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01:乾隆身世之谜(上)乾隆真的是海宁陈家后代吗?

乾隆01:乾隆身世之谜(上)乾隆真的是海宁陈家后代吗?

00:00
13:18

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子时,雍亲王府诞生了一个小婴儿,他的父亲正是雍王府的主人爱新觉罗·胤禛,也就是未来的雍正皇帝,母亲则是胤禛的侍妾、四品典仪官凌柱的女儿钮祜禄氏。这个小婴儿后来被取名为弘历,在雍亲王的儿子当中排行第四。以上就是清代官方史书中对于乾隆皇帝出生情况的记载,应当说,这一记载还是比较确切的,说明了乾隆的出生时间、地点,以及生身父母的身份,都交待得很清楚。史学界对于乾隆的身世一般都采用此说。但是,清代民间对于乾隆的身世却一直有着不同的说法,包括他的出生地、生母、甚至生父是谁,都存在疑问,被称为清代四大谜案之一,到最后连乾隆皇帝本人都对自己的身世产生了怀疑。那么,乾隆的第一讲,我们就从他的身世谜团开始讲起。

关于乾隆皇帝身世的谜团或者说是传闻,主要有两种:第一种说法认为乾隆压根儿不是雍正的儿子,乃是浙江海宁一户陈姓人家的儿子,所以,他根本不是清朝的皇家血脉,而且连满人都不是,其实是个汉人;第二种说法虽然认为乾隆是雍正的儿子,但是他降生的地点却不是清朝实录当中所记载的雍亲王府,而是在承德避暑山庄,那么相应的,他的生母也就不是钮祜禄氏,而是山庄内的一名宫女。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看看这两种说法究竟是怎样的、是否靠谱?我们首先来看第一种。

第一种说法其实很离奇,说乾隆不但不是钮祜禄氏所生,甚至不是雍正的儿子。据学者考证,这个说法出现得比较晚,是在清末才流行开来的,大体是说雍正在做皇子的时候就喜欢和各地的豪族相交结,而海宁陈家就是他交好的对象之一,恰逢雍亲王与陈家都生了儿子,两家互报喜讯的时候,发现两个孩子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雍亲王大喜,就让陈家把孩子抱来相看,陈家自然不敢违拗,就把孩子送到京城,可是,等雍王府把孩子送归时,陈家发现孩子竟然被易男为女,就是说他们送去雍王府的是个男孩,送回来的却是一个女孩。这一说法在小说家许啸天的《清宫十三朝演义》,还有金庸的《书剑恩仇录》等一系列文学作品的推波助澜之下,流传甚广。究其根据,一个是海宁陈氏在清代眷宠不衰,让人感觉陈家与皇室有着特殊的关系;再一个就是乾隆一生六次南巡,其中四次到达海宁,而且每次必然住在陈家,还给陈家的园子赐名为“隅园”,这个“隅园”被认为是皇帝御的御字的谐音。而去乾隆不但赐名“御园”,还在回到北京之后就在圆明园里建了一座和陈家一模一样的园子,体现出他对家乡的思念。这种说法还指出,陈家被调包之后得到的女儿,自然不敢怠慢,一直将其养育成人,后来嫁给了常熟的蒋溥,就是在雍正朝做到文华殿大学士的蒋廷锡的儿子,而蒋溥在乾隆朝也是甚得皇帝的恩宠,也官至大学士,而蒋夫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很高,她的住所一直被称为“公主楼”。因为这个说法在民国年间流传甚广,以至于历史学家孟森先生专门写了名为《海宁陈家》的一系列文章来对这个事情进行了深入的考证。经过周密的考证之后,孟森先生认为:第一,乾隆南巡至海宁,是为了视察当时耗资巨大的海塘工程,这个工程我们前边提过,从雍正朝就开始着手准备了,也是乾隆朝投资最大的国家工程之一,乾隆皇帝非常重视,多次亲自前去视察工程的进展情况,所以他到海宁是有公干,并不是省亲去了;第二,乾隆每次到海宁都驻在陈家,这是因为海宁是个小县,除了陈家的园子还比较像样之外,也没有别的地方可供皇帝居住了,就是乾隆没得选,只能住在这里。至于回北京之后仿建陈家园子,这是乾隆皇帝的爱好,就是喜欢在京城仿建江南园林,有人统计过,乾隆在圆明园中仿建的江南园林或景点多达三、四十处,比如西湖十景全都一一仿建在了圆明园中,陈家园子只是诸多仿建之一,并不具特殊性;第三,也是孟森先生提出的最具有说服力的一点,就是海宁陈家恰恰在乾隆时代开始衰落了,他家的陈世倌虽然也做了内阁大学士,但因为犯了错误而被乾隆革职,乾隆还公开斥责他“无参赞之能,多卑琐之节”,完全没有对陈家人进行袒护或者特殊的照顾的因素在里面。第四,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蒋夫人的“公主楼”,孟森先生经过实地调查,常熟人——包括蒋溥的后人——都表示没听说过有这个说法。可以说,海宁陈氏的谜团通过孟森先生的考证,已经可以证明并非乾隆的真实出身。所以,金庸先生在写完《书剑恩仇录》之后也告诉读者,乾隆是海宁陈氏之子的说法是靠不住的,是我杜撰出来的。

