韦编三绝”其实指的就是读书必须要精读。苏轼也同样提倡一本书要反复读,可每次都要有不同的目的以及重点。这是因为着眼点不同的话,那么得到的收获自然也就不一样。
相关问答
韦编三绝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1-19 08:34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释义:“韦”是熟牛皮;“韦编”指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竹简书。“三”是概数,表示多次;“绝”...
全文
韦编三绝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0 08:17
典 故: 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 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 要用...
全文
韦编三绝是什么典故?
1个回答2024-01-19 02:38
  韦编三绝   【读音】:wéi biān sān jué   【解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出自】:《史记·...
全文
韦编三绝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09:42
韦编三绝 [wéi biān sān jué]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褒义 出 处 西汉·司...
全文
韦编三绝的故事讲的谁
1个回答2024-01-21 00:51
孔子。原文:“韦编三绝”第二段,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多时间很多精力将《周易》读了许多遍,反反复复读来读去,把串联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磨断了好几次。
韦编三绝的意思和典故
1个回答2024-01-20 16:42
韦编三绝的意思: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 韦编:用熟牛皮编织成绳把竹简串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 典故: “韦编三绝”说的是孔子的故事。孔子在年少的时候非常勤奋好学,而且非常...
全文
成语韦编三绝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0 13:12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故事: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一位大教育家。他诲人不倦,有弟子三千人,还编著了不少...
全文
韦编三绝与哪本书有关
1个回答2024-01-24 11:36
韦编三绝与《易》有关 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
韦编三绝说的是谁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31 02:37
《韦编三绝》说的是孔子的故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全文
韦编三绝故事的心得体会
1个回答2024-02-23 06:42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说:“我离开了几年,如果是这样,我在”易“是彬彬矣。”解读:“魏”熟皮; “卫造”是指用牛皮绳连接起来的竹编织的书。 “三...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