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实《隋唐史》35两唐书:两部正史共记大唐

孟宪实《隋唐史》35两唐书:两部正史共记大唐

00:00
11:59

喜马拉雅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孟宪实。欢迎大家收听《二十四史》大师课。


褒贬不一《旧唐书》

这次跟大家讨论一下,两唐书的问题。

先说《旧唐书》,《旧唐书》是后晋天福六年,公元941年开始修撰的,到后晋的开运二年945年完成,当时领衔主编的是宰相刘昫。他编书的时间并不多,主要是编完书了,要上表了,他就成了主编。这个是唐朝以来的一个习惯,就是宰相兼修,他也成了领衔者,参加这个书编写的人其实有很多,主要的有张昭远,现在认为张昭远是出力最多的人,还有王伸、吕琦,都是真正的历史学家。

天福是石敬瑭的年号,石敬瑭是很有名的一个皇帝,他因为儿皇帝这个称号而有名。《旧唐书》是在他这个时期,是他下令编成的。《旧唐书》一共是200卷,这么短的时间就编成了,说明什么呢?说明第一,有良好的基础,唐朝各代的实录是有完整保存的,五代的时候当然有,一直到宋朝的时候,都还有比较完整的保存。有了实录,编写史书就比较方便,特别是编本纪的部分,大事都在这个实录中有书写。第二是吴兢,这个历史学家我们经常提起,他是武则天时期的历史学家,一直到唐玄宗的时候他还在,他曾经写过一个书叫《贞观政要》,吴兢编写另外一本更重要的史书就叫《唐书》,实际上就是唐朝的历史。后来的历史学家韦述什么的都在补写,一共形成了112卷,所以这个《唐书》是更标准的唐代历史。这个在后晋的时候,也成了他们很重要的参考书。再有一个就是,后晋有个叫贾纬的历史学家,他整理过一本《唐年补录》六十五卷,是在《唐书》之后很重要的著作。这些书籍的存在,对后晋编写《旧唐书》是发挥了绝对作用的。因为有了这些史书,大家把这些资料编到一起,那就成了。这是第一,基础很好。

再有,后晋编的这个《旧唐书》,它是国家行为。当时为了编这个书,以皇帝的名义发令,号召各个机构、部门、个人要提供唐代的史料。那个时候离唐朝还是很近的,很多人就是从唐朝过来的,所以家里都保存着这些资料,所以大家就纷纷提供。资料全了,那编就很容易了。

不过《旧唐书》还是有问题,后代认为还是编得比较仓促,比如说,有一些人称代词还没有转换过来,还用的原来史料中的那些称谓;有些大段大段的抄录唐代的史料,稍微整理都没有做,不过毕竟这个书还是编成了。

《旧唐书》编成的第二年,就是公元946年,这一年,后晋就灭亡了,后晋是被契丹消灭的。中原又面临着一场大战,战争之后很多损失,包括史料的损失,那是难免的,《旧唐书》因为已经编好了,所以它在保存唐代资料方面是有贡献的。

进入北宋以后,《旧唐书》遭到了很多的批评,为什么要批评呢?北宋的时候,唐代的史料也是保存得很充分。说《旧唐书》不是保存史料了吗?不是很重要吗?对于今天我们来讲,那是很重要,对宋朝的人来讲这不算什么,因为《旧唐书》里的史料在宋代都有。就是他们不在乎它的优点,但是很在乎它的缺点,比如说,宋朝人对韩愈是有崇拜情结的,说韩愈一个不字那他都跟你拼命的,可是在《旧唐书》里是批评韩愈的,比如韩愈的性格很奇怪、很犟,都会讲出来。但是这对北宋人来讲说,这么写韩愈行吗?更重要的是,宋人认为《旧唐书》编的很多地方有问题,观念上有问题,立场上有问题,就是善恶不分,好人坏人评价都差不多,这怎么能行呢?这史学,那就要春秋笔法,好人就要多加表扬,坏人就要使劲批判,对不对。可是《旧唐书》不行,《旧唐书》这个方面做得很差,所以朝廷上下都主张重新编写《唐书》。最后,欧阳修主编的《新唐书》出来了。《新唐书》编好了以后,《旧唐书》基本上就被废弃了。当时只有《唐书》这个名字,没有新旧之别,《旧唐书》就被大家忘了。

