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记承天寺夜游》中,为什么作者苏轼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完整版本。

2022-07-07 09:18

2022-07-07 12:29
记承天寺夜游 -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我想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口里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哪个夜晚没有月亮?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但很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更多回答
当作者见到皎洁的月色时,感到心情舒畅,睡意顿消,便起身出游寻访友人,苏轼不被谪贬所打击而一蹶不振,还能欣赏月光,表现了他的一种豁达洒脱,闲适乐观,一种悠闲、自在的情绪跃然纸上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