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49:雍正暴亡(下):雍正是死于丹药中毒吗?

雍正49:雍正暴亡(下):雍正是死于丹药中毒吗?

00:00
12:47

上一集我们给大家讲了雍正暴亡之谜中,他是被刺客刺杀的说法,那这一集我们就接着来讲有关雍正暴亡之谜的其他说法。

民国年间,有一个叫柴萼的人出版了一部野史,叫《梵天庐丛录》,里面讲了一些明清时期的宫闱秘事,其中就说到雍正之死,说雍正是被一个宫女伙同两名太监,在他睡觉时将其勒死的。这本书在当时虽然很受欢迎,但雍正被宫女勒死则完全没有历史根据,除了我们上一集提到的皇帝身边并没有宫女之外,学者们也指出宫女勒死皇帝的故事明显属于移花接木,就是将明朝的“壬寅宫变”嫁接到了雍正身上。明朝的嘉靖皇帝脾气很暴躁,经常鞭打宫女,壬寅年时,一名叫杨金英的宫女被他打得受不了了,就联合了一位低位分的妃嫔,在一天夜里趁着嘉靖皇帝睡着的时候,用黄绫将他的脖子勒住,企图将其致死。可是由于当时太过紧张了,宫女把绫子打了个死结,就是无法继续勒紧,后来此事被人发现,报告给皇后,皇后赶紧传令御医对嘉靖皇帝进行紧急的救治,经过急救,嘉靖“呕紫血数升”,就是吐出很多淤血之后复活了,谋杀皇帝之人当然全被处决。据说,就是因为此时,嘉靖皇帝对睡觉产生了恐惧心理,在寝宫中摆了二十七张床,每天晚上自己随机选择一张进入帐幔入睡,让别人都搞不清他具体睡在哪张床上,以自我保护。壬寅宫变是有明确历史记载的,是事实,但宫女勒死雍正却是没有任何正史记载的,直到《梵天庐丛录》中才突然出现的这样说法,让人感觉就是把嘉靖皇帝的事情改编到了雍正皇帝身上,让人很难取信。

我们再来看另一种说法,认为雍正的死和《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有关。说曹雪芹有一位特别美丽的红颜知己叫竺香玉,曹雪芹的恋人自然也就是《红楼梦》当中林黛玉的原型来,只不过这位竺香玉同时被雍正皇帝看上了,强行将她纳入后宫成了妃嫔,之后竺香玉就设法和曹雪芹联手谋杀了雍正。这种说法当然也是很荒谬的。首先,雍正比曹雪芹大了将近四十岁,到雍正去世时,曹雪芹也就刚刚二十岁,两人完全不是一代人,一个二十岁的青年和一位年轻女子在宫廷内外联手就能将皇帝刺杀,那事情也太简单了。况且,如果竺香玉真是林黛玉的原型,让柔弱敏感的林妹妹去杀人,这个也太出乎情理之外了。而且,我们之前讲过,雍正一直强调自己不好色,后宫妃嫔数量很少,并没有一位姓竺的妃嫔,加之他即位不久就把曹家给抄了,和曹家关系并不好,而到来雍正末年,这位皇帝却心血来潮非要和一个并无交往的曹家小青年去抢恋人,这个事情整体上也不符合逻辑啊。

再来看雍正是中风而死的说法。有一派学者历史学者是支持这一观点的,认为雍正皇帝就是死于中风,从当时御医给雍正诊治的记录来看,雍正中发病后头痛欲裂,无法站立,嘴角流涎,的确比较像中风的症状。中风,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心脑血管类的疾病。从雍正当时近60岁的年龄,日常又要处理大量的政务,比较劳累,精神也经常高度紧张,而且我们前边讲过他不喜欢运动,生活方式可能不够健康,因此忽然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确不是没有可能的。再加上雍正从发病到去世其实只有短短的一两天时间,二十二日当天还正常处理公务、接见大臣,到晚上就不行了,这也比较符合心梗、脑溢血等病的症状。不过,由于没有十分确切的证据,我们今天已无法证明雍正就是死于中风,因此这也只能是一种说法而已。