到明朝嘉靖十七年,就是公元1538年,闻人诠把重新发现的《旧唐书》开印,这个《旧唐书》才重新流传开来。《旧唐书》确确实实有自己的问题,《新唐书》在评价人物的时候,人物分类的问题上确实是是非分明,《旧唐书》比较起来,这方面就模糊很多,这是《旧唐书》的问题。明朝以后《旧唐书》也重新流行起来,说明什么?说明《新唐书》还不能全面取代《旧唐书》,现在再看《旧唐书》的史料比《新唐书》那是各有千秋的,《旧唐书》的史料保存仍然是有意义的。因为我们今天不是宋朝了,宋朝对《旧唐书》的史料不在乎,但我们今天很在乎。

这是《旧唐书》的情况,下面说说《新唐书》的情况。


事增文省《新唐书》

《新唐书》的编修,是在北宋仁宗的时候,庆历四年,1044年开始。庆历四年春,这可是一个著名文章的开篇,是吧。嘉祐五年1060年完成,经历了漫长的十七年。欧阳修之外,主要是有宋祁、范镇、吕夏卿,最后完成是225卷,比《旧唐书》多出25卷。大体的分工,就是列传部分主要是宋祁完成的;志、表是范镇和吕夏卿完成的;欧阳修的政治地位和文学地位要高于宋祁他们,因为他参加了范仲淹的改革,所以一度受到政治的牵连,后来这个政治事件过去了,他们新编的《新唐书》缺主编,没有统稿的人,所以欧阳修后加入,作为统稿的人,他最后成为总集成,就是现在说的主编。纪传的纪和很多赞,就是每一个人物的评价,多是出自欧阳修的手笔。

朝廷为什么编写《新唐书》呢?还是那个问题,就是因为对《旧唐书》不满,最大的不满意就是人物评价,所谓善恶褒贬《旧唐书》做得确实不太好,那么现在《新唐书》在这个方面就表现得很好。我们现在能看到《进唐书表》,就是曾公亮写的《进唐书表》,他曾经说过这个问题,商周以来,汉唐的历史最为悠久,不幸唐朝接了一个五代,所以他们对五代是有批评的,说五代怎么把唐史编成这个样子?所以《新唐书》还是有贡献的,就是增加了新的类传,比如说《奸臣传》《叛臣传》《逆臣传》,好人就写《卓行传》,这都是类传,强调春秋笔法。《新唐书》自己高度评价说,“事增于前,文省于旧”,这是跟《旧唐书》比较的,它说我这是事增文省。后来就成了一个成语,事增文省,我这个文章写得好。

《新唐书》确实有贡献,比如说在制度史上,它增加了几个新的志,叫《仪卫志》《选举志》和《兵志》,还增加了《宰相表》《方镇表》,这些对后来都很有影响。比如说《兵志》,以后再修史书,都有《兵志》这一点,兵志是《新唐书》发明的。


各有千秋两唐书

两唐书彼此之间不能互相取代,各有各的意义,比如说《旧唐书》大段地引用唐朝的制敕文书,这个是很有意义的;《新唐书》一点都不引,大家也对它饱含批评。《旧唐书》没有完整的宋本,因为它是到了明朝才重新再有新印的,在宋朝只有一个宋的残本,就只有几卷残本,现在百衲本就是把宋的残本和闻人诠的那个本子进行了配补,所以是个比较好的本子。在中华书局点校本中,《旧唐书》的批评比较多,为什么呢?就是《旧唐书》当时没有使用百衲本,中华书局使用的是殿本,这个殿本有很多毛病,所以现在中华书局又在做新的书。

唐史一共三百年,有新旧两部《唐书》,怎么读这两部书呢?如果我们是爱好者,历史学的爱好者,新旧两部《唐书》对读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很多人在两本书里都有传,同样一个人在《旧唐书》怎么评价,在《新唐书》怎么评价,这是有差距的,为什么那个说好,这个说不好呢?这就成了你可以研究的问题。所以明清以来,特别是清代以来,对比两唐书展开唐史的研究,成为唐史学界的一个基本做法。即使是我们是新入门的同学,把这两本书对比来阅读,也能发现很多问题。所以在今天,这个两唐书对我们来讲倒是一个很好的资源,让我们多了一个角度来观察和发现历史问题。

好了,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二十四史》大师课。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99258kksr

    抢到了好