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交锋】殷烁:怎样做首轮质询——交锋的起手式

040【交锋】殷烁:怎样做首轮质询——交锋的起手式

00:00
11:19

音频全文:


发掘思想软实力,教你嘴上硬功夫。

大家好,我是殷烁。在之前的“质询导论”中,相信大家对于什么是质询有了基本的了解。而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辩论中人称玄铁剑法的低调艺术:首质。


什么是首质?顾名思义,通常指在竞技辩论中第一个质询的环节。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情景和首质颇为类似,比如产品经理对于新接触的项目的询问,老师就学生学术报告提出的问题,调查员盘问事故发生时的责任人,征询会上民众向政客的质疑等。通常来说,在打首质的时候,很多不明其法的同学,总会犯两个常见的错误,第一叫皂白不分,第二叫贪心不足。


皂白不分,当然指的是把首质和其他环节的质询完全混为一谈。首质的独特性在于作为全场第一个作针对性发言的人,首质往往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比如两分钟,达到尽可能全面的覆盖式攻击:定义分歧、标准攻防、论点确认、划定责任……一个都不能少;首质固然也有其取舍,但是决不能像其他位置的质询,过分的偏重哪个领域。时间紧,任务重,范畴广,节奏紧,这是首质第一个不同于其他位置的特点。


贪心不足,指的是在首质中发现对手的破绽后,便不顾一切的照着这个破绽猛力攻击,结果就算点打下来了,可是基础性的确认工作没做好,会给之后的环节带来无数的困难。首质讲究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优秀的首质让后面的反驳、申论环节如鱼得水,哪怕论功的时候,往往会被掩盖锋芒,但你的贡献有多大,教练和队友都心知肚明。反过来说,如果过分追求个人表现,对于团队节奏会造成巨大伤害。



讲这些,不是要让大家心生惧意,首质说难自然难,但是说不难也有其不难的地方:打什么,怎么打,相对而言有一套还算标准的范式可套。下面我就分两个部分来和大家讲解一下,首质的基本功:


第一步选择战场,要点讲究:抓大放小。首质最简单的,就是问什么,最难的,是选择不问什么。举一个题目为例,“权力天赋还是权力人赋”,咱们站在反方,权力人赋的角度来说:如果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最简单的办法无非是定义、标准、论点轮着来嘛:


您方定义下,赋的意思是给予对不对?

天赋的意思是与生俱来对不对?

您的第一个论点说,权力天赋才能带来对权利的尊重我没理解错吧?


我并不是说这么打就有很大的问题,恰恰相反,如果一个人在首质的时候,能够把双方的定义分歧、判准分歧,全部简明扼要的提出来,再和对方达成几个前提性共识,基本上就已经胜过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辩论员了。但是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要明白,在特定的题目里,什么是要重点问的,什么是一句带过的,什么是完全不需要问的。


重要性的顺位排序,有三个原则:

第一原则,前提大于后置。前提,指的是标准、定义、讨论范围等进入论点之前的先置性讨论。在“权力天赋还是人赋”一题中,如果我要在代表反方,权力人赋一方作首质,那什么是天赋?什么是人赋?权力天赋还是人赋,是一个事实判断,还是一个价值判断?这几件事,无疑优先度要高于,“权力天赋原则更能保障人的整体福利吗?”和“权力天赋是不是现代国家宪政精神的基础?”之类属于论点论证范畴的部分。为什么这么做道理也很简单,只有建立了“本题是一个事实判断辩题”的标准,美国独立宣言是否是建立在“权利天赋”基础上的才有其意义,否则的话,权利人赋一方根本不需要质疑这个事实,因为独立宣言里所言的权利是天赋思维我就批判,是人赋思维我就赞扬。搞清楚前提的方向,才能决定后置的发力点。


第二原则,分歧大于共识。这点很好理解,毕竟争的就是一个分歧嘛。但是落到实处,最需要提防的,是“假共识”。比如,权力天赋和人赋两方都同意,天赋的意思是上天赋予,貌似是个共识吧?可是什么是上天呢?往往正方认为的上天,是哲学概念上的天,即普世真理;而反方认为的上天,却是人格化的神,是人们说的老天爷。这样貌合神离的“共识”,会给接下来的讨论带来很多的麻烦。比如,反方会问,你方口口声声说权力天赋,请问谁来代言这个天?正方觉得你这个问题很无稽,但又不知道怎么回答。这就是首质的时候没做好工作,原本的分歧被说成了共识,于是接下来的攻防自然步步吃瘪。所以,分歧大于共识,但是千万要小心假共识。


第三原则,确认大于攻击。很多时候,因为自己的准备比较充分,或者对面的立论实在太过奇葩,进行首质的辩论员心中想必少不了有:“这种立论你也敢出”的想法。这个时候,切忌个人英雄主义上头,妄图在一个几分钟的首质里,连消带打,首质解决全场战斗。要知道,料敌从宽才是大将之风。对方既然敢给出这样的立论,他的取胜之匙在哪里?不公允的比较标准?霸道的定义?甚或是之前己方没有查到的爆炸性论据?我个人的意见是,对方立论越是出乎意料,无论是强是弱,自己的首质切忌自乱阵脚。毕竟,前面的路铺好,后面走的才会顺利。