最后一种说法,就是雍正是中了丹毒死的,有不少学者都赞同这种说法。我们之前已经给大家讲过雍正信仰佛教的同时又信仰道教,让道士帮他炼丹,还坚持服用所谓的“仙丹”,希望有利于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结果却由于长期服用重金属,可能导致他中毒而亡。我们也讲过中国历史上由于服用丹药中毒而死的皇帝至少有十几位,雍正也是其中之一来。对于这一点,雍正的儿子乾隆皇帝似乎也是认同的。就在雍正去世后的第三天,当时乾隆作为新君刚刚即位,这个时候,从道理上来讲应该有很多事务,包括先帝的大丧事宜都需要他紧急处理,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乾隆却于万事之中先下了一道命令,将张太虚、王定乾——就是这圆明园帮助雍正炼丹的那两位道士,以及其他的道士们一并驱逐出圆明园,原因是他们“不安本分,狂妄乖张,惑世欺民,有干法纪”。从这个评价中,一方面可见乾隆与父亲迷信道教的长生不老之术、尊捧道士不同,乾隆对这些道士充满了反感,说他们欺骗和蛊惑人,当然这里被欺骗和蛊惑的就是他的老父亲了,并且乾隆应该也觉得父亲的死和受这些道士蛊惑而长期服用丹药有关,所以他说道士们“有干法纪”,是有罪的。但是,乾隆又表示,对这些道士姑且从宽发落,就是不问罪了,只将他们驱逐出去,并且交待他们,如果他们出去之后胆敢在外面乱说有关大行皇帝的“一言一字”,就立即正法,决不宽贷。就是不允许他们把在圆明园中的所见所未和有关雍正皇帝的任何事情透露出去,包括服用丹药的事。听到这里,大家可能也感到很疑惑,如果乾隆真的认为是道士所炼丹药导致了父亲的死亡,同时又担心道士们把宫闱秘事泄漏出去,那干脆把他们杀掉不就完了,干吗一方面无罪释放,另一方面又威胁他们要保密呢?我觉得,主要原因,一个是乾隆其实也不能确定父亲就是死于丹毒,毕竟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这一点,否则雍正的暴亡也就不算谜团了。但乾隆的确早就对这些道士看不顺眼了,因此父亲一死,就迫不及待地将他们驱逐出宫,而没有进行更加严厉的处罚;另一方面,乾隆当时毕竟刚刚即位,中大丧期间就开启杀端,而且是杀掉父亲宠信的道士,似乎是不大妥当的做法,好像他与父亲之间有什么矛盾似的。而且我们在讲秘密立储制度的时候讲过,这个制度让被选定的继承人在做皇子时很难积累政治经验、积聚起政治势力,所以,刚刚即位的乾隆还是个单纯的、缺乏政治经验的年轻人,还不太习惯擅用生杀大权,所以就把这些道士放了,如果放在他即位数年之后,以乾隆的性格,这些道士的命运就很难说了。

总之,有关雍正暴亡的流言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充满了离奇的色彩。其实,清代皇帝去世,正史当中也未必都说明他们当具体死因,但也没有像雍正之死这样传出这么多的流言。究其原因,一方面雍正去世时只有五十多岁,年龄不大,而他发病又比较突然,连与他最近亲的大臣张廷玉和鄂尔泰都感到意外,因此容易引发外界的联想。其次,自从雍正即位以来,围绕着他的流言就没有断过,当这个话题之王突然去世了,自然也会引发各种流言。最后,雍正皇帝在民间的形象本来就比较特立独行,有人说他做皇子时就喜欢交结各类江湖人士,有十三个结拜兄弟,有和尚,有武士,也有侠客,这些人都武艺超群,是能够帮助他即位的死士,也是这些人帮他发明了血滴子这一绝门暗器,取下了不少政敌的头颅。正是这样的传说,加上篡位、弑父、逼母等流言,让人们对雍正形成了阴险、毒辣、残暴的印象,认为他的仇家必定很多,让仇家得以复仇,让暴君不能善终,自然成为野史、小说绝佳的情节,也让一生被流言环绕的雍正皇帝再在各种流言之中结束了他的一生。

不论如何,雍正作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后驾崩。尽管他在位当时间不长,但这位工作狂皇帝却做了很多的事情,施行了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层面的改革,作为康乾盛世中承上启下的人物,他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但是,诚如“康乾盛世”这个提法,把雍正给省略了。导致不少人认为,雍正虽然是清朝皇帝中的话题之王,但在康乾盛世中的存在感却很低,那么应当如何客观看待雍正其人呢?我们将在下集和大家谈谈这个话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一枚十六真知棒

    好听

  • sophia_yying

    刘作家的秦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