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 塔巷

第7讲 塔巷

00:00
06:44

  塔巷在郎官巷之南,东达八一七北路闹市区,西通南后街。

  据《榕城考古略》载:“旧名修文,宋知县陈肃改名兴文,后改文兴。今呼塔巷,以闽国时建育王塔院于此也。”此大塔位于巷北,并有塔院看管,被视为福州文运兴盛的象征。

  据说五代时吴越王钱泓俶仿印度阿育王建造八万四千塔的故事,制作了八万四千座小塔,作为藏经之用。因其形状像宝箧,内藏印经,故称宝箧印经塔,俗称阿育王塔。但塔巷育王塔只是象征性而已。南宋后塔毁,至清代,在巷内砌造半爿的小塔,作为纪念。巷因有过育王塔,所以称"塔巷"。

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塔还在,以后未见记载。清代在巷内砌造半片的小塔,作为古迹纪念。50年代,小塔移置巷口坊门之上。 塔巷旧有旌孝坊,为明代孝子高惟一立,流传有一首赞誉他诗曰:“三年流水如君少,一片天然孝子心。昨夜三山明月照,不知甘露洒幽人。”至今仍传为美谈。

  巷内居民多以风火墙自成院落,木构厅室,天井回廊,是福州古建筑民居群的典型,且很少改拆,原貌得以基本保持。宋代福建理学先驱,被称为“海滨四先生”之首的陈襄住在塔巷。另外,在塔巷西口有一处清代建筑,院内斗拱,悬钟等构件雕刻考究,早年是“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绥靖公署顾问王麟的故居。严复回福州后也曽在此居住过。

  2014年5月17日,位于塔巷16号的福建华侨文化展示中心正式开馆。中心旨在展示华侨历史和文化,弘扬华侨精神,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中心固定展示介绍福建杰出华侨历史人物和福建华侨简史。福建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艰苦创业、勤奋敬业、团结互助、造福社会的优良传统以及为祖国和住在国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社会进步所作的贡献,都一一得以展现。现在大厅正在举办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摄影作品展。

  王麒故居位于塔巷西段北侧28、30号,始建于清代,乾隆、嘉庆、民国均有修缮,保留至今,现为福建当代工艺珍品馆用地。故居现存总面积2225平方米,由两座并排的三进大院组成,之前曾是"长汀会馆"。旧时只有一个大门出入,前门在塔巷,后门在郎官巷,四面围墙,坐北朝南。主座东侧28号为花厅,由天井、大厅、厢房、披榭、园林等组成。尤其是民国初改建的楼房,具有西式建筑的风格,天井使用玻璃天窗,既利采光,又可防雨。首进建筑三面环廊,廊下大天井均用大条石铺砌。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木构架,两厢隔扇、门扇、窗棂全用楠木。一进与二进间有覆龟亭相连。二进厅堂陈设与一进大致相同,墙头上灰塑人物花鸟装饰,保存完好!民国初,严复晚年回榕时,曾一度寓居在这里花厅。

  在塔巷东头有福州永负盛名的"永和鱼丸店"。永和鱼丸是福建一带的地方风味名菜,属于闽菜系。永和鱼丸店创建于1934年,是福建福州市现存最老的鱼丸品牌,2001年获得"中华老字号"称号。这店里的鱼丸皮比一般的鱼丸要厚实,有嚼劲、Q弹,内馅很鲜美,就连汤汁也让人喜爱。尤其推荐鲨鱼丸和鳗鱼丸。

  鱼丸最早出现于秦朝江浙一带。秦始皇云游江南到了福州,喜爱鱼米之乡的鲜鱼,但鱼肉剌多,吃起来极为不便,便下一道谕旨,要求随行厨子送上的鱼必须将鱼剌剔净,否则斩首。厨子前思后想不得要领,气急之下,抡起刀背猛砸砧板上的鲜鱼,没想到歪打正着,鱼肉与鱼骨竟截然离析。得来全不费功夫,这种剔骨法让厨子惊喜不已。他灵机一动,索性将鱼肉剁成稀泥,然后包上鲜猪肉馅,团成一粒粒丸子,煮汤送上。这种吃法,深得秦始皇欢心,从此鱼丸便在南方流传开来。

  今天的讲解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希望小雅的讲解能为您带来帮助,感谢您的收听,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喜马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七月青鸟

    美文美声,有滋有味

    悠然小伊1234567 回复 @七月青鸟: 评语不错😊

  • 13944676tyo

    刚从福州回来,三街七坊值得游览,早点听到小雅的介绍更好了。

  • krzx0bqkgxemdcibb79m

    以后有机会,可以跟着小雅的声音,仔仔细细欣赏三坊七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