选择完了战场,下面自然是第二步,推进操作,要点讲究:步步为营。质询毕竟是一个对抗环节,虽然有着被质询方不能反问,质询方可以打断等保护质询方的规则,但是在规则框架下,被质询方有无数方式消耗你的时间,延缓你的推进攻势。无论被质询方如此做是否符合各位的喜好,存在的问题确实实实在在的。所以,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也有三点需要注意:


第一,引用务求精准。这里的精准,同样要求,精准到字。质询的标准形式,通常是先确认,再攻击,然而相当一部分被质询方,在“确认”这一环,有着非常大的抵触情绪,仿佛承认了任何事情,都是吃了天大的亏。这种想法当然有待商榷,但是还是那句话,不管被质询方怎么想,质询方的问题,是实实在在的。如果因为你少引了两个字,换来对面一阵反抗,不得已又重新复述一遍,时间浪费的就太多了。因此,为求保险,引用对方原文的时候,千万不要自作聪明,偷换概念;尽量精准到字。


第二,能问非开放式问题的,不要问开放式问题。也就是说,能用“是否”问的,就用“是否”问。比如,能问“您方的比较标准是天赋人权和人赋人权哪一种思想是现代权利的来源,对不对?”就不要问“您方的比较标准能不能重复一下?”因为首质是在比赛的最开始阶段,此时质询方只听了个立论,对于被质询方框架的理解,一定是不及对方的。如果问的问题过于开放,被质询方大可照本宣科,洋洋洒洒把你的质询环节当成他的申论环节。所以,为了减少麻烦,在绝大多数质询问题,甚至可以说所有的确认性问题里,使用非开放式结构,都是更好的选择。


第三,能拆开问的问题,绝不要合并起来问。举例说,在“权利天赋还是权利人赋”中,正方想要知道,反方的权利人赋中的权利,是人应该享受到的权利是人所赋予的,还是人现实中已然获取的权利是由人所保障的,应该怎么问呢?很多同学可能说,直接问啊。大错特错。正方这个问题,貌似是一个,其实是两个。第一,这里的权利,是应当享受的权利,还是已然享受到的权利。

比如,二战时犹太人有没有生存权?如果是前者,答案当然是“是”,人人都应该有生存的权利;如果是后者,答案自然是否,纳粹的残酷统治下,犹太人随时可能被关进毒气室,何谈生存权。第二个问题,“赋”的意思,是原则上的给予,还是事实上的保障。比如法律给予了每个公民的受教育权,但是学校和教育局等机关才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主题。这两个问题,如果合并起来问,对方操作的空间就太多了。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分成两个:第一,请问您方这里的权利,指的是人理应享有的,还是事实上享有的?第二,您方认为“赋”的意思,是原则上的肯定,还是事实上的保障?如此一来,就清晰很多了。


好,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简单总结一下:

选择战场,讲究抓大放小,判断方式三条,前提大于后置,分歧大于共识,确认大于攻击。

推进操作,讲究步步为营,三大要领,引用务求精准,能问非开放式问题的,不要问开放式问题。能拆开问的问题,绝不要合并起来问。


别忘了你们最喜欢的课后作业,

请参照第29期课后作业文稿

判断首质应该问的问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走心的姑娘

    怎么联系老师?

  • 来为什么不是

    对于参考答案的疑问: 正方并没有说“只能通过数学逻辑推导”。引用29期原文:“道德是主观的,表现在其既不能通过数理逻辑推导,也不能用科学方法实证”数学逻辑推导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在于“客观的是可以用科学方法实证的”。之后给出的微生物的例子,便是运用了观察这一科学方法来实证。正方并没有说“只能通过数学逻辑推导”,因此私以为答案中单抓住这一点进行的打击不是很准确。 而数学是推导,观察则是归纳,说道德不能通过归纳得出,就有失偏颇了。因此个人认为,可以抓住社科中对于道德的研究,来说明人类学观察、问卷调查、走访采访等形式均为科学手段,也因此是客观的。

  • 来为什么不是

    感谢学长29期的回复,由于没有完整立论,想要出质询有些难度,就延续我29期未阐明的反驳思路来做一下作业,恳请指正。 1.您方说,道德是一个社群的价值判断共识,对吗?那是不是说一个社群内,大家对于道德的判断是一致的,否则我们不是一个社群?那您方对于一致性的论证是否自相矛盾?既然东西方不共享一套道德共识,何以被放在一个社群中进行讨论? 2.社会科学是否是科学?好的,那么心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里,是否只要一个理论总结了多数人的行为,统计学上显著,就可以被确立为科学理论?(针对共识的描述不需要达到绝对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