那么相较于第一种说法,第二种说法就具有一定的历史根据,并且传播度比第一种更广。首先,乾隆到底出生在雍亲王府还是承德避暑山庄,这个问题不但民间有争议,好像连乾隆皇帝本人都疑惑了一辈子。乾隆即位后,经常回雍和宫瞻礼,就是雍正即位之后把自己原本的王府改为了行宫,称为雍和宫,后来乾隆将雍和宫改为喇嘛庙,至今雍和宫还是北京非常有名的喇嘛庙。好,我们回到乾隆即位之后经常会雍和宫瞻礼,就是回自己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去看看,啊,这里是我小时候读书的地方,这里是我小时候玩耍的地方,而且每次回雍和宫,他都会反复说这样一句话:“余实康熙辛卯生于是宫也”。就是说,我的确是康熙五十年在这个宫里出生的啊!如果说对自己的身世没有什么疑问的话,一个皇帝为什么要反复强调这样一句话呢?而且乾隆关于自己身世的疑问还不止这一个。他的另一个疑问,就是为什么父亲在承德避暑山庄的狮子园中一直保留有三间茅草房,交待后人要悉心维护、不得拆毁。而乾隆对这三间草房的兴趣和疑惑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呢,他一生陆陆续续一共写下几十首诗有关这个草房的诗,直到他80岁的时候还写了一首题名就叫“草房”的诗,其中有这样一句:“怆然对朴室,问礼向何方?”这里的“问礼”,从儒家的角度解释就是向父母问礼,就是说乾隆对着这几间草房,不知道自己父母究竟在何方。在乾隆出生于承德避暑山庄的说法中,雍正就是在三间草房中让热河宫女怀孕,后来诞育了乾隆,因而才下令予以保留纪念的。

不仅乾隆对自己的身世有疑问,乾隆的儿子嘉庆皇帝和孙子道光皇帝对父亲和祖父的出生地也都存有疑问的。这个疑问,我们从嘉庆皇帝的遗诏入手来给大家解释。大家知道,嘉庆皇帝是猝死于承德避暑山庄的,由于当时死得很突然,遗诏还没来得及拟,是几位军机大臣所代拟的。当时为了说明嘉庆死于避暑山庄并不是什么异常的事件,大臣们就列举出很多重要的事情都发生在承德避暑山庄,比如乾隆皇帝就降生在这里。当这个遗诏拟好了,大臣们把它呈给嘉庆的儿子,也就是新即位的道光皇帝看的时候,道光就指责军机大臣说,你们拟的这个遗诏有明显的错误啊!道光表示,我曾跪读高宗实录,当然这里的“跪读”,是道光对祖父所表示的一种尊重,就是读祖父朝实录的时候没敢坐着读,也没敢站着读,而是跪着读的,但实际上并非一定要跪读。好,道光说我跪读高宗实录,看到里面写的清清楚楚,皇祖的诞生地是雍和官邸,你们作为军机大臣怎么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而写成是避暑山庄呢?当然,拟诏的大臣们也不敢说自己是没有根据乱写的,对此说法进行了解释,他们拿出嘉庆皇帝的两首御制诗作为证据,在这两首诗的小注中明白写有乾隆皇帝是降生承德避暑山庄这样的话。这里我们给大家摘录其中一首诗的小注,说这么写的:“敬惟皇父以辛卯岁诞生于山庄都福之庭,跃龙兴庆,集瑞钟祥”。很清楚,嘉庆的确认为他父亲乾隆皇帝帝于康熙辛卯年诞生在避暑山庄。那既然军机大臣们拿出证据来了,道光皇帝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说你们这是误解了我父亲的意思,他本意并非说我祖父出生在山庄。从这一场君臣之间的争论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嘉道时期人们的眼中,连熟悉当朝典故的军机大臣们都认为乾隆皇帝就是生于在承德避暑山庄的。

那么,乾隆究竟有没有可能出生在承德避暑山庄呢?我们将在下集给大家讲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一枚十六真知棒

    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